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提高道路路面的整体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沥青路面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存在问题或者是路基填筑、压实等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道路的运输功能,裂缝越来越引起道路管理部门的重视,因此,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研究和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结合本人从事道路施工项目实际,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沥青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
0前言
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道路建设材料质量越来越高,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与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无论是在防水性上还是在强度上都更加优越,因此,近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量越来越大。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常常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到交通运输水平。因此,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分析和研究就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紧迫问题。
1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
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病害(如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总结为结构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气候条件影响等。而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主要与路面基层质量劣化、结构完整性差、集料离析和不均匀过大等因素息息相关。
1.1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
路面裂缝主要是由地基和填土在橫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而造成的路面基层开裂。软土性质差、变形复杂,且容易发生沉陷,在该软土层上进行工程建设前,应对其采用换填、抛填、旋喷桩、挤密碎石桩、浇筑桩等手段进行处理。若原软土地基的处理采用填筑中粗砂的方式,填筑较少会造成处理不彻底和不完全,原地基的软土从两侧挤出,在地基处的位置会冒出地下渗水,在其上建成的路面由于公路填方路基大部分路段位于软土地基上,因而通车后都会因软土地基工后固结沉降导致路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1.2路基强度不够导致沉降变形
如果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够,且未进行分层填筑,会造成路基填筑不均匀。如未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表面水渗入路基或者地基和填土之间的压实不均匀,当有表面水渗入时,会使铺筑在其上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明显的局部沉陷,或产生一些细而短的纵向裂缝。
1.3道路基层劣化导致路面早期开裂
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影响基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的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和刚度(回弹模量)达不到要求;基层材料的水稳性不够,则很难抵抗水的冲刷作用;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小,是半刚性材料,一点小的变形即会引发断裂;与面层结合不好等。基层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最重要的承重层,其施工工艺水平关系其质量好坏,其质量好坏则会直接影响路面的破损程度和使用寿命。如果基层铺筑质量不好、厚度不足,当有车辆通过时会产生变形,使路面出现网裂、下沉变形和块状裂缝。
1.4地面和地下水的侵蚀导致路面开裂
所谓的水破坏是指降水渗入路面结构层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是最常见且影响最严重、破坏力最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沥青混凝土水破坏如图1所示。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水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4.1表面层产生裂缝
降雨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凝土的空隙中,在车辆的反复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剥落碎石表面沥青,使表面局部沥青混凝土变松散,碎石被车轮甩出,使路面出现坑洞,其中采用半开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产生的坑洞破坏最为严重。
1.4.2道路局部表面产生网裂
自由水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中,在快速车辆的反复作用下,会使得两层沥青混凝土中的部分碎石间的沥青发生剥落,导致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和向外侧推挤,进而产生坑洞。坑洞的出现使得道路自然而然地产生裂缝,而且裂缝会随着坑洞的增大而不断地变大。
1.5其他原因
路基帮宽处理不当引起的裂缝,在部分道路施工升级改造过程中,由于既有道路宽度往往不足,需要对道路进行帮宽处理。如果帮宽度路基基地处理不规范,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台阶施工,往往造成既有路基和新建路基发生沉降不均匀,造成帮宽位置产生纵向裂缝。
2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处理措施
2.1灌油修补方法
将裂缝处清扫干净,用喷灯将裂缝壁加热到粘性状态,然后用油壶或专用灌缝设备直接向裂缝内灌入加热的沥青,最后在缝口表面撒布热砂或石屑进行养护。也可用炒拌好的沥青砂或细粒式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最后撒砂扫匀,对于较宽的裂缝,可用铣刀扩宽,再按上述程序处理。
2.2 采用道路裂缝贴缝带
随着裂缝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沥青面层裂缝处理技术也逐步在发展,裂缝带逐步在道路裂缝处理中发挥较大作用。贴缝带是由2-3mm厚的原生橡胶改性沥青、高强粘结材料、高强纤维、抗老化剂、抗剥落剂等多种材料,经特殊工艺复合在一起。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美观耐用、成本低廉、效益明显等特点,在公路预防性养护、裂缝处理中较多采用便捷、经济的处理方案。
2.3沥青表面处治
表面处治技术在我国应用比较早,在一般公路上经常使用,该种方法的特点是防水性能好,表面粗糙度大、抗滑性能较好、施工方便、速度快、造价低。表面处治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用好的沥青洒布车和石屑撒铺设备。二是要有合格的石料。采用薄层封面,选用开级配混合料,要求最大颗粒不大于10mm,2.5mm筛通过量为5~15%,0.75mm筛通过量为2~5%,含土量不超过3%。三是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在北方应选择夏季少雨且地表温度较高时节。四是施工工艺控制要严格控制洒油量,石料用量,胶轮压路机碾压等工艺。薄层封面中,初期养护是关键,首先要在路面两端起讫点设置限速标志,将车速控制在15km/h以内,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提高,要按先边后中的原则控制行车碾压。其次是当路面泛油后,即撒初期养护料,撒料时应顺行车方向少撒、勤撒、撒匀,同时控制行车碾压,防止出现粘连和搓板等病害。
2.4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一种用级配良好的细骨料、矿质填料与稀释沥青乳液的混合物,最初只是在一般公路上使用,现在逐步扩展到高速公路上应用。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出现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于交通道路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在此状况下,拥有优质的交通运输系统就成为每一个人都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却经常能够看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的情况,使得车辆以及行人不得不绕道行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给人们的出现带来不好的心情。因此,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以及其他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国永,王法亮.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7)
[2]林青山.关于国道G224线屯昌段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及养护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27)
