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张志和“西塞山”诗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出仕之始就怀有隐逸思想,以后随着仕途生涯波折的不断,这一思想愈加明显。后天仙真张志和先仕后隐,其高蹈遗世、淡泊超然的人生旨趣,及其诗歌中所表现的淡泊、自由、高洁的人格理想,对苏轼产生了较大影响。苏轼仰慕张志和,并深受其诗尤其是“西塞山”诗的影响,在诗歌里借张志和与“西塞山”诗的典故抒发其洒脱襟怀、高洁志趣与渔隐思想。
  关键词:苏轼 神仙 张志和 西塞山 归隐
  张志和,字子同,鹜州金华人,始名龟龄,十六岁擢明经,进策干谒唐肃宗,受重赏,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志和,后坐事被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拒绝出仕,浪迹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因著《玄真子》,也以此自号。张志和传最早见于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九《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a,《新唐书·隐逸传》里载有张志和传,事迹以颜真卿文为底本,虽然南唐沈汾《续仙传》有《玄真子》篇,但该书属于道教仙传类作品,在史实基础上附会神异故事,故不可作为史实旁证,却也可说明张志和已被视作神仙。
  张志和曾作《内解》与《太易》十五卷,已佚,《玄真子》至明代只存三篇,即《碧虚》《鷟》《涛之灵》,被收入明代的《道藏·太玄部》,《全唐诗》收录张志和诗九首,含《渔父歌》b 五首及《渔父》诗一首。就苏轼诗词中与张志和相关的作品来看,苏轼倾慕张志和超然淡泊的人生旨趣,并作为其精神寄托,表現出苏轼对仕宦生涯的厌倦与归隐心态的流露,其作品主要受张志和《渔父歌》的影响较大,尤其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更突出,因苏轼诗词中化用《渔父歌》的典故基本出自该首诗。苏轼诗集共有十首与张志和有关的诗歌,其中,有七首诗典故出自《渔父歌》第一首,有两首直接写苏轼对张志和的倾慕之心,另外一首则化用张志和乘船往来苕霅之间的故事,《苏轼词编年校注》里有七首词与张志和《渔父歌》相关,说明苏轼内心的归隐情绪与张志和高蹈遗世、超然独往的隐逸思想相契合,也受到张志和“渔父”形象与诗歌归隐意趣的影响,寄予其淡泊超然的隐逸旨趣,以及追求心灵高度自由、精神高洁的人格理想。
  一、张志和与《渔父诗》及其影响
  张志和与颜真卿有交谊,《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就出自颜真卿之笔,说明二人有交往,且熟知。颜真卿于大历七年(722)除湖州刺史,次年正月抵达任所,其时,张志和正隐居越州。湖州任上,颜真卿常与门客会饮,张志和也在其列,一次聚会上,以《渔父歌》为题,张志和首唱,据《全唐诗》,这五首《渔父歌》具体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颜真卿、陆羽、徐士衡、李成矩也有和作,共唱和二十五首,并对张志和之作称赞不已。这五首诗歌描绘出一位遗世独立、逍遥自在的渔翁形象,以大自然为伴,身心自由,超然世外。
  张志和不仅擅诗,史载他还擅画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笔辄成画,因此,《渔父歌》五首颇具山水画特色,诗与画融为一体。张志和《渔父歌》五首以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最为出名,影响最大。诗中动静结合,色彩丰富,宛如一幅江南烟雨水乡的山水画,勾勒出一位以垂钓为乐悠然闲适的渔翁形象,戴着箬笠,披着蓑衣,不惧风雨,在自然界风雨中悠然自得地行走,如此坦然洒脱,任意逍遥。就张志和本人来说,原本仕途顺遂,受到肃宗赏识,但因事被贬,失意受挫,心灰意冷,不复入世。张志和家庭浓厚的道教氛围,是促使其内心淡泊、回归自然的因素之一,其父张朝游精通《庄子》《列子》,也为《象罔》和《白马证》诸篇佐其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必然会对其思想产生影响。再者,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王朝已不复昔日之盛况,各种矛盾与问题逐步显现,生活在中唐时期的张志和目睹了错综复杂的时局与现状,仕途的受挫,复杂的政局,加之个人淡泊情志使然,便促成了张志和最终走向归隐。因此,这里安然自若的渔翁形象其实是张志和本人形象的诗歌化,这里的“斜风细雨”也并非只是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暗示生活中的风雨,作者描绘出一位内心超然淡泊,无惧风雨,且拥有大智慧的“渔翁”形象,也表明作者在步履维艰与挫折不断的现实中不惧风雨超然洒脱的襟怀。这样超脱开阔的胸襟与气度,以及对自然界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与苏轼不谋而合,故苏轼除却喜欢张志和在诗歌中塑造的恬然幽美的意境外,更在精神上与张志和本人及其诗歌所传达的精神追求高度契合。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中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晚年更被贬至荒远落后的岭南和海南,但诗人始终襟怀磊落,不惧风雨,欣然面对人生之困,在诗词中多次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挫折时超然洒脱的人格魅力。另外,张志和还有一首《渔父》诗,也表现了一位有意归隐、不问世事的渔翁形象,其精神意趣与《渔父歌》无异,都表现了张志和以恬淡自守、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张志和《渔父歌》一出,引起轰动,推动了诗词中以渔父为题的文学创作,以词的创作最明显,和者很多,如五代十国时期的和凝、李煜、欧阳炯等,宋代如苏轼、黄庭坚、陆游、张炎等,形成了唐宋文学中特有的渔父形象,寄予了文人高洁的操守与隐逸情感。稍后,甚至东传至日本,受到嵯峨天皇和朝臣的喜爱,相继和词,日本词作由此开始。
  二、神仙张志和与苏轼在诗歌中寄予的归隐情志
