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遮蔽 探求真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一间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中,根据因体定教的教学原则,我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多可喜、亦多可悲”,然后分析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揣摩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自认为这么处理牵住了散文教学的牛鼻子,切入巧妙,构思合理,理解深刻。
  可是,课堂上有同学突然举手问:“文章的主旨是通过记述自己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表达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与女性生活有联系的事和物,比如什么阁什么闺来表现这种情感,可作者为什么偏要选择一间与女性生活无关的书斋来寄托这种情感呢?”
  我一时陷入沉默,无法回答。看来我在文本的解读上受到了惯性思维的遮蔽,认为只要抓住了该文的神——“多可喜、亦多可悲”,然后分析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就能把文章分析透彻,可这种分析流于形式,浮在表层,没能触碰到文本的深层内涵。我要和学生一起重新细读文本,去除遮蔽,从新的视角去深度解读。
  从哪个角度去重新解读文本、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呢?先贤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文本解读离不开作者的视角,必须从作者的人生轨迹、家庭背景、社会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探求藏在文本深处的情感,才能触碰到文本的核心。
  一、少年得志与科场蹭蹬——从作者的人生轨迹角度探析
  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1],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少年的归有光,虽经历了家道沦落、叔父异爨的不幸,但这没有击垮他,反过来却激发了他埋首苦读以博取功名、复兴家业的进取之志。这一点在《项脊轩志》原文的后论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后论在选入教材时被删掉了,教学时有必要作适当补充。
  写作本文时作者18岁,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对首段书斋景物和读书生活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读书之乐这个层面,而应有更深的发现。我们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里听出的,不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逸潇洒,也不是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雅致,更不是柳宗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傲然天际,而是一个年轻学子面对光明前景以苦为乐的奋发砥砺,这背后更能体现出少年归有光通过读书取功名以重振家声的拿云之志!
  后文补记“庭有枇杷树”一处写于作者34岁,此时作者尚未中举(归有光中秀才后连考六次方于35岁中举,此后八上公车不遇,靠授徒讲学营生,60岁中进士)。科场的蹭蹬,不断地消磨着他的雄心。这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意蕴,就不仅是借景抒情,表达对亡妻的无尽思念,还有对时光流逝而自己一事无成的愧疚,更有自己通过读书取功名以重振家声的理想受挫、志向搁浅的深沉悲伤……
  同样的道理,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同样是写人,为什么写母亲和祖母时用了表达强烈感情的词,而写妻子时一个写感情的词也不用?一般的理解是这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推崇孝道,天经地义;赞美夫妻深情,则贪恋女色、胸无大志。可是,如果从作者的人生轨迹角度去探究,我们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前文写于作者18岁时,还未经历科途的蹭蹬,胸怀远大,意气风发,家道中落的伤悲尚可通过长号悲歌去抚慰;而后文写于作者34岁或稍晚一点,科场的一次次失败消磨着他的雄心壮志,这时妻子的离世就成了摧垮归有光所有的生活热情和人生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悲到极点,怎会有声?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是作者理想搁浅、壮志破灭的极度悲痛!
  可以说,从作者的人生轨迹角度出发,结合文章的写作时间,我们对文章的解读就能进入到了更深的层面,发现了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幽微而又细腻的深层意蕴,触摸到了作者不甘沉沦、重振家声的志向以及志向受挫后的的深沉悲伤。
  二、中道沦落与重振门庭——从作者的家庭环境角度探析
  历史上的归家曾经显赫一时:“自工部尚书而下,累叶荣贵,迄于唐亡,吴中相传谓之著姓……时人为之语曰:‘官家印,不如归家信。’”[2]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作者心有不甘:“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3]他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耀祖宗,重振门庭。先祖归道隆曾居项脊泾,项脊轩以此而名,明显含有光耀祖宗、重振门庭的志向。
  从家道中落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中写三个亲人的文字,看到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归有光借老妪之口回忆母亲的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眷念,不过略微考证归有光母亲相关行状,此处忆母而泣当有更深的含义。据说,归母周孺人怀有光时,“家数见征瑞,有虹起于庭,其光属天”,因名其子为“有光”,复兴家业之意相当明显。“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4]母亲的这番殷切督促之意,实与祖母对归有光的殷殷期盼之情并无二致。因此,归有光对母亲和祖母的伤极而泣里,流露出的有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更有祖母和母亲对自己搏取功名、重振门庭的苦苦期望,同时也交织着作者自己功名未就、母恩难慰的为子之痛。
  寫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一节表现的也不仅仅是琴瑟和谐、夫妻情深,更有妻子对丈夫通过读书获取功名来重振门庭的默默支持与殷切期望。新婚燕尔之际,二人没有沉浸闺房,而是丈夫读书轩中,妻子默默陪同,妻子对丈夫读书举业的支持已赫然纸上。“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一句也可看出妻子在姊妹们面前时常提起自己的丈夫,她深为自己丈夫而自豪,她也深信丈夫定会通过读书来重振门庭的努力。   从作者的家庭变化的角度去解读文章,我们分明能看到少年归有光为重振门庭而发愤读书的功名志向和人到中年功名志向受挫后的深沉悲伤。
  三、文化传统与功名志向——从作者所处的传统文化角度探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花卉演变为具有不同内涵的文化符号,如荷花的纯洁,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梅花的傲骨……它们绽放于华夏民族心灵世界的深处,闪烁着哲理思辨的光芒,散发着人文之美的芳香。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发现散落在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也有着深刻的喻意,在解读时可能被我们轻易滑过。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作者杂植兰桂竹木,可不仅仅是为了点缀风景,而应有着深层的寄托。兰,花中之君子者也,象征了作者的兰质蕙心,更有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雅人深致,一种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桂,则隐含了“蟾宫折桂”、考中进士的意思,“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是美景,是心境,更是对未来科举仕途飞黄腾达的无限憧憬。
  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则能品出他的多层意蕴:枇杷多核、多果,有“多子”之喻,这在“多子多福”的封建社会是约定俗成的文化隐喻。妻子死的那一年亲手种下这棵树,有对我的一往情深,有对重振归家的祈祷,更有对我科场仕途的祝福……而多年之后我看到这棵树,已亭亭如盖,联想到现实中家道的中落、生活的落魄、科场的蹭蹬,作者自然表达出了对岁月无情、功名難就乃至命不可测的深沉喟叹!
