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当今科技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贯彻执行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大力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规模成为必然。而如何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科技都比较发达的美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比较,以便为提高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借鉴。
一、培养管理方式比较
美国工程硕士一般都在校内培养,教学过程也在校内完成。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培养,其本质是本科培养的延伸,向学生提供一年研究生水平实践取向的教学和设计经验,为将来在工商业界就业做好准备。一般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习4年后,再直接学习一年的课程,即可以获得工程硕士的学位。在工程硕士学习期间,如果参加公司项目,就可以获得公司资助,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公司工作,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受到优秀应届学生的欢迎。另外,MIT还为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员举办工业管理专业高级工程硕士班,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求做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得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青睐。有些学校把工程硕士培养作为培训,与科学硕士培养完全分离,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科学硕士生培养的质量,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又获得了资金,满足了社会需要。
我国工程硕士生教育的初衷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培养主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高等学校与企业协商。共同确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工程硕士一般在企业培养,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授课,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硕士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在发挥高等学校导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长和主导作用的同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副导师,协助指导工程硕士学习和做毕业论文。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相对独立的,选用的教材和工学硕士有所不同。
二、专业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中凡是有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都可以招收工程硕士,多数学校主要在工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的招生量大。MIT工程硕士集中在电子、计算机专业,这一点和我国相似。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所以对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工程硕士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硕士在专业设置方面,我国和美国区别不大。美国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譬如院长为了方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市场需求情况在校选择某些交叉学科、涉及到不同专业的课程,会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
在我国,虽然提倡交叉学科的学习,但是实际上还未能真正地实现。比如说,研究生入学后,一般要求按照所报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选课,如果对其他专业感兴趣,换专业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三、中美两国硕士课程模式的比较分析
1.两国工程硕士课程模式都与工学硕士课程模式非常近似。工程硕士应当说是从工学硕士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学位,因此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源于工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结构上两者非常相似,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只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访欧访美考察报告》) 。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工程硕士都在校园内进行教学,并由学校的教师指导完成论文。工程硕士的教学计划与教材和科学硕士完全一致。美国学校的做法,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质量意识与质量控制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企业界尚未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明确的有别于科学硕士的要求,因此工程硕士除较多地注意实践环节外,并没有更多的明显的特点。多数学校都认为职业学位的学术水平低于科学硕士。以上特征在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当中体现得更加的明显。将工程硕士课程模式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科学学位的研究生课程模式比较,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其原因是:我国工程硕士产生的时间还非常短,目前工程硕士的师资几乎完全来自于工学硕士的师资力量。目前硕士生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及社会活动几乎已经让他们难以招架,因此要让他们另外花精力开发出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的课程,显然是沉重的负担。而且,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多少常规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企业里面的技术精英们虽然对工程实践比较了解,却缺乏理论深度,而且对最新的和尖端技术不是很了解,因此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在师资方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很多学校在培养工程硕士学位时打算配备双导师的美好愿望,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两国都采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不适应工程硕士教育的需要。学科课程有以下特征:一,课程目标明显体现出传递理论知识的优先性而忽视实践智慧的培养;二,把课程实施看作是理论知识的授受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从而不利于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四、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建议
