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实行快乐教学法的最好场所,因为它拥有自由、开放、怀疑与思辨的学术氛围。但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比较死板与枯燥,缺乏应有的教育魅力。而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提供学生自信、快乐、充实、成长的过程,应该让获得知识的人也获得应有的满足和快乐,因此,快乐教学法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课堂教育没有出现应有的快乐气氛,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以及课堂氛围的把握。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友、交流,以神圣的使命感导引学生领略知识宝库的风景,大学课堂教学才会出现久违的、快乐的笑声。
关键词:快乐教学 角色定位 平等 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121-02
传统意义的理解上,大学课堂应该是充满哲理与思辨的研究场所: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下面认真聆听,追逐教师的思维而纵横驰骋。由此,形成了一个误解,以为大学讲坛应该是严肃的、理性的、有些枯燥乏味的。甚至有人认为,快乐教学法只能出现在中学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在大学中,充满理性的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是大学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大学课堂完全可以实现快乐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是效率最高的课堂教学方法。本文以“公关策划学”的课程为例来探讨大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快乐教学法的开展
让大学课堂变成快乐的享受过程,主动权在教师手里,而受益者是学生,最后的结果是师生共同获得快乐的学习时光。具体展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师是快乐之门的开启者——打开门窗让学生看风景。在大学教育中,知识的专业性划分得十分细致,每一位教师往往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者。学生走进大学,扑面而来的是对知识的神秘性探究,也很快能体会到各研究领域知识的博大与深奥,因此,他们最初就如同一个初入圣地的探访者,新鲜、激动、神秘、兴奋,对知识怀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新鲜感。那么,大学教师就是这个神秘园的导引者。大学教师应善于巧妙地打开门窗,指引学生来领略本研究领域的美好风光,用清晰的语言、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推理、生动的描述让学生观赏本领域的知识宝藏。这个过程本身应该是一个快乐的、有趣的过程,它不应该让学生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感到这个领域生涩、空旷、充满神秘而无从下手。
在“公关策划学”课上,我努力让学生看到这门学科最美的风景。
“公关策划学”是在学习“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基础上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社会组织在特定时期针对目标公众策划、开展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理。从课程开始,我就通过各种举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公共关系学与人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等的不同,使学生逐渐对公共关系策划的特点有准确的把握。在这个问题的讲述中,课堂引用的例子既要导引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思考,又要让学生感到该学科贴近实际、易于理解,更要让他们对一些易混淆的事例感到既有趣又有深度。如在讲到公关策划以柔性手法打造组织生存环境的特点时,我列举了2006年春晚的例子。在2006年春晚上,组委会策划了晚会中期宣布在全国公开征集赴台两只大熊猫名字的活动。策划赠台大熊猫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送给台湾大熊猫来赢得海峡两岸人民的进一步了解。当我在多媒体屏幕上把赴台的两只大熊猫展示出来、并问同学们大熊猫的名字时,同学们看到那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都高兴地异口同声说是“团团”、“圆圆”,我又说,“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台湾当局竟然把大熊猫去台湾的行为叫做‘特洛伊木马’”。“啊?!——”学生们大笑。但我问:“为什么呢?”很多同学又陷入了沉思。通过这个小例子,同学们对公关活动的柔性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是快乐的主体——获得赏识、赢得自信。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本身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了解了某一方面知识,感悟了世界的真谛,从中获得了自我的充实与提高,也体现出了教育的强大魅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表现,来快速验证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情况,教师从旁指导,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孔子曰:“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把知识变成学生十分愉悦学习的东西,同时积极调动所有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全身心参与其中,把精力与心思集中放在课堂的内容中,完全愉快地沉浸在学习之中,期间教师不断给予赞扬与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致就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就很高。
