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43例
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43例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sey
【摘 要】
:
Ⅲ型Pilon骨折累及干骺端和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胫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面对合不良,关节面粉碎或明显压缩,是踝关节部位骨折治疗的难点。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
【作 者】
:
凌云
朱志华
【机 构】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
:
广东医学
【发表日期】
:
2013年7期
【关键词】
:
Ⅲ型Pilon骨折
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
关节部位骨折
关节面
胫骨远端
骨折患者
干骺端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Ⅲ型Pilon骨折累及干骺端和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胫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面对合不良,关节面粉碎或明显压缩,是踝关节部位骨折治疗的难点。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的43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改良及单纯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动静脉内瘘术中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本组141例,按所需结扎的静脉支数随机分为改良皮内缝扎组(观察组1,n=43)、皮内缝扎组(观察组2,n=52)和切开结扎组(
期刊
血液透析
动静脉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侧支循环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完成初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后续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74例需呼吸机支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达到6h早期目标导
期刊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sepsis shock
hemodynamics
fluid resuscita
内镜技术在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进展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预后最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内镜技术如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
期刊
胰腺癌患者
内镜技术
治疗方法
不可切除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支架引流术
光动力疗法
造影技术
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经鼻盲探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诱导时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
期刊
右美托咪定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血清皮质醇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遗传学相关研究进展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发生率不足全部星形细胞瘤的1%[1]。PXA由KEPES等[2]在1979年首先报道并
期刊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遗传学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WHO分类
低度恶性
病例来源
发生率
黄芩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0的抑瘤作用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0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黄芩苷配制成0.5、1.0、2.0、4.0、5.0、6.0、8.0、10.0mg/mL的工作浓度处理HepG2.0e肝癌细胞,于370C、
期刊
黄芩苷
人肝癌细胞HEPG2
抑瘤作用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研究进展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ve,DCIS-MI)是介于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in situ,DCIS)和导管浸润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之间
期刊
乳腺导管内癌
微浸润
carcinoma
早期乳腺癌
乳房X线摄影
导管原位癌
乳腺癌患者
彩色超声
齐拉西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的疗效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齐拉西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3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期刊
肺结核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p16基因甲基化及其与肿瘤发病的关系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三类基因的突变或者失活会促进肿瘤在人体内形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基因。其中抑癌基因作用很可能是负调控癌基
期刊
P16基因甲基化
肿瘤抑制基因
抑癌基因
细胞周期
发病
肿瘤抑制作用
DNA损伤
蛋白质分子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