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调是说话时声调高低的变化。英语的语调很难掌握,尤其是对我国学生。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最大困难,不在元音和辅音上,而在语调上。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与我们的母语—汉语语调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我国,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学习英语的语音、语调是形成一种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习惯产生矛盾,学生常常会无意识地将旧习惯带到英语学习中。旧习惯有时会起负迁移作用。在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进行言语交际时,母语的语音、语调依然会起作用,影响交际的成功进行。分析对比汉语和英语在语调、节奏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它们对我国学生言语交际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调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分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例如:“挥”“回”“悔”“汇”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完全一样,只是它们的声调各异,就成了四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字。因此,我们对声调特别敏感。把“一句话”说成是“一菊花”,那是不可想象的。汉语声调分为平仄两大类: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扬、去降属于仄声。平声字的特点是上扬的,音感洪亮;仄声是下抑的 ,读时声音短促,音感脆快。而且汉语句子非常注意声调的搭配。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著名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字调的搭配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内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对应排列非常工整。这就形成声音高低、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培养感情的朗读能力。
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kite这个词,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它的意思不会改变,仍旧是“风筝”,不会变成别的东西。但英语词在语句中时,就要根据说话人的态度或口气,给它加上某种类型的语调。如我们说:“This kite is mine.↘”句末的mine用降调,表示语气是肯定的,说明“这只风筝是我的。”如果我们用升调说:“This kite is mine?↗”则表示我们的语气是怀疑的,不肯定的,询问“这只风筝是不是我的?” 如果我们说:“This kite is mine,↗and that one is mine, too.↘” 第一句中念mine时用降升调,表示话尚未说完,还有下文。念too时则用降调,表示这句活已说完。
受汉语语调的影响,我国学生尽管知道英语语调的基本概念,但他们在朗读和口语训练中,不能熟练加以运用。该用降调的场合用了升调,该用升调的场合用了降调。这主要是由于汉语的语调一般只出现在句子最后一个音节上,而英语的语调尽管通常也出现在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但升降变化却分布在全句各个音节上。如果降、升调运用得不合理,不仅会导致别人的误解,更有甚者,可能会使讲话人显得粗鲁无礼而导致交际失败。学生的语调掌握得不好,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教师通常对学生单词的发音很重视,有错必纠,但对语调就不那么严格了。
众所周知,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在口头交际中,通常使用四种语调:升调、降调、升降调和降升调。然而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最为重要的是说话人的语调升降要得当,上升和下降要相对平缓。语调突然急剧地上升或下降通常含有某种情绪或态度,如生气、烦躁、着急等。
例如,你正急匆匆地赶路,而前面恰恰有人堵住了路。这时,你如果采用降升调说:Excuse me. 在句尾突然急剧拉升音调,会显示出自己的急躁、不耐烦。显然,你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听话人能明显地感觉到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误用的语调已经使“Excuse me.”本身所含有的礼貌意义丧失殆尽。
二、节奏
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它包括重音、时间和连读。
英语计算节拍的时间以重音为主,句子中的重读音节比其他非重读音节发音时间长,因此,英语的节奏被称为作“按重音计时的节奏”(Stress Timed Rhythm)。
汉语则以音节数目为主,每个音节发音长短一致。因此,汉语的节奏被称为“按音节计时的节奏”(Syuable Timed Rhythm)。
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 ˊsorry I’m ˊlate.” 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的多音节词或语句,总是以重音为骨干,以轻音为陪衬,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取得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说话或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
(一) 要注意各个音节之间的轻音节数目
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点,轻音节多就必须念得快些。如:It’s ˋhalf past one.
It’s a ˊquarter past e`leven.
第一句话有四个音节,第二句话有八个音节。但因为这两句话都各有两个重音,按照英语的发音规则,说这两句话所占用的时间是基本上相等的,每句话各占两拍。我国学生对英语语音这一重要特点较难掌握。他们受汉语语音节奏的影响,说英语时,每个音节发音长短一样,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念出来。他们不习惯将几个轻读音节压缩在一起,快速地说出来。因而,朗读和说话都不大像英语。母语为英语的人有时甚至会认为这种说话方式非常生硬、没有礼貌。
(二) 要注意连续
连续是指在一个义群中,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讲话时,讲话人会从一个词滑想另一个词。连续是简化发音动作、提高语速、突出节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应该读:This is an egg. 而不是 This / is / an / egg.