在“公关策划学”的课程中,上课初我总想办法用幽默的方式让学生先愉快起来,然后在内容的讲授中,不断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彼此争论、比较、评价。对每一个发言的学生,我先确定其名字,然后会数次重复这个学生的名字,如他(她)发言的观点有代表性,我会多次引用,以激励其他学生思考与表现,这样,不用很长时间,我对这个班的一部分学生已经熟识。而学生在教师比较熟悉他们的情况下,会更加有主动性,课堂气氛由此活跃。对学生的不足表现,我往往以开玩笑或夸张的方式让他们在笑声中感到差距。
一次,我要求学生写出一句创维集团关于“三下乡”宣传的主题词。有的学生写的是“创维下乡”,有的学生写的是“家电下乡”,还有学生写的是“彩电冰箱齐下乡”。当我念出大家的创意时,全班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他们知道自己的稚嫩与不足,然后再给他们看创维集团自己设计的主题词。这样,他们立即发现了自身的差距。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在完全快乐的过程中完成了。
3.师生互动是快乐的搅拌机——撞击思维,认同交融。大学里本科生大部分的年龄在17~24岁之间,他们身体发育成熟,思想也基本成型,对一些问题的判定具有比较独立与基本的价值取向,对教师的看法,也由中学时的盲从与畏惧成长为敢于怀疑与主动交流。这为师生课堂的互动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主动开展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双方进行思维的撞击,会让课堂荡起兴奋的细胞。尤其是教师能够放下架子,将自己的思想探及学生的起点,然后一步步推动学生的思维向老师期望的高点去迈进,逐渐实现师生的相互认同,达到对某一知识的交融,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的内容。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要有幽默感,也要敢于自嘲、献丑,甚至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一些不足,同时,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身,表现自我,这样,师生的互动就成了快乐的搅拌机,课堂上会不断涌起笑声,这个笑是会心的笑,谅解的笑,是带点吃惊、顽皮的笑。
例如,在“公关策划学”课上,有一部分内容需要开展分组的创意策划活动。在分组之后,学生们兴奋地开始进行小组策划。原来规定的10分钟时间过去了,同学们仍在紧张热烈地讨论中,在两次延长时间之后,离下课时间也就剩下5分钟了,我要求各组推举一名同学在一分钟时间内表述出本组的观点,一时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在短短4分钟时间里,4个组基本表述了自己组的创意轮廓,我留下1分钟做总结。总结中我毫不掩饰地表扬学生创意的新颖,坦诚自己对学生独特表现的吃惊,以及原来设计内容的不足。下课后,一些学生跟我说,时间太短了,但是太精彩了!
二、为什么大学课堂难以出现久违的笑声
在我从教20余年的生涯中,听到太多教师反映,上课讲得很辛苦,但学生表现得死气沉沉;也听到很多学生跟我讲,有些老师上课时,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在一些人看来,大学课堂讲授知识系统深奥,自然很难出现快乐的笑声,大学课堂就应该是纯粹深刻和理性的氛围,如果出现欢声笑语,似乎会降低大学的学术味道,甚至会显得浅薄。
实际上不是这样,大学课堂难以形成快乐教学,原因有三:
1.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知从何时起,大学课堂成了展示教师独角戏的舞台。教师从上课开始讲到下课终止,几乎一刻不停止。教师讲得唾沫飞溅,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特别是有些本身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或内容,如果教师不顾及学生的反映,体察学生吸收、消化的情况,则课堂效果更差,往往是讲者滔滔不绝,听者睡到一片。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就是将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主体地位,授课的过程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在教自己,自然,学生对教师这样的表现会作出消极的反应。
2.学生只当应声虫。由于传统原因,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习惯不会进行干预或提出异议,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消极地接受教师的授课风格,如果实在难以喜欢某位教师,他们会选择上课开小差或逃课。因为即使这样,也并不影响学生可以基本顺利地通过这门功课的考试。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很少有鼓动学生参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刚性政策,也不激励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提出反馈意见,学生从这种暗示性的教学管理运作中,会选择消极接受几乎任何一位教师的授课,这对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水平是不利的,更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3.师生课堂陌路人。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是很少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交流的,除了上课外,他们几乎不关心所上课班级的任何事情,对于学生的名字,平时例行公事点点名外,最多知道学习委员等极个别学生的名字。自然,大部分学生也就对教师敬而远之,很少与教师打交道。一学期授课期间,彼此之间形同陌路。这种状况,自然不可能令学生感到上课的诱人魅力,往往把上课看成例行公事式的一件差事,可上可不上——反正老师对我也不认识、不在乎。
三、营造令人愉悦的课堂氛围
