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门诊 院外 护理干预 哮喘 患者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门诊确诊的哮喘患者109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单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病程6~30年;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15~66岁,病程5~3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干预方法:两组均于首次就诊时建立哮喘病例档案,由门诊护士运用计算机程序对明确诊断的患者建立哮喘病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就诊前发作次数、发作时症状、用药情况和用药效果、家族史、联系方式等,发放哮喘常识手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①成立“哮喘之家”,组织患者阅读连环画和有关哮喘防治的科普丛书、报纸杂志上所刊登的科普文章;观看录像,应用上网或互动多媒体技术传播防治哮喘的信息,召集哮喘患者介绍和交流防治哮喘的经验体会。②由专科医生、护士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教育,内容包括让患者相信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了解诱发哮喘的多种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让患者初步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指导患者通过监测呼气峰流速(PEF)值,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自我病情判断,并将PEF值、临床症状、用药等记录在哮喘日记中;熟悉哮喘发作先兆表现及相应处理方法,一旦发作时可进行简单的自我处理;了解常用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用法、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减少或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强调吸入疗法的优点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中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各种定量雾化吸入装置,掌握吸入技术;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以及采取的相应行动;了解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技术。③结合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诱发因素,并根据病情程度医患双方联合制定出初步治疗方案。④院外随访。无论哮喘有无发作,每2个月由专科医师和门诊护士院外随访1次,根据患者体征并参考哮喘日记中PEF值的变化和临床症状调整用药剂量,并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问题。当病人病情突然变化时,及时和医生联系并就诊。
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均观察记录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 果
1年内两组哮喘患者发作、急诊及住院次数比较见表。
讨 论
自我病情判断是指教会患者学会详细书写哮喘日记,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PEF值及变异率、发作次数和程度、使用药物剂量、接触过敏原的过程等记录,而对自身病情变化进行最初正确评价。特别是教会干预组56例患者全部正确使用峰流速仪方法及记录方法,因为峰流速仪可敏感地测出最大峰气流速值,准确反映气流的阻塞程度,动态观察PEF值变化对哮喘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患者自己可以根据峰流速值变化及其变异率改变,早期检测出自己气道内气流阻塞程度;也可由医护人员在患者复诊及随诊时根据哮喘日记的记录,了解患者近期气道内气流是否通畅、气道的稳定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稳定治疗期吸入药物的剂量或在病情改变时得到及时治疗,从而避免了哮喘发作或减轻发作程度。治疗方面的教育:首先让患者了解发作期治疗是对缓解症状为主,缓解期治疗则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和)抗胆碱药治疗,以消除呼吸道炎症为主,因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原先未用激素、用低剂量激素和用中等剂量激素的哮喘患者,持续应用吸入激素可以使其中40%、28%、16%的哮喘患者获得完全控制,使其中70%、60%、4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控制[3]。因此辨证地讲解吸入激素的优点及较轻不良反应,解除患者对使用激素的顾虑,教会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储雾罐是十分重要的,并告诉患者当吸入激素类气雾剂后应漱口,以免引起声音嘶哑及口咽念珠菌感染:如同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应先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再吸入激素类,两者间隔15~20分钟。并在随访过程中反复检查、及时纠正,以确保吸入方法的正确,达到应吸入肺内药物的剂量。干预组经过门诊、院外扩理干预,其随访1年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t=5.71、6.86、6.93,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经过耐心细致的门诊和院外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掌握了哮喘相关知识,并能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哮喘诱发因素,从而减少发作次数,即使一旦出现发作先兆时也能作出正确处理,并在及时就诊,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及预防,提高了患者防治依从性,减少了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了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防治信心,密切了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使患者病情最终得到控制,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哮喘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门诊及院外护理干预是提高哮喘患者对防治疾病的依从性和疗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32~138
2 陈海英,丁佩娟,李华,等.简易峰速仪用于哮喘患者病情观察.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6~47
