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英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与别的语言发生接触。而借词就是语言接触的最有力证据。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语言借词的情况,就此作一对比,并从三个方面论证二者借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借词 英汉对比 差异
借词是“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对比分析英汉借词的差异,将促进对比语言学的发展。
1.英语借词
英语自产生距今只有1500多年历史,却有词汇100万左右。据统计,其中外来词占全部词汇的80%左右,“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汇熔于一炉,将反映其他各洲人类文明的词语兼收并集中于一身”,所以英语词汇具有“世界性词汇”的美称。
1.1英语借词的来源
英语词汇的演变体现了英国被侵略与侵略史。英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外族入侵。第一次是公元9世纪斯堪的那维亚人,使英语极大地受到北欧文化的影响。近代英语中有[sk]音的词均来自丹麦语。第二次是1066年的“诺曼征服”,它为英语注入一万多个法语词汇,其中75%沿用至今。独立强盛后的英国开始殖民扩张,这又借入许多汉语和黑人用语。此外,文化交流也给英语增添了不少外来语。John Wycliff在将《圣经》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就引进约一千个拉丁词汇,如pope(教皇),angel(天使)等。文艺复兴运动也为英语增加一万多词汇。同时美国英语也回流入英语不少新词汇, 如hippies(嬉皮士),punk(朋克)等。国际交流的频繁使英语的借词范围越来越广,汉语中的jiaozi(饺子),doufu(豆腐)等就是这一时期被借入的。
1.2英语借词的分类
根据其借用方式,英语外来词可分为四种类型:
(1)纯借词。纯借词除在语音上略有变动外,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全盘借入。如, naive(天真的)来自法语;inferno(地狱)等来自意大利语。
(2)混合借词。这类词在形式上一半是本族语的,另一半是借入的。如Chinatown(唐人街,中国城)中的China(中国)据说是来自汉封建王朝“秦”字的音译China, town是英语城镇的意思。
(3)转移借词。转移借词即借用外来语的词汇意义, 但仍保留英语的形式,产生新义。如,bridge原意是桥, 后引入意大利语ponte(桥牌)的意义。
(4)翻译借词。翻译借词即将外来词中的每个词素或词对等地翻译成英语。如almighty是从拉丁语omnipotens 译借过来的,omni相当于英语词素all,potens 相当于mighty。
2.汉语借词
“汉语自有文字以来,已有6000 年左右的历史”(《辞海》,1989: 995)。目前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但外来词所占比例很低。
2.1 汉语借词的来源
汉民族在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引入一些借词。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借词,如苜蓿、葡萄等。第二,唐宋以后,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佛教词如菩萨、塔、罗汉等进入汉语。第三,汉语中借词最主要的来源是日语词和西洋话。如,雷达、沙发来源于英语词;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来自于俄语词。改革开放也使很多新词进入中国,如卡拉OK、艾滋病等。
2.2 汉语借词的分类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众说不一。有人提出四分法,如陈昌义认为,汉语借词可以分为纯借词、音加义词、仿译词和描写词。有人提出六分法,如黎昌抱认为,借词可从纯借词、半音半意词、音加义词、仿译词、描写词、中外文夹杂词等六方面分类。笔者认为六分法更为详尽。
(1)纯借词。纯借词即把外族语的词的音和义完整地借用过来,也叫纯音译词。如,雪茄(cigar)、克隆(clone)等。
(2)半音半意词。半音半意词即将原词一分为二,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因特网(Internet)、剑桥(Cambridge)等。
(3)音加义词。音加义词即先音译其词, 再附加一个该词所指类属、特征。如, 艾滋病(AIDS)、啤酒(beer)等。
(4)仿译词。仿译词即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逐一翻译外来词的词素。不仅引入外来词的意义, 而且仿照它的构词关系。如,蜜月(honeymoon)、软着陆( soft landing)等。
(5)描写词。描写词即有些外来词找不到对等词时,就造一个新词来描写它。如,借自西域的东西,多在词前冠以“胡”字,如胡萝卜、胡椒等;借自西方的东西多冠以“洋”,如洋火、洋油;有的甚至直接加上国名,如法国梧桐等。
(6)中外文夹杂词。中外文夹杂词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 新的外来词一时难以译定时,便用最简单的办法——原文移植,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英汉文夹杂词。如最早的“卡拉OK”,“卡拉”是日语から(空)的音译,“OK”是日语借英语orchestra的首部两个音,汉语从日语音译引进,却保持了原文中的英文部分,成为“东西合壁”。
