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状况与政策调控对股市的影响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向可控的方向不断转化,宏观调控政策就不会进一步从紧,我国股市就有上涨的空间,就会有较大的机会。
  
   阶段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束了连续下滑7年的局面,进入了“七上八下”横向运行的阶段。2000年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的7.1%回升至8%,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虽然2001年经济增长率回落至7.3%,但2002年又一次回升到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字在2003年达到了9.1%,经济出现了全面启动的信号。种种迹象表明,自1997年以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为代表的经济萧条期正在逐步结束,目前经济发展正逐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
  进入2004年,我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增长。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7%,工业增长率17.7%;财政收入为6944亿元,同比增长33.4%,创历史记录;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8.2%,达到2398亿美元,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城镇新增就业2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8%,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达115万人,占全年目标的23%。
  从我国2004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上看,经济周期的运行将会延续2003年的势态,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
  
   存在问题
  
  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出现以及当前经济大好形势的产生,应当主要归功于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增发国债,扩大基本建设投资,刺激经济的政策。就是在这种持续几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我国的经济才结束了连续下滑的局面,出现了强劲的上升势头。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国经济是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靠投资推动,经济的过热也是投资推动的。当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大幅增长的同时,局部领域已经出现过热现象。其最主要表现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2004年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增长43%,增幅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19234个,同比增长31.1%;钢铁增长了107.2%;水泥增长了101.4%;此外房地产投资增长了41.1%;公共设施建设增长了81.6%。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已经明显地产生了投资膨胀。投资膨胀又进一步引发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是投资膨胀引起了“圈地”膨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必然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到2003年底,我国的耕地已经从过去的17.5亿亩下降到14.9亿亩,减少了2亿亩。
  二是引起信贷膨胀。200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8342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一季度,银行贷款增长59.2%,同比加快了6.1个百分点。
  三是引起通货膨胀。投资膨胀首先拉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2004年一季度,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14.8%,环比增幅也超过1%;3月,生产资料价格虽然有所回落,环比增幅仍达到1.3%。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粮食价格的上涨,又进一步引起了通货膨胀。2004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8%,4月上涨了3.8%。
  
   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
  
  面对经济过热的状况,中央政府不得不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一,认真清理在建项目,严控新上项目。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建设项目的资本金比例。直接压缩投资规模。
  第二,加强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继续做好清理开发区的工作。任何项目都是投资在土地之上的,减少了被占用的土地,必然有效地控制了投资规模。
  第三,适度控制信贷规模,加强信贷管理。早在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随后,央行又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从2004年4月25日开始,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再次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坚持独立审贷,优化信贷结构, 加强了信贷管理。银监会也加强了对银行信贷的监管和约束。
  可以认为,我国以单一刺激经济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阶段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第二个宏观调控政策阶段,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有松有紧,结构性调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有效控制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促进经济平稳加快增长,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阶段是一个最复杂,也最需要调控艺术和调控水平的阶段。既要控制经济过热,又要防止经济复归低迷。如果政策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保证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政策运用不当,经济过热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将进入第三个宏观调控政策阶段,即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收紧的阶段。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全面收紧的阶段到来时,我国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短期看,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收紧的阶段还不会来临。从中长期看,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收紧的阶段何时来临,关键要看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先后出现过两个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收紧的治理整顿时期。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抢购风潮”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国家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另一个是发生在1993-1996年之间,由于社会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994年全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7%,国家不得不又一次采取全面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可以说,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宏观调控政策松紧变换的风向标,通胀率的升高将是宏观调控政策由放松转向收紧的重要转折点。
  从历史上看,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率存在着一种动态关系(见图):
  图2
  从右图可以看出,在良性通胀阶段(1990-1992年),经济周期是上升的;在恶性通胀阶段(1993年之后),经济周期开始下滑。
  股市周期与通货膨胀率也存在着一种动态关系(见下图):
  


  从下图可以看出,良性的通胀(1990-1992年)对股市是助长的;恶性的通胀(1993年之后)对股市是助跌的。
  为什么在恶性通胀阶段经济会滑坡,股市会暴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产生了恶性的通胀,宏观调控政策必然会转向全面收紧。从右图可以看出,良性的通胀(1990-1992年)阶段,政策周期的运行是趋松的;恶性的通胀(1993年之后)时期,政策周期的运行全面转向收紧。而伴随着恶性的通胀阶段的来临,政策周期的全面收紧,不仅经济会持续滑坡,股市也会进入漫漫的熊市。
  