1.平等交流。在本质上说,师生是平等的,完全可以没有等级界限地交流对话。但在传统意义上,师道尊严易使教师将自己放在较高的位置上,难以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而学生囿于教师高高在上,也不便与教师接近或深度交流,这样彼此就不太容易了解,易于造成双方的隔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自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学生传授知识,所付出的正是学生所需要的,精神难能可贵,学生自当珍惜,而学生却认为老师的表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实在是做无用功,毫无意义,讲得一些知识或是学生已熟知、或是学生认为与自己未来就业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一些大学课堂就会出现你讲你的,我干我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学期下来,老师辛苦,学生觉得郁闷,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如果事先教师能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那么,教师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讲话的角度、注意互动的进行,这样,在尊重学生中,教师也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2.调整定位。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都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100%地占有,几乎不会留给学生思考、吸收、演示、操练的专门时间。他们以为大学授课,就等于单纯地讲课,那么,学生自然被忽略到只是听课的对象。至于学生听了没有、听懂了没有、听懂多少,教师很少关心过问。但是,实际上,教师讲课不是为了自己讲,而是为了学生听,是为了让学生学懂、听会,更要理解、消化、会说、会做。亦即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学生应当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走进教室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舞台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一位导引者、指导员、或教练员,仅是知识园林中美丽风景的指引者。教师绝不能不顾及学生的状况,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独享知识盛宴而不顾及学生。这不仅对学生没有益处,还易于使学生对大学教育的神圣性、崇高性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消极的影响。
3.高擎责任。大学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需要人才、造就国家栋梁、为人才深造铺垫基础的重大使命,教师在走上讲台时,应扪心自问,我所讲的东西对学生有用吗?学生需要这样的知识吗?怎样讲能让学生学到这些知识呢?等等,不止如此,教师还要进一步思考:怎样让学生喜欢这些知识,怎样让学生有快乐的心情来上课?怎样让他们感受到学到知识的快乐?怎样让优秀的学生表现出他们的优秀、让能力不足的学生大胆地提升他们的能力等等。当这些问题进入教师的思想中时,教师自然就会注意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自己的授课过程变得鲜活、有趣,让每一节课变成师生充分交流互动的快乐学习过程,让教师看到学生一点点把知识学到手,学生获得知识的兴奋和满足,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最好的授课状态,这就是快乐教学。
从古至今,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令人愉快和幸福的过程,教育的强大魅力就是让人因获得知识而自信、因感受自己的成长而快乐、因赢得教育者的赞赏而热爱学习、因获得进步而敬爱老师。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是根本。教师不只是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而更应该是树,在庇荫他人、奉献绿色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在发展,在全社会树立起挺拔高大的砥柱作用,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这一群体的重要力量。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义不容辞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责编:贾伟)
关键词:快乐教学 角色定位 平等 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121-02
传统意义的理解上,大学课堂应该是充满哲理与思辨的研究场所: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下面认真聆听,追逐教师的思维而纵横驰骋。由此,形成了一个误解,以为大学讲坛应该是严肃的、理性的、有些枯燥乏味的。甚至有人认为,快乐教学法只能出现在中学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在大学中,充满理性的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是大学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大学课堂完全可以实现快乐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是效率最高的课堂教学方法。本文以“公关策划学”的课程为例来探讨大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快乐教学法的开展
让大学课堂变成快乐的享受过程,主动权在教师手里,而受益者是学生,最后的结果是师生共同获得快乐的学习时光。具体展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师是快乐之门的开启者——打开门窗让学生看风景。在大学教育中,知识的专业性划分得十分细致,每一位教师往往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者。学生走进大学,扑面而来的是对知识的神秘性探究,也很快能体会到各研究领域知识的博大与深奥,因此,他们最初就如同一个初入圣地的探访者,新鲜、激动、神秘、兴奋,对知识怀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新鲜感。那么,大学教师就是这个神秘园的导引者。大学教师应善于巧妙地打开门窗,指引学生来领略本研究领域的美好风光,用清晰的语言、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推理、生动的描述让学生观赏本领域的知识宝藏。这个过程本身应该是一个快乐的、有趣的过程,它不应该让学生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感到这个领域生涩、空旷、充满神秘而无从下手。