[3]邓绍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4] 王胜利. 浅谈贴缝带在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管理.2011(02)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
0前言
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道路建设材料质量越来越高,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与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无论是在防水性上还是在强度上都更加优越,因此,近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量越来越大。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常常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到交通运输水平。因此,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分析和研究就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紧迫问题。
1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
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病害(如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总结为结构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气候条件影响等。而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主要与路面基层质量劣化、结构完整性差、集料离析和不均匀过大等因素息息相关。
1.1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
路面裂缝主要是由地基和填土在橫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而造成的路面基层开裂。软土性质差、变形复杂,且容易发生沉陷,在该软土层上进行工程建设前,应对其采用换填、抛填、旋喷桩、挤密碎石桩、浇筑桩等手段进行处理。若原软土地基的处理采用填筑中粗砂的方式,填筑较少会造成处理不彻底和不完全,原地基的软土从两侧挤出,在地基处的位置会冒出地下渗水,在其上建成的路面由于公路填方路基大部分路段位于软土地基上,因而通车后都会因软土地基工后固结沉降导致路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1.2路基强度不够导致沉降变形
如果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够,且未进行分层填筑,会造成路基填筑不均匀。如未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表面水渗入路基或者地基和填土之间的压实不均匀,当有表面水渗入时,会使铺筑在其上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明显的局部沉陷,或产生一些细而短的纵向裂缝。
1.3道路基层劣化导致路面早期开裂
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影响基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的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和刚度(回弹模量)达不到要求;基层材料的水稳性不够,则很难抵抗水的冲刷作用;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小,是半刚性材料,一点小的变形即会引发断裂;与面层结合不好等。基层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最重要的承重层,其施工工艺水平关系其质量好坏,其质量好坏则会直接影响路面的破损程度和使用寿命。如果基层铺筑质量不好、厚度不足,当有车辆通过时会产生变形,使路面出现网裂、下沉变形和块状裂缝。
1.4地面和地下水的侵蚀导致路面开裂
所谓的水破坏是指降水渗入路面结构层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是最常见且影响最严重、破坏力最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沥青混凝土水破坏如图1所示。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水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4.1表面层产生裂缝
降雨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凝土的空隙中,在车辆的反复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剥落碎石表面沥青,使表面局部沥青混凝土变松散,碎石被车轮甩出,使路面出现坑洞,其中采用半开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产生的坑洞破坏最为严重。
1.4.2道路局部表面产生网裂
自由水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中,在快速车辆的反复作用下,会使得两层沥青混凝土中的部分碎石间的沥青发生剥落,导致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和向外侧推挤,进而产生坑洞。坑洞的出现使得道路自然而然地产生裂缝,而且裂缝会随着坑洞的增大而不断地变大。
1.5其他原因
路基帮宽处理不当引起的裂缝,在部分道路施工升级改造过程中,由于既有道路宽度往往不足,需要对道路进行帮宽处理。如果帮宽度路基基地处理不规范,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台阶施工,往往造成既有路基和新建路基发生沉降不均匀,造成帮宽位置产生纵向裂缝。
2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处理措施
2.1灌油修补方法
将裂缝处清扫干净,用喷灯将裂缝壁加热到粘性状态,然后用油壶或专用灌缝设备直接向裂缝内灌入加热的沥青,最后在缝口表面撒布热砂或石屑进行养护。也可用炒拌好的沥青砂或细粒式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最后撒砂扫匀,对于较宽的裂缝,可用铣刀扩宽,再按上述程序处理。
2.2 采用道路裂缝贴缝带
随着裂缝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沥青面层裂缝处理技术也逐步在发展,裂缝带逐步在道路裂缝处理中发挥较大作用。贴缝带是由2-3mm厚的原生橡胶改性沥青、高强粘结材料、高强纤维、抗老化剂、抗剥落剂等多种材料,经特殊工艺复合在一起。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美观耐用、成本低廉、效益明显等特点,在公路预防性养护、裂缝处理中较多采用便捷、经济的处理方案。
2.3沥青表面处治
表面处治技术在我国应用比较早,在一般公路上经常使用,该种方法的特点是防水性能好,表面粗糙度大、抗滑性能较好、施工方便、速度快、造价低。表面处治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用好的沥青洒布车和石屑撒铺设备。二是要有合格的石料。采用薄层封面,选用开级配混合料,要求最大颗粒不大于10mm,2.5mm筛通过量为5~15%,0.75mm筛通过量为2~5%,含土量不超过3%。三是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在北方应选择夏季少雨且地表温度较高时节。四是施工工艺控制要严格控制洒油量,石料用量,胶轮压路机碾压等工艺。薄层封面中,初期养护是关键,首先要在路面两端起讫点设置限速标志,将车速控制在15km/h以内,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提高,要按先边后中的原则控制行车碾压。其次是当路面泛油后,即撒初期养护料,撒料时应顺行车方向少撒、勤撒、撒匀,同时控制行车碾压,防止出现粘连和搓板等病害。
2.4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一种用级配良好的细骨料、矿质填料与稀释沥青乳液的混合物,最初只是在一般公路上使用,现在逐步扩展到高速公路上应用。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出现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于交通道路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在此状况下,拥有优质的交通运输系统就成为每一个人都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却经常能够看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的情况,使得车辆以及行人不得不绕道行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给人们的出现带来不好的心情。因此,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以及其他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国永,王法亮.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7)
[2]林青山.关于国道G224线屯昌段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及养护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27)
[3]邓绍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4] 王胜利. 浅谈贴缝带在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管理.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