   上轮通胀与本轮通胀区别
  
  上一轮通胀与本轮通胀的相同点是:二者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升高推动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上一轮通胀与本轮通胀的不同点是:
  1、上轮通胀发生在短缺时期,原材料价格升高,企业可以高来高走,从而引起全社会物价普遍升高;本轮通胀是发生在过剩时期,原材料价格升高,难以推动积压产品的价格走高,因而目前的通胀不是全社会物价普遍上涨的通胀,而是部分产品价格上涨过高导致的通胀。
  2、上轮通胀是有涨无滞,整个社会物价全面上涨,社会商品没有积压过剩;而本轮通胀是滞涨并存,当某些商品出现短缺,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还有许多商品仍处于需求不足,价格大幅下滑的状态。
  3、上轮通胀是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98%条件下发生,物价上涨至5%,仍属良性通胀,银行仍然是正利率;而本轮通胀是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1.98%条件下发生,物价上涨至2%,银行就已经出现负利率,因此,银行升息的压力较大,宏观调控的余地较小。
  4、上轮通胀是在社会就业压力相对不大,下岗职工人数相当较少的情况下发生,因此,通胀对社会造成的压力相对不算太大;而本轮通胀是在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下岗职工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物价刚有上涨,就形成对社会的较大压力。
  5、上轮通胀是在经济运行全面过热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通胀的恶化,导致宏观政策全面收紧;而本轮通胀是在经济运行中出现部分过热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只是结构性收紧,而不会产生宏观政策的全面收紧。
  因为本轮通胀的特点,就决定了在通胀率还不很高时,就要采取适当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也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全面收紧。
  
   未来股市将如何运行
  
  目前,由于我们采取了适当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股市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2004年4-5月,上海股市已经从1783点连续跌到1500点附近。未来的股市如何运行,将直接取决于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如何。而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又直接取决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如何。从短期来看,关键就看第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的情况。
  如果第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显示,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作用,过热的经济得到有效的控制,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就会松一松,股市就有可能涨一涨。如果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产生作用,过热的经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就会进一步从紧,甚至推出利率上调的政策,股市就有可能继续下跌。
  我认为,只要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增速出现回落,投资品的价格就会回落,通胀率就会随之回落。具体讲,只要第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不超过40%;物价(CPI)保持在3%左右,不超过4%,宏观调控政策就有可能减小收紧的力度,同时,商业银行的利率也就没有提高的必要。
  问题是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达到9.7%,这是与去年一季度9.9%这样一个较大基数相比较的情况下形成的。而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即使维持较平稳的增长,但是由于去年二季度受非典影响,GDP只增长了6.7%,与这样一个较小的基数相比,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长率很有可能超过10%,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容易给人们造成经济过热的错觉。
  需要理解的是,政府采取收紧的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其目的是要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不是要限制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调节时,不可能在目前采取全面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在调控经济过热的同时,也会保持和保护来之不易的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可喜的是,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宏观调控效果已经显现:“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8%,增幅比今年1-3月回落5个百分点。4月当月投资3989亿元,同比增长34.7%,增幅比3月回落8.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明显加速,第二产业投资增幅回落较大。”“除石油加工等少数行业外,工业各主要行业投资增幅均呈回落态势。”“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已经显现,一是投资的增长速度在逐步下降,特别是房地产增幅下降较明显;二是贷款增长速度下降明显;三是4月当月新开工项目得到了初步控制;四是投资品供应的紧张局面已经有所缓解。”另外有统计表明:2003年12月,房地产投资增长了41%,而今年3月只增长了27%。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回落,减少了对钢材的需求,引起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这对减轻未来的通胀压力,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只要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向可控的方向不断转化,宏观调控政策就不会进一步从紧,我国的股市就有上涨的空间,就会有较大的机会。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其他文献
针对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和总流经时间最小的双目标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算法将矢量评价遗传算法的采样策略与一种新的基于Pareto支配与被支配关
针对时变双向中继信道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问题,提出多天线场景下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信道编码的非相干物理层网络编码调制和检测方法。首先,为了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设计了源节点的空间调制矩阵。然后,将差分空间调制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结合,推导得到中继节点处叠加信号的最大后验概率检测表达式。同时,结合叠加信号的星座图,设计从叠加星座到中继转发符号的映射方案。最后,利用信道编码的线形结构,结合比特交织、信道译
为了克服传统差分演化(DE)算法在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出现的收敛性慢和容易陷入早熟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单形正交实验设计的差分演化(SO-DE)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结合单形交
由于目前数码相机在获取自然图像时,都存在着某种颜色滤波阵列(CFA)插值效应,使得图像颜色分量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CFA插值产生插值特性的图像拼接篡改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颜色分量进行CFA插值预测,得到预测误差;然后计算图像块预测误差的局部加权方差得到图像块的CFA特征;最后根据高斯混合参数模型,对提取特征进行分类得到篡改区域。在标准拼接篡改图像数据集中的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