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供给:传媒公共性的实践与彰显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传媒;公共性;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杨柳,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性合作网络研究”(2018S0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21
  传媒作为一种面向公众、服务公众利益、产生和形成社会舆论的重要建制,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传媒公共性的实践与彰显需要融入具体的历史场景,并随着经济社会具体任务的转变而变化。当前,如何确保多元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优势作用,如何建立平等开放的多元主体互动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意味着应将传媒业公共性的考察放入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场景中。与此同时,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传媒业的深度嫁接使得传媒公共性的实践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传媒公共性的内涵及表现
  当前,在互联网和各种传播技术的加持下,传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席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认识、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其公共属性日益得到各界重视。
  传媒作为舆论产生、传递、发酵、发挥作用的公共场域,应该具有面向公众开放、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属性或人民性[1],传媒所呈现的公开性、公益性、批判性、多元性共同构成了有别于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公共属性。传媒为分散的个体提供沟通交流的场域,新媒体降低了个体进入公共舆论空间、参与公共讨论的门槛,使得传媒构建的公共空间更加开放平等、更具互动性。在公共议题方面,传媒业更加关注公共利益相关议题,聚焦人民诉求强烈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传媒业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方式实现了群众、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的良性互动沟通,推动了公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引导公众对公共议题的理性思考,为公众搭建了理性辩论的平台[2]。
  二、公共服务供给:传媒公共性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实践
  公共服务供给是社会治理中综合性最强、受益范围最广的一项,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容、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传媒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契合点,也是彰显传媒公共性的有效途径。
  1.传媒产品和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媒是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信息作为传媒的产品具有公共性。信息的传播过程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占用大量的公共资源。信息产品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特点,信息产品的效用不会因为使用者的使用而被缩减、消耗,因此信息产品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特别是短视频、微博、论坛等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用户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传媒机构虽然可以通过信号付费、资源付费等方式设置准入门槛,限制部分消费者获取信息和服务,但随着广播、电视尤其是互联网等媒介的普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和费用将不断降低,传媒产品受益的非排他性将日益凸显。
  2.传媒拓宽了公共服务的领域
  传媒业实践其公共性的过程就是不断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公共服务业态,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达成,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多样的公共服务[3]。传媒机构作为公共服务生产者,通过技术赋能开发和生产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利用新兴技术创建数字图书馆、VR展览馆等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线下与线上的同步,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多元化、立体化开发和利用,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增强公共文化资源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4]。
  当前,传媒业与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构建公共服务提供平台,不断拓宽公共服供给领域。截至2020年12月,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有140837个[5],政务服务线上化不断推進,服务平台的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服务种类日益丰富。此外,在促进与人民群众的实时互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官方抖音号粉丝量高达1423.7万,该账号发布的作品累积获得点赞量7987.1万。
  3.传媒的公共性是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助推力
  传媒在其公共性的实践过程中对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多元利益主体社会治理结构的构建与稳定,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多元供给主体专业优势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和格局成为当前传媒业的迫切任务[6]。公共服务多元供给需要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秉承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以共创公共价值为目标,形成开放、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传媒的公益性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有助于完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提升公共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力。
  传媒业关注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可以通过设置共同议题、引导参与公共服务的各个主体聚集公众利益形成共同的行动目标,通过搭建互动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多元主体间实时、高频次互动。不同利益主体借助传媒平台表达利益诉求,达成共识,使共同行动成为可能。传媒业通过对公共服务供给过程全流程的信息披露和舆论监督,可以实现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使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更加透明、民主。
  三、传媒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势及作用
  1.数据分析专业化,提升公共服务需求“回应力”
  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就是收集公共服务需求、分析,深入挖掘公共服务需求、生产公共服务产品、回应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过程。公共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特征要求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拥有高效的数据采集能力、精准的需求分析能力以及快速的服务生产和精准配置能力。传媒业作为公共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信息的大范围收集和精细化投放能够帮助公共服务实现按需生产和供需精准对接。
  传统的公共服务生产以公共服务生产者的经验作为决策依据,由于经验的不可靠性和不准确性使得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错位。传媒借助其发达的信息传递网络能够实现公共服务信息传递的高覆盖率。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传媒突破了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体量大、分布零散、难以收集和提取的困境,实现了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不同领域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保证了公共服务需求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传媒业提供的公共服务需求数据和信息成为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的新依据,有效避免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错位的问题。   公共服务粗放式投放也是导致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人民群众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大数据时代,传媒业可以通过算法精准地识别不同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将分散的个体以需求的差异性联结为不同的需求群体,再利用互联网终端设备实现公共服务的精准投放。
  2.多渠道实时互动,增强公共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
