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他说:“我为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感到十分荣幸,我更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
虽已年近九旬,叶志雄仍能清晰地回想起,50年前他作为新华社记者随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一幕幕,“许多情景就像昨天刚看的电影一样”。
联合国掀起“中国热”
1971年10月底,叶志雄原准备赴非洲常驻时,突然接到通知他随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消息。于是,他成为了代表团唯一的文字记者。
11月初的一个晚上,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赴联合国代表团成员。据叶志雄回忆:
周总理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双眼炯炯有神。当时,他对照52人的代表团名单逐个谈话。轮到我时,总理问我,曾在什么国家常驻,对这次报道有没有信心?我回答:“一定有信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最后,周总理又问大家有没有遗漏。不知谁说了一句,还有新华社记者没问到。周总理立即回答:“刚才已经问过了。”
11月9日,代表团出发去美国。周总理和首都各界群众4000多人以及60多国驻华使节到机场送行。代表团辗转多地,于当地时间11月11日中午抵达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中国代表团这次载入史册的纽约之行,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中国热”。从纽约飞机场到下榻的罗斯福酒店,沿途不断有人朝着车队挥手、打招呼,还有人比出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开始投入工作后,常常有访客主动上前,与我这个来自新中国的记者热情交流。
还有一个细节。代表团抵达后,时任联大主席马利克邀请几大国际知名媒体共进午餐,将我奉为主宾之一。当时,应邀作陪的多名外媒记者都是常驻联合国的“老资历”。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撰写了抵达纽约后的第一篇通讯《欢迎您:七亿中国人民的代表》。
这股带着暖意的“中国风”吹拂到了纽约城更多角落。联合国总部附近的一家湖南餐馆排起了长队;知名的梅西百货公司打起了卖中山装的广告,另一家百货公司索性开设“中国专柜”;纽约一些学校办起了“中国日”“中国周”活动;一些学生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以“代表”中国为荣……
外国代表朗诵“风卷红旗过大关”
当地时间1971年11月15日10时15分,中国代表团成员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联大会议厅,首次坐到置有“CHINA”名牌的席位上。叶志雄回忆:
联大方面安排了几个国家代表世界各地区致欢迎辞,但还有很多国家代表也纷纷发言表达欢迎,俨然把这场联大全会变成了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大会。现场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匈牙利代表在发言中还用了中文,而智利代表则热情地朗诵了毛主席诗词“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这些欢迎词,不仅是友谊的表达,更反映出当时各国对华态度乃至对世界大局的看法。
当天的高潮无疑是中国代表的发言。乔冠华团长的发言真是不卑不亢、中肯说理、翩翩自如。发言结束后,30多个国家的代表特意来到中国座席前排着队同他握手祝贺。
当天大会氛围很热烈,大大超出原定时间,一直开到18时40分才结束。
在联合国舞台上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叶志雄回忆:
随代表团参加联大可谓一场“遭遇战”,报道如此重大历史性事件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既要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报道新中国来到联合国的现场真实情况,又要将代表的重要发言摘要发回国内,我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新中国的新闻人,必须打好这场硬仗!曾常驻伦敦5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练就单兵作战的本领。初到联大工作有两个诀窍,一是“拼搏”,二是“交友”。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奋战50多天,直到联大会议告一段落。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6个联大专门委员会,有时竟然是8个会议室同时召开不同会议。我们多看多请教,很快掌握了联合国开会的规律,同秘书处工作人员熟络后,甚至能单枪匹马地同时采访多场会议。
重要新闻比拼时效,会议还没结束就开始动笔写新闻稿;联合国秘书处工作日中午的日常记者会,是挖掘报道线索的好机会;秘书处下面的翻译处、中文科、文件处,可经常“捞”到重要讲话稿和素材;与联合国记者协会互通有无,做好调研。
常驻联合国三年间,叶志雄报道了三届联大,撰写了大量英文稿件,在联合国舞台上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自1972年初起,新华社又陆续向联合国分社增派人员。在国际媒体聚集的联合国大厦三、四层,有了新华社的“根据地”。随着记者队伍壮大,办公地点也从一间仅能容纳三张办公桌的办公室,换成了面向纽约东河的一个大房间。
“新中国恢復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民族复兴大业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国际地位和声望获得举世公认的提高!”叶志雄感慨道,“50年来,联合国的历史使命和作用也有了显著提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当前反对霸权主义、捍卫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合作发展的重大课题。”
回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叶志雄说:“我为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感到十分荣幸,我更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
