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结构;
合作人数;学习习惯;
合作次数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64—0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这样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因而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中“老师讲,学生听”的痼疾,转而寻求学生独立思考下的“生生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是:将班级学生编制成若干小组,当教学目标或任务产生后,先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教师可巡视,也可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再在教师的主持下进行班级范围内的组间交流,以完成教学目标或任务。为了使小组合作顺利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个教学班,宜编制7~10个合作小组。合作小组过多,组间交流不充分,教师指导欠力度;合作小组过少,组间交流便会冷场。每个合作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编制。“组内异质”指的是在编制合作小组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如男女搭配,学生水平的低中高搭配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使每个小组都具有典型性,像一个浓缩了的小型班级,使每个小组的状态都具有真实性。“组间同质”指的是组与组之间在构成情况上基本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组实力基本一致,使交流时能够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合作小组产生后,应保持其相对的固定性,便于形成默契,并定期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以增强其活力。但小组成员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以便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其次,做好小组合作的指导工作,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合作学习,教师此时可具体参与某个小组的学习,借机做小组合作的指导工作。如,指导组长要认真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指导各组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发言时要有观点、有根据、有理由等。教师指导过的组要尽可能地多,要面面俱到,力求让每个合作小组都能正常而又积极地“合作”起来。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贴近学生,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同时给予巧妙地点拨与导向。小组合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和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等等。
再次,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好小组合作的次数,给足小组合作的时间。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不应出示问题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展开合作、讨论,而应留一定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心有所想、欲言不能之际,再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够格”进行小组合作呢?一定是确有价值的问题!或因问题大而难以把握,或因问题难而难以理解,或因问题似是而非易产生错误的问题。作为教师,还要安排好小组合作的次数。一堂课40分钟,能安排几次小组合作呢?每次给多长时间呢?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说来,一堂课,安排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宜超过三次,每次时间不宜低于5分钟。时间短了,小组活动无法展开;时间过长,学生无所事事,势必造成浪费。总之,小组合作要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忌摆样子,凑热闹,走过场。
编辑:郭裕嘉
合作人数;学习习惯;
合作次数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64—0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这样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因而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中“老师讲,学生听”的痼疾,转而寻求学生独立思考下的“生生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是:将班级学生编制成若干小组,当教学目标或任务产生后,先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教师可巡视,也可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再在教师的主持下进行班级范围内的组间交流,以完成教学目标或任务。为了使小组合作顺利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个教学班,宜编制7~10个合作小组。合作小组过多,组间交流不充分,教师指导欠力度;合作小组过少,组间交流便会冷场。每个合作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编制。“组内异质”指的是在编制合作小组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如男女搭配,学生水平的低中高搭配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使每个小组都具有典型性,像一个浓缩了的小型班级,使每个小组的状态都具有真实性。“组间同质”指的是组与组之间在构成情况上基本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组实力基本一致,使交流时能够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合作小组产生后,应保持其相对的固定性,便于形成默契,并定期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以增强其活力。但小组成员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以便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其次,做好小组合作的指导工作,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合作学习,教师此时可具体参与某个小组的学习,借机做小组合作的指导工作。如,指导组长要认真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指导各组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发言时要有观点、有根据、有理由等。教师指导过的组要尽可能地多,要面面俱到,力求让每个合作小组都能正常而又积极地“合作”起来。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贴近学生,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同时给予巧妙地点拨与导向。小组合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和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等等。
再次,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好小组合作的次数,给足小组合作的时间。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不应出示问题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展开合作、讨论,而应留一定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心有所想、欲言不能之际,再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够格”进行小组合作呢?一定是确有价值的问题!或因问题大而难以把握,或因问题难而难以理解,或因问题似是而非易产生错误的问题。作为教师,还要安排好小组合作的次数。一堂课40分钟,能安排几次小组合作呢?每次给多长时间呢?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说来,一堂课,安排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宜超过三次,每次时间不宜低于5分钟。时间短了,小组活动无法展开;时间过长,学生无所事事,势必造成浪费。总之,小组合作要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忌摆样子,凑热闹,走过场。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