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影响日益彰显,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本文借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发的契机,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并提出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新手段和识别方法,以期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分析
一、我国多数企业管理基础较差,普遍存在重财务会 计核算、轻管理会计应用情况,会计工作并没有真正 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
为了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财政部 2014 年 11 月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 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 5—10 年左右时间,建 成以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案例示 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2016 年财政部印发 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 22 项应用指引(征求意见 稿)。应用指引由 6 项概括性指引和 16 项工具方法 指引组成,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 加咨询服务“4 +1”发展模式下的核心,其发布将为企 业选择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提供基础。管理会计的应用与企业规模、管理模式、治理水 平、人员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样的管理会计工具,可能在不同企业应用效果截然不同。比如不少企业 参观学习了邯郸钢铁“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的 成本管理模式,以及青岛海尔战略业务单元等先进管 理会计实践,但是真正成功应用的企业不多。因此解 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不仅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 计体系,还需要建立管理制度、人员、工具三者相适应 的联动机制,才能将管理会计应用落到实处。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便利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虽然一直在不停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缺陷,这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从客观上来看,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是无法消除的。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这使得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其一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的经营种类和经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这使得会计事项也存在多样化,使得目前的会计准则不能完全适应会计操作的需求。其二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中,很多的理论对于实际的操作都没有意义的,而且对于某些会计信息的选择存在一定人为的主观性。企业的管理层对于盈余管理的操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模糊性的规定来选择对上市企业有益处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进而获取利润。
(二)我国的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上市
企业的盈余管理存在成为投机性的可能性由于我国固有的历史原因,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其特征是国有股份独大,这必然会造成这类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甚至形同虚设。有些上市企业是家族传承的,其特征即最大的股东控制了董事会,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三)我国的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企业的盈余管理存在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真是我国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反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依靠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是会计信息从上市公司输出的一道重要的检验关卡。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使得许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性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而且时效性也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而且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利润的操作下随意利用自己的身份帮助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甚至出现了协同作假这类恶劣的事情,这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我国的证监会没有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有效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上市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的证监会对于上市企业的处罚存在着很多非常突出的问题。首先是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惩处模式较为消极,没有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预防或者出现小问题时就及时的遏制其发展势头,从而避免大问题的出现。而且,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很多问题的处理都在媒体曝光之后,这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其次,对于上市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虽然证监会及时的发现并下达了处罚条款,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及时的跟进使得上市公司在问题出现之后的很多年才得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监会的处罚力度。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我国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制度的建设,减少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其一是尽量减少会计准则的漏洞。在会计准则制定或者修正时,应当全面考虑,从而尽量减少企业可以利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因为企业的管理层就是运用法律、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准则的相关漏洞和模糊的定义进行盈余管理。其二是完善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的政策,进而提高相关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切断盈余管理的源头,从根本上约束企业的管理层。从我国的证券市场以及实际的工作来看,应当加强那些易被操纵的报表项目。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制建设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相关信息披露的法制建设,可以有效的防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滥用。以此为基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准备:其一是对股东大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信息披露进行完善,防止小股东由于大股东披露虚假的信息而受到利益的侵害,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及时对股东大会进行制度完善。其二是根据上市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合理的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一旦上市企业的股权过于集中,这必然为信息的操作提供“暖床”。
(三)强化上市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从而对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约束
虽然我国政府以及一些行业规定持续推出新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证券政策,这些規定虽然对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目前的经济市场复杂多变,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及时的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在此基础上必须要不断的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企业的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识别能力。
四、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监管
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对信息的知情权证监会必须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加强对上市企业的处罚力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对审计造假以及信息不真实加大处罚力度;其二是对诉讼体制进行完善,一旦信息失真使得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错误,投资者可以对该上市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提起诉讼;其三是一旦上市企业随意跟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向证监会提出合理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或者不合理,证监会有权对其行为进行调查,发现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五、完善管理会计咨询服务体系
通过咨询来解决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是国际 上最常见的方式。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会计师事务所 这样能提供专业管理咨询的服务机构,但是咨询服 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并不健全,水平也有 待提高。因此政府应从制度上规范管理咨询服务市 场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立足实际 需求向专业机构购买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政府部门 还应与咨询机构、会计团体一起着力打造行业纪律,形成良好的管理会计服务市场环境[8]。目前管理会计实践越来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成 本控制、预算管理等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成本等 管理新要求对咨询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积极搭建管理会计咨询 服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企业管理会计高端人才的培 养,只有咨询人员能够切实为企业解决实质性管理问 题,才能有效推动咨询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飞.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以价值为基础和战 略为导向[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3 - 12.
