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晓东,清华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阿迦汗建筑奖(ARa Khan Award forArchltecture)设立以来第一位赢得殊荣的中国人,他坦然地接受中国建筑的“落后”地位,并致力寻找与建立真正属于中国建筑的“文化标准”,他凭借己之力,自筹资金建造玉湖完小、桥上书屋等项目作为实践,它们获得国际认可的同时也对在地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帮助不小,这些完全在他预知内的“建筑功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发挥,也验证了李晓东的观点:中国建筑想要超越西方的唯途径就是把我们自己文化里特有的概念运用到建筑上去,根据地域特色、地域环境、地域状态找到现在建筑的答案。而一旦放弃了对信念的坚持,盲目地追从也已成熟的建筑体系,那么中国的建筑就永远都会是边缘。
“问题独特了,答案也就肯定独特。”
说话带着北京人特有调侃语气的李晓东在谈到中国建筑的时候,直接而诚恳:“严格地说,我们的现代建筑在2D00年以后才慢慢地进入状态,而西方建筑却已经积累了一百多年,我们才刚刚开始,只是表面上去复制而已,所以和别人还是很难比的。”这个现状也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发展只能另辟蹊径,“我们要讲可持续,可持续就意味着建筑必须是本土化,结合本土资源,本土状态。然后用独特的眼光切入,才能把房子做好。”
李晓东的很多项目,包括玉湖完小、桥上书屋以及新近的篱苑书屋都在实践着他的这个理念,玉湖完小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当地资源丰富的白色石灰沉积岩和卵石,它们是石墙和地面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也因为材料的选择使用,在布满粘土房的环境中显得别具一格:以钢为骨,就地取材的木制格栅拼合成其肌肉,连接两座土楼的桥梁也成了连接建筑与生活的纽带:以4万根柴棍搭建而成的篱苑书屋同样是把当地最不起眼的材料运用在建筑之上,而且建造成本十分低廉。以建筑语言介入现实生活,是李晓东一贯秉承的设计概念,而建筑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当建筑项目所在地越来越多地得到关注,络绎不绝的游客和考察者也为乡村带来了发展的另外一种可能。而对于建筑专家与学究来说,李晓东的建筑也是中国文化的解释媒介。儒道的中庸平衡、太极的以柔克刚甚至是玄妙的中医穴位都能在他的作品中以最直观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
“无心作怪”地做建筑设计
将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于自然的对话中。形体简单却又不妨碍对话的丰富,步移景异透射出的是对传统的当代诠释。越是简单的线条与材料也留有更多的空白处,观者与景物间的神交在看似空旷的建筑空间中进行。李晓东的作品都会给人以灏远的内心图景,这与他项目的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晓东最为人称道的项目几乎全部都在城郊或是淳朴的山区,城市中建筑环境的单一与狭窄是他排斥接手城市建筑项目的重要原因,“项目于其周围建筑之间没有任何可自由发挥的环境语境可言。”在通用的现代主义语言环境下,人们对于建筑的接受程度与判定标准也空前的统一,这必然会影响城市建筑师的发挥。
相对地,李晓东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建筑创作,越接近自然的环境便越能迎合他的创作预期。运营没有规划限制和利润压力的项目是李晓东“玩”建筑的极佳方式,他也愿意称这种创作为“无心作怪”的创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灵感油然而生,对比当初在荷兰做城市建筑时候的度日如年,现在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得灵感,以极短的时间完成创作,是李晓东最为满意的状态。也是这种状态给了他莫大的自信,乃至在游说政府出资修建丽江淼庐的时候,自己便预言它一定会成为这个美丽城市的又一绝美景致。“作怪”的心只会将建筑推向凭借乖张的外形来吸引眼球的怪圈之中,而在这个怪圈中沉浸太久,也许就没办法从内心上接纳常规的建筑物,李晓东略带幽默地用了最为知名的女建筑师扎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只会做曲线,直了就拧巴了,现在也没办法接纳直线的建筑,觉得那样不够时尚。”
有人称他是愤青,这不是一个伪命题在桥上书屋等项目获得成功之后,众多的媒体在关注建筑本身之外,笔墨多着于关于李晓东的公益“农村项目”的报道,但每提及此,当事人却总有点困惑:“我并没有标榜自己的项目是公益的,我选择的是美好的景致,而恰巧这些地方都是在并不发达的衣村,我只是觉得在这里可以做一个美的东西,便去做了,本意并不是慈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是人生最为惬意的状态,既体验到生活的悲喜无常,又能不断地得到慰藉,失去之后的获得,凌乱之后的井然,吸引力一定大于惯性的完美。李晓东当下的生活便是这样,放弃城市建筑的执着,玉湖完小之类的小规模建筑项目却能够更大地满足他在建筑上的梦想。而也正是这些梦想让他有机会把他独有的文化建筑搬迁到城市中来,正在洽谈的一个座落于北京二环的地产项目,他有着一整片可以自由发挥的城市“乡村”,也许到时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闹市里的“篱苑书屋”。
IN: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与中国文化相关,包括中医穴位都有涉猎,而你作品在国际上频频获奖是否与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概念有关呢?是否这些理念对于国际评审来说更具有迷惑性,而更易得到肯定呢?
