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分别从《国际服务贸易》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方式及学生考核评分标准方面分析,全面而详细地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可行方法、目标实现等。
关键词: 循环教学模式 云课堂 评分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服务贸易研究的深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首先是教材及内容的老旧问题,大多数《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不新颖,和时代有一定脱节,比如区域贸易协定部分,不能涵盖当今区域贸易重要协议,诸边贸易协定部分也没有包含在教材内容之中。因为服务贸易协定无论是区域的、多边的还是诸边的,都对当今国际服务贸易有深远影响,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也很大。所以,有必要把这些内容涵盖在本科学生教学当中,让学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鉴于目前大多数教材不包含这些内容的现实,我们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补充这些内容,待以后有类似教材后,再选这类教材,或自己编写教材。
其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比较老旧。《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本身没有实验、实践课程。其教材内容本身涵盖内容比较广阔、抽象。加上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这方面的数据统计、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学习时不好理解,难度加大,学习兴趣不高。
再次,鉴于学校的固有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体系的改革
针对本科院校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都可以选择这门课程。然而,对国际贸易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要求应不一样,教材选择上可以不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有国际贸易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可选择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教材,相关阅读材料相对丰富一些的,较完备、全面的,有一定深度的教材。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选择比较通俗易懂的《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老师上课时要注意补充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给予衔接。假设没有相应的合适教材,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选用同样的教材,则老师上课时应补充相应的内容以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与其他国际贸易课程比较有如下区别:
1.与国际经济学比较,《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既有理论又有政策、国别、部门分析等。国际经济学主要偏重理论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是支撑政策、国别、部门等章节的,前后相连,才能理解学习,也要应用部分国际经济学的知识。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方式主要是讲述,《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除了理论部分,其他部分完全讲述,会造成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的问题。所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要在传统讲述式教学的方式上加上新鲜的元素、灵活的元素。无论分组讨论,学生讲解,还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只要能提高学生兴趣,都是可行的。同时,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更加完整丰富和高效。
2.与国际贸易课程相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除理论外的政策、国别、部门分析等内容外,不需要掌握太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实操的练习、培训等,没有任何实践环节的相关课程,无法实践练习,也不太需要实践练习。但要把国际服务贸易理论部分完全理解消化,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则适当的练习还是有效的。如何设置,如何实施,就需要改革课程教学的方式。可以像国际贸易课程一样设计虚拟仿真课程,需要老师、学生双方准备,特别是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做好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虚拟仿真课程设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则前进了一大步。
3.与国际贸易专题课程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理论优势。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材一般将理论部分放在前,后面部分是政策和实践,突出理论是政策和实践的支撑作用。另外,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还有国别及部门分析的内容,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及教材的特点,如何上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需要认真思考,结合学生及各校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改革,比如合作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都是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掌握和理解《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到《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政策和实践中。《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结合合作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及教学设备和平台,建议进行如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
1.编写适合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适应需要多种教材的要求。或编写教辅资料,补充教学课件,集体讨论备课等方式都是适用的。
2.加强多媒体和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比如采取云课堂教学方式,把《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放在云课堂上,学生可在课前、课后学习掌握。大量的习题、补充知识和内容,学生根据知识板块安排学习消化和吸收,课堂上学生根据课前、课后的学习完成并掌握课堂中的内容。
3.国别和部门分析部分,由于课程整体时间较短,可分组进行讨论,老师布置不同小组的任务,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最后进行课堂上的集中讨论,既节约了课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知识。
4.可采用PDCA循环教学模式进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PDCA循环教学模式重在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学生的沟通、联系,学生的课前学习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课中引导学生自学并交流,交流评分情况,交流学习内容。课后教师学生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总结交流,准备下一个教学循环。PDCA循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前期教师不仅需要利用几周的时间介绍相关的理论以便在后期讲解时让学生能够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后期的自学教师要全程参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自学教学过程,不断实施自学授课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对自学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PDCA循环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否则,便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三、《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学习学生考核评分标准的改革
1.鉴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涵盖的特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学生考核评分标准也应进行相应改革。由于课前、课后学生学习时间较多,因此学生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应提高,平时课前、课后学习过程都应有相应的评分、计分标准。
2.课堂学习,如果采用PDCA方式或云课堂方式,小组演讲、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都应有评分、计分标准,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同时提高教学效率,符合《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特点和要求。
3.期末考试方式也可进行相应改革。如果是选修课,可用提交论文方式;如果是必修课,应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以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
4.虽然《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纲没有实践课要求,但相应的拓展应用课程可以开设,设置相应课时,并评分计分,强化创新培养和能力培训。课程纳入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当中,并增加相应学分。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材、教学、考核等方方面面。我们需要认真规划和实践,在实践中发展、改革和完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代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当代国际贸易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陈小兰,黄茜.基于翻转课堂的本科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15(1):91-96.
[2]郑芳,杨琳琳.基于PDCA循环提高《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79-180.
[3]周五七.《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建设与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15(7):146-149.
[4]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5]刘秀莉.浅谈国际贸易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0(8):169,171.
[6]刘军.《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22):59-60.
[7]孙雅玲.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3):103-106.
[8]田园.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3(4):139-141.
[9]张超.浅谈《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内容改革[J].现代营销,2012(9):284.
[10]崔凯.谈《国际服务贸易实务》的教学情境创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284.