我国学生读英语习惯象读汉语那样一个词、一个词的朗读。这一方面是受汉语朗读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们教学方式不当造成的。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孤立的单词和单音的训练,型成了一个词、一个词的发音习惯。如果在入口处阶段就注意在语流中学习发音,并不时地提醒学生注意连续,连续是不难掌握的。
(三) 要注意汉英重读的差异
汉语中轻读的语法成分要比英语少。而英语中除了实义词一般都重读以外,许多结构功能词,诸如介词、连词、助动词等通常都采用弱读形式。受汉语影响,有不少学生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都念成重读,他们不会使用弱读形式。例如,他们会把 “ I am a ′teacher.” 读成“ ′I ′am ′a ′teacher. ”。这样的读音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来说,不重要的词和音节过分突出,而真正重要的词和音节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
考虑到汉语、英语在语调和节奏上的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差异,努力消除汉语语调和节奏给英语学习代带来的干扰,充分利用其“正”迁移。这方面的教学应越早越好,在入门阶段就要多加注意。否则,一旦学生已经形成了错误的语调和节奏,到了高年级再改就很难了。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是一种教学浪费。
(责编 张景贤)
在我国,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学习英语的语音、语调是形成一种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习惯产生矛盾,学生常常会无意识地将旧习惯带到英语学习中。旧习惯有时会起负迁移作用。在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进行言语交际时,母语的语音、语调依然会起作用,影响交际的成功进行。分析对比汉语和英语在语调、节奏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它们对我国学生言语交际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调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分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例如:“挥”“回”“悔”“汇”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完全一样,只是它们的声调各异,就成了四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字。因此,我们对声调特别敏感。把“一句话”说成是“一菊花”,那是不可想象的。汉语声调分为平仄两大类: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扬、去降属于仄声。平声字的特点是上扬的,音感洪亮;仄声是下抑的 ,读时声音短促,音感脆快。而且汉语句子非常注意声调的搭配。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著名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字调的搭配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内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对应排列非常工整。这就形成声音高低、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培养感情的朗读能力。
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kite这个词,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它的意思不会改变,仍旧是“风筝”,不会变成别的东西。但英语词在语句中时,就要根据说话人的态度或口气,给它加上某种类型的语调。如我们说:“This kite is mine.↘”句末的mine用降调,表示语气是肯定的,说明“这只风筝是我的。”如果我们用升调说:“This kite is mine?↗”则表示我们的语气是怀疑的,不肯定的,询问“这只风筝是不是我的?” 如果我们说:“This kite is mine,↗and that one is mine, too.↘” 第一句中念mine时用降升调,表示话尚未说完,还有下文。念too时则用降调,表示这句活已说完。
受汉语语调的影响,我国学生尽管知道英语语调的基本概念,但他们在朗读和口语训练中,不能熟练加以运用。该用降调的场合用了升调,该用升调的场合用了降调。这主要是由于汉语的语调一般只出现在句子最后一个音节上,而英语的语调尽管通常也出现在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但升降变化却分布在全句各个音节上。如果降、升调运用得不合理,不仅会导致别人的误解,更有甚者,可能会使讲话人显得粗鲁无礼而导致交际失败。学生的语调掌握得不好,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教师通常对学生单词的发音很重视,有错必纠,但对语调就不那么严格了。
众所周知,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在口头交际中,通常使用四种语调:升调、降调、升降调和降升调。然而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最为重要的是说话人的语调升降要得当,上升和下降要相对平缓。语调突然急剧地上升或下降通常含有某种情绪或态度,如生气、烦躁、着急等。
例如,你正急匆匆地赶路,而前面恰恰有人堵住了路。这时,你如果采用降升调说:Excuse me. 在句尾突然急剧拉升音调,会显示出自己的急躁、不耐烦。显然,你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听话人能明显地感觉到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误用的语调已经使“Excuse me.”本身所含有的礼貌意义丧失殆尽。
二、节奏
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它包括重音、时间和连读。
英语计算节拍的时间以重音为主,句子中的重读音节比其他非重读音节发音时间长,因此,英语的节奏被称为作“按重音计时的节奏”(Stress Timed Rhythm)。
汉语则以音节数目为主,每个音节发音长短一致。因此,汉语的节奏被称为“按音节计时的节奏”(Syuable Timed Rhythm)。
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 ˊsorry I’m ˊlate.” 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的多音节词或语句,总是以重音为骨干,以轻音为陪衬,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取得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说话或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
(一) 要注意各个音节之间的轻音节数目
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点,轻音节多就必须念得快些。如:It’s ˋhalf past one.
It’s a ˊquarter past e`leven.
第一句话有四个音节,第二句话有八个音节。但因为这两句话都各有两个重音,按照英语的发音规则,说这两句话所占用的时间是基本上相等的,每句话各占两拍。我国学生对英语语音这一重要特点较难掌握。他们受汉语语音节奏的影响,说英语时,每个音节发音长短一样,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念出来。他们不习惯将几个轻读音节压缩在一起,快速地说出来。因而,朗读和说话都不大像英语。母语为英语的人有时甚至会认为这种说话方式非常生硬、没有礼貌。
(二) 要注意连续
连续是指在一个义群中,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讲话时,讲话人会从一个词滑想另一个词。连续是简化发音动作、提高语速、突出节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应该读:This is an egg. 而不是 This / is / an / egg.
我国学生读英语习惯象读汉语那样一个词、一个词的朗读。这一方面是受汉语朗读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们教学方式不当造成的。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孤立的单词和单音的训练,型成了一个词、一个词的发音习惯。如果在入口处阶段就注意在语流中学习发音,并不时地提醒学生注意连续,连续是不难掌握的。
(三) 要注意汉英重读的差异
汉语中轻读的语法成分要比英语少。而英语中除了实义词一般都重读以外,许多结构功能词,诸如介词、连词、助动词等通常都采用弱读形式。受汉语影响,有不少学生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都念成重读,他们不会使用弱读形式。例如,他们会把 “ I am a ′teacher.” 读成“ ′I ′am ′a ′teacher. ”。这样的读音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来说,不重要的词和音节过分突出,而真正重要的词和音节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
考虑到汉语、英语在语调和节奏上的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差异,努力消除汉语语调和节奏给英语学习代带来的干扰,充分利用其“正”迁移。这方面的教学应越早越好,在入门阶段就要多加注意。否则,一旦学生已经形成了错误的语调和节奏,到了高年级再改就很难了。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是一种教学浪费。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