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欧经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对欧出口明显下滑,欧盟对中国产品实施的贸易制裁此起彼伏。
欧盟的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如不尽快实现贸易的转型升级,对欧出口下滑将成长期趋势。
一方面,欧洲经济当前所处的困境和正在进行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对其出口的下降,即使危机过去,中国对欧出口也很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另一方面,欧盟已开始实施以贸易保护主义逼迫中国对欧洲企业扩大市场准入的战略,解决所谓“中国投资环境恶化”问题。由于中国短期内很难满足这一条件,欧盟在未来几年仍将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
中国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下降3.7%,中国对欧盟出口33339.9亿美元,下降6.2%。下滑幅度看似不大,但如果要将其放在中国当年出口总额增长7.7%的背景之下,放在中国同期对美出口增长8.4%的背景下,就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中国对欧出口下滑,欧盟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是重要原因之一。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7月,欧盟共启动89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中35项是针对中国的。在这些案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涉及中国对欧出口200多亿欧元的“光伏案”,这也是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双反”案件。此外,欧盟威胁要对中国电信设备发起“双反”调查,涉案金额预计将高达数十亿欧元。
在欧债危机与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下,中欧贸易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自2012年3月份起,欧盟作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已被美国取代。
此消彼长
欧债危机下,欧盟国家的投资、消费需求锐减是中国对欧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欧盟贸易方面的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李-牧山浩石说,欧盟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占其经济总量80%左右,债务危机下这两项开支严重下滑;债务危机导致银行业惜贷现象严重,也影响了欧盟的进出口信贷,对大额的进出口影响尤其大。
李-牧山浩石说,“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对欧出口下滑恐怕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一方面,欧盟多国正在实施的财政紧缩,这意味着政府开支将持续处在低水平,而这种紧缩将持续至少几年的时间;与此同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不断削减的社会福利意味着居民消费也将持续低迷。这一过程将持续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位来自瑞典的专家指出,中国尚处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劳动力成本提高较快,此前拥有的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受到越南、墨西哥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挑战。他说,“事实上,欧债危机中,在中国对欧出口下滑的同时,其他多个新兴经济体对欧出口整体上是增加的。”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产品占欧盟进口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的初步统计,2012年1月至5月,中国产品占欧盟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5.6%,然而在此前5年的均值是17%左右,即使是2009年金融危机时,也达到了17%以上。
应对上述挑战,李-牧山浩石说,一方面要落实政府已经出台的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等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外贸增长方式已出现拐点,纯粹依赖低廉劳动力和资源的时代正在过去,必须寻求新的出口增长动力,更多地依赖自主创新和品牌。
中国驻欧盟使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称,欧债危机前的十年,中国对欧出口的猛增是建立在欧盟超前消费的基础上的,而欧洲应对危机就是要纠正此前过度的福利和消费。
更令人担心的是,欧债危机本身将提升欧盟产品的竞争力。这位长期在商务部任职的外交官说,“经过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福利制度等结构性改革,欧洲企业的生产力将得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将更强。那时候,它们将进一步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如果不抓住欧洲正处在危机的这段宝贵时间进行贸易的转型升级,等到欧债危机结束就会发现,升级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了。”
欧式“非常手段”
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也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挑战。除了案件数量的明显增加,涉案金额更是大幅增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近日也表达了担忧。
吴海龙在《欧中观察家》发表的文章中称,“2012年以来,中国对欧出口环境恶化势头加剧,贸易摩擦数量和涉案金额攀升,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此前,贸易专家曾说贸易摩擦只是中欧贸易关系的一点杂音,涉及金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不超过2%。但是,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经商处的初步估算,仅光伏产品和电信设备这两起案子的涉案金额就将占中国对欧盟年出口总额的10%左右,近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的涉案金额就将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4%。
熟悉欧盟贸易政策的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乔纳森·霍尔斯拉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欧债危机导致的欧洲企业自身经营困难,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之一,欧洲企业(如电信设备和光伏产业)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中国企业的挤压,因此欧盟必须采取行动安抚企业和成员国。