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渝教高[2015]13号)支助
关键词: 循环教学模式 云课堂 评分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服务贸易研究的深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改革已经提上日程。首先是教材及内容的老旧问题,大多数《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不新颖,和时代有一定脱节,比如区域贸易协定部分,不能涵盖当今区域贸易重要协议,诸边贸易协定部分也没有包含在教材内容之中。因为服务贸易协定无论是区域的、多边的还是诸边的,都对当今国际服务贸易有深远影响,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也很大。所以,有必要把这些内容涵盖在本科学生教学当中,让学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鉴于目前大多数教材不包含这些内容的现实,我们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补充这些内容,待以后有类似教材后,再选这类教材,或自己编写教材。
其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比较老旧。《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本身没有实验、实践课程。其教材内容本身涵盖内容比较广阔、抽象。加上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这方面的数据统计、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学习时不好理解,难度加大,学习兴趣不高。
再次,鉴于学校的固有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体系的改革
针对本科院校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都可以选择这门课程。然而,对国际贸易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要求应不一样,教材选择上可以不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有国际贸易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可选择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教材,相关阅读材料相对丰富一些的,较完备、全面的,有一定深度的教材。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选择比较通俗易懂的《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老师上课时要注意补充相应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给予衔接。假设没有相应的合适教材,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选用同样的教材,则老师上课时应补充相应的内容以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与其他国际贸易课程比较有如下区别:
1.与国际经济学比较,《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既有理论又有政策、国别、部门分析等。国际经济学主要偏重理论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是支撑政策、国别、部门等章节的,前后相连,才能理解学习,也要应用部分国际经济学的知识。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方式主要是讲述,《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除了理论部分,其他部分完全讲述,会造成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减弱的问题。所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方式要在传统讲述式教学的方式上加上新鲜的元素、灵活的元素。无论分组讨论,学生讲解,还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只要能提高学生兴趣,都是可行的。同时,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更加完整丰富和高效。
2.与国际贸易课程相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除理论外的政策、国别、部门分析等内容外,不需要掌握太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实操的练习、培训等,没有任何实践环节的相关课程,无法实践练习,也不太需要实践练习。但要把国际服务贸易理论部分完全理解消化,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则适当的练习还是有效的。如何设置,如何实施,就需要改革课程教学的方式。可以像国际贸易课程一样设计虚拟仿真课程,需要老师、学生双方准备,特别是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做好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虚拟仿真课程设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则前进了一大步。
3.与国际贸易专题课程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理论优势。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材一般将理论部分放在前,后面部分是政策和实践,突出理论是政策和实践的支撑作用。另外,国际服务贸易教材还有国别及部门分析的内容,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及教材的特点,如何上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需要认真思考,结合学生及各校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改革,比如合作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都是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掌握和理解《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到《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政策和实践中。《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结合合作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及教学设备和平台,建议进行如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
1.编写适合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适应需要多种教材的要求。或编写教辅资料,补充教学课件,集体讨论备课等方式都是适用的。
2.加强多媒体和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比如采取云课堂教学方式,把《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放在云课堂上,学生可在课前、课后学习掌握。大量的习题、补充知识和内容,学生根据知识板块安排学习消化和吸收,课堂上学生根据课前、课后的学习完成并掌握课堂中的内容。
3.国别和部门分析部分,由于课程整体时间较短,可分组进行讨论,老师布置不同小组的任务,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最后进行课堂上的集中讨论,既节约了课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知识。
4.可采用PDCA循环教学模式进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的改革。PDCA循环教学模式重在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学生的沟通、联系,学生的课前学习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课中引导学生自学并交流,交流评分情况,交流学习内容。课后教师学生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总结交流,准备下一个教学循环。PDCA循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前期教师不仅需要利用几周的时间介绍相关的理论以便在后期讲解时让学生能够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后期的自学教师要全程参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自学教学过程,不断实施自学授课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对自学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PDCA循环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否则,便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三、《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学习学生考核评分标准的改革
1.鉴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涵盖的特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学生考核评分标准也应进行相应改革。由于课前、课后学生学习时间较多,因此学生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应提高,平时课前、课后学习过程都应有相应的评分、计分标准。
2.课堂学习,如果采用PDCA方式或云课堂方式,小组演讲、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都应有评分、计分标准,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同时提高教学效率,符合《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特点和要求。
3.期末考试方式也可进行相应改革。如果是选修课,可用提交论文方式;如果是必修课,应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以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
4.虽然《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纲没有实践课要求,但相应的拓展应用课程可以开设,设置相应课时,并评分计分,强化创新培养和能力培训。课程纳入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当中,并增加相应学分。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材、教学、考核等方方面面。我们需要认真规划和实践,在实践中发展、改革和完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代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的当代国际贸易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陈小兰,黄茜.基于翻转课堂的本科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15(1):91-96.
[2]郑芳,杨琳琳.基于PDCA循环提高《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79-180.
[3]周五七.《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建设与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15(7):146-149.
[4]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5]刘秀莉.浅谈国际贸易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0(8):169,171.
[6]刘军.《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5(22):59-60.
[7]孙雅玲.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3):103-106.
[8]田园.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3(4):139-141.
[9]张超.浅谈《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内容改革[J].现代营销,2012(9):284.
[10]崔凯.谈《国际服务贸易实务》的教学情境创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284.
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渝教高[2015]13号)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