  传媒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为公共服务各主体提供了多样化的沟通互动渠道,增强了公共服务主体间的互动性,推动各主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首先,传媒提升了各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便利性。传统媒体通过热线电话、书信、留言等方式实现信息传递与接收各方的互动和沟通,而新媒体时代互动沟通的难度降低,各主体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例如,病人通过远程医疗看病、问诊,医生通过远程医疗实现会诊、指导用药甚至远程手术。其次,传媒为各主体提供了多样化的交互沟通渠道。随着传媒业态的不断更迭,各主体的沟通渠道也日益丰富多样,政务服务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站等多渠道保证了信息的覆盖率和用户参与互动形式的可选择性,点赞、关注、评论、热搜、弹幕等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各主体间交互式的信息传递。
  3.监督问政,确保公共服务供给“阳光透明”
  传媒业为政府搭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发布平台,确保有关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传递。传媒同时也是人们自由发表公共事务批评和评价的舆论平台,是倾听民声和接受群众监督的窗口[7]。近年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纷纷围绕民生热点、治理痛点、供给短板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现实问题,搭建政府与企业、群众之间的公共舆论场域,借助舆论监督的力量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舆论平台表达需求,为公共服务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政府可以通过传媒平台发布公共服务项目信息,利用更大范围的资源调配和选择公共服务生产者,实现对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从需求采集到项目落地,从服务生产到消费享用,从生产效率到社会效益,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全过程民主化。
  4.打造开放的公共场域,支持公共服务供给“高效规范”
  公共服务供给成本高、负担重、事务多、程序杂、效能低已是不争的事实[8],公共服务供给变革将围绕服务获取便利化、服务供给高效化、服务成本减负化等目标展开。传媒业能够积极动员各方社会力量打造开放的公共场域,在公共场域中,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间共享信息、数据、资源,通过密切的互动交流达到利益均衡,形成彼此认可的价值目标,增加其行动的积极性,构建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在媒体提供的公共场域中,公共服务的需求能够被充分表达,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挖掘,也能够最快速地被回应,减少了服务生产过程中烦琐冗余的程序,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系统的敏感度和响应力。在传媒业提供的公共场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能够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效益。
  四、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赋能:传媒公共性彰显的未来方向
  1.坚守公共利益,维护公共服务供给的公益性
  坚守公共利益、履行公共责任是传媒的底线,也是传媒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传媒业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和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变革时必须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为基本原则。
  首先,要保持中立,不预设立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传媒业有责任向公共服务消费者真实、全面地描绘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也有责任向公共服务生产者和决策者全面、客观地表达需求信息。其次,要防止过度追求流量和经济利益而带来的内容异化现象。迎合公众喜好不等于维护公共利益,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极大地释放并满足了个人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公共服务则要确保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都能够被无差别的对待。传媒业要发挥其舆论引导的作用,引导社会关注点向弱势群体、偏远地区倾斜,引导人力、物力、财力向受众更广、惠及范围更大的公共服务项目聚集。最后,传媒业在面对公共服务中的问题矛盾时,要发挥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表达民意提供畅通有序的渠道,为政府提供了解民心、解决问题的渠道,做各主体之间矛盾的调节器。
  2.承担监督职责,确保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开放、透明
  开放性是传媒公共性的主要表现之一。一方面,传媒机构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公共服务供需信息的有效传递,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信息,使得公共服務决策更加精准;另一方面,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更新,解决了公共服务需求信息来源覆盖面窄、时效性差等问题,特别是新媒体的数据信息海量化确保了公共服务需求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公共服务决策依据从“小样本”走向“全样本”,数据信息的情景化采集技术可以从人民群众的生活行为中获取信息,有利于隐藏信息的挖掘和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精准预测。此外,传媒业还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调动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利用多样化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渠道形成对公共服务供给全过程、各环节的有效监督,确保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开放与透明。
  3.搭建公共平台,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传统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目标不统一、沟通不畅通、资源不聚合、流程不精简等问题。而传媒的开放性特质吸引各参与主体形成开放、平等、合作、共享的服务平台。良好的沟通互动、开放的信息共享、精准的资源配置可以起到共创公共价值、发挥协同优势、精简供给流程的作用。
  以传媒为纽带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可以为公共服务供需主体提供双向互动的沟通渠道,压缩从采集到反馈的中间环节,关注公共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提高公共服务对需求的回应力;协助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间建立公共价值取向,建立行动协调、流程畅通的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体系。以传媒为纽带建立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平台,借助传媒业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实现与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创意等资源在特定地域或虚拟空间中大量积累并迅速传播,进一步为公共服务全流程获得配套支援和服务提供便利[9]。
  |参考文献|
  [1]许鑫.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J]. 国际新闻界,2011(5):63-70.
  [2]曾繁旭,王宇琦. 传媒创业语境下的传媒公共性:困境、张力与前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19(7):130-137.
  [3]刘振磊. 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公共性重构[J]. 传媒,2017(8):84-87.
  [4]李进. 从知识供给到文化服务:地方图书馆特色主题文创产品的开发建议[J]. 出版广角,2020(22):83-85.
  [5]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6]刘志昌. 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现代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7]朱清河. 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8]何继新,何海清.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治理:基本特质、标靶方向和推进路径[J]. 学习与实践,2019(4):100-109.
  [9]何继新,何海清. “智能+”场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创新研究[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7-27.
其他文献
【关 键 词】需求导向;知识服务;用户运营  【作者单位】杨杰,广西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20BXW004)。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23  5G为知识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转向,在解决视频加载时长和流量资费等问题后,流畅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3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无聊倾向性、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偏低(M=3.64),学习投入与无聊倾向性、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及各维度相关非常显著(p<0.01);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在无聊倾向性与学习投入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28.8%);且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未来效能、行为承诺和远目标定向三个维度在无聊倾向性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大学生无聊倾向既对学习投入有直接预测作用,又通过未来效能、远目标定向和行为承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