3 殷凯生.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几个新概念和新方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746~748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门诊确诊的哮喘患者109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单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病程6~30年;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15~66岁,病程5~3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干预方法:两组均于首次就诊时建立哮喘病例档案,由门诊护士运用计算机程序对明确诊断的患者建立哮喘病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就诊前发作次数、发作时症状、用药情况和用药效果、家族史、联系方式等,发放哮喘常识手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①成立“哮喘之家”,组织患者阅读连环画和有关哮喘防治的科普丛书、报纸杂志上所刊登的科普文章;观看录像,应用上网或互动多媒体技术传播防治哮喘的信息,召集哮喘患者介绍和交流防治哮喘的经验体会。②由专科医生、护士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教育,内容包括让患者相信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了解诱发哮喘的多种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让患者初步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指导患者通过监测呼气峰流速(PEF)值,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自我病情判断,并将PEF值、临床症状、用药等记录在哮喘日记中;熟悉哮喘发作先兆表现及相应处理方法,一旦发作时可进行简单的自我处理;了解常用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用法、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减少或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强调吸入疗法的优点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中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各种定量雾化吸入装置,掌握吸入技术;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以及采取的相应行动;了解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技术。③结合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诱发因素,并根据病情程度医患双方联合制定出初步治疗方案。④院外随访。无论哮喘有无发作,每2个月由专科医师和门诊护士院外随访1次,根据患者体征并参考哮喘日记中PEF值的变化和临床症状调整用药剂量,并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问题。当病人病情突然变化时,及时和医生联系并就诊。
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均观察记录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 果
1年内两组哮喘患者发作、急诊及住院次数比较见表。
讨 论
自我病情判断是指教会患者学会详细书写哮喘日记,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PEF值及变异率、发作次数和程度、使用药物剂量、接触过敏原的过程等记录,而对自身病情变化进行最初正确评价。特别是教会干预组56例患者全部正确使用峰流速仪方法及记录方法,因为峰流速仪可敏感地测出最大峰气流速值,准确反映气流的阻塞程度,动态观察PEF值变化对哮喘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患者自己可以根据峰流速值变化及其变异率改变,早期检测出自己气道内气流阻塞程度;也可由医护人员在患者复诊及随诊时根据哮喘日记的记录,了解患者近期气道内气流是否通畅、气道的稳定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稳定治疗期吸入药物的剂量或在病情改变时得到及时治疗,从而避免了哮喘发作或减轻发作程度。治疗方面的教育:首先让患者了解发作期治疗是对缓解症状为主,缓解期治疗则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和)抗胆碱药治疗,以消除呼吸道炎症为主,因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原先未用激素、用低剂量激素和用中等剂量激素的哮喘患者,持续应用吸入激素可以使其中40%、28%、16%的哮喘患者获得完全控制,使其中70%、60%、4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控制[3]。因此辨证地讲解吸入激素的优点及较轻不良反应,解除患者对使用激素的顾虑,教会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储雾罐是十分重要的,并告诉患者当吸入激素类气雾剂后应漱口,以免引起声音嘶哑及口咽念珠菌感染:如同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应先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再吸入激素类,两者间隔15~20分钟。并在随访过程中反复检查、及时纠正,以确保吸入方法的正确,达到应吸入肺内药物的剂量。干预组经过门诊、院外扩理干预,其随访1年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t=5.71、6.86、6.93,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经过耐心细致的门诊和院外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掌握了哮喘相关知识,并能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哮喘诱发因素,从而减少发作次数,即使一旦出现发作先兆时也能作出正确处理,并在及时就诊,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及预防,提高了患者防治依从性,减少了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了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防治信心,密切了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使患者病情最终得到控制,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哮喘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门诊及院外护理干预是提高哮喘患者对防治疾病的依从性和疗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32~138
2 陈海英,丁佩娟,李华,等.简易峰速仪用于哮喘患者病情观察.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6~47
3 殷凯生.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几个新概念和新方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74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