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134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对134例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与气管插管的建立早晚、心肺复苏的规范性有很大关系。结论:掌握规范有序的心肺复苏步骤,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目前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出现不可逆性脑死亡。我院近4年来共接诊心跳呼吸骤停病人134例,心肺复苏成功57例,成活2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呼吸心跳骤停134例,男72例,女62例,年龄11~87岁。发病前基础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75例,脑血管疾病30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电解质紊乱6例,中毒2例,过敏1例,电击4例,其他5例。院外出现心跳呼吸骤停114例,抢救室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20例。
  接诊后5分钟内行气管插管并成功71例,6~10分钟内行气管插管并成功的52例,>11分钟行气管插管的11例。同时分3次给予静注肾上腺素,分别为3mg、5mg、10mg,间隔3~5分钟;并不间断胸外按压;电击除颤200J、300J、360J。如出现反复室颤或尖端扭转性室速等情况,结合心电图及时补充门冬酸钾镁10~20ml。心脏复跳后及时给予纳络酮、复方麝香等药物。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冰帽护脑等。
  复苏成功的标准:心跳呼吸骤停者经心肺复蘇后出现自主心律,持续24小时以上,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自主
  呼吸恢复并维持30分钟以上者为复苏成功。
  完成气管插管与复苏成效关系见表1。
  


  
  讨 论
  
  由于心跳呼吸骤停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因此,要挽救患者,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跳停止后4~5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恢复脑细胞的供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要求医生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必须熟练掌握电除颤技术,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流程,从而使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后患者开始心肺复苏、呼吸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较之前明显缩短,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成活率。而迄今为止,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较低,其原因之一是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导致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损害,心肺复苏失败。本组资料显示完成气管插管时间越短,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成活率越高。总之,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关键是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因此必须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加强心肺复苏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使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基本生命支持(ABS)。同时也应加强急诊、急救队伍的建设,提高院前的急救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选择198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产科收住的患者8805例。其中,分娩并发产后出血患者190例。早期出血186例,晚期出血4例。  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內出血量>500ml者称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  出血量的测量:盆接法测量。胎儿娩出后将聚血盆放在产妇臀下接血2小时。    结 果    宫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方法: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单纯高压氧治疗组与高压氧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百分率,并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纯高压氧治疗组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为24例(n=38,百分率为63.2%);而高压氧联合综合治疗组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为32例(n=36,百分率为88.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期刊
目前在我国,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实验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新药,为验证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5年10月~2006年5月应用该药对1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降压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100例患者为我社区门诊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关于“阿托品化”的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用药的依据,预防或减少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结论:抓住主要指标,就能明显降低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中重度有机磷中毒 临床分析  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各类门诊住院中毒病因之首。近年来这类病人有逐年增多趋势。该病治疗用药首选阿托品。“阿托品化”是掌握阿托品用量的金标尺。通过临床观
期刊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但有时因娩头困难会造成新生儿窒息、损伤及子宫切口撕裂至大出血。笔者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86例剖宫产中胎头娩出困难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行新式剖宫产962例,头位剖宫产887例,娩头困难(手取头)60s或需采取其他方法)86例(11.18%)。所选病例均为单胎头位剖宫产,产妇年龄19~
期刊
摘 要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100例产程活跃期延长(包括停滞),并与同期100例无活跃期延长者对照比较,发现头盆评分≤7分是活跃期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体重>3500g,耻骨联合过高(一般>6cm)、脐带异常(过短、绕肢体),也是造成活跃期延长的因素。  关键词 活跃期延长 停滞  活跃期延长往往预示着难产。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产程活跃期延长有关因素及难产发生率,并对活跃期延长
期刊
自2000年至今我们采用改良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对68例患者进行了包皮环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年龄5~75岁,包皮过长48例,包茎20例,其中已婚18例。  手术方法:直立位阴茎松驰状态下标记内外板切口线,包茎则仅标记外板,切线平行距冠状沟约0.5cm,系带处呈V形,尖端指向阴茎头。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阴茎根部环行阻滞麻醉,儿童不配合者加用
期刊
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486例患者中,男323例(66.46%);女163例(33.54%);年龄18~83岁,其中30~50岁之间314例,占64.61%;发病部位单侧314例(右侧94例,左侧220例)(64.61%);双侧172例(35.39%),病程最长36年,最短1个月。  诊断条件:①腰部有外伤或劳损史。②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或向臀部放射,弯腰困难,不能久坐、久立,站立时常以
期刊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致伤原因多为高处坠落伤,由于跟骨的解剖结构特殊,病理解剖复杂,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我院2002年9月~200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来治疗涉及跟骨关节面的粉碎骨折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6~55岁,平均35歲。左跟骨骨折28例,
期刊
1998年1月~2000年11月笔者采用口服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西药阿托品、酵母片、次硝酸铋等,治疗急性单纯型腹泻等5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共50例。年龄6个月~80岁。病程0.5天~1个月。其中男27例,女23例。均为门诊病例。  治疗方法:在给予一般治疗即给予卧床休息、保温、胃肠道休息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1支(10ml)每日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