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uaye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 100036)
  经过多年的建设,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已经发展成为国防科技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此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创建5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走过的历程、全面思考新形势下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的创新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国防科技成果信息资源更加高效地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促进国防科技信息工作从多个视角拓展工作领域和工作思路。
  
  1 国防科技成果信息的内涵与作用
  
  科技成果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多数西方国家对科技成果只有具体的称呼,一般不采用“成果”这一层次的统称。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使用与科技成果概念类似的“科研成果”或“研发成果”等词语。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成果所代表的意义逐渐统一和固定下来,是指人类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劳动所取得的具有深化认识或改造客观世界作用的成就或结果,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
  国防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国防科技成果管理实践基础上,对国防科技成果的概念已经形成一种公认的看法:国防科技成果主要是指军工单位、军队系统及承担军品任务的民用单位在国防建设有关的论证、研究、生产、试验和军事装备使用、维修、技术革新等活动中产生的科技成果,通常分为国防专用科技成果和军民两用科技成果。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成果信息”一词在科技界广泛使用。国防科技成果信息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是指由国防科技成果的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构成的一类科技信息,提供有关国防科技成果的技术、评价、奖励、推广、密级、持有单位等方面的信息。与国防科技信息相比,两者在表现形式、信息处理流程与方法、对国防建设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进行信息处理都存在信息的采集、选择、评价、分析等环节。不过,国防科技信息的外延要更大一些,还包括与国防科技有关的图书、报告、期刊、专利等多类信息。
  国防科技成果信息集成了国防科技成果项目的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军事效益等多项内容,是国防科技成果服务国防建设和支援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其主要作用是:
  (1)提供装备技术信息,服务装备建设全过程:在装备建设的装备预先研究、研制、试验、定型到装备保障部队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装备技术的支持。要实现新技术的应用,首要的就是获取装备技术信息。从各系统、各部门产生的国防科技成果汇集成一个强大的信息源,通过广泛的横向和纵向交流,既能满足装备管理部门决策咨询的要求,又能保证基层单位获取急需的技术信息。
  (2)夯实国防技术储备,促进国防科技创新:为增强国防科技优势,赢得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略主动,我军正在努力提高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不断增加的国防技术储备,是实现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国防科技成果信息中往往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潜在技术信息,既有通用技术,也有专用技术;既有传统技术,也有高新技术。获取这些科技成果信息并进行深加工,是积蓄国防技术储备的一条有效途径。
  (3)输送军民两用技术,支援国民经济建设:由于国防科研项目投入大、要求高,产生的许多尖端国防科技成果都具有很强的先导性和先进性。随着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许多以国防建设为最初目的的国防科技成果往往都兼具民用的性质。通过这些军民两用技术的解密、信息交流和向民用转移,不仅能够带动民用技术的进步,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 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发展的简要历程
  
  2.1 起步和曲折发展前期(1961—1977年):我国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始于国防科技工业创建初期。原国防科委于1961年5月发布了《关于向国防科委报送科研成果的通知》,标志着国防科技成果上报和登记制度的建立和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的起步。由于常规武器由仿制转向自行研制过程中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成果推广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在各种推广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交流和应用。最具影响的就是1965年的“全军装备革新交流会”,向军内外展示了2000多项海军、空军、炮兵、装甲、通信、工程、防化和后勤装备各类发明创造和改进革新成果,效果显著。登记的成果通过编辑出版《国防科技成果通报》和《国防科学技术资料通报》发放给有关单位交流使用。保密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强调正确处理技术交流与保密工作的关系。
  2.2 恢复发展和统一管理时期(1978—1984年):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7月成立了国防科工委,实现了对尖端与常规国防科技成果的集中统一管理,初步建立起国防科技成果三级管理体系,为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度中断的国防科技成果上报和登记制度得到迅速恢复,相继发行《国防工业系统重要科技成果选编》、《科技成果通报》、《国防科技成果简报》等各类成果信息出版物。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技术交流会、技术报告会、小型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在为国防科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关键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跨部门军转民重点项目的推广,开拓了国防科技成果信息为民服务的领域。
  2.3 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1985—1998年):1985年,我国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加强。随着国防科技成果管理体系、法规的完善和经费渠道的通畅,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覆盖军转军、军转民及民转军3个方面,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防科工委从1992年起开始制定重点项目推广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推广了一批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项目。通过各地的成果信息发布会、军工部门与地方政府长期经济技术合作,推广和转移技术成果几万项,充分显示了军工技术的支柱作用。两报一网(《国防科技成果简报》、《军工技术民用报》、全国性军工技术网络)三位一体,使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在军工部门之间、军民之间得到广泛交流。国防科技成果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并开始了信息手段建设。国家军用标准《国防科学技术成果登记格式要求》于1990年批准实施。1991年发布《国防科学技术成果国家秘密的保密 和解密办法》。1990年建成成果登记信息系统,汇集了1978年以来军工部门和军队系统经过鉴定和定型的重大科技成果。1998年建成了成果综合推广数据库。
  2.4 装备管理体制调整的新时期(1998年4月至今):1998年4月,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管理体制发生重大调整。组建了中央军委领导下的总装备部和隶属于国务院的新的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归口管理军队内部产生的装备科技成果,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军工系统产生的国防科技成果。经过几年的建章立制,装备科技成果信息工作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装备科技成果管理的信息手段建设加快,建成了与各项成果管理工作配套使用的奖励系统、鉴定登记系统、全军装备科技成果信息网,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按照装备技术基础计划,组织了一批重点示范项目的推广,促进了装备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军工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注重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于1999年创建了一个集技术成果、资金、需求三位一体的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建立了与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区的区域合作关系,军转民成绩明显。在军工系统内部有重点地开展了数控机床改造等共性技术的革新与推广,促进了军工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和研制生产能力的提高。
  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几十年的实践表明:领导重视、观念创新是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成败的关键;管理体系、法规、队伍的完善和必要的经费支持是做好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的保障;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是加强国防科技成果信息管理和交流的必要条件;“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提高国防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
  