在“公关策划学”课上,我努力让学生看到这门学科最美的风景。
“公关策划学”是在学习“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基础上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社会组织在特定时期针对目标公众策划、开展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理。从课程开始,我就通过各种举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公共关系学与人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等的不同,使学生逐渐对公共关系策划的特点有准确的把握。在这个问题的讲述中,课堂引用的例子既要导引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思考,又要让学生感到该学科贴近实际、易于理解,更要让他们对一些易混淆的事例感到既有趣又有深度。如在讲到公关策划以柔性手法打造组织生存环境的特点时,我列举了2006年春晚的例子。在2006年春晚上,组委会策划了晚会中期宣布在全国公开征集赴台两只大熊猫名字的活动。策划赠台大熊猫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送给台湾大熊猫来赢得海峡两岸人民的进一步了解。当我在多媒体屏幕上把赴台的两只大熊猫展示出来、并问同学们大熊猫的名字时,同学们看到那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都高兴地异口同声说是“团团”、“圆圆”,我又说,“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台湾当局竟然把大熊猫去台湾的行为叫做‘特洛伊木马’”。“啊?!——”学生们大笑。但我问:“为什么呢?”很多同学又陷入了沉思。通过这个小例子,同学们对公关活动的柔性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是快乐的主体——获得赏识、赢得自信。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本身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了解了某一方面知识,感悟了世界的真谛,从中获得了自我的充实与提高,也体现出了教育的强大魅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表现,来快速验证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情况,教师从旁指导,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孔子曰:“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把知识变成学生十分愉悦学习的东西,同时积极调动所有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全身心参与其中,把精力与心思集中放在课堂的内容中,完全愉快地沉浸在学习之中,期间教师不断给予赞扬与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致就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就很高。
在“公关策划学”的课程中,上课初我总想办法用幽默的方式让学生先愉快起来,然后在内容的讲授中,不断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彼此争论、比较、评价。对每一个发言的学生,我先确定其名字,然后会数次重复这个学生的名字,如他(她)发言的观点有代表性,我会多次引用,以激励其他学生思考与表现,这样,不用很长时间,我对这个班的一部分学生已经熟识。而学生在教师比较熟悉他们的情况下,会更加有主动性,课堂气氛由此活跃。对学生的不足表现,我往往以开玩笑或夸张的方式让他们在笑声中感到差距。
一次,我要求学生写出一句创维集团关于“三下乡”宣传的主题词。有的学生写的是“创维下乡”,有的学生写的是“家电下乡”,还有学生写的是“彩电冰箱齐下乡”。当我念出大家的创意时,全班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他们知道自己的稚嫩与不足,然后再给他们看创维集团自己设计的主题词。这样,他们立即发现了自身的差距。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在完全快乐的过程中完成了。
3.师生互动是快乐的搅拌机——撞击思维,认同交融。大学里本科生大部分的年龄在17~24岁之间,他们身体发育成熟,思想也基本成型,对一些问题的判定具有比较独立与基本的价值取向,对教师的看法,也由中学时的盲从与畏惧成长为敢于怀疑与主动交流。这为师生课堂的互动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主动开展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双方进行思维的撞击,会让课堂荡起兴奋的细胞。尤其是教师能够放下架子,将自己的思想探及学生的起点,然后一步步推动学生的思维向老师期望的高点去迈进,逐渐实现师生的相互认同,达到对某一知识的交融,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的内容。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要有幽默感,也要敢于自嘲、献丑,甚至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一些不足,同时,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身,表现自我,这样,师生的互动就成了快乐的搅拌机,课堂上会不断涌起笑声,这个笑是会心的笑,谅解的笑,是带点吃惊、顽皮的笑。
例如,在“公关策划学”课上,有一部分内容需要开展分组的创意策划活动。在分组之后,学生们兴奋地开始进行小组策划。原来规定的10分钟时间过去了,同学们仍在紧张热烈地讨论中,在两次延长时间之后,离下课时间也就剩下5分钟了,我要求各组推举一名同学在一分钟时间内表述出本组的观点,一时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在短短4分钟时间里,4个组基本表述了自己组的创意轮廓,我留下1分钟做总结。总结中我毫不掩饰地表扬学生创意的新颖,坦诚自己对学生独特表现的吃惊,以及原来设计内容的不足。下课后,一些学生跟我说,时间太短了,但是太精彩了!
