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中军认为,“投资电影,那是没有风险的稳赚生意”。对于王中军来说,成功的根本秘诀,就在于会“计算”。他认为,只要投资人掌握了一定量的市场信息,并对此做出细致科学的市场分析,遵循固有的工商业运作模式,那么,在影视业投资生产并盈利是理所当然的事。
王中军当过兵,做过摄影记者,也曾是广告公司的老板。1997年,王中军开始投资电影,《鬼子来了》、《刮痧》、《天地英雄》、《卡拉是条狗》、《寻枪》、《天下无贼》、《可可西里》等,到目前为止,王中军投资了30多部电影,几乎没有赔过钱。
2003年与2004年,王中军投资的两部影片《天下无贼》和《手机》,投资回报率都超过了200%。《手机》的投资成本1700万,净利润达到4300万;《天下无贼》的投资成本只有3000万元,最后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净利润达到7000万元。
明星策略永不过时
娱乐行业是明星的天下,王中军的明星策略是最传统的好莱坞招式,王中军认为,华谊兄弟能吸引住冯小刚、张纪中、陆川、葛优这些人,是他能成功的基础。
王中军被称为是冯小刚背后的男人,导演陆川也是他发掘出来的,王中军自己比较得意的是公司的人才储备,他觉得在国内的传媒公司中,华谊兄弟是做得非常好的一家。但华谊兄弟旗下共有演员近百人,制片人、导演超过20人,如此多的明星大腕,王中军又如何管理,如何让他们发挥协同效应呢?
王中军采取的是制片人制度,每个制片人和导演就好像是一家家小型“加盟店”,王中军不干涉小店的日常经营。王中军认为选制片人就像选总经理一样,总经理选对了,你的影片就选对了。原哥伦比亚国际制片人陈国富从台湾来到华谊兄弟当总监制,王中军充分信任他,有关制片的问题,王中军相信专家,决不越权。
大导演帮助小艺人打开知名度,艺人上位后,也会更快地帮助公司增加收益。
比如去年,王中军签约张靓颖后,随即就给了她两个唱约,一个是《夜宴》的主题曲,一个是王中军旗下导演张纪中的电视剧《神雕侠侣》。同样,电影和电视剧拍得越好,导演、演员的成名速度就越快,王中军的收益也就越大。“30个艺人,每一个艺人贡献500万,就是1.5亿元,这个模式很简单。”
现在,华谊兄弟已经成为国内惟一一家在电影、电视剧、音乐和演艺经纪市场都做到前3名的公司。
贴片广告提前收回成本
插入式广告并非王中军原创的盈利方式。《007系列》中的宝马和欧米茄,《古墓丽影》和《毁灭者》中的爱立信,这些都是贴片广告的经典范例。
在2003年的影片《手机》中,冯小刚和投资方华谊兄弟没有让这些广告主失望。
《手机》未开拍之前,王中军就已经找到了4家广告赞助商,立刻收回投入成本的一半。《手机》公映的时候,在场下笑得最欢的应该就是摩托罗拉,不仅男女主角始终拿着赞助商摩托罗拉的手机,摩托罗拉的来电铃音“you have a incoming call”也经常会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响起。而摩托罗拉广告商刚走,中国移动就来了,其一系列服务也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插入式广告,王中军认为它对电影的艺术性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你给我100万,要我加一个不靠谱的镜头,我肯定不会;如果你给我1000万,我会动脑子把不靠谱的镜头变得靠谱”。
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中国全国的票房,一年10亿人民币,这仅是美国一部好戏一周的票房,王中军心里一盘算,他不得不看好发行的海外市场,而建一个60个国家的电影销售网络,那需要多大的投资?多大的队伍?花多少年培育市场?“算起来,找一家美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直接利用它全球60多个国家的电影销售网络,岂不简单?我有50%的股权,到时候它该给我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
从《大腕》开始,王中军在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机制上第一个吃起了“螃蟹”:首次尝试了在中外合拍片中由中方人员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并直接参与全球票房分账。而这将改变中国电影人多年来无权参与全球票房分账的市场现状。 《大腕》在中国卖了1000万,哥伦比亚公司拿走了500万,但要负责在60多个国家卖。
王中军选对了和海外公司合作的时机。哥伦比亚公司看好未来的中国市场,它需要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最后它选择了华谊兄弟。而王中军也觉得,“有哥伦比亚这样的美国八大公司之一,我觉得再怎么着也不会赔什么钱,我觉得拿它的渠道试一下没有什么不好。”
在与哥伦比亚的合作过程中,王中军逐渐掌握了国际游戏规则,“我们懂得了一部影片在欧美市场该如何卖,在东亚市场怎么卖。如果说今天重新拍《大腕》,一样的阵容,一样的故事,一定比以前卖得好。”
