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乙烯类食品接触材料中8种添加剂

来源 :色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接触材料中添加剂残留量的测定为食品接触材料从源头进行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只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迁移量的测定,对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仅局限于残留单体、低聚体、重金属,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双酚类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对食品接触材料中添加剂残留量的测定较少.该研究系统地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及仪器分析中影响8种添加剂分析准确度与响应灵敏度的各主要因素,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聚乙烯材料中8种添加剂的定量分析方法.聚乙烯样品冷冻研磨后,取2.0 g样品采用甲苯作为萃取溶剂,80℃,10.34~11.72 MPa(1500~1700 psi)下对其进行加速溶剂萃取,取10 mL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10 mL初始流动相(甲醇-水,7:3,v/v)定容.采用ACQUITY UPLC BEH C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柱温30℃,进样量5μL,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在210~400 nm范围内扫描,230、250、280、330 nm监测,外标法定量.8种目标物在0.2~1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空白聚乙烯样品添加含量为0.05%时,加标回收率在83.8%~103.4%之间,RSD在0.14%~7.86%之间.对于含量为0.2%~0.9%之间的质控样品,8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3.5%~118.5%之间,RSD在4.61%~15.6%之间.8种目标物的定量限为0.02%.应用该方法测定10份市售聚乙烯食品包装袋和手套,其中6份样品均检测出含有亚磷酸三(2,4-二叔丁苯基)酯(抗氧剂168),含量为0.02%~0.07%,均小于GB 9685-2016规定的聚乙烯类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剂168的最大使用量(0.2%).该方法能够满足聚乙烯类产品中8种添加剂的分析要求,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风险监测.
其他文献
统计严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AE)报告,评价其发生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械提供参考.
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城市群的迅速增长,大量的地下商场、地下超市等大型地下建筑开始建立,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暗含着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封闭性强,出口少的
本文通过引用国内计算污染物通量的5种主要方法,探索建立了基于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核定太湖流域典型河流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通量的估算方法.相比传统手工监测方法,自动监测由于
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承载性能优异与相邻干扰系数小等优势,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孔壁
局域尺度上的水文或农业应用亟需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SM)数据,微波土壤湿度空间降尺度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中"光学/热红外与微波数据融合"的降尺度方法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这类方法依赖于遥感地表温度LS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或由LST分解得到的SM指数,受限于LST"云污染"、LST与SM解耦效应和LST分解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规避上述问题,本文通
通过金相、扫描、能谱和辉光等方法研究了酸洗板表层以及热基镀锌板锌层中的元素分布规律,锌层组织特点及粘附性控制机理。结果表明:酸洗板存放时间长,表层C、O元素含量高,Si
本文结合臭氧治疗仪传导发射的具体整改案例,介绍了针对传导发射超限值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及整改思路,同时针对传导发射的整改可能对电气安全检测项目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