3.英汉借词的差异
英汉外来词存在着五方面差异: 一,英语外来词数量多,汉语外来词数量少。二,英语借词范围广,汉语范围窄。三,英语来者不拒,而汉语只有迫不得已才借用,借用的时候多采取意译。四,英语借词主要是通过战争实现,而汉语主要来自于民族融和及文化交流。五,英语借词词性繁杂,而汉语几乎只吸收名词。
4.英汉借词差异的原因
英汉借词出现的差异,源于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
首先, 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不同。英语民族在历史上多次受外族入侵,造就了该民族开放性的文化心理。汉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其它民族都是“蛮夷” 的自大感,阻碍了外来词的输入。
其次,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英国四面环海,不断受到外族的入侵和征服,大量的外来词涌入。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使英语借词范围遍及全球。反观中国,由于汉民族在人口数量和经济文化上占绝对优势,汉语受周边语言的影响甚微。
最后,英汉语言文字类型不同。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灵活性和可塑性极强,可以根据需要为外来词添加词缀。另外,英语属世界上最大的印欧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为英语大量借词提供了方便。再者,英语所属的日尔曼语族与拉丁语族在文字上十分接近,在书写上有的甚至完全相同,极大地方便了英语从拉丁语派生或直接借用词汇。汉语则属汉藏语系,是一种方块字形的表意文字,灵活性和可塑性远不及英语。作为独有的表意文字,汉语也就无法向同类“家族”借词。
结语
英汉词汇中的借词差异,反映了操两种语言的民族的心理特征、地理和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本身的特点。对比借词差异,有利于加深对语言所处文化的认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昌抱.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1.9.
[2]张柏然.外来语辞典[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3]陈昌义.英汉借词对比分析[J].浙江师大学报,1996.2.
[4]熊文华.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5]梁汉平.论外来词的双重文化品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6]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7]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关键词: 借词 英汉对比 差异
借词是“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对比分析英汉借词的差异,将促进对比语言学的发展。
1.英语借词
英语自产生距今只有1500多年历史,却有词汇100万左右。据统计,其中外来词占全部词汇的80%左右,“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汇熔于一炉,将反映其他各洲人类文明的词语兼收并集中于一身”,所以英语词汇具有“世界性词汇”的美称。
1.1英语借词的来源
英语词汇的演变体现了英国被侵略与侵略史。英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外族入侵。第一次是公元9世纪斯堪的那维亚人,使英语极大地受到北欧文化的影响。近代英语中有[sk]音的词均来自丹麦语。第二次是1066年的“诺曼征服”,它为英语注入一万多个法语词汇,其中75%沿用至今。独立强盛后的英国开始殖民扩张,这又借入许多汉语和黑人用语。此外,文化交流也给英语增添了不少外来语。John Wycliff在将《圣经》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就引进约一千个拉丁词汇,如pope(教皇),angel(天使)等。文艺复兴运动也为英语增加一万多词汇。同时美国英语也回流入英语不少新词汇, 如hippies(嬉皮士),punk(朋克)等。国际交流的频繁使英语的借词范围越来越广,汉语中的jiaozi(饺子),doufu(豆腐)等就是这一时期被借入的。
1.2英语借词的分类
根据其借用方式,英语外来词可分为四种类型:
(1)纯借词。纯借词除在语音上略有变动外,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全盘借入。如, naive(天真的)来自法语;inferno(地狱)等来自意大利语。
(2)混合借词。这类词在形式上一半是本族语的,另一半是借入的。如Chinatown(唐人街,中国城)中的China(中国)据说是来自汉封建王朝“秦”字的音译China, town是英语城镇的意思。
(3)转移借词。转移借词即借用外来语的词汇意义, 但仍保留英语的形式,产生新义。如,bridge原意是桥, 后引入意大利语ponte(桥牌)的意义。
(4)翻译借词。翻译借词即将外来词中的每个词素或词对等地翻译成英语。如almighty是从拉丁语omnipotens 译借过来的,omni相当于英语词素all,potens 相当于mighty。
2.汉语借词
“汉语自有文字以来,已有6000 年左右的历史”(《辞海》,1989: 995)。目前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但外来词所占比例很低。
