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鲤鱼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条自由自在的鲤鱼,悠游在唐朝的河流里无疑是最幸福的。彼时是鱼洵乐,出游从容,真是个鲤鱼子孙繁衍生息的黄金时代啊。可是鱼儿的游乐之享,并非因为大唐一统帝国的赫赫声威,使得河溪之中水草丰茂、饵料丰盈,或者让天敌们生畏远遁、销影匿踪,带走了被窥伺猎食的危险,而是因为人们见之手足失措、蜷缩无前,不敢下以钩网将其捕获,更无胆量将之烹煎油泼,举箸挟之佐酒拌饭大快朵颐。
  据说,孔子后裔有不食鲤鱼之习。因为孔子之子出生时,鲁昭公以鲤鱼馈送称贺,孔子遂以“鲤”为名、以“伯鱼”取字,命名其子。孔姓后人睹物思人,追念宗祖,言谈中尚且避讳先人名字,又怎敢将鲤鱼剖腹刮鳞、食肉饮汤呢?在唐之先,鲤鱼已为人神化,受到了人们的尊崇。汉刘向《列仙传》有记,仙人琴高出入涿水,骑乘的正是一条赤色大鲤鱼,南朝陶弘景《本草注》记载:“鲤为诸鱼之长,形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江湖,所以仙人琴高乘之也。”民间传言,鲤鱼跃过龙门即可生出爪角化身为龙,东汉辛氏《三秦记》云:“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州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池中物奋力一跃,即能腾云乘雾,潜藏飞腾,鲤鱼可谓神异至极。
  不过,在一个“龙肝凤髓”都为人们觑觎与垂涎的国度里,易生易长、肉质鲜美的鲤鱼,多数情况下还是难逃自然常数,成为釜中爨、盘中脍,留香于人们的齿颊之间。但在有唐一朝的历史岁月里,鲤鱼却是遍体生辉,拥有金盾护体,免除被人所烹、葬人腹脏之命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律规定,民人不得捕食鲤鱼,若偶尔网得,须速即放生,且不得直呼其名,当称之“赤鯶公”——鯶为草鱼雅名。因鲤鱼之“鲤”与国姓“李”同音,不仅不可作食制肴,名字都不可妄称,违律出售者,则要受杖六十,皮开肉绽为轻,重者小命呜呼。鲤鱼成为李氏王朝的象征,跃升为“国鱼”,有了法律护卫,自然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传言,隋末世运有衰、国祚将替,李淳风、袁天罡以《易经》推演天道世事变迁,绘制了预言书《推背图》。书中第二像,为十八条鲤鱼离渊、剑穿二鱼之图,谶言称:“十八子称尊”,附诗云:“江中鲤鱼三六子,重重源流泉源起”。据说此是对其后李渊叛隋建唐之事的预言。不过,总揽一幕幕历史旧事,看其同处,预言是假,所谓秉受天命之言的流播,实是为谋反制造舆论,蛊惑人心。鲤鱼因其音,及与渊、水之关系,与李氏王朝未建时已经结缘。
  因名称之音与国姓相同,动物受到皇命保护,鲤鱼非为孤例,唐前唐后皆有前踵后趾。其前,《晋书》记载,东晋恭帝年少时顽劣调皮,“曾令善射者射马为戏”,用箭射马以为戏玩,有人或见不得残忍便劝谏道:“马者国姓,而自杀之,不祥至甚。”晋姓司马,射马杀马之举被以为是不祥之兆,恭帝闻言即叫停了游戏。其后,《武宗实录》载,明武宗朱厚照,属相为猪,姓之音同猪,遂以猪之豢养、杀戮,不利于圣躬健康与社稷稳固起意,于正德十四年下令禁止民间蓄猪屠猪。但猪为百姓衣食之源,规定极难落实,经大臣劝谏,禁令被废。
  因音同国姓而受到特殊政策的保护,确实是动物们种族繁衍中意外而至的福祉与恩宠。当然保护举措实施的思想来源,非是自然保护主义者的动物福利观念,而是由来已久古老信仰的残存遗世。一是对于语言灵力的崇信,古人认为,相关诅咒话语的念叨,相应的破坏效力或真会发生。一是交感巫术遗存的反映,古人相信,经过特殊仪式,击毁、侮辱某种替代物,可致使被替代之物事的败亡。譬如刺杀鲤鱼,谐音“杀李”,类于咒骂,同于针刺布人害人巫术,唐朝大统的维护者以为,如此之为会招致阴霾邪气,不利于王朝的皇命国运。唐朝的护鲤之举实是古人原始信仰思维的产物。
  现在已无资料查考唐朝禁捕鲤鱼之律法的起讫之期了,不过据推测,其或为中晚唐之时,记载禁令的段成式生活在9世纪前半期,正应其时。初唐、盛唐之時,唐朝正属勃兴之期,大唐气象雍容自度,帝国上升时期的自信力使其不会有如此琐屑之为。成书于8世纪初孟诜所作的《食疗本草》可以为证,书中将鲤鱼以胆、肉、刺、鳞等部位分开,分别说明了其所具的医疗价值,并无不可捕食的记载。至于唐末时分,军镇割据,豪杰并起,刻玺称王,纲纪败坏,皇室无暇自保其身,回天无力,怎会顾及水族异类?并且此时民不聊生,食无果腹,何能遵循禁令,让鱼儿在垂涎之下畅游呢?只有中晚唐交替之际,帝国大厦将倾,势力已衰,外强中干而扭转乾坤无力,才会不问苍生问鬼神,胡乱猜度,而有如此营营之措。
  帝王时代里,王命所顾,更多时是“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对于神异鲤鱼的保护,终究不能挽救没落王朝不可阻遏的覆亡命运。鲤鱼的狂欢之舞曲终人散,被历史快速翻过的梦幻一页,也成了鲤鱼苗裔们永远追想的遥遥童话。
  尽管鲤鱼又被赋予了“易长又贵”诸般吉祥的寓意,可后世的人们还是在腹犹果然时,赏之饲之,在贪馋饥饿时,则烹之食之。世人明悉,如许众多的吉祥物事,不过是人事情理的附会,护国佑民的祯祥福瑞,只是人们的美好意愿与期冀。而所谓待之不恭的降灾播殃,实是某种责任的推托。国安民富,重在清廉政治、修明人事、善待自然,只有在社会安定时,吉祥的符号才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回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的伟大变
2019年贺岁片中,居然有两部是科幻电影,而且它们居然都表现不俗,以此为依托,“中国科幻电影元年”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早在2015年,由于有多部根据科幻小说(首先是刘慈欣获奖大
以天津市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为例,通过对创建途径方法的探索实践,总结研究示范县建设成果、问题以及思考。
高全喜写这些书的时候,正处于生病时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有病其言也真。对比作者名气鼎盛时期的书,从这几本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能够有勇气将在人生特殊阶段的作品公诸于世,也是敢于正视自己的表现。  我跟高全喜之间,没有太多专业上的交集,但是围绕这三本书,我们有过两次交集。第一次是在写《画与真:杨飞云与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时候提到《艺术潮流》杂志,当初我作为编辑参与编纂《艺术潮流》杂志,刊
古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学科,通常归属到地质学中,我个人更偏好将古生物学归入到生物学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用大白话说就是化石或者说他们以化石的形式被保留了下来。因此简单说,古生物学就是研究化石的学科。古生物学对应的英文单词有两个,一个是Paleontology, 另一个是paleobiology。坦率说我分不清这个两个词的差别,学生问我,我就说Palontology强调的是从地质学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