OUT:他们不理解单方面所讲的,但他们关注的是建筑本身。阿迦汗奖是世界上最难拿的奖项,相当于那个奥斯卡奖一样,一共是有两批评审到现场参与评审,先是摄影师去,然后技术评委去。这些评委都是国际性评委,自然能够理解建筑中的内涵。而且我也需要跟他们解释中医、穴位这些概念的来源。
IN:与西方的建筑文化相比,中国的建筑设计的差距体现在哪里呢?
OUT:2000年以后我们的现代建筑才慢慢的进入状态,但是这个进入状态和西方人那是没法比的,因为起点不一样。西方建筑学积累了一百多年,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所以只是表面上去复制一下别人的东西而已,差距是一定会存在的。中国人想要超过别人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我们自己文化中。那些西方没有的这些概念和理念用到我们的建筑上去。然后根据我们的地域特色,地域环境,地域的状态来找到我们现代建筑的一个答案。那这样它就肯定独特了,对吧,基于自己的问题,问题独特了,答案就肯定独特了。我们要讲可持续,可持续必须是本土化。然后结合本土资源,本土状态,然后用独特的眼光去切入这个点,你才能把房子做好。
IN:作为一个建筑师,你觉得在专业上能让你感觉到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OUT:我不是重复的,总有新的东西出来是我们的幸福指数来源。而商业建筑就截然不同,它是重复的,比如扎,哈迪,她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只专注在一个类型的建筑上。只会做曲线,直了就拧巴了,现在也没办法接纳直线的建筑,觉得那样不够时尚。
IN:作为一个建筑师,你如何看待商业设计呢?
OUT:我不接商业项目,我只接开发商可以让我发挥的,比如他们不会限定我的设计方案,或者项目选址很好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因为在中国做建筑,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如果想要做出好的建筑设计来,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地产项目我是绝对不做的,因为开发商是有风险的,不会让我有100%的发言权,而且住宅类型的建筑也很难有大的发挥,因为它做了几千年了,那别人都可以做了,我就不去做了。所以哪怕我资源很少,哪怕我必须自己去筹钱,我都要找到自己的话语权。
IN:你设计灵感的来源是什么呢?
OUT:我在荷兰呆了8年,然后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教书的时候,我把在荷兰学到的片段逐渐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教案。写文章,做研究,也对我现在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很多美丽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激发灵感。比如篱苑书屋这个项目,我们经过那里的时候注意到柴棍这种材料。突然就想用它来做一个房子,现场考察了一下,回去推敲推敲,整个设计就基本能完成了。因为我的作品都是小房子。小房子以概念为准,对空间,技巧性的要求都比较简单。
IN:我在你的网站中看到一个词,叫次序,次序对于你来说很重要。这个怎么理解呢?
OUT:自然就是一个最高次序,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去违背次序,遵循水到渠成的自然法则。我们中医上也讲,要自然,不要逆性。
IN:你是有意的将项目都选址在农村吗?有人说你是在用这个方式来做慈善,是吗?
