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sky_z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明确《建筑结构》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阐明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重构教学内容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 建筑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目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筑结构》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本位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以下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改革思路与做法进行阐述。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结构》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平台的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围绕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明确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为:
  本课程由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等内容组成,按结构材料类型划分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设计。在研究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
  本课程的作用:一是为后续专业课程《主体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等课程奠定所需的结构基础;二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奠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三、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的岗位对必要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同时考虑工程技术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该课程,选用以结构材料类型划分学习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
  考虑目前建筑工程界木结构已很少使用,不纳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常用的结构材料体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由于每种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有显著的区别,因此把它们分别作为单独的情境来学习,加上建筑结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情境放在最前面,起到引导及知识准备作用。
  在教学深度上,不以培养设计人员为目标,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选取以“必须、够用”为度,弱化设计计算,强化构造要求。
  在进行载体选择时,考虑载体源于建筑结构中的真实产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佳媒介;载体的实现包含了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载体难易适中,既能顺畅衔接前导课程,又能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便于为后续课程提供平稳的过渡和铺垫。所以在结构体系中选择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再过渡到整个结构体系,体现由易到难和施工先后顺序;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融合规范和相关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學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基础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恰当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1.“流程图”教学法
  结构设计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采用“流程图”教学法,能够突破这一重点中的难点,使繁多复杂的计算方法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而且把各章节之间的来龙去脉显示出来,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程序化思维。
  2.直观教学法
  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而借助客观存在的直观实物(如各种建筑构件模型)、挂图、演示以及老师的绘制立体图、形象的语言等,丰富学习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生动的表象和概念。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例如,结合相关配筋模型讲解什么是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分布钢筋等,学生会加深印象,利于理解。适当的运用直观教学不仅在理解概念方面起了一个中介作用,缩小学习直接接受概念的难度,而且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物体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该课程实用性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有些内容讲起来比较空洞,若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众人熟知的汶川地震中的破坏情况说明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4.真实情境训练法
  采用实际工程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科学地融为一体,边理论、边实践交互渗透,融合发展。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分析、设计、优选,开阔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真实情境”,逐步掌握结构的基本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制图、使用规范和技术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把二维静态的图像演化成三维立体动态模型,使抽象、枯燥的传统教学直观而生动,弥补教师教学形象语言的不足以及学生空间想象力的缺陷。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理解所学内容。
  6.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通过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采用笔试与绘图、资料查阅及应用、方案分析与优选、口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判。杜绝了平时松,考试时紧,考前搞突击的现象。改革后,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常用图集、查阅建筑结构规范,自学能力显著增强。一题多解,一个问题多种方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结论
  改革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依然在继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结构类型、新型材料的应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时吸收行业最新成果,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人民出版社.
  [2]邵英群,王立群.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3).
  [3]王文龙.高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改实践与探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PD患者和10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分析,并对72例PD和66例对照者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引起
该文通过一组算例,分析了采用不同计算模型对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分析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对异形柱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工程概况上海金星苑高层公寓地下室底板,长76.9m×宽36.7m×厚1.3m,在集水井、电梯井等处,局部加深加厚达2.4m.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分别为C30、S6,混凝土总用量36
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在现代矿山尾矿胶结充填控制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可编程控制器在西部铜业有限公司获各琦铜矿充填控制方面应用,系统地阐述了可编程控制器在充填控
就黑土退化现状、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现状、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土壤退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改良剂、营养源和重金属或有机有毒
临床上良性颅高压伴空蝶鞍综合征并不多见,现报告2例如下.1 病例1.1 例1 女,28岁.头痛7个月,伴恶心呕吐4天于2001年9月16日入院.头痛呈全头胀痛,时而呈左额部搏动性痛,服"止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脑胶质瘤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8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的HSP70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阻断HSP70表达后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颅内血肿微创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迅速有效的特点,但有造成再出血的可能。为此,我们通过对两种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比较,以探讨其造成再出血的因素以及如何防治。1 资料与方法
对KJ2×2.5×1.2-20型老式提升机提出了改造方案,总结了改造前后系统的优缺点。经过技术改造后,提升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安全规程要求。改造用时短,费用低,效果好,保
【正】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施工管理水平的滞后使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和项目部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使用先进的技术对复杂多样的信息进行迅速有效处理,管理水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