创新融资分散风险
2005年,华谊兄弟和香港寰亚共同投资1.28亿,拍摄了一部由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夜宴》。王中军将这部影片的版权作为抵押,获得了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人民币的银行授信贷款。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电影制作公司能以版权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因为这种产权,尤其是电影行业,要怎么估出一个合理的价钱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王中军采取的是独享的模式,虽然各地发行商也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但是对于华谊兄弟来说,也一样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还无法将各地发行商在当地的资源提前整合。这个算盘怎么打,都比自己卷起袖子来单干更有胜算一些。
打造资本链条
在发展的最初时期,王中军曾经遇到了瓶颈——资金不足。当时,由于政策、经济环境的制约,公司基本没有机会获得银行贷款或风险投资。
王中军与太合控股董事长王伟,因为都对车着迷而结识。太合控股以地产和金融业为主,有充足的资金,王伟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点。2000年6月,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简称华谊兄弟太合)成立,王伟投入大约1300万元。当时不过是兄弟之间喝喝酒,拍脑门的决定,后来王中军才知道这叫私募。他坦言:“这次私募对公司的帮助非常大,公司可以拍大一点的戏,可以垄断一些人才资源,抗风险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000年6月,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成立,太合获得华谊45%的股份;2004 年,TOM 集团以1000 万美元收购华谊35%的股份,而在此之前,华谊先回购了太合的股份。
2005年,华谊兄弟又以10%的股份获得了TOM集团的1000万美元融资。2005年12月,中国最大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华友世纪宣布,将对华谊兄弟旗下的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进行超过3500万元的战略性投资,以此获得51%的股权。2006年1月,买完雅虎中国之后,马云便宣布斥资3000万元,联手华谊举办2006年超级娱乐表演秀的“雅虎搜星”。
几次大的资本战略协作,让华谊兄弟一转身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娱乐集团之一,每次资金链的松动,都可以让王中军拍出几部更大的戏。经过几次股权合作,华谊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得多元,但王中军依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他通过境外机构回购了部分华谊兄弟股份,目前仍占有华谊70%左右的股份。
“影视行业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相反,和很多行业一样,只要投资人掌握了一定量的市场信息,并对此做出细致科学的市场分析,遵循固有的工商业运作模式,那么,在影视业投资生产并盈利是理所当然的事。”王中军这样告诉记者。
王中军当过兵,做过摄影记者,也曾是广告公司的老板。1997年,王中军开始投资电影,《鬼子来了》、《刮痧》、《天地英雄》、《卡拉是条狗》、《寻枪》、《天下无贼》、《可可西里》等,到目前为止,王中军投资了30多部电影,几乎没有赔过钱。
2003年与2004年,王中军投资的两部影片《天下无贼》和《手机》,投资回报率都超过了200%。《手机》的投资成本1700万,净利润达到4300万;《天下无贼》的投资成本只有3000万元,最后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净利润达到7000万元。
明星策略永不过时
娱乐行业是明星的天下,王中军的明星策略是最传统的好莱坞招式,王中军认为,华谊兄弟能吸引住冯小刚、张纪中、陆川、葛优这些人,是他能成功的基础。
王中军被称为是冯小刚背后的男人,导演陆川也是他发掘出来的,王中军自己比较得意的是公司的人才储备,他觉得在国内的传媒公司中,华谊兄弟是做得非常好的一家。但华谊兄弟旗下共有演员近百人,制片人、导演超过20人,如此多的明星大腕,王中军又如何管理,如何让他们发挥协同效应呢?
