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学历史教学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这有利于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互动 教师 学生 教材
一、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的现状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师生互动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倚性互动。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学生则以教师的反应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据,教师能引导和控制互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学生则是被动的,被引导的。学生对教师采取高服从和高依赖的人际互动。教学互动中,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则更少。
2.师生互动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为主,不利于学生尊重需要的满足和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二、如何处理历史教学中的互动问题
1.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应通过自学和求学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知识。如果一个教师谦逊、博学且又善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就愿意学习,与教师的互动频率就会增加。另外,教师要将自己造就成值得推崇的模范,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用自己的性格去培养学生的性格。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性。
教师在实施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方法应新颖有趣。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更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要使得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要开发学生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本领,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习者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学习内容都感兴趣,所以对于学习者,应适当多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扬、鼓励和奖励,一旦学习的目的达到,学习者的需要就可能衰弱。如果同时注意对外部动机的引发,学习者就会有足够的力量。
2.学生间的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有全班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桌活动、小组活动等类型。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内容上,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和观点的需求,也才会有话可说,并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获得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可事先就所学习内容提供相关的讨论话题,让各小组选择;如果学生对教师预设话题不感兴趣,也可以自拟题目。
第二、时间上,教师用多少,学生用多少,学生间的互动又用多少,什么时候进行学生间的互动,都应充分考虑。只有保证学生的互动时间,互动内容才会有深度,否则只能停留在表层,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在互动中,如果有的小组已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话题布置下去,而对有可能超时的互动要给予及时提醒。另外,也可通过教师与学生协商时间来确定。因为通过磋商有利于学生增强监控意识和责任感,并提高互动中学生的参与率。
第三、要创设偷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或诙谐的话语增添轻松的学习气氛,只有在放松状态下,学生才乐于参与,学生的互动才会更加有效。另外,教师在表达语言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真诚,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也会高昂、无拘无束,学生间的互动也能在亲切、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第四、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分组。由于学生性格不同,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也不同。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可将学生分为以下六类:努力学习型、默默无闻型、社交型、附庸型、游离型和厌学型。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参与互动时也是不均衡的,厌学型是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掩饰内心的自卑而置身事外导致厌学,这样的学生如果和努力学习型的学生分配在一起效果会更好些。默默无闻型由于性格内向,喜欢自己琢磨,喜欢独处,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他们有能力说,有的甚至还是学习尖子,但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反驳,因此他们如果和社交型的学生在一起效果会更好。
第五、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分配好小组后让学生参与互动时,教师本人并不是无事可干,而是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例如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发言,不要离题太远。尤其要关注厌学型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在互动中还可把学生的重要观点或创见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使学生受到鼓舞,并起到引导作用。
第六、要有评价。对小组互动,不仅要有整体的评价,对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可作适当的评价。对互动结果要及时展现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
2.教师与教材的互动
(1)教师要利用教材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要把历史学习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采访、个人访谈或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敬佩的人、所喜欢的历史事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和技能基础及其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再做进一步的迁移,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能有利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也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实际问题。
(2)将教材内容以媒体方式呈现。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体,丰富学生的视听形象。教学媒体包括录音、录像、挂图、投影、电脑等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调节情绪、设置氛围、引人入境、诱发联想的课堂功效。
3.学生与教材的互动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各种表现方法来体现教材的内容。如学生通过写论文等形式来学习教材内容,使知识学以致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努力学习型的学生,可让他们自己定任务,自己制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与策略,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互动参与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等,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具体教学中,不一定非要把每项互动都用上,但是灵活的运用互动,对组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很有益处,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互动 教师 学生 教材
一、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的现状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互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师生互动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倚性互动。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作出反应,学生则以教师的反应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据,教师能引导和控制互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学生则是被动的,被引导的。学生对教师采取高服从和高依赖的人际互动。教学互动中,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则更少。
2.师生互动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为主,不利于学生尊重需要的满足和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二、如何处理历史教学中的互动问题
1.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应通过自学和求学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知识。如果一个教师谦逊、博学且又善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就愿意学习,与教师的互动频率就会增加。另外,教师要将自己造就成值得推崇的模范,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用自己的性格去培养学生的性格。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性。
教师在实施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方法应新颖有趣。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更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要使得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要开发学生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本领,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习者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学习内容都感兴趣,所以对于学习者,应适当多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扬、鼓励和奖励,一旦学习的目的达到,学习者的需要就可能衰弱。如果同时注意对外部动机的引发,学习者就会有足够的力量。
2.学生间的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有全班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桌活动、小组活动等类型。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内容上,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和观点的需求,也才会有话可说,并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获得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可事先就所学习内容提供相关的讨论话题,让各小组选择;如果学生对教师预设话题不感兴趣,也可以自拟题目。
第二、时间上,教师用多少,学生用多少,学生间的互动又用多少,什么时候进行学生间的互动,都应充分考虑。只有保证学生的互动时间,互动内容才会有深度,否则只能停留在表层,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在互动中,如果有的小组已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话题布置下去,而对有可能超时的互动要给予及时提醒。另外,也可通过教师与学生协商时间来确定。因为通过磋商有利于学生增强监控意识和责任感,并提高互动中学生的参与率。
第三、要创设偷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或诙谐的话语增添轻松的学习气氛,只有在放松状态下,学生才乐于参与,学生的互动才会更加有效。另外,教师在表达语言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真诚,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也会高昂、无拘无束,学生间的互动也能在亲切、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第四、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当的分组。由于学生性格不同,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也不同。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可将学生分为以下六类:努力学习型、默默无闻型、社交型、附庸型、游离型和厌学型。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参与互动时也是不均衡的,厌学型是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掩饰内心的自卑而置身事外导致厌学,这样的学生如果和努力学习型的学生分配在一起效果会更好些。默默无闻型由于性格内向,喜欢自己琢磨,喜欢独处,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他们有能力说,有的甚至还是学习尖子,但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反驳,因此他们如果和社交型的学生在一起效果会更好。
第五、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分配好小组后让学生参与互动时,教师本人并不是无事可干,而是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例如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发言,不要离题太远。尤其要关注厌学型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在互动中还可把学生的重要观点或创见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使学生受到鼓舞,并起到引导作用。
第六、要有评价。对小组互动,不仅要有整体的评价,对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可作适当的评价。对互动结果要及时展现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
2.教师与教材的互动
(1)教师要利用教材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要把历史学习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采访、个人访谈或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敬佩的人、所喜欢的历史事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和技能基础及其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再做进一步的迁移,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能有利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也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实际问题。
(2)将教材内容以媒体方式呈现。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体,丰富学生的视听形象。教学媒体包括录音、录像、挂图、投影、电脑等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调节情绪、设置氛围、引人入境、诱发联想的课堂功效。
3.学生与教材的互动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各种表现方法来体现教材的内容。如学生通过写论文等形式来学习教材内容,使知识学以致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努力学习型的学生,可让他们自己定任务,自己制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与策略,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互动参与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等,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具体教学中,不一定非要把每项互动都用上,但是灵活的运用互动,对组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很有益处,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