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年旗下只有几十家会员企业,到了2014年会员增至1.6万之多,短短十几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会员数量增长不可谓不显著。如今会员企业年创产值超6000亿元,纳税近150亿元。不仅如此,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已经设立了10个地市区分会、10个行业分会和27个团体会员单位,会员企业提供约35万个就业岗位。作为一家自发形成的民间社团组织,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如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得以飞速发展?这与闽商的商业文化又有怎样的关联?
抱团发展
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互助、抱团一直是闽商传承至今的文化特征。“这已经成为闽商的传统,亲情乡情使人们自发聚在一起,抱团并不是没有原则,而更多的是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会长陈春玖说。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務副会长吴波勇也表示:“福建人的传统观念里,帮助亲朋好友以及同乡一起发展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许多闽商在商业上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往往愿意带领同乡人一起创业发展,同时‘反哺’当时帮助过他的老乡。”
一位在通厦花卉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营多年的福建商人告诉《中国名牌》,通厦花卉市场的福建莆田籍的花草卖家有数十家,大多是同乡,自己之所以来到北京闯荡也因受到同乡人的推荐。
陈春玖介绍,福建企业总商会与国内外100多个商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与业务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全国多家政府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定期交换信息、互访、项目合作、组织考察等方式,为会员企业提供市场和投资环境信息,扩大会员企业对外交流渠道。
中研普华研究员刘广认为,商会的成立不仅能够维护会员权利、加强行业自律、整合企业资源、仲裁商贸纠纷,还能促进各省区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了区域经济合作。
全心全意为会员企业谋取福利也许是商会成立之初的动力所在,但事实表明商会的实际作用早已经超越了这些经济职能。“通过商会,企业的经济行为更加自律,发展也更加规范。”刘广说。
2012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北京市5A商会”,并被授予“社团组织先进集体”及“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2013年11月,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等机构的负责人肯定了商会取得的成绩,即使在2014年两会期间,福建省有关领导也百忙之中走访在京闽企,为闽商加油。
创新“双管”模式
商会是自发形成的民间社团组织,为了团结会员企业,提高商会凝聚力,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陈春玖说:“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对引领商会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为此,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创建了党员双管模式,经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审批扩大建制成立商会党委,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也成为北京第一家成立党总支的商会。“这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务虚工作。”陈春玖评价道,“通过党员双管模式最终要达到‘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求发展的局面’。”多少年来许多具有党员身份的企业家长期在外经商,参与组织活动、与原党组织的联系极为不便;同时一些企业家做出规模之后也希望成为党员,为会员企业作出表率作用。有鉴于此,创新党员双管模式不仅为党员骨干企业引领会员企业提供了便利,也能够更便捷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这种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截至2013年底,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共建地市商会、行业商会、区县商会、会员企业党组织37个,其中党总支5个、党支部32个,共有党员628名;新发展预备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7人。对此,陈春玖颇有些自豪的说:“党组织基本实现覆盖各地市、各行业商会,真正做到了党建与会建相结合、相促进。”
商会党组织多次被北京市朝阳区委授予“朝阳区社会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朝阳区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也许是责任使然,陈春玖鼓励商会成员寻求组织力量解决自身问题,希望出现“全体会员积极参与的新局面。”
公益捐助
作为闽商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尽最大可能帮助会员企业发展,如拓展商业合作、与多家会员企业签订商务合作协议、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开展产品合作、宣传策划、项目公关、招商服务、银企合作等业务,积极为会员企业搭建产品合作、招商服务平台等。陈春玖表示,为了让更多的闽商能够受益,对商会的普通会员已免收会费。
“帮助别人成功,就是让自己成功。”陈春玖深知其中的道理。在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担任会长的日子里,他见证了太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闽商。“发展会员企业不仅为商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秉承‘帮扶’理念的会员企业也自发提携同乡,回馈社会。”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正能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而来。加强会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举办国内外商务考察、策划各类讲座培训、进行闽商沙龙联谊、组织论坛交流学习等都是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日常工作。女企业家也有自己的俱乐部交流活动。