OUT:我从来没想到把这事当成一个慈善来宣传我的作品。就创作来说,它是一个纯专业的事。早先一家媒体报道以慈善角度报道我的项目,提到教授捐书屋之类的,当时我就挺不高兴的,不是我捐的,我捐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设计,我来做了这个事,但做这个事豹目的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慈善的事,我通过做这个事来完成我一个建筑的梦,只是这样而已。
“问题独特了,答案也就肯定独特。”
说话带着北京人特有调侃语气的李晓东在谈到中国建筑的时候,直接而诚恳:“严格地说,我们的现代建筑在2D00年以后才慢慢地进入状态,而西方建筑却已经积累了一百多年,我们才刚刚开始,只是表面上去复制而已,所以和别人还是很难比的。”这个现状也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发展只能另辟蹊径,“我们要讲可持续,可持续就意味着建筑必须是本土化,结合本土资源,本土状态。然后用独特的眼光切入,才能把房子做好。”
李晓东的很多项目,包括玉湖完小、桥上书屋以及新近的篱苑书屋都在实践着他的这个理念,玉湖完小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当地资源丰富的白色石灰沉积岩和卵石,它们是石墙和地面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也因为材料的选择使用,在布满粘土房的环境中显得别具一格:以钢为骨,就地取材的木制格栅拼合成其肌肉,连接两座土楼的桥梁也成了连接建筑与生活的纽带:以4万根柴棍搭建而成的篱苑书屋同样是把当地最不起眼的材料运用在建筑之上,而且建造成本十分低廉。以建筑语言介入现实生活,是李晓东一贯秉承的设计概念,而建筑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当建筑项目所在地越来越多地得到关注,络绎不绝的游客和考察者也为乡村带来了发展的另外一种可能。而对于建筑专家与学究来说,李晓东的建筑也是中国文化的解释媒介。儒道的中庸平衡、太极的以柔克刚甚至是玄妙的中医穴位都能在他的作品中以最直观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
“无心作怪”地做建筑设计
将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于自然的对话中。形体简单却又不妨碍对话的丰富,步移景异透射出的是对传统的当代诠释。越是简单的线条与材料也留有更多的空白处,观者与景物间的神交在看似空旷的建筑空间中进行。李晓东的作品都会给人以灏远的内心图景,这与他项目的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晓东最为人称道的项目几乎全部都在城郊或是淳朴的山区,城市中建筑环境的单一与狭窄是他排斥接手城市建筑项目的重要原因,“项目于其周围建筑之间没有任何可自由发挥的环境语境可言。”在通用的现代主义语言环境下,人们对于建筑的接受程度与判定标准也空前的统一,这必然会影响城市建筑师的发挥。
相对地,李晓东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建筑创作,越接近自然的环境便越能迎合他的创作预期。运营没有规划限制和利润压力的项目是李晓东“玩”建筑的极佳方式,他也愿意称这种创作为“无心作怪”的创作,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灵感油然而生,对比当初在荷兰做城市建筑时候的度日如年,现在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得灵感,以极短的时间完成创作,是李晓东最为满意的状态。也是这种状态给了他莫大的自信,乃至在游说政府出资修建丽江淼庐的时候,自己便预言它一定会成为这个美丽城市的又一绝美景致。“作怪”的心只会将建筑推向凭借乖张的外形来吸引眼球的怪圈之中,而在这个怪圈中沉浸太久,也许就没办法从内心上接纳常规的建筑物,李晓东略带幽默地用了最为知名的女建筑师扎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只会做曲线,直了就拧巴了,现在也没办法接纳直线的建筑,觉得那样不够时尚。”
有人称他是愤青,这不是一个伪命题在桥上书屋等项目获得成功之后,众多的媒体在关注建筑本身之外,笔墨多着于关于李晓东的公益“农村项目”的报道,但每提及此,当事人却总有点困惑:“我并没有标榜自己的项目是公益的,我选择的是美好的景致,而恰巧这些地方都是在并不发达的衣村,我只是觉得在这里可以做一个美的东西,便去做了,本意并不是慈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是人生最为惬意的状态,既体验到生活的悲喜无常,又能不断地得到慰藉,失去之后的获得,凌乱之后的井然,吸引力一定大于惯性的完美。李晓东当下的生活便是这样,放弃城市建筑的执着,玉湖完小之类的小规模建筑项目却能够更大地满足他在建筑上的梦想。而也正是这些梦想让他有机会把他独有的文化建筑搬迁到城市中来,正在洽谈的一个座落于北京二环的地产项目,他有着一整片可以自由发挥的城市“乡村”,也许到时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闹市里的“篱苑书屋”。
IN: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与中国文化相关,包括中医穴位都有涉猎,而你作品在国际上频频获奖是否与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概念有关呢?是否这些理念对于国际评审来说更具有迷惑性,而更易得到肯定呢?
