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顾名思义,即学生在课前的预先学习,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有效的预习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听课效果。下面我将分别从学生以及教师的角度分析预习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预习 语文 学习
语文是百科之母,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要学好语文当然也离不开预习这个步骤。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良性循环的起端,是学习中的未雨绸缪。三、四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很贫乏,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都较为低弱,那么三、四年级的学生究竟该如何做到有效预习呢?
一、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自主预习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的预习带来的好处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预习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主动地去预习,将预习变成他们的习惯和兴趣,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
(一)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学生能够在预习中提前了解到课堂学习的内容,能够确定自己要听课的重难点。对于那些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理解的知识点,便要聚精会神地去听,尽可能完全弄懂;而对于在预习中就已经明白的知识,也要认真去听,这样能够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但是要注意,预习绝对不能代替听课,不要以为预习了就能不听课,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二)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四年级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更是他们性格、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课前预习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锻炼记忆、自学、阅读、分析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于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自立自强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预习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提前预习能够增强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成为他们认真听课的动力。通过预习就能懂得知识,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分步预习,整体把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①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对三、四年级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预习语文必须把每个方面做好,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鉴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弱,教师可在上堂课结束后进行预习布置,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简略的指导。
(一)阅读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三、四年级学生阅读要达到以下目标:会默读、略读、背诵,能正确、流利、带有情感地朗读,积累词语句段。
2.具体策略
(1)首先大致浏览课文,即略读。浏览课文的时候弄清课文的大致内容,清楚课文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体裁可能还不是很明白,只需分清文章是诗歌还是在写人、写事、写物即可。
(2)再次默读文章,细读,做到熟读流利。此次需要在上次阅读的基础上弄清文章的详细内容,如记叙文则需清楚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议论文要清楚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说明文要清楚说明对象及对象的特点等等。
(3)最后再读文章,拿起笔边读边写。数好文章的自然段,将每个自然段的序号写在段落的开头;尽可能将文章按层次分为几个大段,归纳出每段的段意。还可写出自己读文章的感受,画出不懂之处,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要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去钻研课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可以边读边写下心中的疑问,又带着疑问再去阅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这样反复理解,整体探究、赏析、批判。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带到课堂上,作为自己听课的重点所在。
(二)识字写字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3-4年级学生的识字技能是:会查字词典,初步独立识字;写字技能目标是:硬笔熟练写正楷,软笔临正楷。
2.具体策略
(1)在初读课文时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以及不能准确理解的词语。
(2)完成初步阅读后,自己借助字词典,查阅不认识的字词,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
(3)做个生词本,将不认识的字词查阅后,抄录在生词本里,并且记住。
(三)写作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上留心观察,会准确地书面表达,不拘形式,会修改。
2.具体策略
(1)学生在认识课文里所有字词的基础上,再积累并运用。可做一个好词好句的本子,将预习以及课外积累的好词好句都摘抄下来。
(2)对文中的字词,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用于扩展,造句。
(四)口语交际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3-4年级学生口语技巧的要求是:交谈,讲述,商讨,语言要求清楚动人,懂得请教和倾听。
2.具体策略
学生读完课文,可向家长或朋友完整讲述课文所讲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和他们讨论文中不懂的地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力求做到语言清晰,不累赘。同时还要学会倾听他人,从别人的谈话中总结出重要信息。
三、预习当注意的问题
(一)预习要与质疑结合
在预习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读书,要学会提出疑问,比如当我们读到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②的时候,就要思考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呢?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问题还要解决疑问,联系上下文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大胆假设答案, 然后在文中去寻找答案,确实不能得出答案的就作下记号,留到课堂上解决。
(二)预习要与审美结合
学生在与预习课文的时候要学会感受文章的美,如所描绘的景物的美,作者使用的句子的美,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等等。
(三)预习要与课外阅读结合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文章,要从小就开始阅读课外书籍,增加阅读量,更加能开阔视野,积累阅读的经验,增加写作的素材。
(四)预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预习课文,很多时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要知道文字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把文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带着实践的经验解决课文的疑问。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③时,就能从文中积累丰富的地理知识。
四、检查落实预习情况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反馈,对于学生认真努力的成果要给予肯定,才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抽查读课文,识生字,讲述文章内容,看学生课本的笔记等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设组长帮助教师检查。对于长期认真预习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长期不认真、不预习的就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但并不是体罚或恐吓。伊斯拉漠说过一句话:“用恐怖的手段来使他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做法。”④教育孩子,应该以肯定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②语文:四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③语文:三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④伊斯拉漠著,钟启泉译.幼儿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云良.浅谈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今日中国教研,2007(7).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预习 语文 学习
语文是百科之母,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要学好语文当然也离不开预习这个步骤。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良性循环的起端,是学习中的未雨绸缪。三、四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很贫乏,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都较为低弱,那么三、四年级的学生究竟该如何做到有效预习呢?
