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罢《廉政瞭望》第9期《棍棒下的村委会选举》这篇文章,感慨颇多。作为一名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我有两点看法:
一是暴露出我国农村法律意识的淡薄。严郁华等人为追求暴利,数年里多次用武力和金钱阻碍村委会选举,而且屡次得逞,到2004年12月才被公安机关制止。发生那么多次威胁、贿赂选举的事件,前去指导选举工作的乡镇干部为何熟视无睹?他们的法律意识到哪里去了?
二是暴露出对村委会工作指导和管理工作的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明文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如果一开始出现破坏选举这类现象就宣布选举无效,那么还会出现以后严郁华等_人多次参与破坏选举的事件吗?正是因为上级组织放松了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才会有当选的村主任损害老百姓利益和严郁华这类人牟取暴利、横行乡里的恶果。因此,如何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是农村改革中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读者:王建华
令人难忘的反腐杂志
在几次登陆《廉政瞭望》杂志网站后,我毫不犹豫地自费订阅了她,因为她确有令人难忘之处。
一是瞭望廉政建设。作为以反腐败为主要内容的时政类期刊,《廉政瞭望》每期重磅推出“聚焦”系列报道,客观分析现状,深度查找问题根源,及时提出建议措施。选题大而不空,角度高而不虚,行文环环相扣,批评一针见血,启迪思维,正本清源。
二是勇于直面腐败问题。腐败最容易牵扯到大众神经,直接关乎民心向背。《廉政瞭望》杂志的“关注”、“案例”、“调查”、“观点”、“时评”等栏目,勇于鞭笞嘲讽腐败、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追求时代真理。
三是深度报道热点新闻。以第10期为例,由于上海市发生政坛地震,引发了民众若干疑问,《廉政瞭望》火速推出了相关报道,快捷及时,体现了时政杂志不可缺失的新闻性和政治性。
四是高度重视编读互动。读者是刊物的上帝,开门办刊看似容易实则难。当众多媒体把编读往来作为尾缀之时,《廉政瞭望》却把“读者心声”放在显著位置,显示了对读者意见的重视。
不媚俗邀宠,不粉饰太平,举反腐倡廉大旗,造清明政治氛围,这也许就是《廉政瞭望》看了就能记住的真正原因吧。
读者:宋波(重庆)
何必“都要来”
在一些会议、庆典上,常能听到主持人自豪地宣布:“在家的各大班子领导都来了”、“党政工青妇的‘一把手’都来了”等等。
一些基层单位之所以热衷于什么大小事情都把领导干部请上门,其个中原因无非是想在领导面前炫耀一下自己,借领导的光临“造势”,并借机讨好上级领导,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这种“都要来”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还会增加基层负担。作为领导,无须什么会议“都要来”,还是把有限的精力真正用在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上为好。
读者:肖 旭
一是暴露出我国农村法律意识的淡薄。严郁华等人为追求暴利,数年里多次用武力和金钱阻碍村委会选举,而且屡次得逞,到2004年12月才被公安机关制止。发生那么多次威胁、贿赂选举的事件,前去指导选举工作的乡镇干部为何熟视无睹?他们的法律意识到哪里去了?
二是暴露出对村委会工作指导和管理工作的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明文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如果一开始出现破坏选举这类现象就宣布选举无效,那么还会出现以后严郁华等_人多次参与破坏选举的事件吗?正是因为上级组织放松了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才会有当选的村主任损害老百姓利益和严郁华这类人牟取暴利、横行乡里的恶果。因此,如何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是农村改革中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读者:王建华
令人难忘的反腐杂志
在几次登陆《廉政瞭望》杂志网站后,我毫不犹豫地自费订阅了她,因为她确有令人难忘之处。
一是瞭望廉政建设。作为以反腐败为主要内容的时政类期刊,《廉政瞭望》每期重磅推出“聚焦”系列报道,客观分析现状,深度查找问题根源,及时提出建议措施。选题大而不空,角度高而不虚,行文环环相扣,批评一针见血,启迪思维,正本清源。
二是勇于直面腐败问题。腐败最容易牵扯到大众神经,直接关乎民心向背。《廉政瞭望》杂志的“关注”、“案例”、“调查”、“观点”、“时评”等栏目,勇于鞭笞嘲讽腐败、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追求时代真理。
三是深度报道热点新闻。以第10期为例,由于上海市发生政坛地震,引发了民众若干疑问,《廉政瞭望》火速推出了相关报道,快捷及时,体现了时政杂志不可缺失的新闻性和政治性。
四是高度重视编读互动。读者是刊物的上帝,开门办刊看似容易实则难。当众多媒体把编读往来作为尾缀之时,《廉政瞭望》却把“读者心声”放在显著位置,显示了对读者意见的重视。
不媚俗邀宠,不粉饰太平,举反腐倡廉大旗,造清明政治氛围,这也许就是《廉政瞭望》看了就能记住的真正原因吧。
读者:宋波(重庆)
何必“都要来”
在一些会议、庆典上,常能听到主持人自豪地宣布:“在家的各大班子领导都来了”、“党政工青妇的‘一把手’都来了”等等。
一些基层单位之所以热衷于什么大小事情都把领导干部请上门,其个中原因无非是想在领导面前炫耀一下自己,借领导的光临“造势”,并借机讨好上级领导,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这种“都要来”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还会增加基层负担。作为领导,无须什么会议“都要来”,还是把有限的精力真正用在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上为好。
读者:肖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