王中军采取的是制片人制度,每个制片人和导演就好像是一家家小型“加盟店”,王中军不干涉小店的日常经营。王中军认为选制片人就像选总经理一样,总经理选对了,你的影片就选对了。原哥伦比亚国际制片人陈国富从台湾来到华谊兄弟当总监制,王中军充分信任他,有关制片的问题,王中军相信专家,决不越权。
大导演帮助小艺人打开知名度,艺人上位后,也会更快地帮助公司增加收益。
比如去年,王中军签约张靓颖后,随即就给了她两个唱约,一个是《夜宴》的主题曲,一个是王中军旗下导演张纪中的电视剧《神雕侠侣》。同样,电影和电视剧拍得越好,导演、演员的成名速度就越快,王中军的收益也就越大。“30个艺人,每一个艺人贡献500万,就是1.5亿元,这个模式很简单。”
现在,华谊兄弟已经成为国内惟一一家在电影、电视剧、音乐和演艺经纪市场都做到前3名的公司。
贴片广告提前收回成本
插入式广告并非王中军原创的盈利方式。《007系列》中的宝马和欧米茄,《古墓丽影》和《毁灭者》中的爱立信,这些都是贴片广告的经典范例。
在2003年的影片《手机》中,冯小刚和投资方华谊兄弟没有让这些广告主失望。
《手机》未开拍之前,王中军就已经找到了4家广告赞助商,立刻收回投入成本的一半。《手机》公映的时候,在场下笑得最欢的应该就是摩托罗拉,不仅男女主角始终拿着赞助商摩托罗拉的手机,摩托罗拉的来电铃音“you have a incoming call”也经常会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响起。而摩托罗拉广告商刚走,中国移动就来了,其一系列服务也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插入式广告,王中军认为它对电影的艺术性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你给我100万,要我加一个不靠谱的镜头,我肯定不会;如果你给我1000万,我会动脑子把不靠谱的镜头变得靠谱”。
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中国全国的票房,一年10亿人民币,这仅是美国一部好戏一周的票房,王中军心里一盘算,他不得不看好发行的海外市场,而建一个60个国家的电影销售网络,那需要多大的投资?多大的队伍?花多少年培育市场?“算起来,找一家美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直接利用它全球60多个国家的电影销售网络,岂不简单?我有50%的股权,到时候它该给我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
从《大腕》开始,王中军在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机制上第一个吃起了“螃蟹”:首次尝试了在中外合拍片中由中方人员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并直接参与全球票房分账。而这将改变中国电影人多年来无权参与全球票房分账的市场现状。 《大腕》在中国卖了1000万,哥伦比亚公司拿走了500万,但要负责在60多个国家卖。
王中军选对了和海外公司合作的时机。哥伦比亚公司看好未来的中国市场,它需要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最后它选择了华谊兄弟。而王中军也觉得,“有哥伦比亚这样的美国八大公司之一,我觉得再怎么着也不会赔什么钱,我觉得拿它的渠道试一下没有什么不好。”
在与哥伦比亚的合作过程中,王中军逐渐掌握了国际游戏规则,“我们懂得了一部影片在欧美市场该如何卖,在东亚市场怎么卖。如果说今天重新拍《大腕》,一样的阵容,一样的故事,一定比以前卖得好。”
创新融资分散风险
2005年,华谊兄弟和香港寰亚共同投资1.28亿,拍摄了一部由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夜宴》。王中军将这部影片的版权作为抵押,获得了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人民币的银行授信贷款。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电影制作公司能以版权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因为这种产权,尤其是电影行业,要怎么估出一个合理的价钱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王中军采取的是独享的模式,虽然各地发行商也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但是对于华谊兄弟来说,也一样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还无法将各地发行商在当地的资源提前整合。这个算盘怎么打,都比自己卷起袖子来单干更有胜算一些。
打造资本链条
在发展的最初时期,王中军曾经遇到了瓶颈——资金不足。当时,由于政策、经济环境的制约,公司基本没有机会获得银行贷款或风险投资。
王中军与太合控股董事长王伟,因为都对车着迷而结识。太合控股以地产和金融业为主,有充足的资金,王伟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点。2000年6月,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简称华谊兄弟太合)成立,王伟投入大约1300万元。当时不过是兄弟之间喝喝酒,拍脑门的决定,后来王中军才知道这叫私募。他坦言:“这次私募对公司的帮助非常大,公司可以拍大一点的戏,可以垄断一些人才资源,抗风险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000年6月,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成立,太合获得华谊45%的股份;2004 年,TOM 集团以1000 万美元收购华谊35%的股份,而在此之前,华谊先回购了太合的股份。
2005年,华谊兄弟又以10%的股份获得了TOM集团的1000万美元融资。2005年12月,中国最大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华友世纪宣布,将对华谊兄弟旗下的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进行超过3500万元的战略性投资,以此获得51%的股权。2006年1月,买完雅虎中国之后,马云便宣布斥资3000万元,联手华谊举办2006年超级娱乐表演秀的“雅虎搜星”。
几次大的资本战略协作,让华谊兄弟一转身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娱乐集团之一,每次资金链的松动,都可以让王中军拍出几部更大的戏。经过几次股权合作,华谊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得多元,但王中军依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他通过境外机构回购了部分华谊兄弟股份,目前仍占有华谊70%左右的股份。
“影视行业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相反,和很多行业一样,只要投资人掌握了一定量的市场信息,并对此做出细致科学的市场分析,遵循固有的工商业运作模式,那么,在影视业投资生产并盈利是理所当然的事。”王中军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