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的提高,人类对于情感的需求更加愈加强烈,而现代纪念性叙事空间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即是在空间中注入情感以及经历亦或是美好愿景,达到情感共鸣、延续人文精神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目的。
关键词:空间立意;起承转合;具象表达
现代纪念性叙事空间展馆的一般步骤是撰写展示脚本、设计施工以及观者参观。按照步骤来讲前期撰写脚本更多注重文本的文学性特征,设计者在文案以及大纲的基础上进行解码重构设计。叙事性分析可以分为叙事三要素、叙述过程以及叙述视角。叙述三要素即叙述者、媒介、受叙者(聆听者)。任何书面的叙事都至少有一个叙述者,在叙述事件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程度的介入性,即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媒介即以何为载体,将故事以及情景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受叙者即聆听者或者阅读者,体验者。叙事过程可以分为正过程以及逆过程,顾名思义,正过程及为叙述者阐述故事的过程,这其中又涉及到书写着以何种方式进行阐述,运用何种建构手法,以全知视角亦或是限制视角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即第三人称,具有冷静、客观的特征;限制视角为第一人称,虽带有主观色彩,但有全知视角难以匹敌的真实性以及感染力),运用正序、倒叙、亦或是插叙,还是三者混合运用;逆过程活动的主体为受叙者,受叙者进行故事聆听以及解码。在解读过程中,读者会根据自身认知以及生活经历进行理解,只有在认知贯通以及相近的基础上,才达到两个过程的贯通,从而实现顺利叙述。叙事的正过程以及逆过程并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在故事叙述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实现故事的最终展示。
空间的叙事建构过程是一个将叙事内容以空间为媒介,利用符号语言进行具象展示。从方法论层面进行分析,空间叙事设计过程可以简述为故事解读以及主题分析、空间符号语言转化、具体空间形式表现等。
空间的立意主题是整个空间的灵魂以及性格,所有的空间符号语言以及具体空间形式都是为了使其灵魂性格更加完整,空间的立意是空间设计的前提,巧妙地主题以及立意可以使展示设计达到匠心独运的效果。例如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中,二期设计将空间主题确定为“和平”。在主题立意确定之后,空间设计将“死亡、和平”表现得淋漓尽致。主题雕塑的惨痛、史料的证明以及幸存者口述的资料,无不对表达了对和平渴望。
空间主题确定之后,则需要着手对空间进行建构。首先展示空间设计需要注意节奏把控。如文学作品中的起承转折,空间设计也要注意展陈序列的处理,通过对展陈空间序列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从而使整体空间左右连贯、富有节奏。一般来讲,国内纪念性展馆通常由序厅、中间若干展厅、辅助功能展厅、尾厅部分组成。序厅作为连接外部建筑环境以及展示空间的桥梁,起到衔接以及承载点明展陈主题的任务,这也是空间叙事设计中的“起”。“承”具有承接,顺承的意思,是指在开端基础上进行的过渡,交代叙事的发展以及渲染氛围。展厅中的承起着承上启下以及层层推进的作用,虽不如序厅起到开篇立意的作用,但是在展示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空间氛围初步得到渲染,场所的主题被观众解读之后,空间的转折就显得及其重要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起、承、转折都需要在服从空间主旨前提下进行。尾厅一般是展馆的出口,即”合”。展馆的尾厅在空间建构上一般有以下三个作用:1.序厅的设置照应开端,是的空间主旨明确,尾厅则为空间叙事画下句号。2.尾厅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空间主旨进一步的提炼以及升华,给参观者留下更深程度的思考空间。3.对于整体氛围的营造上,尾厅的设计也可起到缓冲以及中和的作用。若是前面展厅空间多余沉闷以及压抑时,尾厅的设计可以呈开放姿势与前面空间产生中和;当空间叙事节奏较快、空间氛围较激烈时,结尾空间的处理适宜缓和平静,从而使观者有反思余地,同时空间表现更富有生命力以及张力。总的来说,国内的叙事性展馆的设计一般序厅、展陈重点、亮点场景以及尾厅等部分来控制观展节奏,在展示效果上应该成为凤头、熊肚、豹尾。其次,在定下空间立意以及主题之后,应该着手语言符号表达即具象语言表达,展现展馆的主题属性以及展陈主题。在德国为纪念屠杀犹太人而建的大型纪念碑“记忆之地”。设计师在空间上打造了2700余根虽占地面积相同但高度不一的混凝土方块,四周呈开放状态,人们可以从任意方向进入。设计师对主题的理解为记忆之地,对高低不同的混凝土方柱解读象征为被杀犹太人墓碑,同时也将设计语言表达绝对抽象化。
本文从文学叙事角度对叙事性展馆空间相结合,提出叙事性空间设计首先是要对叙事精神解读,提取中心思想,其次用具象语言进行表达,并指出文学叙事中的“起、承、转、合”对于空间节奏的建构有可借鉴之处。笔者的思考,是在学术资料指导下结合设计实践而得,尚不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敲以及修正,希望唤起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为新时代叙事展示空间设计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石凤(1995.12.02-),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济宁市, 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展示設计。