OUT:他们不理解单方面所讲的,但他们关注的是建筑本身。阿迦汗奖是世界上最难拿的奖项,相当于那个奥斯卡奖一样,一共是有两批评审到现场参与评审,先是摄影师去,然后技术评委去。这些评委都是国际性评委,自然能够理解建筑中的内涵。而且我也需要跟他们解释中医、穴位这些概念的来源。
IN:与西方的建筑文化相比,中国的建筑设计的差距体现在哪里呢?
OUT:2000年以后我们的现代建筑才慢慢的进入状态,但是这个进入状态和西方人那是没法比的,因为起点不一样。西方建筑学积累了一百多年,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所以只是表面上去复制一下别人的东西而已,差距是一定会存在的。中国人想要超过别人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我们自己文化中。那些西方没有的这些概念和理念用到我们的建筑上去。然后根据我们的地域特色,地域环境,地域的状态来找到我们现代建筑的一个答案。那这样它就肯定独特了,对吧,基于自己的问题,问题独特了,答案就肯定独特了。我们要讲可持续,可持续必须是本土化。然后结合本土资源,本土状态,然后用独特的眼光去切入这个点,你才能把房子做好。
IN:作为一个建筑师,你觉得在专业上能让你感觉到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OUT:我不是重复的,总有新的东西出来是我们的幸福指数来源。而商业建筑就截然不同,它是重复的,比如扎,哈迪,她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只专注在一个类型的建筑上。只会做曲线,直了就拧巴了,现在也没办法接纳直线的建筑,觉得那样不够时尚。
IN:作为一个建筑师,你如何看待商业设计呢?
OUT:我不接商业项目,我只接开发商可以让我发挥的,比如他们不会限定我的设计方案,或者项目选址很好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因为在中国做建筑,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如果想要做出好的建筑设计来,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地产项目我是绝对不做的,因为开发商是有风险的,不会让我有100%的发言权,而且住宅类型的建筑也很难有大的发挥,因为它做了几千年了,那别人都可以做了,我就不去做了。所以哪怕我资源很少,哪怕我必须自己去筹钱,我都要找到自己的话语权。
IN:你设计灵感的来源是什么呢?
OUT:我在荷兰呆了8年,然后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教书的时候,我把在荷兰学到的片段逐渐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教案。写文章,做研究,也对我现在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很多美丽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激发灵感。比如篱苑书屋这个项目,我们经过那里的时候注意到柴棍这种材料。突然就想用它来做一个房子,现场考察了一下,回去推敲推敲,整个设计就基本能完成了。因为我的作品都是小房子。小房子以概念为准,对空间,技巧性的要求都比较简单。
IN:我在你的网站中看到一个词,叫次序,次序对于你来说很重要。这个怎么理解呢?
OUT:自然就是一个最高次序,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去违背次序,遵循水到渠成的自然法则。我们中医上也讲,要自然,不要逆性。
IN:你是有意的将项目都选址在农村吗?有人说你是在用这个方式来做慈善,是吗?
OUT:我从来没想到把这事当成一个慈善来宣传我的作品。就创作来说,它是一个纯专业的事。早先一家媒体报道以慈善角度报道我的项目,提到教授捐书屋之类的,当时我就挺不高兴的,不是我捐的,我捐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设计,我来做了这个事,但做这个事豹目的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慈善的事,我通过做这个事来完成我一个建筑的梦,只是这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