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也间接导致了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欧盟委员会处理对华问题的主要智囊之一,霍尔斯拉赫说,由于不少欧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很高,所以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欧洲企业就会感觉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变少了,经营更难了,投资环境恶化了,所以这个时候欧盟开始更加强调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对等开放。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支持。有着近20年处理中欧贸易纠纷经验的英国夏礼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康斯坦汀诺斯·阿德曼托普洛斯告诉记者,“欧盟最近搞的一些被欧洲人自称为‘大手笔’的对华案件就是在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政府减少对其企业在银行信贷、能源价格、出口信贷等方面的补贴,更加开放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欧盟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欧洲商界近一两年来要求中国“对等开放”的呼声的结果。这一说法在欧洲影响力最大的商业组织之一、代表34个欧洲国家的2000余万家企业的游说组织商业欧洲得到了印证。商业欧洲国际关系部负责处理对华关系的高级顾问卡斯滕斯·邓诺霍尔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欧洲对中国企业的市场几乎是完全开放的,然而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却得不到同等的开放,如中国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对中外企业并非一视同仁,欧盟正是希望通过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捍卫欧洲企业的利益。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总结说,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将呈以下特点:
第一,贸易保护手段的使用将更加频繁,涉案金额将更大,这是因为欧盟一些领域的企业在欧洲市场受到了中国对手的威胁,而且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得它们在中国的日子不如以前好过,因此欧盟必须通过“非常手段”保护欧洲企业的利益;
第二,与此前绝大多数案件为单一的“反倾销”相比,将更多地使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因为涉案产品或行业越来越高端,而高端产业一般都需要在国家的扶持下才能快速发展,欧洲企业认为中国企业得到的这些补贴带来了不公平竞争;
第三,与此前发起贸易调查必须有欧洲企业提出申诉相比,欧盟开始所谓的“自行立案”,即无需企业申诉,欧委会就可自己搜集证据决定立案。目前悬而未决的“华为中兴”案就属于这一类。
第四,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手段的打击对象正在从具体产品到整个行业,如光伏产业和电信设备产业,而且打击的产业也转在较为高端的战略性产业。欧盟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案件所涉及的低端制造业行业将越来越少。
对此,专家认为,虽然欧盟看起来咄咄逼人,但中国更占主动。李-牧山浩石说,“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太为重要,尤其是那些在已在中国长时间经营的企业,它们太离不开中国市场了。”
欧盟的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如不尽快实现贸易的转型升级,对欧出口下滑将成长期趋势。
一方面,欧洲经济当前所处的困境和正在进行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对其出口的下降,即使危机过去,中国对欧出口也很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另一方面,欧盟已开始实施以贸易保护主义逼迫中国对欧洲企业扩大市场准入的战略,解决所谓“中国投资环境恶化”问题。由于中国短期内很难满足这一条件,欧盟在未来几年仍将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
中国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下降3.7%,中国对欧盟出口33339.9亿美元,下降6.2%。下滑幅度看似不大,但如果要将其放在中国当年出口总额增长7.7%的背景之下,放在中国同期对美出口增长8.4%的背景下,就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中国对欧出口下滑,欧盟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是重要原因之一。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7月,欧盟共启动89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中35项是针对中国的。在这些案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涉及中国对欧出口200多亿欧元的“光伏案”,这也是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双反”案件。此外,欧盟威胁要对中国电信设备发起“双反”调查,涉案金额预计将高达数十亿欧元。
在欧债危机与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下,中欧贸易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自2012年3月份起,欧盟作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已被美国取代。
此消彼长
欧债危机下,欧盟国家的投资、消费需求锐减是中国对欧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欧盟贸易方面的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李-牧山浩石说,欧盟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占其经济总量80%左右,债务危机下这两项开支严重下滑;债务危机导致银行业惜贷现象严重,也影响了欧盟的进出口信贷,对大额的进出口影响尤其大。
李-牧山浩石说,“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对欧出口下滑恐怕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一方面,欧盟多国正在实施的财政紧缩,这意味着政府开支将持续处在低水平,而这种紧缩将持续至少几年的时间;与此同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不断削减的社会福利意味着居民消费也将持续低迷。这一过程将持续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位来自瑞典的专家指出,中国尚处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劳动力成本提高较快,此前拥有的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受到越南、墨西哥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挑战。他说,“事实上,欧债危机中,在中国对欧出口下滑的同时,其他多个新兴经济体对欧出口整体上是增加的。”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产品占欧盟进口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的初步统计,2012年1月至5月,中国产品占欧盟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5.6%,然而在此前5年的均值是17%左右,即使是2009年金融危机时,也达到了17%以上。
