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世界各国面临同样一个困境,即理工教育脱离生产实践。产学研联合培养理工人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今理工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同时也在高校理工类专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产学研联合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 理工人才 理工教育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制造业规模居于世界第三,理工和理工科技是经济建设的核心架构,理工科技人才是经济建设的智力保障,推进高等理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理工教育改革要怎么改?以产学研联合培养为突破口,能紧跟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改革学科建设,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卓越理工师培养乃至理工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在理工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类型有很多,其中,能有效推动理工学科建设,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三明治”模式。“三明治”模式分厚三明治和薄三明治模式。厚三明治模式一般把学习分为3个阶段,进行“学习—实践—再学习”,第一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理工实践,培养理工技术能力;最后一阶段,学生回到学校,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专科学业。薄三明治模式也叫“工学交替”模式,在高校中应用比较广泛。它一般分为多个学习阶段,根据需要安排参加实践的次数和时段,因此形式多样。一般遵循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理工实践交替进行。“一年三学期均衡工学交替”是比较典型的工学交替模式。它把一学年分三个学期,两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一个学习进行工作实践。工作学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结合理论教学,逐年提高,并分阶段考核、答辩、评分。学生还可以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2)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一般经历四个过程,“基础理论学习+参与项目+回校总结学习+毕业设计”。建筑、水利、电力、铁道、石油学院通常采用这种模式,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把学生派往合适的大型建设项目工地,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参与理工的设计、施工和质检验收。实践结束后学生回校继续理论学习,这时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那些在理工实践中必需的但是过去的理论课程中没有的知识,最后进行毕业设计。对于非理工类的专业,项目式教学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进行。
(3)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通常是校企双方深层次上的合作,不拘于形式,只要使人才培养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比如上海电力学院与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厂、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公司开展的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其基本思路是以学校的专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结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重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模块,同时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模式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参与有机渗透到专业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中,包括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思想教育等整个教育过程。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通常效果显著,但是它涉及面比较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会较大。
2.改革教学计划,突出技术应用性
首先,产学研联合培养可以吸纳企业理工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教学计划。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四个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由易到难,逐步接近理工实践的原则,从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线路来构建。
其次,要强调实践教学。以广西工学院的机械理工及自动化专业为例。他们把企业现场实践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企业现场实践Ⅰ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技术进步、科技水平和现代管理方法。企业现场实践Ⅱ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具体了解模具设计及制造、数控编程操作的全过程。企业现场实践Ⅲ为11周,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以了解当前模具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情况。
3.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理工能力
无论何种培养模式,教师都是关键因素。对其专业领域的企业生产和研发活动全然陌生,不能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教师是难以胜任理工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因此,工科专业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工伦理观念,具备突出的理工能力,必须熟悉理工实践,并且精通企业产品研发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产学研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师提高理工能力提供了契机,比如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理工专业人才的模式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大多是来源于企业,结合实际的课题,与企业理工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师的理工能力也具有很多帮助。
参考文献:
[1]余群英.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综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关键词】产学研联合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 理工人才 理工教育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制造业规模居于世界第三,理工和理工科技是经济建设的核心架构,理工科技人才是经济建设的智力保障,推进高等理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理工教育改革要怎么改?以产学研联合培养为突破口,能紧跟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改革学科建设,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卓越理工师培养乃至理工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在理工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类型有很多,其中,能有效推动理工学科建设,改革教育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三明治”模式。“三明治”模式分厚三明治和薄三明治模式。厚三明治模式一般把学习分为3个阶段,进行“学习—实践—再学习”,第一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理工实践,培养理工技术能力;最后一阶段,学生回到学校,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专科学业。薄三明治模式也叫“工学交替”模式,在高校中应用比较广泛。它一般分为多个学习阶段,根据需要安排参加实践的次数和时段,因此形式多样。一般遵循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理工实践交替进行。“一年三学期均衡工学交替”是比较典型的工学交替模式。它把一学年分三个学期,两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一个学习进行工作实践。工作学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结合理论教学,逐年提高,并分阶段考核、答辩、评分。学生还可以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2)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一般经历四个过程,“基础理论学习+参与项目+回校总结学习+毕业设计”。建筑、水利、电力、铁道、石油学院通常采用这种模式,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把学生派往合适的大型建设项目工地,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参与理工的设计、施工和质检验收。实践结束后学生回校继续理论学习,这时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那些在理工实践中必需的但是过去的理论课程中没有的知识,最后进行毕业设计。对于非理工类的专业,项目式教学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进行。
(3)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有机渗透型合作模式通常是校企双方深层次上的合作,不拘于形式,只要使人才培养活动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比如上海电力学院与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厂、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公司开展的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其基本思路是以学校的专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结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重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模块,同时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种模式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参与有机渗透到专业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中,包括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思想教育等整个教育过程。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通常效果显著,但是它涉及面比较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会较大。
2.改革教学计划,突出技术应用性
首先,产学研联合培养可以吸纳企业理工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教学计划。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四个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由易到难,逐步接近理工实践的原则,从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线路来构建。
其次,要强调实践教学。以广西工学院的机械理工及自动化专业为例。他们把企业现场实践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企业现场实践Ⅰ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技术进步、科技水平和现代管理方法。企业现场实践Ⅱ为2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具体了解模具设计及制造、数控编程操作的全过程。企业现场实践Ⅲ为11周,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以了解当前模具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情况。
3.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理工能力
无论何种培养模式,教师都是关键因素。对其专业领域的企业生产和研发活动全然陌生,不能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教师是难以胜任理工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因此,工科专业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工伦理观念,具备突出的理工能力,必须熟悉理工实践,并且精通企业产品研发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产学研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师提高理工能力提供了契机,比如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理工专业人才的模式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大多是来源于企业,结合实际的课题,与企业理工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师的理工能力也具有很多帮助。
参考文献:
[1]余群英.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综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