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规则意识;小班;幼儿;自主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7—0048—01
一、抓住契机,上好规则第一课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到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新学期要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制订计划,循序渐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一切困难才会迎韧而解。在一般情况下,小班的幼儿已基本适应了新环境,但也有个别的幼儿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采取的办法是对每个来园的幼儿都微笑着将他接来,与他聊聊天,同时不让家长进入教室,并劝说家长赶紧离开。为了让家长理解并支持笔者的工作,笔者还特意将这样做的原因及一些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方法整理出来张贴在家园联系栏中,以期做到互相理解,共同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期”。刚入园的前几天,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不固定的,因此,座位是幼儿自由组合的。但是在三四天之后,笔者就开始有意识地让幼儿坐到座位上,并且把喜欢跑的幼儿、不愿坐座位的幼儿、哭的幼儿哄上座位,让幼儿在心中知道并記住自己要坐座位了。
二、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让幼儿懂得规则的重要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为了让幼儿能够理解规则,笔者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规则。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前门上、后门下等。对于不闯红灯,制作了“十字路口”PPT让幼儿感受有序的交通秩序,知道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道路畅通;接着请幼儿想一想,假如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会怎样?在讨论完后播放不守规则导致交通拥堵的PPT。经过对比,幼儿深刻理解了遵守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幼儿纷纷表示要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具化规则,提高幼儿遵守的自主性
将规则内化为幼儿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解决问题能力弱,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制订相关规则。如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教师请幼儿自己饮水,幼儿一拥而上,推推挤挤,不仅吵闹,还不安全。此时,笔者将幼儿的表现拍摄下来,并回放给他们看。有位幼儿说:“真挤啊!”另一位说:“好吵!”……于是笔者和幼儿讨论如何取水又快又安全的问题。幼儿都说:“要排队,要小声说话,不能吵。”……笔者将幼儿讨论的规则以图画的形式记下来,同时针对许多不喜欢喝水的小朋友设计观察记录表。幼儿每喝完半杯水就可以在格子里给自己的小花画上一片花瓣,每天放学时就会给花瓣多的幼儿奖励小红花。
四、帮助幼儿识记规则,强化规则的接受性
小班幼儿年龄小,要记住每天生活中的规则确实不易,教师不停地重复也容易使幼儿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手段引导幼儿轻松、自然地接受规则,让规则从单一的说教变得有趣。
笔者从环境入手,用直观的标志帮助幼儿记忆规则。如为了防止幼儿在分区活动产生拥挤的情况,笔者采用在桌子上贴标志、地上贴小脚丫的方法限定各区人数。此外,笔者在洗手的玻璃上粘贴洗手的步骤图,在醒目的地方贴餐后安静活动的示意图等,这些图标将规则直观化、形象化,变说教于环境中,无声地提醒幼儿自觉、自主地遵守规则。笔者还将规则隐藏于儿歌、歌曲及有趣的动画片中,如入寝儿歌:“睡觉啦,睡觉啦,先方便,再学小猫轻轻走,嘘……午安”;提醒幼儿睡觉前要小便、轻声说话,不影响别人休息。
五、巩固规则,提高遵守的趣味性
笔者在班级创设“笔者遵守,笔者快乐”的评比栏,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例如遵守规则的幼儿可以先选择游戏,并根据小花和小五角星的多少进行激励,同时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笔者让“小小检查员”参与监督,提升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在与幼儿共同制订出洗手的规则后,在小朋友中选出一名“小教师”进行鼓励,激发其自豪感,提高幼儿的管理能力。在小伙伴的互相监督下,幼儿做到动作迅速、有序,不再出现拥挤、玩水的现象,同时也有了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此外,笔者还通过多样的游戏提升遵守规则的趣味性。乏味的重复强调会让幼儿产生厌烦,而游戏的方式则易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编辑:王金梅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7—0048—01
一、抓住契机,上好规则第一课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到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新学期要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制订计划,循序渐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一切困难才会迎韧而解。在一般情况下,小班的幼儿已基本适应了新环境,但也有个别的幼儿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采取的办法是对每个来园的幼儿都微笑着将他接来,与他聊聊天,同时不让家长进入教室,并劝说家长赶紧离开。为了让家长理解并支持笔者的工作,笔者还特意将这样做的原因及一些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方法整理出来张贴在家园联系栏中,以期做到互相理解,共同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期”。刚入园的前几天,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不固定的,因此,座位是幼儿自由组合的。但是在三四天之后,笔者就开始有意识地让幼儿坐到座位上,并且把喜欢跑的幼儿、不愿坐座位的幼儿、哭的幼儿哄上座位,让幼儿在心中知道并記住自己要坐座位了。
二、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让幼儿懂得规则的重要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为了让幼儿能够理解规则,笔者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规则。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前门上、后门下等。对于不闯红灯,制作了“十字路口”PPT让幼儿感受有序的交通秩序,知道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道路畅通;接着请幼儿想一想,假如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会怎样?在讨论完后播放不守规则导致交通拥堵的PPT。经过对比,幼儿深刻理解了遵守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幼儿纷纷表示要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具化规则,提高幼儿遵守的自主性
将规则内化为幼儿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解决问题能力弱,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制订相关规则。如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教师请幼儿自己饮水,幼儿一拥而上,推推挤挤,不仅吵闹,还不安全。此时,笔者将幼儿的表现拍摄下来,并回放给他们看。有位幼儿说:“真挤啊!”另一位说:“好吵!”……于是笔者和幼儿讨论如何取水又快又安全的问题。幼儿都说:“要排队,要小声说话,不能吵。”……笔者将幼儿讨论的规则以图画的形式记下来,同时针对许多不喜欢喝水的小朋友设计观察记录表。幼儿每喝完半杯水就可以在格子里给自己的小花画上一片花瓣,每天放学时就会给花瓣多的幼儿奖励小红花。
四、帮助幼儿识记规则,强化规则的接受性
小班幼儿年龄小,要记住每天生活中的规则确实不易,教师不停地重复也容易使幼儿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手段引导幼儿轻松、自然地接受规则,让规则从单一的说教变得有趣。
笔者从环境入手,用直观的标志帮助幼儿记忆规则。如为了防止幼儿在分区活动产生拥挤的情况,笔者采用在桌子上贴标志、地上贴小脚丫的方法限定各区人数。此外,笔者在洗手的玻璃上粘贴洗手的步骤图,在醒目的地方贴餐后安静活动的示意图等,这些图标将规则直观化、形象化,变说教于环境中,无声地提醒幼儿自觉、自主地遵守规则。笔者还将规则隐藏于儿歌、歌曲及有趣的动画片中,如入寝儿歌:“睡觉啦,睡觉啦,先方便,再学小猫轻轻走,嘘……午安”;提醒幼儿睡觉前要小便、轻声说话,不影响别人休息。
五、巩固规则,提高遵守的趣味性
笔者在班级创设“笔者遵守,笔者快乐”的评比栏,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例如遵守规则的幼儿可以先选择游戏,并根据小花和小五角星的多少进行激励,同时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笔者让“小小检查员”参与监督,提升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在与幼儿共同制订出洗手的规则后,在小朋友中选出一名“小教师”进行鼓励,激发其自豪感,提高幼儿的管理能力。在小伙伴的互相监督下,幼儿做到动作迅速、有序,不再出现拥挤、玩水的现象,同时也有了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此外,笔者还通过多样的游戏提升遵守规则的趣味性。乏味的重复强调会让幼儿产生厌烦,而游戏的方式则易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