一、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自主预习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的预习带来的好处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预习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主动地去预习,将预习变成他们的习惯和兴趣,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
(一)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学生能够在预习中提前了解到课堂学习的内容,能够确定自己要听课的重难点。对于那些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理解的知识点,便要聚精会神地去听,尽可能完全弄懂;而对于在预习中就已经明白的知识,也要认真去听,这样能够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但是要注意,预习绝对不能代替听课,不要以为预习了就能不听课,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二)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四年级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更是他们性格、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课前预习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锻炼记忆、自学、阅读、分析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于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自立自强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预习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提前预习能够增强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成为他们认真听课的动力。通过预习就能懂得知识,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分步预习,整体把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①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对三、四年级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预习语文必须把每个方面做好,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鉴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弱,教师可在上堂课结束后进行预习布置,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简略的指导。
(一)阅读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三、四年级学生阅读要达到以下目标:会默读、略读、背诵,能正确、流利、带有情感地朗读,积累词语句段。
2.具体策略
(1)首先大致浏览课文,即略读。浏览课文的时候弄清课文的大致内容,清楚课文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体裁可能还不是很明白,只需分清文章是诗歌还是在写人、写事、写物即可。
(2)再次默读文章,细读,做到熟读流利。此次需要在上次阅读的基础上弄清文章的详细内容,如记叙文则需清楚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议论文要清楚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说明文要清楚说明对象及对象的特点等等。
(3)最后再读文章,拿起笔边读边写。数好文章的自然段,将每个自然段的序号写在段落的开头;尽可能将文章按层次分为几个大段,归纳出每段的段意。还可写出自己读文章的感受,画出不懂之处,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要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去钻研课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可以边读边写下心中的疑问,又带着疑问再去阅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这样反复理解,整体探究、赏析、批判。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带到课堂上,作为自己听课的重点所在。
(二)识字写字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3-4年级学生的识字技能是:会查字词典,初步独立识字;写字技能目标是:硬笔熟练写正楷,软笔临正楷。
2.具体策略
(1)在初读课文时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以及不能准确理解的词语。
(2)完成初步阅读后,自己借助字词典,查阅不认识的字词,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
(3)做个生词本,将不认识的字词查阅后,抄录在生词本里,并且记住。
(三)写作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上留心观察,会准确地书面表达,不拘形式,会修改。
2.具体策略
(1)学生在认识课文里所有字词的基础上,再积累并运用。可做一个好词好句的本子,将预习以及课外积累的好词好句都摘抄下来。
(2)对文中的字词,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用于扩展,造句。
(四)口语交际
1.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3-4年级学生口语技巧的要求是:交谈,讲述,商讨,语言要求清楚动人,懂得请教和倾听。
2.具体策略
学生读完课文,可向家长或朋友完整讲述课文所讲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和他们讨论文中不懂的地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力求做到语言清晰,不累赘。同时还要学会倾听他人,从别人的谈话中总结出重要信息。
三、预习当注意的问题
(一)预习要与质疑结合
在预习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读书,要学会提出疑问,比如当我们读到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②的时候,就要思考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呢?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问题还要解决疑问,联系上下文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大胆假设答案, 然后在文中去寻找答案,确实不能得出答案的就作下记号,留到课堂上解决。
(二)预习要与审美结合
学生在与预习课文的时候要学会感受文章的美,如所描绘的景物的美,作者使用的句子的美,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等等。
(三)预习要与课外阅读结合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文章,要从小就开始阅读课外书籍,增加阅读量,更加能开阔视野,积累阅读的经验,增加写作的素材。
(四)预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预习课文,很多时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要知道文字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把文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带着实践的经验解决课文的疑问。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③时,就能从文中积累丰富的地理知识。
四、检查落实预习情况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反馈,对于学生认真努力的成果要给予肯定,才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抽查读课文,识生字,讲述文章内容,看学生课本的笔记等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设组长帮助教师检查。对于长期认真预习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长期不认真、不预习的就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但并不是体罚或恐吓。伊斯拉漠说过一句话:“用恐怖的手段来使他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做法。”④教育孩子,应该以肯定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②语文:四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③语文:三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④伊斯拉漠著,钟启泉译.幼儿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云良.浅谈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今日中国教研,2007(7).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