自从2003年至今已经连任三届会长职务的陈春玖表示,商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要有带头人,更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组织运营。未来商会将继续推进“内管外联”的大格局,打造会员企业信息交流中心,为企业提供最新供求趋势、产品信息和战略指导。
同时,陈春玖也坦言:“做好商会的基础需要先做好自己的企业,这是一切发展的根本。”
抱团发展
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互助、抱团一直是闽商传承至今的文化特征。“这已经成为闽商的传统,亲情乡情使人们自发聚在一起,抱团并不是没有原则,而更多的是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会长陈春玖说。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務副会长吴波勇也表示:“福建人的传统观念里,帮助亲朋好友以及同乡一起发展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许多闽商在商业上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往往愿意带领同乡人一起创业发展,同时‘反哺’当时帮助过他的老乡。”
一位在通厦花卉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营多年的福建商人告诉《中国名牌》,通厦花卉市场的福建莆田籍的花草卖家有数十家,大多是同乡,自己之所以来到北京闯荡也因受到同乡人的推荐。
陈春玖介绍,福建企业总商会与国内外100多个商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与业务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全国多家政府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定期交换信息、互访、项目合作、组织考察等方式,为会员企业提供市场和投资环境信息,扩大会员企业对外交流渠道。
中研普华研究员刘广认为,商会的成立不仅能够维护会员权利、加强行业自律、整合企业资源、仲裁商贸纠纷,还能促进各省区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了区域经济合作。
全心全意为会员企业谋取福利也许是商会成立之初的动力所在,但事实表明商会的实际作用早已经超越了这些经济职能。“通过商会,企业的经济行为更加自律,发展也更加规范。”刘广说。
2012年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北京市5A商会”,并被授予“社团组织先进集体”及“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2013年11月,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等机构的负责人肯定了商会取得的成绩,即使在2014年两会期间,福建省有关领导也百忙之中走访在京闽企,为闽商加油。
创新“双管”模式
商会是自发形成的民间社团组织,为了团结会员企业,提高商会凝聚力,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陈春玖说:“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对引领商会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为此,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创建了党员双管模式,经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审批扩大建制成立商会党委,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也成为北京第一家成立党总支的商会。“这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务虚工作。”陈春玖评价道,“通过党员双管模式最终要达到‘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求发展的局面’。”多少年来许多具有党员身份的企业家长期在外经商,参与组织活动、与原党组织的联系极为不便;同时一些企业家做出规模之后也希望成为党员,为会员企业作出表率作用。有鉴于此,创新党员双管模式不仅为党员骨干企业引领会员企业提供了便利,也能够更便捷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这种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截至2013年底,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共建地市商会、行业商会、区县商会、会员企业党组织37个,其中党总支5个、党支部32个,共有党员628名;新发展预备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7人。对此,陈春玖颇有些自豪的说:“党组织基本实现覆盖各地市、各行业商会,真正做到了党建与会建相结合、相促进。”
商会党组织多次被北京市朝阳区委授予“朝阳区社会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朝阳区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也许是责任使然,陈春玖鼓励商会成员寻求组织力量解决自身问题,希望出现“全体会员积极参与的新局面。”
公益捐助
作为闽商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尽最大可能帮助会员企业发展,如拓展商业合作、与多家会员企业签订商务合作协议、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开展产品合作、宣传策划、项目公关、招商服务、银企合作等业务,积极为会员企业搭建产品合作、招商服务平台等。陈春玖表示,为了让更多的闽商能够受益,对商会的普通会员已免收会费。
“帮助别人成功,就是让自己成功。”陈春玖深知其中的道理。在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担任会长的日子里,他见证了太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闽商。“发展会员企业不仅为商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秉承‘帮扶’理念的会员企业也自发提携同乡,回馈社会。”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正能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而来。加强会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举办国内外商务考察、策划各类讲座培训、进行闽商沙龙联谊、组织论坛交流学习等都是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日常工作。女企业家也有自己的俱乐部交流活动。
自从2003年至今已经连任三届会长职务的陈春玖表示,商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要有带头人,更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组织运营。未来商会将继续推进“内管外联”的大格局,打造会员企业信息交流中心,为企业提供最新供求趋势、产品信息和战略指导。
同时,陈春玖也坦言:“做好商会的基础需要先做好自己的企业,这是一切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