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思维与大学之道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近年来,很多人在反思中国大学的各种问题,流量思维是其中受人诟病的问题之一。伴随着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点击和分享产生的流量已成为判断信息价值大小的标志,“流量即入口”“流量就是金钱”等流量思维逐渐对传统的营销和宣传手段产生影响。在流量思维影响下,一些高校的宣传出现了过度追求轰动效应、忽视内涵建设的倾向,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和反思。一所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是靠一点一滴的积淀,逐渐形成并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的。靠博取大众眼球带来的轰动效应只能简单地提高其知名度,卻无法从根本上形成高校的品牌效应。“高校品牌”是在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的结果。品牌的树立的确需要打造和包装,但绝不能通过浮躁的手段“拔苗助长”。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要寻求新的发展,仅靠猎奇取巧地制造话题和噱头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还在于扎扎实实修炼内功,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上下功夫。
  @ 铁铮(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作为互联网企业和借助互联网的企业,重视流量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企业也不能为了流量而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至于大学,显然不能被流量牵着鼻子走,这是大学功能所决定的。大学的职责是立德树人,是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殿堂。所以,一切都应该服务于育人这个大目标,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所谓的高流量而丧失底线;大学的使命是文化传承,是滋养社会、教化人民的先锋。所以,一切都应以追求最佳的社会效果为出发点,而不能为了所谓的“10万 ”而哗众取宠、玷污原则。应该警惕的是,在流量至上浊流的冲击下,一些人果真被冲昏了头脑、乱了阵脚,不是脚踏实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而是想法设法搞些虚头巴脑的噱头,吸引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这工程、那举措,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就是没有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拿不出过硬的科研成果、难以为社会作出贡献。大学早已不是象牙塔,办学需要社会的关注、民众的支持,但要靠真本事、真功夫,而不是仅仅靠包装、靠策划、靠绞尽脑汁来换取流量。
  @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互联网时代,流量反映了一个时间段的浏览数、访问量,流量显示出人气。大学受到流量思维的影响,一些人过分关注作品点击率或者事件的社会关注度,追求流量显示出一种实用主义与现实主义。大学是人类社会精神的灯塔,无论是儒家经典《大学》里关于“大学之道”要达成“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的阐述,还是西方现代大学关于大学精神、大学之道的探究,还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探索,都说明大学必须保持其理想与风骨。对大学之道、大学精神的传递与坚守,正是大学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大学是一个摈弃浮躁的地方,大学与社会风尚之间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大学应该是科学家、思想家的家园和绿荫,在宁静、理性的氛围中,专心致志地开展研究、培养人才。多一些静气,把追求简单的粉丝效应、向外扩张转变成为追求大学内涵发展的深耕细作,方能真正实现大学之博大,以独立与创新的精神、自由与求是的态度,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
  @ 刘杰(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随着融媒体时代下的各种新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的蓬勃发展,造成了一种新闻宣传和网上舆论的浮夸之风。越来越多的媒体受此影响,在追逐博眼球、关注度和点击量的过程中忽视了新闻宣传工作应有的求真、务实和谨慎的态度。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在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格外注重输出内容的质量和内涵。高校的宣传工作,要注重大学内涵和格调,不能因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而迷失了大学的独立精神和优良传统。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始终坚持“新闻追求品质,宣传创造价值”的基本准则。多年来,持续注重输出有价值、有品质的内容。在内容上,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紧跟大局、抓住大事;在形式上,探索“中央厨房”的融媒体平台工作模式,在各种媒介发声;在思想上,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为培养更多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为法大建设成世界一流法科名校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应用科技学院外语系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将外语系党支部打造成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做到“讲授有风格、成果有固化、课程有品牌、教师有榜样”。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在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主体作
唯有溯本求源,经千锤百炼,才得累累硕果;  唯有激扬青春,经稼穑勤勤,才获春华秋实。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吕兆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唯一的市属医学高校,承担着为北京市各级医疗卫生组织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在科学规划教学设计、狠抓教学科研质量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接触社会
摘 要:建设高校招标采购电子监察系统是高校行政事务信息化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者通过认真梳理相关政策法规,分析目前高校采购工作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校采购监察工作实践,按照“可跟踪、可查询、可监督、可评价”的监察理念和监督的“主体层级化、内容立体化、过程痕迹化和结果多样化”的设计思路,切实研究和探索“高效、实时、互动”的高校招标采购电子监察系统的实现路径。  关
张晓健 男,1954年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环境工程博士,现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在我国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领域有重大学术影响。在松花江、北江、无锡、秦皇岛、都柳江等重大污染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应急供水工作中,他临危受命,承担了城市应急供水的重要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北
摘 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如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切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通过系统厘清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论背景,构建了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的工作体系及路径,提出了领导保障体制,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见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全过程、
摘 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参与的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方位调动高校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亦须从各层次人员入手,提出在高校内部增设应用研究技术岗、成果转移转化岗,鼓励组建专门机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应以科技评价政策调整为契机,完善科技研发人员评价分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对科技转化人员、科技管理服务人员、在校研究生等各类人才的评价应与成果转化实现程度相结合。提出
学生舆情是学生思想认识、情绪观念的外化和表达,不仅是学生思政教育、校园安全稳定的应对、引导和管理对象,更是一种提升思想认识、化解矛盾、凝聚发展力量的资源基础。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学生工作、人才培养、安全稳定、和谐校园等各项工作,北京印刷学院自2010年10月起,以创办学生刊物《北京印刷学院学生舆情调查》(简称《学生舆情》)为重心,构建了一套学生舆情引导机制,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
关键词:审核评估 质量保障 毕设(论文)  教育部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将以“审核评估”为主,这种审核评估强调高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强调学校“用自己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目标,再按照所定目标对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校办学目标下的预期成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北京工业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四维一体”教学质量
摘 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标榜“新闻自由”,受其影响,国内也出现了要求“新闻自由”“网络自由”的论调,进而影响网络舆论生态和社会稳定。而斯诺登“叛逃”事件用事实揭示了美国对网络的监管和渗透的真相,撕下了其“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虚伪面纱。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新闻报道始终奉行双重标准,对人对己有别,对内对外各异,其鼓吹的“网络自由”是实行颜色革命的“利器”。我们党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
邬沧萍,1922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人口学家、社会老年学家、统计学家。1946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经济系,1950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统计学专业。1951年回国后于北京辅仁大学、中央财经学院任教,1953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曾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