2.1 汉语借词的来源
汉民族在民族融合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引入一些借词。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借词,如苜蓿、葡萄等。第二,唐宋以后,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佛教词如菩萨、塔、罗汉等进入汉语。第三,汉语中借词最主要的来源是日语词和西洋话。如,雷达、沙发来源于英语词;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来自于俄语词。改革开放也使很多新词进入中国,如卡拉OK、艾滋病等。
2.2 汉语借词的分类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众说不一。有人提出四分法,如陈昌义认为,汉语借词可以分为纯借词、音加义词、仿译词和描写词。有人提出六分法,如黎昌抱认为,借词可从纯借词、半音半意词、音加义词、仿译词、描写词、中外文夹杂词等六方面分类。笔者认为六分法更为详尽。
(1)纯借词。纯借词即把外族语的词的音和义完整地借用过来,也叫纯音译词。如,雪茄(cigar)、克隆(clone)等。
(2)半音半意词。半音半意词即将原词一分为二,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因特网(Internet)、剑桥(Cambridge)等。
(3)音加义词。音加义词即先音译其词, 再附加一个该词所指类属、特征。如, 艾滋病(AIDS)、啤酒(beer)等。
(4)仿译词。仿译词即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逐一翻译外来词的词素。不仅引入外来词的意义, 而且仿照它的构词关系。如,蜜月(honeymoon)、软着陆( soft landing)等。
(5)描写词。描写词即有些外来词找不到对等词时,就造一个新词来描写它。如,借自西域的东西,多在词前冠以“胡”字,如胡萝卜、胡椒等;借自西方的东西多冠以“洋”,如洋火、洋油;有的甚至直接加上国名,如法国梧桐等。
(6)中外文夹杂词。中外文夹杂词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 新的外来词一时难以译定时,便用最简单的办法——原文移植,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英汉文夹杂词。如最早的“卡拉OK”,“卡拉”是日语から(空)的音译,“OK”是日语借英语orchestra的首部两个音,汉语从日语音译引进,却保持了原文中的英文部分,成为“东西合壁”。
3.英汉借词的差异
英汉外来词存在着五方面差异: 一,英语外来词数量多,汉语外来词数量少。二,英语借词范围广,汉语范围窄。三,英语来者不拒,而汉语只有迫不得已才借用,借用的时候多采取意译。四,英语借词主要是通过战争实现,而汉语主要来自于民族融和及文化交流。五,英语借词词性繁杂,而汉语几乎只吸收名词。
4.英汉借词差异的原因
英汉借词出现的差异,源于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
首先, 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不同。英语民族在历史上多次受外族入侵,造就了该民族开放性的文化心理。汉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其它民族都是“蛮夷” 的自大感,阻碍了外来词的输入。
其次,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英国四面环海,不断受到外族的入侵和征服,大量的外来词涌入。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使英语借词范围遍及全球。反观中国,由于汉民族在人口数量和经济文化上占绝对优势,汉语受周边语言的影响甚微。
最后,英汉语言文字类型不同。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灵活性和可塑性极强,可以根据需要为外来词添加词缀。另外,英语属世界上最大的印欧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为英语大量借词提供了方便。再者,英语所属的日尔曼语族与拉丁语族在文字上十分接近,在书写上有的甚至完全相同,极大地方便了英语从拉丁语派生或直接借用词汇。汉语则属汉藏语系,是一种方块字形的表意文字,灵活性和可塑性远不及英语。作为独有的表意文字,汉语也就无法向同类“家族”借词。
结语
英汉词汇中的借词差异,反映了操两种语言的民族的心理特征、地理和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本身的特点。对比借词差异,有利于加深对语言所处文化的认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昌抱.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1.9.
[2]张柏然.外来语辞典[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3]陈昌义.英汉借词对比分析[J].浙江师大学报,1996.2.
[4]熊文华.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5]梁汉平.论外来词的双重文化品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6]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7]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