虽已年近九旬,叶志雄仍能清晰地回想起,50年前他作为新华社记者随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一幕幕,“许多情景就像昨天刚看的电影一样”。
联合国掀起“中国热”
1971年10月底,叶志雄原准备赴非洲常驻时,突然接到通知他随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消息。于是,他成为了代表团唯一的文字记者。
11月初的一个晚上,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赴联合国代表团成员。据叶志雄回忆:
周总理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双眼炯炯有神。当时,他对照52人的代表团名单逐个谈话。轮到我时,总理问我,曾在什么国家常驻,对这次报道有没有信心?我回答:“一定有信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最后,周总理又问大家有没有遗漏。不知谁说了一句,还有新华社记者没问到。周总理立即回答:“刚才已经问过了。”
11月9日,代表团出发去美国。周总理和首都各界群众4000多人以及60多国驻华使节到机场送行。代表团辗转多地,于当地时间11月11日中午抵达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中国代表团这次载入史册的纽约之行,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中国热”。从纽约飞机场到下榻的罗斯福酒店,沿途不断有人朝着车队挥手、打招呼,还有人比出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开始投入工作后,常常有访客主动上前,与我这个来自新中国的记者热情交流。
还有一个细节。代表团抵达后,时任联大主席马利克邀请几大国际知名媒体共进午餐,将我奉为主宾之一。当时,应邀作陪的多名外媒记者都是常驻联合国的“老资历”。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撰写了抵达纽约后的第一篇通讯《欢迎您:七亿中国人民的代表》。
这股带着暖意的“中国风”吹拂到了纽约城更多角落。联合国总部附近的一家湖南餐馆排起了长队;知名的梅西百货公司打起了卖中山装的广告,另一家百货公司索性开设“中国专柜”;纽约一些学校办起了“中国日”“中国周”活动;一些学生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以“代表”中国为荣……
外国代表朗诵“风卷红旗过大关”
当地时间1971年11月15日10时15分,中国代表团成员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联大会议厅,首次坐到置有“CHINA”名牌的席位上。叶志雄回忆:
联大方面安排了几个国家代表世界各地区致欢迎辞,但还有很多国家代表也纷纷发言表达欢迎,俨然把这场联大全会变成了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大会。现场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匈牙利代表在发言中还用了中文,而智利代表则热情地朗诵了毛主席诗词“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这些欢迎词,不仅是友谊的表达,更反映出当时各国对华态度乃至对世界大局的看法。
当天的高潮无疑是中国代表的发言。乔冠华团长的发言真是不卑不亢、中肯说理、翩翩自如。发言结束后,30多个国家的代表特意来到中国座席前排着队同他握手祝贺。
当天大会氛围很热烈,大大超出原定时间,一直开到18时40分才结束。
在联合国舞台上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叶志雄回忆:
随代表团参加联大可谓一场“遭遇战”,报道如此重大历史性事件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既要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报道新中国来到联合国的现场真实情况,又要将代表的重要发言摘要发回国内,我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新中国的新闻人,必须打好这场硬仗!曾常驻伦敦5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练就单兵作战的本领。初到联大工作有两个诀窍,一是“拼搏”,二是“交友”。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奋战50多天,直到联大会议告一段落。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6个联大专门委员会,有时竟然是8个会议室同时召开不同会议。我们多看多请教,很快掌握了联合国开会的规律,同秘书处工作人员熟络后,甚至能单枪匹马地同时采访多场会议。
重要新闻比拼时效,会议还没结束就开始动笔写新闻稿;联合国秘书处工作日中午的日常记者会,是挖掘报道线索的好机会;秘书处下面的翻译处、中文科、文件处,可经常“捞”到重要讲话稿和素材;与联合国记者协会互通有无,做好调研。
常驻联合国三年间,叶志雄报道了三届联大,撰写了大量英文稿件,在联合国舞台上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自1972年初起,新华社又陆续向联合国分社增派人员。在国际媒体聚集的联合国大厦三、四层,有了新华社的“根据地”。随着记者队伍壮大,办公地点也从一间仅能容纳三张办公桌的办公室,换成了面向纽约东河的一个大房间。
“新中国恢復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民族复兴大业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国际地位和声望获得举世公认的提高!”叶志雄感慨道,“50年来,联合国的历史使命和作用也有了显著提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当前反对霸权主义、捍卫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合作发展的重大课题。”
回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叶志雄说:“我为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感到十分荣幸,我更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