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u多层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磁性能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ut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双槽直流电沉积技术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纳米孔中获得调制波长为50和200nm的Co/Cu多层纳米线,多层纳米线的调制波长由电沉积时间控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纳米线的形貌,Co/Cu多层纳米线的长度约20μm,直径约80nm;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多层线的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纳米线阵列的磁性能;利用可变磁场结合高灵敏度恒流装置研究巨磁电阻(GMR)特性.结果表明,Co/Cu多层纳米线具有磁各向异性.当磁场与纳米线平行和垂直时,调制波长为
其他文献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难溶有机颜料耐晒大红BBN(简称BBN)为双组分降解底物,以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双组分底物的光催化降解的快慢及规律,双组分降解的相互影响,初
在MP2理论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系列计算了一价阴离子van der Waals复合物[Li…X]e^-[1](X=FH,OH2,NH3)的偶极矩(μ)、平均极化率(α)以及平均一阶超极化率(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
通过集气实验、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碱土金属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纯铝在4 mol·L^-1KOH溶液中的协同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铝在含0.02 mol·L^-
在110~180℃范周内,以Zn(OH)2与苯甲酸为原料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层状氢氧化苯甲酸锌化合物.通过XRD、TG-DTA、SEM、TEM和元素分析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性质和化学组成,探讨了
介绍了近十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SPM)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依据扫描探针的工作原理,依次讨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特点和适
用乳液-凝胶法制备了磁性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中掺入Fe3O4磁性中空球,使微胶囊具有磁靶向性能.以头孢拉定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载药磁性微胶囊的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