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早产儿校正胎龄足月时潮气呼吸肺功能的观察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未接受机械通气的晚期早产儿在校正胎龄足月时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情况。

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且出院时校正胎龄达足月的未接受过机械通气的晚期早产儿(26例),为晚期早产儿组;以同期因高胆红素血症或新生儿ABO溶血症住院的足月儿为足月儿组(31例);比较两组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其中根据生后体重增长情况进一步将晚期早产儿分为宫外发育迟缓组(13例)与非宫外发育迟缓组(13例),比较两组的达峰时间比(ratio of 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nd total expiratory time,TPEF/TE)、达峰容积比(ratio of expiratory volume at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nd total expiratory volume,VPEF/VE)有无差异;并进行非宫外发育迟缓组患儿出生体重与TPEF/TE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1)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在监测潮气呼吸肺功能时的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组在校正胎龄足月时体重[(2.39±0.44) kg vs.(3.21±0.43) kg]、身长[(46.51±3.22) cm vs.(50.16±2.14) cm]仍落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晚期早产儿组的TPEF/TE[(41.74±10.94)% vs.(48.17±11.79)%]、VPEF/VE[(42.66±9.66)% vs.(48.31±9.94)%]、达峰容积[(8.02±2.85) ml vs.(10.23±3.56) ml]、每分通气量[(0.76±0.23) L/min vs.(1.00±0.44) L/min]明显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足月儿组、晚期早产儿组的TPEF/TE与VPEF/VE均有相关性(足月儿组:r=0.950,P=0.000;晚期早产儿组:r=0.958,P=0.000)。(4)晚期早产儿非宫外发育迟缓组的TPEF/TE、VPEF/VE更接近足月儿组,宫外发育迟缓组TPEF/TE、VPEF/VE均较非宫外发育迟缓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5,-2.109,P=0.011,0.047)。

结论

未接受机械通气的晚期早产儿在校正胎龄足月时气道(尤其是小气道)的阻力仍高于足月儿。宫外发育迟缓对晚期早产儿的气道阻力有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共同作用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获得DC、NK细胞,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用DC、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的微环境作用A375细胞,采用反转录PCR检测A375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下室的DC与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均能间接抑制上室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及双能量碘分布图在肾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5例肾癌患者双能量增强CT扫描数据及病理结果,分析双能量CT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双能量碘分布图在透明细胞癌及非透明细胞癌中存在的差异.结果 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图像质量相当,CT值[常规平扫:肾实质(31.90±4.10) HU,腹主动脉(45.60±6.30) HU,腰大肌(50.00±6.63) HU
患者女,43岁,主因发现上腹部肿物1个月入院.患者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约10 cm大小肿物,质中,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腹部彩色超声示:腹腔内胃后方、腹主动脉前方可探及一囊实性肿物,与肝、肾无明显关系,边界清,有包膜,大小约17.4 cm×11.1 cm,脾大.考虑肿物可能来源于胰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周边可见少许血
目的 探讨14-3-3 ε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3-3 ε蛋白在10例癌旁组织、25例低度恶性Buc[包括5例乳头状瘤、10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癌(PUNLMP)、10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21例高度恶性Buc(包括11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0例浸润性癌)中的定位及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
有关NICU中严重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及危害的报道不多。由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复杂而困难,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新生儿病毒感染可能被低估甚至忽略。少数研究表明,NICU的病毒感染发生率在5%左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发生率(15%)。本文简要介绍了NICU常见的重症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微小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并结合NIC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形态、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其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施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48 h的患儿60例,按机械通气时间分为2~6 d组、7~14 d组和≥15 d组。通过前瞻性研究,比较不同组VAP发生率,电镜下生物被膜结构,下气道分泌
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道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3月13日至2014年4月13日因呼吸困难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呼吸道梗阻的42例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胸部CT+三维重建等影像学资料。结果42例呼吸道梗阻患儿中,气管、支气管狭窄17例,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4例;塑型性支气管炎7例;喉头水肿5例;声门狭窄5例;气道异物4例;喉软化症3例;喉蹼1例。结论小儿呼吸
目的探讨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nasal Duo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DuoPAP)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呼吸机撤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76例HMD(Ⅲ~Ⅳ级)机械通气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nDuoPAP组41例,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方法选取张掖市人民医院NICU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