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重要学科,一个人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看清社会的发展,立足长远。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
每册中学历史教科书前面都有“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纲领。古人说:“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宋史·职官志》)意思是说,抓住纲领,就能掌握、控制全局。所以,对“目录”要研读,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通过研读目录,领会其内涵,就能够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全部教学内容的重点。
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全书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课组成。如“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国家的产生、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等方面。教科书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从三个维度入手的:因为有了人才有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所以第一课介绍“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中华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因此第二课介绍“原始的农耕生活”;随着农业发展,到黄帝时,文明的诸种要素相继出现,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因此第三课介绍“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由六课组成。史学界称夏、商、周为“上古三代”,周又分为西周和东周。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时代,所以第一课介绍“夏、商、西周的兴亡”。夏、商、西周都以农业为基础,该时期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所以第二课以“灿烂的青铜文化”为题目,介绍夏、商、西周的经济状况。步入东周,社会发生变革,天子丧失权威,诸侯互相争斗,各国相继变法图强。所以第三课讲“春秋战国的纷争”,第四课讲“大变革的时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是历史的灵魂。”上面四课介绍上古三代的“骨骼”和“血肉”,下面第五、六两课便以“中华文化的勃兴”为题目,介绍上古三代的“灵魂”——文化。
从目录中可以看出,一个单元介绍一个历史时代,单元的标题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时代特征;而单元下的每一课都选取一个侧面去讲述该历史时代的具体内容,将它们结合起来,就是这个历史时代的全貌。所以,熟悉目录就能了解全书的脉络。
历史是对过去人类活动的记录。时间、地域、人物、事件是构成人类活动的四大要素。研究历史,目的是得出结论,达成共识,以指导现实生活。所以,从时间、地域、人物、事件和结论这五处入手去掌握历史知识,就能够夯实历史学科基础。
时间: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产生、发展、灭亡的。时间从纵向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前后顺序及其演变交替的关系。历史科学的时间概念,不仅标志着历史事物的时间断限,还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它的时间断限;从此,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它的逻辑涵义。如果脱离了时间概念的逻辑涵义,时间断限的具体年代、月、日就变成僵死空洞的外壳,它们只是一些抽象的、枯燥的数字符号。相反,如果全面掌握历史科学的时间概念,以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为支撑点,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上,就能轻而易举掌握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时序问题,解决历史知识繁复庞杂不好记忆的难题。
地域:地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直接表现出历史事件自身上下左右前后的伸缩性及其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因此,揭示重大事件发生地域的特殊性,对加深理解事件本身富有积极意义。以“西安事变”为例,第一,西安是中国西部重镇,面对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国民党军“剿共”前哨,而西北军和东北军跟红军频繁接触,直接受到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第二,西安与日寇侵略锋芒所指的华北地区隔河相望,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都直接感受到强大外敌的威胁。第三,西北军和东北军为蒋介石打头阵,而蒋介石却利用平汉、陇海两条铁路调兵遣将,威逼西安,对西北军和东北军施加压力。这样的地理位置,这样的政治形势,使西安成为中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民党军队派系矛盾的焦点。因此,“西安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也就不难理解了。
人物:人物是歷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教科书写人物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事传人,另一种是以人传事。用以事传人方法所写的历史人物有三类:第一类是那些对历史起过巨大促进或促退的重要历史人物,像秦始皇、汉武帝等。这类历史人物或者是雄才大略,开创一代风流的英明君主,或者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掀卷巨澜的革命领袖,或者是倒行逆施、阻挡时代潮流的反动头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历史上活动时间长、领域广、影响大,因此教科书在较多课文中写到他们的活动。对这类历史人物在学习中要注意集中归纳,以便全面了解人物、评价人物。第二类是那些在一时一事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像关天培、邓世昌、佟麟阁、胡适等。这类历史人物总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对这类历史人物注意就事论人,人事并记就可以了。第三类是那些在叙述史实过程中往往为行文需要而点到的历史人物,像洋枪队统领华尔。人因事传,所以它的名字还是知道为好。
事件: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具体内容。它是由历史主体——人物来完成。重大历史事件一般都融合到重要人物的活动中,故人事要并记。另外,有的事件复杂,参与人物较多,如“井冈山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记忆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采用要点归纳的方法记忆。根据教科书的叙述,我们可以确定五个要点:
1.湘赣起义;
2.文家市转移;
3.三湾改编;
4.井冈树旗;
5.龙江会师。
这样,只要弄清五个要点的内在联系,就能记牢它了。顺便指出,这里说“湘赣起义”,不说“秋收起义”,原因是五个要点都采用地域概括,这就突出了进军井冈山的路线。
结论:结论是对历史事物的共识。重要的结论,如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科书都曾明确地表述,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总之,如果能够提纲引领,掌控历史教科书的脉络,再从五处入手,夯实基础知识,那么历史课就一定会学好。