应对上述挑战,李-牧山浩石说,一方面要落实政府已经出台的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等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外贸增长方式已出现拐点,纯粹依赖低廉劳动力和资源的时代正在过去,必须寻求新的出口增长动力,更多地依赖自主创新和品牌。
中国驻欧盟使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称,欧债危机前的十年,中国对欧出口的猛增是建立在欧盟超前消费的基础上的,而欧洲应对危机就是要纠正此前过度的福利和消费。
更令人担心的是,欧债危机本身将提升欧盟产品的竞争力。这位长期在商务部任职的外交官说,“经过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福利制度等结构性改革,欧洲企业的生产力将得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将更强。那时候,它们将进一步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如果不抓住欧洲正处在危机的这段宝贵时间进行贸易的转型升级,等到欧债危机结束就会发现,升级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了。”
欧式“非常手段”
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也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挑战。除了案件数量的明显增加,涉案金额更是大幅增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近日也表达了担忧。
吴海龙在《欧中观察家》发表的文章中称,“2012年以来,中国对欧出口环境恶化势头加剧,贸易摩擦数量和涉案金额攀升,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此前,贸易专家曾说贸易摩擦只是中欧贸易关系的一点杂音,涉及金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不超过2%。但是,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经商处的初步估算,仅光伏产品和电信设备这两起案子的涉案金额就将占中国对欧盟年出口总额的10%左右,近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的涉案金额就将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4%。
熟悉欧盟贸易政策的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乔纳森·霍尔斯拉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欧债危机导致的欧洲企业自身经营困难,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之一,欧洲企业(如电信设备和光伏产业)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中国企业的挤压,因此欧盟必须采取行动安抚企业和成员国。
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也间接导致了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欧盟委员会处理对华问题的主要智囊之一,霍尔斯拉赫说,由于不少欧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很高,所以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欧洲企业就会感觉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变少了,经营更难了,投资环境恶化了,所以这个时候欧盟开始更加强调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对等开放。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支持。有着近20年处理中欧贸易纠纷经验的英国夏礼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康斯坦汀诺斯·阿德曼托普洛斯告诉记者,“欧盟最近搞的一些被欧洲人自称为‘大手笔’的对华案件就是在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政府减少对其企业在银行信贷、能源价格、出口信贷等方面的补贴,更加开放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欧盟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欧洲商界近一两年来要求中国“对等开放”的呼声的结果。这一说法在欧洲影响力最大的商业组织之一、代表34个欧洲国家的2000余万家企业的游说组织商业欧洲得到了印证。商业欧洲国际关系部负责处理对华关系的高级顾问卡斯滕斯·邓诺霍尔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欧洲对中国企业的市场几乎是完全开放的,然而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却得不到同等的开放,如中国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对中外企业并非一视同仁,欧盟正是希望通过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捍卫欧洲企业的利益。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总结说,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将呈以下特点:
第一,贸易保护手段的使用将更加频繁,涉案金额将更大,这是因为欧盟一些领域的企业在欧洲市场受到了中国对手的威胁,而且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得它们在中国的日子不如以前好过,因此欧盟必须通过“非常手段”保护欧洲企业的利益;
第二,与此前绝大多数案件为单一的“反倾销”相比,将更多地使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因为涉案产品或行业越来越高端,而高端产业一般都需要在国家的扶持下才能快速发展,欧洲企业认为中国企业得到的这些补贴带来了不公平竞争;
第三,与此前发起贸易调查必须有欧洲企业提出申诉相比,欧盟开始所谓的“自行立案”,即无需企业申诉,欧委会就可自己搜集证据决定立案。目前悬而未决的“华为中兴”案就属于这一类。
第四,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手段的打击对象正在从具体产品到整个行业,如光伏产业和电信设备产业,而且打击的产业也转在较为高端的战略性产业。欧盟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案件所涉及的低端制造业行业将越来越少。
对此,专家认为,虽然欧盟看起来咄咄逼人,但中国更占主动。李-牧山浩石说,“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太为重要,尤其是那些在已在中国长时间经营的企业,它们太离不开中国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