[2]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 行动[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3]魏鹏超.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初探[J]. 商业会计,2016(24):72 - 74.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分析
一、我国多数企业管理基础较差,普遍存在重财务会 计核算、轻管理会计应用情况,会计工作并没有真正 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
为了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财政部 2014 年 11 月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 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 5—10 年左右时间,建 成以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案例示 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2016 年财政部印发 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 22 项应用指引(征求意见 稿)。应用指引由 6 项概括性指引和 16 项工具方法 指引组成,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 加咨询服务“4 +1”发展模式下的核心,其发布将为企 业选择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提供基础。管理会计的应用与企业规模、管理模式、治理水 平、人员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样的管理会计工具,可能在不同企业应用效果截然不同。比如不少企业 参观学习了邯郸钢铁“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的 成本管理模式,以及青岛海尔战略业务单元等先进管 理会计实践,但是真正成功应用的企业不多。因此解 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不仅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 计体系,还需要建立管理制度、人员、工具三者相适应 的联动机制,才能将管理会计应用落到实处。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便利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虽然一直在不停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缺陷,这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从客观上来看,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是无法消除的。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这使得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其一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的经营种类和经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这使得会计事项也存在多样化,使得目前的会计准则不能完全适应会计操作的需求。其二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中,很多的理论对于实际的操作都没有意义的,而且对于某些会计信息的选择存在一定人为的主观性。企业的管理层对于盈余管理的操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模糊性的规定来选择对上市企业有益处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进而获取利润。
(二)我国的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上市
企业的盈余管理存在成为投机性的可能性由于我国固有的历史原因,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其特征是国有股份独大,这必然会造成这类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甚至形同虚设。有些上市企业是家族传承的,其特征即最大的股东控制了董事会,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三)我国的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企业的盈余管理存在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真是我国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反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依靠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是会计信息从上市公司输出的一道重要的检验关卡。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使得许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性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而且时效性也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而且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利润的操作下随意利用自己的身份帮助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甚至出现了协同作假这类恶劣的事情,这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我国的证监会没有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有效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上市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的证监会对于上市企业的处罚存在着很多非常突出的问题。首先是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惩处模式较为消极,没有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预防或者出现小问题时就及时的遏制其发展势头,从而避免大问题的出现。而且,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很多问题的处理都在媒体曝光之后,这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其次,对于上市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虽然证监会及时的发现并下达了处罚条款,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及时的跟进使得上市公司在问题出现之后的很多年才得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监会的处罚力度。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我国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制度的建设,减少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其一是尽量减少会计准则的漏洞。在会计准则制定或者修正时,应当全面考虑,从而尽量减少企业可以利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因为企业的管理层就是运用法律、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准则的相关漏洞和模糊的定义进行盈余管理。其二是完善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的政策,进而提高相关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切断盈余管理的源头,从根本上约束企业的管理层。从我国的证券市场以及实际的工作来看,应当加强那些易被操纵的报表项目。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制建设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相关信息披露的法制建设,可以有效的防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滥用。以此为基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准备:其一是对股东大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信息披露进行完善,防止小股东由于大股东披露虚假的信息而受到利益的侵害,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及时对股东大会进行制度完善。其二是根据上市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合理的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一旦上市企业的股权过于集中,这必然为信息的操作提供“暖床”。
(三)强化上市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从而对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约束
虽然我国政府以及一些行业规定持续推出新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证券政策,这些規定虽然对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目前的经济市场复杂多变,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及时的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在此基础上必须要不断的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企业的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识别能力。
四、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监管
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对信息的知情权证监会必须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加强对上市企业的处罚力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对审计造假以及信息不真实加大处罚力度;其二是对诉讼体制进行完善,一旦信息失真使得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错误,投资者可以对该上市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提起诉讼;其三是一旦上市企业随意跟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向证监会提出合理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或者不合理,证监会有权对其行为进行调查,发现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五、完善管理会计咨询服务体系
通过咨询来解决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是国际 上最常见的方式。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会计师事务所 这样能提供专业管理咨询的服务机构,但是咨询服 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并不健全,水平也有 待提高。因此政府应从制度上规范管理咨询服务市 场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立足实际 需求向专业机构购买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政府部门 还应与咨询机构、会计团体一起着力打造行业纪律,形成良好的管理会计服务市场环境[8]。目前管理会计实践越来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成 本控制、预算管理等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成本等 管理新要求对咨询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积极搭建管理会计咨询 服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企业管理会计高端人才的培 养,只有咨询人员能够切实为企业解决实质性管理问 题,才能有效推动咨询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飞.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以价值为基础和战 略为导向[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3 - 12.
[2]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 行动[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3]魏鹏超.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初探[J]. 商业会计,2016(24):72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