  3 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发展展望
  
  2006—2020年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服务,是科技成果信息工作面临的全新课题。《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确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对全社会科技成果信息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为目标的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于2005年启动。如何加强国防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为提高我军武器装备和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是当前和未来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总结和吸取不同时期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经验基础上,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应着重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信息即资源的意识,全面谋划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工作:为满足现代条件下我军装备建设对国防科技的迫切需求,各级领导机关和装备管理部门应强化“信息就是资源”的认识,积极推动国防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与应用。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成果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从战略高度全面谋划好成果信息工作,建立国防科技成果信息查询和交流制度,抓好成果信息服务与装备科研各工作环节的配套衔接。各级国防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努力树立主动服务的工作意识,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并有序开展本部门、本单位的科技成果信息服务。
  (2)建设强大的国防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为成果信息服务提供保障:成果信息资源数据库是开展成果信息服务的基础和保障。首先要下大力气整合军队和军工单位产生的国防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来源于装备建设,又直接服务于装备建设,是国防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主体,可以依托现有的成果管理工作体系由下至上地采集。其次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积极吸纳民用高新技术成果。某些民用高新技术领域的水平已领先于军用技术,为装备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于这些成果可以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以其他渠道采集。
  (3)搭建国防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成果信息交流:在军队系统中,应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军装备科技成果信息网,发布面向全军各军事专业领域最权威的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各部门、各单位应依托军网建立成果供需互动平台,为各自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在军工系统,应继续发挥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向民间的辐射作用,同时依托情报网在军工单位之间开展国防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两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对国防科技成果资源库的查询制度得以保证。此外,可以通过各类国防科技成果信息出版物、科技成果展示会及技术推广交流活动,促进国防科技成果信息的广泛交流。
  (4)做好国防科技成果的保密解密工作,挖掘解密成果的资源潜力:国防科技成果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带密级的项目很多,其中又不乏系统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科技成果。如果因为保密问题就将它们束之高阁,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此,要在原有成果保密解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现实情况对国防科技成果的秘密范围、密级确定、解密原则等重新进行更加科学和清晰的确定,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使成果的保密解密工作得以发展并落到实处。要按照规定,及时做好带密成果的解密和发布工作,确保这部分成果资源的有效利用。
  (5)注重国防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知识化的成果信息服务: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已经成为决定装备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重视成果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使其从信息层面逐渐提升到知识层面。一是就国防科技成果信息本身进行日常性的分析加工,为技术信息服务做好储备。二是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果信息挖掘和咨询服务。三是统计分析成果信息,为装备机关和成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四是提取成果相关有用信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提炼出技术专家和科研单位的专业优势,为实际技术难题提供解决的线索和途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 (RPV)大型锻件常用钢为对象 ,研究了应力对贝氏体相变的相变动力学及相变塑性的影响 ,得到定量描述应力诱导相变及相变塑性的模型 ,为下一步利用数值模拟
一、概述管状直流阀是苏联七十年代末发明的一种新型直流阀。它克服了片状直流阀的所有缺点(除余隙容积大之外),经济效益显著。在我国,直流阀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一个薄弱环
类似机床床身的大型铸铁件,往往因断面壁厚悬殊(见图1),铸造后产生程度不同的挠曲变形(见图2)。其实际变形量取决于铸件长度、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断面壁厚厚度比(i=s_2/s_1)
随着教育国际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速,我们常常追问怎样做一种融合东西方优势的现代教育。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完美的学校,没有一种教育方式可以适合所有的孩子,但这正是这个时代
目前国内使用的汽车装油鹤管五花八门,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设计了一种自升自封式装油鹤管,现介绍给大家。1 鹤管结构 该鹤管由两大部分组成,如
目的:研究洋川芎内酯I在灌胃和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尿液和胆汁中的排泄特征,为该成分的临床前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大鼠按剂量72 mg·kg-1灌胃和尾静脉给与洋川芎内酯I溶
一、树立形象七年级学生刚入中学校门时,充满好奇,又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因而对学校、老师是用审视的目光去认识、去接受。此时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是第一接触者,班
数字出版是出版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编辑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在未来的数字出版领域立足并发挥最大能量,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五个要素进行分析。 Digita
我厂是生产各种内燃机进、排气门的专业厂。由于气门毛坯是采用电热镦粗后锻压成型的,因此,锻模频繁地承受着工件的挤压和摩擦,如果不加以润滑,模腔极易变形和拉伤,既影响产
机械工业部于1977年发布并执行了JB2102—77“CD_I、MD_I型电动葫芦用断火限位器(以下简称限位器)技术条件”。我们于1984年8月对山东省博山低压电器厂生产的上述限位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