二、为什么大学课堂难以出现久违的笑声
在我从教20余年的生涯中,听到太多教师反映,上课讲得很辛苦,但学生表现得死气沉沉;也听到很多学生跟我讲,有些老师上课时,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在一些人看来,大学课堂讲授知识系统深奥,自然很难出现快乐的笑声,大学课堂就应该是纯粹深刻和理性的氛围,如果出现欢声笑语,似乎会降低大学的学术味道,甚至会显得浅薄。
实际上不是这样,大学课堂难以形成快乐教学,原因有三:
1.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知从何时起,大学课堂成了展示教师独角戏的舞台。教师从上课开始讲到下课终止,几乎一刻不停止。教师讲得唾沫飞溅,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特别是有些本身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或内容,如果教师不顾及学生的反映,体察学生吸收、消化的情况,则课堂效果更差,往往是讲者滔滔不绝,听者睡到一片。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就是将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主体地位,授课的过程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在教自己,自然,学生对教师这样的表现会作出消极的反应。
2.学生只当应声虫。由于传统原因,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习惯不会进行干预或提出异议,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消极地接受教师的授课风格,如果实在难以喜欢某位教师,他们会选择上课开小差或逃课。因为即使这样,也并不影响学生可以基本顺利地通过这门功课的考试。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很少有鼓动学生参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刚性政策,也不激励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提出反馈意见,学生从这种暗示性的教学管理运作中,会选择消极接受几乎任何一位教师的授课,这对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水平是不利的,更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3.师生课堂陌路人。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是很少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交流的,除了上课外,他们几乎不关心所上课班级的任何事情,对于学生的名字,平时例行公事点点名外,最多知道学习委员等极个别学生的名字。自然,大部分学生也就对教师敬而远之,很少与教师打交道。一学期授课期间,彼此之间形同陌路。这种状况,自然不可能令学生感到上课的诱人魅力,往往把上课看成例行公事式的一件差事,可上可不上——反正老师对我也不认识、不在乎。
三、营造令人愉悦的课堂氛围
1.平等交流。在本质上说,师生是平等的,完全可以没有等级界限地交流对话。但在传统意义上,师道尊严易使教师将自己放在较高的位置上,难以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而学生囿于教师高高在上,也不便与教师接近或深度交流,这样彼此就不太容易了解,易于造成双方的隔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自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学生传授知识,所付出的正是学生所需要的,精神难能可贵,学生自当珍惜,而学生却认为老师的表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实在是做无用功,毫无意义,讲得一些知识或是学生已熟知、或是学生认为与自己未来就业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一些大学课堂就会出现你讲你的,我干我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学期下来,老师辛苦,学生觉得郁闷,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如果事先教师能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那么,教师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讲话的角度、注意互动的进行,这样,在尊重学生中,教师也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2.调整定位。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都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有完全的控制权,可以100%地占有,几乎不会留给学生思考、吸收、演示、操练的专门时间。他们以为大学授课,就等于单纯地讲课,那么,学生自然被忽略到只是听课的对象。至于学生听了没有、听懂了没有、听懂多少,教师很少关心过问。但是,实际上,教师讲课不是为了自己讲,而是为了学生听,是为了让学生学懂、听会,更要理解、消化、会说、会做。亦即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学生应当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走进教室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舞台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一位导引者、指导员、或教练员,仅是知识园林中美丽风景的指引者。教师绝不能不顾及学生的状况,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独享知识盛宴而不顾及学生。这不仅对学生没有益处,还易于使学生对大学教育的神圣性、崇高性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消极的影响。
3.高擎责任。大学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需要人才、造就国家栋梁、为人才深造铺垫基础的重大使命,教师在走上讲台时,应扪心自问,我所讲的东西对学生有用吗?学生需要这样的知识吗?怎样讲能让学生学到这些知识呢?等等,不止如此,教师还要进一步思考:怎样让学生喜欢这些知识,怎样让学生有快乐的心情来上课?怎样让他们感受到学到知识的快乐?怎样让优秀的学生表现出他们的优秀、让能力不足的学生大胆地提升他们的能力等等。当这些问题进入教师的思想中时,教师自然就会注意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自己的授课过程变得鲜活、有趣,让每一节课变成师生充分交流互动的快乐学习过程,让教师看到学生一点点把知识学到手,学生获得知识的兴奋和满足,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最好的授课状态,这就是快乐教学。
从古至今,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令人愉快和幸福的过程,教育的强大魅力就是让人因获得知识而自信、因感受自己的成长而快乐、因赢得教育者的赞赏而热爱学习、因获得进步而敬爱老师。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是根本。教师不只是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而更应该是树,在庇荫他人、奉献绿色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在发展,在全社会树立起挺拔高大的砥柱作用,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这一群体的重要力量。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义不容辞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