1.淡化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色彩。工程硕士虽然是本科阶段后教育,但是它有着鲜明的职业方向,是以应用为目的,而不以学术为中心,研究不是这种教育的核心任务,学员毕业以后也主要不从事研究工作。因此,不应当把工程硕士教育当成学术研究来进行。就如我们承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但并不承认其属于大学教育一样。在国务院学位委员办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三条: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这样往往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工程硕士也是一种和工学硕士相同级别的研究生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从师资到课程都如出一辙。经常用工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要求去衡量工程硕士,同时还想顾全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结果往往工程硕士既觉得学习吃力又没有收获。而办学单位也只好在一系列的严格要求的规章制度下,或是延长学生的毕业时间或者是放松要求。 2.加强工程硕士课程中的管理类课程的比例。技术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新兴技术是一种“双刃剑”,企业要克服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跟上不断加快的技术步伐,并发展出新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技术的理解,包括产品技术、生产及流程技术等。在存在“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存在“技术管理”,如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新技术的评估、产品的设计与管理、参与新技术的战略制订、为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组织形式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一系列与新兴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有关的问题。而目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观点往往存在着很多分歧,这种隔阂主要来自各自的不同的教育背景,这经常会影响两类人员的沟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在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中加强管理类课程可以搭建这种桥梁,可以使双方拥有共同的互相理解的语言和概念框架。同时,增加管理类课程也是工程硕士以后在工作中自身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做到政策、措施协调统一。注意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大力发展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体。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在一些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扩大工程硕士招生规模,解决大中型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旺盛需求。高校可以利用优越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科研资源,为大中型企业培养适合需要的人才,也能吸引一部分社会资源,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提到: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们在这方面作得还不够。当然这也涉及到职称评定工作本身的改革问题。但是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是扩大工程硕士在工业领域影响的必经之路,也是工程硕士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4.实施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应该是问题中心模式的一种。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活动的第一步。问题意识是推动人们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强大动力。
首先选取一些真实的并已经获得成功的大型的工程管理或者是工程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应已经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在取得企业的帮助后,收集整个项目从立项批准、实施到验收、运行等整个过程的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解,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倾向侧重不同的环节,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侧重立项、规划等部分,技术人员就侧重设计、运行调试等方面。在工程硕士入学后,首先收到的是关于该项目的一些比较详细的情况介绍,以及围绕该项目的课程安排。在课程讲授以前,先给学生列出一些参考文献,以该课程要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为主,不宜太多,让学生在课前先作一些准备。课程讲授时则应尽量再现项目进行的原生态,授课老师应该对当时项目的进行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和调查,掌握最现实的资料,尽量不要为了授课方便而去设计一些问题,而是应该以曾经真实出现的问题为主。也可以聘请当时的工程参与人员来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课程考核可以以作业的形式或者是小的方案设计的形式展开。毕业论文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爱好来要求,可以是交一份项目规划书,或者是工艺流程的改造等等。这样工程硕士毕业以后,不必企业进行太多的培养和锻炼,就可以直接担负起实际运作的工程项目。[本文受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Z201411232022)、北京长城学者项目(CIT
一、培养管理方式比较
美国工程硕士一般都在校内培养,教学过程也在校内完成。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培养,其本质是本科培养的延伸,向学生提供一年研究生水平实践取向的教学和设计经验,为将来在工商业界就业做好准备。一般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习4年后,再直接学习一年的课程,即可以获得工程硕士的学位。在工程硕士学习期间,如果参加公司项目,就可以获得公司资助,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公司工作,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受到优秀应届学生的欢迎。另外,MIT还为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员举办工业管理专业高级工程硕士班,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求做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得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青睐。有些学校把工程硕士培养作为培训,与科学硕士培养完全分离,这一做法不仅保证了科学硕士生培养的质量,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又获得了资金,满足了社会需要。
我国工程硕士生教育的初衷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培养主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高等学校与企业协商。共同确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工程硕士一般在企业培养,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授课,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硕士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在发挥高等学校导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长和主导作用的同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副导师,协助指导工程硕士学习和做毕业论文。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相对独立的,选用的教材和工学硕士有所不同。
二、专业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中凡是有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都可以招收工程硕士,多数学校主要在工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的招生量大。MIT工程硕士集中在电子、计算机专业,这一点和我国相似。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所以对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工程硕士的需要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硕士在专业设置方面,我国和美国区别不大。美国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譬如院长为了方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市场需求情况在校选择某些交叉学科、涉及到不同专业的课程,会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
在我国,虽然提倡交叉学科的学习,但是实际上还未能真正地实现。比如说,研究生入学后,一般要求按照所报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选课,如果对其他专业感兴趣,换专业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三、中美两国硕士课程模式的比较分析