编辑 陆思寒
一、研读目录,掌握纲领
每册中学历史教科书前面都有“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纲领。古人说:“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宋史·职官志》)意思是说,抓住纲领,就能掌握、控制全局。所以,对“目录”要研读,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通过研读目录,领会其内涵,就能够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全部教学内容的重点。
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全书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课组成。如“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国家的产生、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等方面。教科书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从三个维度入手的:因为有了人才有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所以第一课介绍“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中华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因此第二课介绍“原始的农耕生活”;随着农业发展,到黄帝时,文明的诸种要素相继出现,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因此第三课介绍“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由六课组成。史学界称夏、商、周为“上古三代”,周又分为西周和东周。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时代,所以第一课介绍“夏、商、西周的兴亡”。夏、商、西周都以农业为基础,该时期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所以第二课以“灿烂的青铜文化”为题目,介绍夏、商、西周的经济状况。步入东周,社会发生变革,天子丧失权威,诸侯互相争斗,各国相继变法图强。所以第三课讲“春秋战国的纷争”,第四课讲“大变革的时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是历史的灵魂。”上面四课介绍上古三代的“骨骼”和“血肉”,下面第五、六两课便以“中华文化的勃兴”为题目,介绍上古三代的“灵魂”——文化。
从目录中可以看出,一个单元介绍一个历史时代,单元的标题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时代特征;而单元下的每一课都选取一个侧面去讲述该历史时代的具体内容,将它们结合起来,就是这个历史时代的全貌。所以,熟悉目录就能了解全书的脉络。
二、五处入手,夯实基础
历史是对过去人类活动的记录。时间、地域、人物、事件是构成人类活动的四大要素。研究历史,目的是得出结论,达成共识,以指导现实生活。所以,从时间、地域、人物、事件和结论这五处入手去掌握历史知识,就能够夯实历史学科基础。
时间: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产生、发展、灭亡的。时间从纵向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前后顺序及其演变交替的关系。历史科学的时间概念,不仅标志着历史事物的时间断限,还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它的时间断限;从此,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它的逻辑涵义。如果脱离了时间概念的逻辑涵义,时间断限的具体年代、月、日就变成僵死空洞的外壳,它们只是一些抽象的、枯燥的数字符号。相反,如果全面掌握历史科学的时间概念,以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为支撑点,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上,就能轻而易举掌握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时序问题,解决历史知识繁复庞杂不好记忆的难题。
地域:地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直接表现出历史事件自身上下左右前后的伸缩性及其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因此,揭示重大事件发生地域的特殊性,对加深理解事件本身富有积极意义。以“西安事变”为例,第一,西安是中国西部重镇,面对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国民党军“剿共”前哨,而西北军和东北军跟红军频繁接触,直接受到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第二,西安与日寇侵略锋芒所指的华北地区隔河相望,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都直接感受到强大外敌的威胁。第三,西北军和东北军为蒋介石打头阵,而蒋介石却利用平汉、陇海两条铁路调兵遣将,威逼西安,对西北军和东北军施加压力。这样的地理位置,这样的政治形势,使西安成为中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民党军队派系矛盾的焦点。因此,“西安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也就不难理解了。
人物:人物是歷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教科书写人物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事传人,另一种是以人传事。用以事传人方法所写的历史人物有三类:第一类是那些对历史起过巨大促进或促退的重要历史人物,像秦始皇、汉武帝等。这类历史人物或者是雄才大略,开创一代风流的英明君主,或者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掀卷巨澜的革命领袖,或者是倒行逆施、阻挡时代潮流的反动头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历史上活动时间长、领域广、影响大,因此教科书在较多课文中写到他们的活动。对这类历史人物在学习中要注意集中归纳,以便全面了解人物、评价人物。第二类是那些在一时一事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像关天培、邓世昌、佟麟阁、胡适等。这类历史人物总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对这类历史人物注意就事论人,人事并记就可以了。第三类是那些在叙述史实过程中往往为行文需要而点到的历史人物,像洋枪队统领华尔。人因事传,所以它的名字还是知道为好。
事件: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具体内容。它是由历史主体——人物来完成。重大历史事件一般都融合到重要人物的活动中,故人事要并记。另外,有的事件复杂,参与人物较多,如“井冈山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记忆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采用要点归纳的方法记忆。根据教科书的叙述,我们可以确定五个要点:
1.湘赣起义;
2.文家市转移;
3.三湾改编;
4.井冈树旗;
5.龙江会师。
这样,只要弄清五个要点的内在联系,就能记牢它了。顺便指出,这里说“湘赣起义”,不说“秋收起义”,原因是五个要点都采用地域概括,这就突出了进军井冈山的路线。
结论:结论是对历史事物的共识。重要的结论,如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科书都曾明确地表述,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总之,如果能够提纲引领,掌控历史教科书的脉络,再从五处入手,夯实基础知识,那么历史课就一定会学好。
编辑 陆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