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扩大原告的关系

来源 :中国商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行政诉讼法》颁布已20余年。这部为推进我国社会进步立下不朽功勋的法律,已随着时代的步伐进入修整期。对它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关键在于对其调整对象的行政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深刻理解原告资格的内涵与本质,正确定位其与相关概念的界限,有效保障行政诉讼原告的合法权益的关键。
   关键词 扩大 行政訴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原告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显示出我国行政诉讼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受案范围的标准。尽管学术界和实务界采取了多种方法来突破“具体行政行为”的十分有限的范围,但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仍然很小。然而《行政诉讼法》在立法取向上已从保障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为主转变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保障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并重,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的标准也明显放宽了,但还远不够。
   一、其他地区立法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我国的启示
   笔者主张,在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标准中增加“其他公权力措施”等事项。在此方面,一些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行政决定(司法审查)法》对受司法审查的行政行为的种类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受司法审查的行政行为有三项:第5条规定的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决定、第6条规定的行政主体作出的措施、第7条规定的行政主体懈怠作出决定的行为。该法涉及的三项内容比我国《行政诉讼法》“具体行政行为”这一唯一的内容要宽泛得多此外,该法还对上述受案范围事项的具体含义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二)我国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标准是“行政处分”,大致相当于我国大陆地区的“具体行政行为”。但这一定义有很多弊端,大大限制了法院的受案范围。这一缺陷在后来立法中得到修正。修正后与早期“诉愿法”规定不同之一在于增加了“其他公权力措施”。换言之,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不只是“行政决定”,还包括“其他公权力措施”。这一立法规定与前述澳大利亚行政决定法的规定很相似。
   (三)我们的借鉴
   笔者认为,要克服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限性,就应当借鉴上述立法的做法,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或其他公权力措施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修改增加了“其他公权力措施”这一受案标准,它把行政主体作出的大量的非“最后性的行为”或可称之为“准备行为”、“中间性的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笔者认为,之所以要作出如此补充性的规定,是因为,在现实中,很多行政主体作出的准备行为或中间性的行为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时间长而且危害性大,而这些非成熟的或非最后性的行政行为通常不能归入“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范围,因而不能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大
   (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享有原告主体资格的法定条件有:(1)原告必须是个人或组织;(2)原告必须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3)原告必须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享有行政诉讼资格的情形还包括:(1)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2)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但是,这些规定难以在司法实践中确定原告资格。
   (二)建立新的原告资格界定标准
   笔者认为,界定原告资格的标准,应当立足于我国法律的现实规定,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原告资格泛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
   1.存在合法权益
   既然自然人或组织起诉某个行政行为是因为他们认为该行为侵犯合法权益,一个理应成立的推论是:合法权益的存在乃必要之前提。换言之,起诉人应当向法院表明受侵犯的合法权益是什么。解决方法应从外延出发将“权益”圈定于人身权、财产权以及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其他权利,实际上就是把“权益”等同于权利,逻辑上存在不周延,客观上也限制了权益保护的范围。法律无法包含一切,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总有一些正当的利益没有纳入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因为其没有上升为法定权利而不加以保护,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行政机关监督的角度出发,不宜对“合法权益”的范围界定过窄。
   2.合法权益可能受到被诉行政行为影响
   在原告资格基本条款中,立法者允许自然人或组织根据其自己的主观认识提起诉讼。合法权益是否确实受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是需要在诉讼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实质损害并不影响对起诉人原告资格的确认,它影响的只是原告的主张能否得到法院支持的问题,并非检验原告资格时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行政诉讼法》所用“侵犯”一词系基于起诉人的主观认知角度,而起诉人是否适格原告的判断更多地由法院完成,故从法院角度出发,似乎用“影响”一词更为适宜。即只要起诉人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行政行为的侵害或起诉人是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的承受者,就应当赋予其原告资格。
   三、小结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本是同根生”,两者休戚与共,其扩大与发展也在互动中进行,以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本位,不断扩大两者的范围,在协调与相互促进中绘就中国行政法治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弘.对扩大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思索.
   [2]斯金锦.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说”要件研究.公法研究. 2005(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备受关注,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在土地之上的财产权利、就业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权利,他们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浅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现有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提出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养老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2      摘 要 在资本主义700多年的历史中,经过了荷兰霸权,英国霸权以及美国霸权。17世纪,荷兰作为资本主义第一个霸权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发展成为“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却悄然从世界强国的名单中消失,其兴衰值得深思。本文基于阿瑞吉体系积累周期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要 行政诉讼作为我国三大诉讼之一,在我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行政行为的复杂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也应该在一定情况下引入一定的行政调节机制,使我国法制随着时代而进步。  关键词 诉讼调节 争议解决 非诉纠纷  一、前言  根据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一般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补助的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含义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要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起诉人这一概念往往被原告,被害人等概念所取代,从而导致行政诉讼起诉人概念的缺失,间接地损害了行政诉讼起诉人的权益,本文通过对行政诉讼起诉人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分析,进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起诉人制度。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起诉权 起诉人 原告  一、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在现行的行政案件中,由于法院对立案的控制,造成大量本应是诉讼范围的案件被排除在受理范围之外。这要求引入行政立案听证制度使诉讼当事人可以对不予立案的案件进行公开的听证,以求使在行政诉讼受理范围内的案件都能接受法律的公正审判。  关键词 立案 听证 行政相对人 诉讼  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时代在发展,法制在进步。舆论监督在积极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也间接的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当前国情之下,如何找寻二者和谐发展的契合点,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的法制改革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司法公正 司法独立 法制改革  一、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法律界定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司法解释是指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由于检察系统在司法解释的贡献上近于无为,因此,本文着重从法院的角度来阐述“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探讨司法解释立法化的罪与救赎。  关键词 司法解释 立法化 司法权 立法权 七宗罪    一、司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公路路政是指有关公路的行政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公路路政管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现实武器,它不光是惩罚手段更起到了威慑、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对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诸多社会矛盾日益明显的社会复杂阶段,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正确的法律取向,在人们的意识中认识到正确的法律意识,确立法律信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