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金刚石-多层石墨烯纳米杂化(DMGN)的碳基复合薄膜,该薄膜具有三维多孔形貌。DMGN基底对探针分子结晶紫(CV)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结果显示出低的检测限(LOD达10-8 mol/L)和大的增强因子(EF为4.34×102),且均匀性好;经过过氧化氢氧化处理后的氧化DMGN(O-DMGN)基底对CV分子的SERS检测性能进一步提高(LOD达10-10 mol/L,E
以钠基蒙脱石为成孔介质,偏高岭土、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结合压汞(MI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多孔地聚合物的孔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水胶比、蒙脱石与水比例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孔结构,评估了该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水胶比为0.55时,地聚合物28 d抗压强度可达58.2 MPa;水胶比增加,地聚合物抗压强度下降;蒙脱石成孔剂掺量增加或蒙脱石与水比例降低,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抗压强度及干密度降低;当成孔介质体积掺量为60%时,地聚合物多孔
聚脲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结构抗冲击、防爆领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半预聚物法合成NCO质量分数为15.0%~15.5%的聚脲弹性体涂层,分析了异氰酸酯指数对聚脲涂层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胺类扩链剂比例对其固化性能、附着力及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测试了聚脲涂层材料在准静态、动态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指数为1.0,聚脲涂层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综合性能;端氨基聚醚D-2000与T-5000质量比为9∶1,扩链剂E100与W6200质量比为1.6∶1时,聚脲涂层材料的固化速度较快,拉伸强度不
首先通过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色胺开环聚合反应生成线型吲哚基环氧聚合物,然后将自制的双官能团三唑啉二酮加入到合成的吲哚基环氧聚合体系,通过三唑啉二酮-吲哚点击加成反应合成部分交联的吲哚基环氧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物化性能、机械性能、再加工性及形状记忆功能等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三唑啉二酮的摩尔含量为色胺的1/8时,吲哚基环氧弹性体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为7.42 MPa,断裂伸长率为154%,断裂能为5.97 MJ·m
为研究呋咱化合物成为新型高能钝感炸药的可能性,以呋咱和1,2,4-噁二唑作为母体再连接不同含能基团设计出了系列呋咱类衍生物(AFOZ)。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基组的水平下对AFOZ系列化合物的爆轰性能(爆热、爆速和爆压)、氧平衡和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生成热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合物母体上引入配位氧和增加硝基的数量可以增加化合物的爆轰性能。AFOZ系列化合物的爆速分布范围8.41~8.91 km·s-1,爆压分布范围30.93~35.54 GPa,生成焓
在生产碳酸锂的工艺中,尤其除硫过程中,锂会伴随其它盐类析出,造成锂的大量夹带损失。因此盐湖高锂卤水中硫酸根的脱除对锂的高效富集,提高锂的收率有重大意义。研究以盐湖高锂卤水为原料,通过加入氯化钡,采用化学沉淀法除去卤水中的SO42-。详细考察了原料配比(SO42-与Ba2+的摩尔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除硫率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锂的夹带损失
为了从微博丰富的社会事件中自动生成故事脉络,设计了一个故事脉络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基于微博传播影响力的代表性事件抽取;(2)提出用图卷积网络来分类事件簇,然后利用事件的时间信息构建故事脉络;(3)提供用户事件检索接口和故事脉络可视化展示。介绍了故事脉络生成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真实微博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从微博中自动构建故事脉络,并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的事件发展轨迹。
锂同位素(6Li和7Li)在核工业中有着重要作用。锂汞齐法是目前唯一实现锂同位素工业化生产的方法,然而由于汞的使用,该方法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开发绿色高效的锂同位素分离方法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论文中,制备了溶解锂盐的冠醚溶液,并以其作为阳极液,施加电场驱动锂离子向阴极液迁移;与溶有15-冠醚-5的锂盐水溶液作为阳极液相比,研究发现在阳极液体系中引入水分子可以促进锂同位素的分离。同时还考察了不同隔膜对锂同位素分离的影响,发现使用强疏水性隔膜时,短时间内
地下卤水中普遍存在较高浓度的锶(>1 g/L),研究该类卤水中锶的成盐规律对于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Pitzer-Simonson-Clegg超额Gibbs自由能方程和CALPHAD方法构建了Li-Na-K-Mg-Ca-Sr-Cl-H2O体系的多温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确定了5个含氯化锶三元子体系的多温混合参数。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273.15 K~373.15 K),模型计算结果与大多数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一些体系,模型预测的平衡固相和相区大小仍与实验结果之间存
由于量子理论和实验的微观特性,导致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实验验证十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光量子化入手,介绍了量子正交算符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通过平衡零拍技术探测了量子正交算符的方差,验证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光场正交算符在相干态中具有最小不确定关系.通过该实验,学生在掌握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同时,了解量子实验技术,为深入开展量子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