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让“综合性学习”真正进入课堂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语文课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实施。《课标》较之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原先四大版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组织者,对如何搞好综合性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热情参与,提供支持。在综合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指导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做出选择。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教师不能取而代之,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有必要给予指导,提供支持,比如,可以提一些框架性的学习主题和建议,让学生讨论、研究,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启发思路、补充知识、推荐方法和线索,提炼出值得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课题;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教师或教科书提供的范例进行选择、修正和补充等。这样,才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但提供支持切忌将学生的活动蒙上教师的个人色彩,将学生的研究印上自己既定的结论。热情参与、提供支持,是教师指导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2.热情帮助,加强指导。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活动时的困难,适时的给以鼓励和指导、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运作和操作,尤其是引导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最终结果。
3.热情鼓励,多元评价。在开展综合性学习后期,教师应指导学生搞好综合性学习评价,找出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动下一步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学生是否积極参与;二是是否注意合作;三是否能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四是能否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五是能否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当然也可请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机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的选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教《丝绸之路》之前,我组织了关于西游记的课外专题性阅读,首先以多媒体显示丝路风光并配上《西游记》的主题歌让同学们欣赏,在学生的兴奋与好奇中,导出主题——丝绸之路。由于在教这篇课文时有机地渗透了相关知识,因而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完《丝绸之路》后仍意犹未尽,我又以本篇课文为生发点设计并上了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具体内容如下:
A、交流反馈,体验成功。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让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老师和同学们给出评价与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与喜悦。针对学生探索过程中有代有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自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B、才华展示,亲身体会。通过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形式各施其才。
C、课后延伸,拓展思维。讨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的价值。学生从发展旅游业角度讨论──丝路旅游方兴未艾。设计意图:将知识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D、课后作业,挑战自我。泉州某中学要组织高二学生去西部领略丝路风光,请替他们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和沿途景点介绍,看谁的方案最佳。
由于课前的准备充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扬。本节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通过课堂活动的实施,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对如何安排活动教师要进行科学规划。我们采取的办法是: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试着自己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4.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总结活动的收获。暑假期间,电视台每年都热播“西游记”,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看。我们便顺水推舟,开展了关于这个专题的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这个活动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西游记》或有关《西游记》的资料。
2.记录阅读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还存在哪些疑问?并将这些一一记下来。师生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3.选取西游记中的某一小节,进行扮演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多媒体播放,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4.让学生对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进行评价,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5.总结一下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西天取经路上的艰辛并让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的道理。
这样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
四、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取之不竭的源泉。自然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人们在大自然中劳作,繁衍生息,流连徜徉,沉思冥想,领略大自然的恩泽,感悟着大自然的真谛。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我们便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时,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到锦斗著名的旅游景点乌髻岩进行“秋游”。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层面:(1)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潜移默化学生的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心灵。(2)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3)语文能力训练方面:能说出和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案例,靠的是执教者创造性地理解和发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时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崔峦.《〈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6期.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锦斗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语文课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实施。《课标》较之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原先四大版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组织者,对如何搞好综合性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热情参与,提供支持。在综合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指导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做出选择。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教师不能取而代之,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有必要给予指导,提供支持,比如,可以提一些框架性的学习主题和建议,让学生讨论、研究,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启发思路、补充知识、推荐方法和线索,提炼出值得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课题;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教师或教科书提供的范例进行选择、修正和补充等。这样,才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但提供支持切忌将学生的活动蒙上教师的个人色彩,将学生的研究印上自己既定的结论。热情参与、提供支持,是教师指导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2.热情帮助,加强指导。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活动时的困难,适时的给以鼓励和指导、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运作和操作,尤其是引导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最终结果。
3.热情鼓励,多元评价。在开展综合性学习后期,教师应指导学生搞好综合性学习评价,找出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动下一步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学生是否积極参与;二是是否注意合作;三是否能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四是能否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五是能否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当然也可请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机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的选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教《丝绸之路》之前,我组织了关于西游记的课外专题性阅读,首先以多媒体显示丝路风光并配上《西游记》的主题歌让同学们欣赏,在学生的兴奋与好奇中,导出主题——丝绸之路。由于在教这篇课文时有机地渗透了相关知识,因而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完《丝绸之路》后仍意犹未尽,我又以本篇课文为生发点设计并上了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具体内容如下:
A、交流反馈,体验成功。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让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老师和同学们给出评价与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与喜悦。针对学生探索过程中有代有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自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B、才华展示,亲身体会。通过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形式各施其才。
C、课后延伸,拓展思维。讨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的价值。学生从发展旅游业角度讨论──丝路旅游方兴未艾。设计意图:将知识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D、课后作业,挑战自我。泉州某中学要组织高二学生去西部领略丝路风光,请替他们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和沿途景点介绍,看谁的方案最佳。
由于课前的准备充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扬。本节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通过课堂活动的实施,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对如何安排活动教师要进行科学规划。我们采取的办法是: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试着自己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4.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总结活动的收获。暑假期间,电视台每年都热播“西游记”,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看。我们便顺水推舟,开展了关于这个专题的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这个活动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西游记》或有关《西游记》的资料。
2.记录阅读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还存在哪些疑问?并将这些一一记下来。师生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3.选取西游记中的某一小节,进行扮演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多媒体播放,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4.让学生对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进行评价,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5.总结一下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西天取经路上的艰辛并让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的道理。
这样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
四、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取之不竭的源泉。自然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人们在大自然中劳作,繁衍生息,流连徜徉,沉思冥想,领略大自然的恩泽,感悟着大自然的真谛。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我们便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时,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到锦斗著名的旅游景点乌髻岩进行“秋游”。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层面:(1)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潜移默化学生的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心灵。(2)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3)语文能力训练方面:能说出和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案例,靠的是执教者创造性地理解和发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时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崔峦.《〈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6期.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锦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