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归纳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对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49例患者实施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常规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IMI(心肌梗死溶栓)Ⅱ级、Ⅲ级的血流改善率分别为38.77%、55.10%;LVEF(左室射血分数)为54.62±9.0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两者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患者,尤其能使急性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得到很好的改善。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08-01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1]。此方法能有效、快速的对患者进行灌注治疗,极大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此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常在治疗后出现梗死血管无血流的现象,极易导致局部血小板产生聚集、血栓的形成等危险。为解决此类问题,归纳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血栓抽吸、替罗非班两者联合共同介入治疗该病,获得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归纳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对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9例、38例;年龄为40.7-68.2岁,平均年龄为(49.64±7.05)岁;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的12小时以内接受治疗,入选患者未有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癌症等疾病。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为24例、43例、20例。所有患者伴有的病症、病变部位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运用波立维、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外加1万U的肝素,手术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患者,依据活化凝血的时间适当补充剂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外加替罗非班和肝素药物,按照患者体重每千克10?g的剂量进行药物推注,保证3分钟内推注完毕。随后以每千克0.15?g的剂量运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持续给药。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指引导丝沿导管通过病变部位到达闭塞血管的远端。通过钢丝将抽吸导管送入患者血栓病变的近端部位,大約2cm处,与30ml的负压注射器相连后进行抽吸。在抽吸的过程中,可依据造影的结果,使抽吸导管进行缓慢的后撤、推送,直到血流改善、血栓影完全消失。抽吸结束后立即运用5mg的替罗非班、硝酸甘油向冠脉内给予注射,观察TIMI的血流变化,按照患者病变特点进行支架的选择并置入。TIMI的分级标准为Ⅲ级,造影剂能在冠脉内迅速完全的清除和充盈,全部再灌注。Ⅱ级,局部再灌注,造影剂能在冠脉的远端全部充盈,在清除和充盈速度较为缓慢。Ⅰ级,部分造影剂能通过冠脉的闭塞部位,但远端冠脉的充盈程度较差,局部灌注。改善率为(Ⅱ级+Ⅲ级)。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9例观察组患者在经治疗后TIMI的血流改善,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3例、19例、27例;术后未出现出血状况。在治疗1-2月后对LVEF进行评分,并询问心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评分为(54.62±9.06),2例患者的心脏发生不良事件。38例对照组患者在经治疗后TIMI的血流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1例、19例、8例,LVEF分数为(54.62±9.06),回访时产生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为2例、再次出现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为2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53%。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接受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常会出现慢血流、无血流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可能与再灌注损伤,血栓碎片引起的微循环出现栓塞等相关[2]。此类现象发生后致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早期的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等梗死后的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再次住院的几率,甚至会导致患者突发死亡[3]。为解决临床治疗中这一缺点,有研究证实,在行介入治疗时,将血栓抽吸应用其中,能尽可能多的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反复抽吸,使远端栓塞、无复流现象大大减少。替罗非班药物可与血小板的表面受体进行特异性的结合,有效的阻断促进血小板聚集物质的结合。两者连用增强了抗血小板的作用,更加彻底的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而替罗非班药物在抗血小板的同时,将大量炎性因子与缩血管的物质彻底释放,使TIMI的血流分级得到改善。传统介入治疗中极易产生内皮功能的紊乱,而此药物不仅能使其产生逆转,将梗死血管的血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能减少血管远端出现栓塞的现象。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替罗非班、血栓抽吸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TIMI的血流明显改善,Ⅱ-Ⅲ级为93.88%,将再灌注性大大增加,仅1例患者术后心脏出现了不良事件。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运用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共同向冠脉给药进行介入治疗,手术简单方便,将心梗面积缩小的同时,也减轻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东晖,金元哲,王琦,姚凤臣,柳兢.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应用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05):44-45.
  [2] 骆金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1,22(09):119-120.
  [3] 王子良,周立华,邓锁琴.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2,7(01):167-16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为探讨不愿手术的肛裂患者需要保守治疗的方药,减轻患者痛苦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我院肛肠科采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肛裂。方法:将82例肛裂分两组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麻杏甘石汤加味,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证明此方是治疗肛裂疗效较好的方药。  【关键词】肛裂;麻杏甘石汤加味;中药汤剂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4 【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碳酸氢钠、654-2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急诊科就诊的眩晕患者88例分为两种: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5%碳酸氢钠注射液60ml加如654-2 10mg静脉滴注;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200ml,分别在治疗15天后疗效评定及总疗效评定,观察眩晕治疗情况及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15天后总疗效及起效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期刊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反复哮喘发作可以引起患者严重的焦虑情绪,焦虑情绪能增加哮喘病人的气道阻力, 增加已经存在的过度通气和导致呼吸肌疲劳, 从而加剧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通过酸枣仁汤治疗哮喘引起的焦虑,以期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27-02  1 一般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是否具有预防与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口服,两组患儿出现腹泻后均加用蒙脱石散及补液治疗,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病率﹑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继发腹泻11例,发病率为18.3%,对照组腹泻24例,发病率为4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胶囊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诊断为卵巢囊肿78例,均为门诊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年龄19-45(34.32±2.71)岁,口服中药治疗胶囊。对照组30例,年龄21-47(34.8±3.09)岁,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治疗后依据卵巢囊肿直径评价疗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卵巢囊肿直径明显缩小,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
期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99-0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中毒、缺血、外伤或机体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主要包括自发性疼痛、疼痛易感、痛敏和疼痛累积等,通常呈慢性,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这类疼痛对阿片类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反应较差。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其结构类似于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200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39-01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毒复制并最终将病毒从机体清除,阻断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进程和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并减少肝脏相关疾病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单纯应用a-干扰素治疗和将a-干扰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单纯七氟烷吸入与10%水合氯醛灌肠在门诊CT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年龄在3天-3岁之间的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单纯七氟烷吸入组(Q组)和水合氯醛灌肠组(L组),每组30例。患儿检查期间采用密歇根大学镇静评分法判断镇静深度,监测并记录患儿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分别记录患儿诱导前(T1)、诱导后(T2)、苏醒时(T3)时的镇静评分以及诱导时间(t1)、检查时间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肾舒颗粒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口服肾舒颗粒1包(10g)开水冲服,每日三次,灯盏花素50mg入液静滴,每日一次,共三周;对照组36例单用灯盏花素,共三周。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2.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肾舒颗粒与灯盏花素联合可显著提高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43-0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國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EH早期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然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产生严重的、致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