1.两国工程硕士课程模式都与工学硕士课程模式非常近似。工程硕士应当说是从工学硕士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学位,因此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源于工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结构上两者非常相似,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只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访欧访美考察报告》) 。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工程硕士都在校园内进行教学,并由学校的教师指导完成论文。工程硕士的教学计划与教材和科学硕士完全一致。美国学校的做法,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质量意识与质量控制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企业界尚未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明确的有别于科学硕士的要求,因此工程硕士除较多地注意实践环节外,并没有更多的明显的特点。多数学校都认为职业学位的学术水平低于科学硕士。以上特征在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当中体现得更加的明显。将工程硕士课程模式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科学学位的研究生课程模式比较,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其原因是:我国工程硕士产生的时间还非常短,目前工程硕士的师资几乎完全来自于工学硕士的师资力量。目前硕士生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及社会活动几乎已经让他们难以招架,因此要让他们另外花精力开发出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的课程,显然是沉重的负担。而且,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多少常规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企业里面的技术精英们虽然对工程实践比较了解,却缺乏理论深度,而且对最新的和尖端技术不是很了解,因此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在师资方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很多学校在培养工程硕士学位时打算配备双导师的美好愿望,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两国都采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不适应工程硕士教育的需要。学科课程有以下特征:一,课程目标明显体现出传递理论知识的优先性而忽视实践智慧的培养;二,把课程实施看作是理论知识的授受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从而不利于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四、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建议
1.淡化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色彩。工程硕士虽然是本科阶段后教育,但是它有着鲜明的职业方向,是以应用为目的,而不以学术为中心,研究不是这种教育的核心任务,学员毕业以后也主要不从事研究工作。因此,不应当把工程硕士教育当成学术研究来进行。就如我们承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但并不承认其属于大学教育一样。在国务院学位委员办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三条: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这样往往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工程硕士也是一种和工学硕士相同级别的研究生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从师资到课程都如出一辙。经常用工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要求去衡量工程硕士,同时还想顾全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结果往往工程硕士既觉得学习吃力又没有收获。而办学单位也只好在一系列的严格要求的规章制度下,或是延长学生的毕业时间或者是放松要求。 2.加强工程硕士课程中的管理类课程的比例。技术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新兴技术是一种“双刃剑”,企业要克服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跟上不断加快的技术步伐,并发展出新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技术的理解,包括产品技术、生产及流程技术等。在存在“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存在“技术管理”,如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新技术的评估、产品的设计与管理、参与新技术的战略制订、为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设计新的组织形式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一系列与新兴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有关的问题。而目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观点往往存在着很多分歧,这种隔阂主要来自各自的不同的教育背景,这经常会影响两类人员的沟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在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中加强管理类课程可以搭建这种桥梁,可以使双方拥有共同的互相理解的语言和概念框架。同时,增加管理类课程也是工程硕士以后在工作中自身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做到政策、措施协调统一。注意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大力发展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体。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在一些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扩大工程硕士招生规模,解决大中型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旺盛需求。高校可以利用优越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科研资源,为大中型企业培养适合需要的人才,也能吸引一部分社会资源,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提到: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们在这方面作得还不够。当然这也涉及到职称评定工作本身的改革问题。但是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是扩大工程硕士在工业领域影响的必经之路,也是工程硕士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4.实施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项目中心的课程模式应该是问题中心模式的一种。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活动的第一步。问题意识是推动人们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强大动力。
首先选取一些真实的并已经获得成功的大型的工程管理或者是工程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应已经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在取得企业的帮助后,收集整个项目从立项批准、实施到验收、运行等整个过程的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解,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倾向侧重不同的环节,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侧重立项、规划等部分,技术人员就侧重设计、运行调试等方面。在工程硕士入学后,首先收到的是关于该项目的一些比较详细的情况介绍,以及围绕该项目的课程安排。在课程讲授以前,先给学生列出一些参考文献,以该课程要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为主,不宜太多,让学生在课前先作一些准备。课程讲授时则应尽量再现项目进行的原生态,授课老师应该对当时项目的进行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和调查,掌握最现实的资料,尽量不要为了授课方便而去设计一些问题,而是应该以曾经真实出现的问题为主。也可以聘请当时的工程参与人员来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课程考核可以以作业的形式或者是小的方案设计的形式展开。毕业论文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爱好来要求,可以是交一份项目规划书,或者是工艺流程的改造等等。这样工程硕士毕业以后,不必企业进行太多的培养和锻炼,就可以直接担负起实际运作的工程项目。[本文受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Z201411232022)、北京长城学者项目(C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