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模块的训练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传统听力教学模式又存在一定的弊端,给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利用线上智慧教学平台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基础法语;听力;线上教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法语专业教学指南》的要求,基础法语课程被列为核心课程。课程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法语语言基础知识点,并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一、国内院校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模块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法语本科专业均在一、二年级开设基础法语课程,主要内容为法语发音规则、单词拼写、法语各类词法和句法等。通过调查,高校法语专业听力教学主要存在如下情况:
1.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错位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法语专业教师在进行听力模块的训练时,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主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教学材料,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置好的环节,“按图索骥”式地进行听力的训练的授课步骤,完成本环节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承担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任务。然而,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学生获取外部知识渠道过于单一,学生除训练语言技能之外,对于其它能力的训练并无明显地拓展。
2.听力教学目标与策略不符
根据《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听力技能的要求是:“学生应该在基础阶段学习中,听懂每分钟120词,长度为2-3分钟的听力材料;能听懂一般题材、有少量生词、语速正常(每分钟约150个词),长度为3-4分钟的听力材料,理解的准确率为70%。”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掌握听力内容中的每一句话,还有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背诵听力选段。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要求与教学策略大相径庭。
3.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听力训练环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即教师播放音频文件,对于一些法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早已听懂材料。教师在接受到反馈后,会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对于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可能还没有理解听力内容。这就导致教师难以在课堂上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长此以往,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
二、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模块教学创新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听力模块教学的创新策略:
1.“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开展
经过调查,很多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授课教师选取的精听材料无法做到深入学习。为此,我们借助于“超星学习通”网络智慧教学平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和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使用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不太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随时督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答疑,也可以利用平台的资源进行听力测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法语电视新闻或广播原文听力的素材以专题的方式整合到课程中。在法语教学中使用真实語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真实的语言。
线下教学时,采用“精泛听 + 笔记法”的听力策略,在教学上可以分为三步: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首次播放听力材料时,并不要求学生完全听出每一个细节。通过“笔记法”,让学生快速记录下捕捉到的关键信息;其次,学生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口述,并进行小组对比,让学生对于差异的内容进行标注;最后,教师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完善听力内容后,上交给教师批改,点评的内容反馈在线上教学平台中,供教师未来备课时参考并进行相应的课后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强过程性考核,检验学习成果
对于听力能力的考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做题并选出正确答案;或教师播放听写训练内容,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逐字逐句写出。这样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能力的体现,但是在实践中却忽视了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中的兴趣点。学生面对的只有无尽的题目,使他们陷入“题海战术”,形成“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语言学习。笔者认为,这不利于学生的外语学习,甚至会让个别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放弃语言学习。
对于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测试,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例如“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以小组的形式编制主题对话”;或根据主题进行小组表演;或根据所给的主题,进行自我陈述等。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强调听和说的“过程性”,而不是机械地考查学生“做对了几道题”。相比之下,笔者采用的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通过教学创新改革,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听力能力训练和考核中的一些弊端,又能在“教”与“学”两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学生利用网络智慧平台学习,能够有效地克服妨碍学习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其次,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而这也是大学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即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后,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使授课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资源为教学服务,避免“一本教材讲到底”和形成“单一化教学模式”。另外,通过真实语料,学生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法语,体会法语国家文化,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法语国家社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2]国家教育委员会. 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谢锦辉. 在基础阶段法语教学中运用真实语料设计课堂活动:实例及其意义[A].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编著.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 第一辑[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侯俊(1988-),男,辽宁沈阳人,讲师,现任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法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法语教学法。
【基金资助】:2019年度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法语教学团队 (项目编号:Awjxtd2019003);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础法语教学团队 (项目编号:2020jxtd115 )
关键词:基础法语;听力;线上教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法语专业教学指南》的要求,基础法语课程被列为核心课程。课程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法语语言基础知识点,并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
一、国内院校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模块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法语本科专业均在一、二年级开设基础法语课程,主要内容为法语发音规则、单词拼写、法语各类词法和句法等。通过调查,高校法语专业听力教学主要存在如下情况:
1.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错位
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法语专业教师在进行听力模块的训练时,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主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教学材料,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置好的环节,“按图索骥”式地进行听力的训练的授课步骤,完成本环节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承担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任务。然而,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学生获取外部知识渠道过于单一,学生除训练语言技能之外,对于其它能力的训练并无明显地拓展。
2.听力教学目标与策略不符
根据《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听力技能的要求是:“学生应该在基础阶段学习中,听懂每分钟120词,长度为2-3分钟的听力材料;能听懂一般题材、有少量生词、语速正常(每分钟约150个词),长度为3-4分钟的听力材料,理解的准确率为70%。”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掌握听力内容中的每一句话,还有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背诵听力选段。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要求与教学策略大相径庭。
3.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听力训练环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即教师播放音频文件,对于一些法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早已听懂材料。教师在接受到反馈后,会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对于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可能还没有理解听力内容。这就导致教师难以在课堂上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长此以往,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
二、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模块教学创新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听力模块教学的创新策略:
1.“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开展
经过调查,很多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授课教师选取的精听材料无法做到深入学习。为此,我们借助于“超星学习通”网络智慧教学平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和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使用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不太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随时督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答疑,也可以利用平台的资源进行听力测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法语电视新闻或广播原文听力的素材以专题的方式整合到课程中。在法语教学中使用真实語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真实的语言。
线下教学时,采用“精泛听 + 笔记法”的听力策略,在教学上可以分为三步: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首次播放听力材料时,并不要求学生完全听出每一个细节。通过“笔记法”,让学生快速记录下捕捉到的关键信息;其次,学生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口述,并进行小组对比,让学生对于差异的内容进行标注;最后,教师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完善听力内容后,上交给教师批改,点评的内容反馈在线上教学平台中,供教师未来备课时参考并进行相应的课后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强过程性考核,检验学习成果
对于听力能力的考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做题并选出正确答案;或教师播放听写训练内容,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逐字逐句写出。这样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能力的体现,但是在实践中却忽视了学生在基础阶段学习中的兴趣点。学生面对的只有无尽的题目,使他们陷入“题海战术”,形成“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语言学习。笔者认为,这不利于学生的外语学习,甚至会让个别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放弃语言学习。
对于基础法语课程中的听力测试,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例如“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以小组的形式编制主题对话”;或根据主题进行小组表演;或根据所给的主题,进行自我陈述等。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强调听和说的“过程性”,而不是机械地考查学生“做对了几道题”。相比之下,笔者采用的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通过教学创新改革,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听力能力训练和考核中的一些弊端,又能在“教”与“学”两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学生利用网络智慧平台学习,能够有效地克服妨碍学习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其次,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而这也是大学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即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后,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使授课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资源为教学服务,避免“一本教材讲到底”和形成“单一化教学模式”。另外,通过真实语料,学生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法语,体会法语国家文化,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法语国家社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2]国家教育委员会. 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谢锦辉. 在基础阶段法语教学中运用真实语料设计课堂活动:实例及其意义[A].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编著.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 第一辑[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侯俊(1988-),男,辽宁沈阳人,讲师,现任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法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法语教学法。
【基金资助】:2019年度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法语教学团队 (项目编号:Awjxtd2019003);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础法语教学团队 (项目编号:2020jxtd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