  综上所述,从作者视角去解读文本,综合分析归有光的人生轨迹、家庭环境变化,并结合当时的传统文化,不难发现人教版《教师参考用书》“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的解读虽然合理,却不免浮于表层,未能看到少年归有光为重振门庭而发愤读书的功名志向和人到中年因功名志向受挫而产生的深沉悲伤。可以说,《项脊轩志》是叙事、抒情之作,更是言志之作,它不仅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更寄托了光耀祖宗、重振门声的雄心壮志及因功名志向受挫而起的深沉悲伤。
  从这个角度去重新解读文本,上面同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文章是叙事、怀人之作,更是言志之作,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痛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更是寄托了作者的功名意识和使命意识,而最能体现作者功名意识和使命意识的便是那一间书房——项脊轩。
  参考文献:
  [1][2][3]归有光.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4]归有光.先妣事略.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命题与选题    我们从命题与选题的差别来破题。命题作文就是老师出题目,你在这个题目下写作。当然是能分出高下来的。选题作文,就是题目自己任选。一般说考试不能任选,那样可以事先准备好,也就考不成了。考试只能是命题,没办法。  我要说的是,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的差距其实就是中学和大学差别的缩影。在中学的时候,不仅作文,其他很多课程也是在命题之下进行的。老师不仅给出方向,而且给出题目让你去琢磨,而不是
省试湘灵鼓瑟/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历来为人称道。为何不是“江上数青峰”?比较言之,“江上数青峰”,只是客观陈述,而“江上数峰青”,有突出“青”之意。突出“青”字,就是突出一种色调,突出一种感觉。   一者,曲终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来说,3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然而,正是在这短短的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使国家发生了亘古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正是在这30年,中国人民日益共享改革成果,受惠最多,满怀信心地迎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今年又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以下简称“大讨论”)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
一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被选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同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故乡》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皆置于《孤独之旅》之前。《孤独之旅》并非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篇目,它也曾入选人教版(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篇目结构为鲁迅《故乡》、曹文轩《孤独之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和黄蓓佳《心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部编版,该单元的文体都是小说,涉及的事件都与少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常有机会随侍先师席泽宗院士。先师讲学余暇,也不时回忆学界前辈种种轶闻趣事,每每令我听之入迷,或大开眼界,或心向往之。  一日先师闲谈时曰:某院士曾向我亲言:“自己一生学问,就从几册书中来。”初闻此语,颇觉夸张,因与我一向服膺的“博览群书”之旨明显不合。先师日:这样的书,当然是指那种能够为一门学问打下扎实基础的传世之作,非等闲之书可比
《人生五十半部书》,顾伯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46.00元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个理论思维来自何处?是实践和学习。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五十半部书》(以下简称《半部书》),恰恰就是实践和学习的产物,使人受益颇多。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机构在推荐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时,赫然就有这本《半部书》。书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顾伯平同志。念及伯平同志工作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情境”为载体,“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察要求”。新高考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考察语文关键能力。在特定情境中,根据任务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考察重点,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情境”与“任务”。如何落实以上精神,大家一直在摸索。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中的文学类阅读题在这一点上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在美国德堡大学历史系任教的江勇振教授经数年全面细致地爬梳整理撰写出的《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以下简称《胡适的情感世界》,引文仅注页码)一书,从情感的一面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的胡适。书中描述的情感生活丰富的“新胡适”无疑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胡适私生活的固有印象或想象。这应是这本书值得人们关注的价值所在。然而,揭示历史真相以及重新审视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取一种怎样的态度比较合适,换言之,历史叙事
《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论点摘编”栏(第163页)有一题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作者侯长先生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根据《宋诗选注》责编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钱锺书先生“坚持不肯选人”的原因,是认为“《正气歌》全取苏轼《韩文公庙碑》,整篇全本石介《击蛇笏铭》,明董斯张《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等皆早言之;中间逻辑亦有问题。”侯先生引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由于忽略文学史发展的本身特性,由于唯政治学、阶级论的批评观念与方式,以至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佐证与附录。这种观念与方式同样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思维,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几乎成为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颂歌史,这尤其在“十七年”文学发展的梳理研究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述。  改革开放后,在对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观念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