关键词:空间立意;起承转合;具象表达
现代纪念性叙事空间展馆的一般步骤是撰写展示脚本、设计施工以及观者参观。按照步骤来讲前期撰写脚本更多注重文本的文学性特征,设计者在文案以及大纲的基础上进行解码重构设计。叙事性分析可以分为叙事三要素、叙述过程以及叙述视角。叙述三要素即叙述者、媒介、受叙者(聆听者)。任何书面的叙事都至少有一个叙述者,在叙述事件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程度的介入性,即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媒介即以何为载体,将故事以及情景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受叙者即聆听者或者阅读者,体验者。叙事过程可以分为正过程以及逆过程,顾名思义,正过程及为叙述者阐述故事的过程,这其中又涉及到书写着以何种方式进行阐述,运用何种建构手法,以全知视角亦或是限制视角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即第三人称,具有冷静、客观的特征;限制视角为第一人称,虽带有主观色彩,但有全知视角难以匹敌的真实性以及感染力),运用正序、倒叙、亦或是插叙,还是三者混合运用;逆过程活动的主体为受叙者,受叙者进行故事聆听以及解码。在解读过程中,读者会根据自身认知以及生活经历进行理解,只有在认知贯通以及相近的基础上,才达到两个过程的贯通,从而实现顺利叙述。叙事的正过程以及逆过程并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在故事叙述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实现故事的最终展示。
空间的叙事建构过程是一个将叙事内容以空间为媒介,利用符号语言进行具象展示。从方法论层面进行分析,空间叙事设计过程可以简述为故事解读以及主题分析、空间符号语言转化、具体空间形式表现等。
空间的立意主题是整个空间的灵魂以及性格,所有的空间符号语言以及具体空间形式都是为了使其灵魂性格更加完整,空间的立意是空间设计的前提,巧妙地主题以及立意可以使展示设计达到匠心独运的效果。例如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中,二期设计将空间主题确定为“和平”。在主题立意确定之后,空间设计将“死亡、和平”表现得淋漓尽致。主题雕塑的惨痛、史料的证明以及幸存者口述的资料,无不对表达了对和平渴望。
空间主题确定之后,则需要着手对空间进行建构。首先展示空间设计需要注意节奏把控。如文学作品中的起承转折,空间设计也要注意展陈序列的处理,通过对展陈空间序列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从而使整体空间左右连贯、富有节奏。一般来讲,国内纪念性展馆通常由序厅、中间若干展厅、辅助功能展厅、尾厅部分组成。序厅作为连接外部建筑环境以及展示空间的桥梁,起到衔接以及承载点明展陈主题的任务,这也是空间叙事设计中的“起”。“承”具有承接,顺承的意思,是指在开端基础上进行的过渡,交代叙事的发展以及渲染氛围。展厅中的承起着承上启下以及层层推进的作用,虽不如序厅起到开篇立意的作用,但是在展示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空间氛围初步得到渲染,场所的主题被观众解读之后,空间的转折就显得及其重要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起、承、转折都需要在服从空间主旨前提下进行。尾厅一般是展馆的出口,即”合”。展馆的尾厅在空间建构上一般有以下三个作用:1.序厅的设置照应开端,是的空间主旨明确,尾厅则为空间叙事画下句号。2.尾厅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空间主旨进一步的提炼以及升华,给参观者留下更深程度的思考空间。3.对于整体氛围的营造上,尾厅的设计也可起到缓冲以及中和的作用。若是前面展厅空间多余沉闷以及压抑时,尾厅的设计可以呈开放姿势与前面空间产生中和;当空间叙事节奏较快、空间氛围较激烈时,结尾空间的处理适宜缓和平静,从而使观者有反思余地,同时空间表现更富有生命力以及张力。总的来说,国内的叙事性展馆的设计一般序厅、展陈重点、亮点场景以及尾厅等部分来控制观展节奏,在展示效果上应该成为凤头、熊肚、豹尾。其次,在定下空间立意以及主题之后,应该着手语言符号表达即具象语言表达,展现展馆的主题属性以及展陈主题。在德国为纪念屠杀犹太人而建的大型纪念碑“记忆之地”。设计师在空间上打造了2700余根虽占地面积相同但高度不一的混凝土方块,四周呈开放状态,人们可以从任意方向进入。设计师对主题的理解为记忆之地,对高低不同的混凝土方柱解读象征为被杀犹太人墓碑,同时也将设计语言表达绝对抽象化。
本文从文学叙事角度对叙事性展馆空间相结合,提出叙事性空间设计首先是要对叙事精神解读,提取中心思想,其次用具象语言进行表达,并指出文学叙事中的“起、承、转、合”对于空间节奏的建构有可借鉴之处。笔者的思考,是在学术资料指导下结合设计实践而得,尚不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敲以及修正,希望唤起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为新时代叙事展示空间设计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石凤(1995.12.02-),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济宁市, 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展示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