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术在三尖瓣关闭不全处理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三叶草术治疗因严重脱垂和粘连挛缩导致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方法

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对28例患者因瓣叶脱垂或瓣叶挛缩及粘连导致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实施三叶草术,同期瓣环成形术27例(97%)。其中风湿性病变19例(68%)、心内膜炎4例(14%)、退行性病变3例(11%)以及右心室缺血性病变(起搏导线压迫隔瓣叶1例)2例(7%)。单个瓣叶脱垂或损坏造成的关闭不全7例(23%)、两个瓣叶受累13例(46%)和三个瓣叶全部受累6例(21%),其余2例存在严重瓣膜粘连。

结果

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1例术后自动出院,余27例随访0.25~1.7年,平均(1.2±0.8)年,1年生存率100%。随访末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三尖瓣中度以下反流25例(88.7%)、中度反流(2+/4+)2例(9.6%)和重度关闭不全(4+/4+)1例(3.6%)。全组28例术后三尖瓣口面积和跨瓣压差分别为(4.3±0.6)cm2和(2.8±1.4)mmHg(1 mmHg=0.133 kPa),无明显狭窄。

结论

三叶草术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三尖瓣反流(除瓣膜缺失严重或挛缩较重伴有钙化)的外科治疗中简单安全,是瓣环成形手术有效补充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剑突肋缘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54例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经剑突下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经肋间入路的前纵隔肿物切除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经肋间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 d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经剑突下组与经肋间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及
目的总结开展胸腔镜心脏手术早期连续100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连续100例行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44例;年龄15~75岁,平均(49.2±14.7)岁。通过早期结果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二尖瓣修复技术包括瓣叶折叠5例,叶间裂缝合10例,交界缝合15例,缘对缘缝合1例,人工腱索76例[平均置入人工腱索(2.5±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6例患者确诊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0%(3/6),其中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
57岁男性患者,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8个月,随访增大。2014年1月10日就诊东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16日VATS下行左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中冰冻+左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左下)肺涎腺型基底细胞腺癌,术后随访52个月,未见复发与远处转移。
期刊
具有血管周上皮细胞分化的肿瘤(neoplasms with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differention,PEComas)是一种罕见疾病,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肺PEComa自发破裂出血患者因突发胸痛入院,检查提示右中肺占位伴大量血胸,经急诊手术治疗后顺利出院,病理提示肺部良性PEComa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