  张志和信奉道教,南唐沈汾将其归入《续仙传》,北宋初年李昉等人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与北宋前期张君房编纂的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也收录该传,《太平广记》将《玄真子》篇列在神仙卷,说明在北宋时期张志和已被视作神仙。苏轼诗集中有十首诗与张志和及其《渔父歌》有关,主要寄予了苏轼想摆脱仕宦、追求内心逍遥的旨趣。   苏轼诗集中出现了众多的神仙身影,但神仙张志和却是其中较为特殊者。首先,因张志和离苏轼生活的时代较近,而且张志和是因仕途受挫而归隐江湖的文人士大夫,故更能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上引起苏轼的高度共鸣;再者,张志和是由人而仙的后天仙真,即使苏轼并不相信神仙其有与成仙的方式,但苏轼却很仰慕张志和不为外物所累、超然洒脱的人格追求,并对张氏《渔父歌》中塑造的“渔翁”形象与寄托的精神旨趣颇为醉心,故苏轼在诗中多次写到与张志和相关的典故,并数次化用其《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典故与意境。
  据《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在越州隐居时,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皇帝赐奴婢各一给他,志和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陆羽常问志和,与之往来者为谁,志和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也,何有往来?”c 超然物外、淡泊自守、随缘自任的隐逸思想很明显。县令役使志和修渠,其执畚无忤色,生活上张志和简单朴素。这些言论与行为,足以说明张志和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不求闻达,不为名利,只为修葺心灵,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超越,获得内心的大自在大自由,是一种人格高洁的理想型神仙,其《渔父歌》五首就是这种淡泊精神与崇高心里的表著,表现了其高洁的人格操守。葛洪曾在《抱朴子内篇》里批判过当时充斥在社会上的道士现状,多为名利而为之,所以葛洪认为,真正的有道之士不会汲汲于名利,不会整日奔走于权者之门,而是避开人群,离群索居,专心学道修炼,因而真正的有道之士很少被世人知晓,大凡奔走于世俗世界的道教徒,多为骗财牟利者,如《论仙篇》中,葛洪论述了真正的求道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夫有道者,视爵位如汤镬,见印绶如縗绖,视金玉如土粪,睹华堂如牢狱。岂当扼腕空言,以侥幸荣华,居丹楹之室,受不訾之赐,带五利之印,尚公主之贵,耽沦势利,不知止足,实不得道,断可知矣。”d苏轼对此也颇为赞同,如《和陶读山海经》其七说:“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e又如《和陶读山海经》其十:“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尸解竟不传,化去空余悔。”f此类诗歌就运用《抱朴子·内篇》里关于诚心求道的正反面典故,表现了苏轼与葛洪对求仙者应持诚心求道态度的一致性。
  观苏轼诗集中十首与张志和相关的诗歌,若以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黄州为创作分界线,可知黄州前后苏轼创作与张志和相关的诗歌各有五首。十首诗歌里,在《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和《和王胜之三首》其一中表达了苏轼对张志和的仰慕之情,有七首诗用典直接出自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其中,四首化用“西塞山”的诗歌就写于黄州之后。可见,首先,苏轼很仰慕张志和本人,如元丰八年(1085)二月于南都访友时,在诗歌《和王胜之三首》其一里,一句“谁是神仙张志和”g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张志和的敬仰之情。刚刚度过黄州之困,历尽荣辱的苏轼,虽然此时仍不免心有余悸,但豁达的诗人已宠辱皆忘,以神仙张志和自取。其次,苏轼对张志和在《渔父歌》里描绘的意境、塑造的人生意趣及人格理想非常仰望,尤其对“西塞山”诗中描写的那位悠然自得、不惧风雨的渔父形象更是心向往之,因而在诗歌里曾七次化用与之有关的典故、意象及意境,特别是黄州以后,苏轼在这类诗里,借“西塞山”诗所传达的归隐情感更明显。
  北宋党争激烈,士大夫身处其中难免身心不自由,因此,像神仙张志和这样不为外物所累、超然洒脱的归隐的士大夫形象,对宋人来说,不仅是歆羡其超然之举,更是对其自身及诗歌中表现的高洁超脱的志趣甚为叹服,容易引起高度的心灵共鸣。苏轼才华横溢,从小便立报国之志,但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相同的仕途遭遇,不同的人生抉择,使身在宦途的苏轼对张志和及其作品格外倾心,尤其每遭人生重创之时,这种情绪就愈强烈,所以黄州之贬,使原本就存有归隐思绪的苏轼思想上越倾向于这种情绪的表达,故在诗中屡次化用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诗作为其隐逸思想与高洁志趣的表达。
  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里所写的西塞山的地理位置归属,历来存有争议,有今浙江湖州说和湖北大冶说两种,根据资料来看,浙江湖州说似乎更合理些。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张志和曾乘舟去谒,颜真卿见其舟敝漏,想为其更换一艘,志和委婉地说:“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h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移知湖州,蘇轼仰慕张志和,也受其诗歌影响,湖州任职期间,睹物思人,自然会在诗歌里写及与张志和相关的典故。在《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里直接写张志和能诗之事,即主要直指《渔父歌》五首,也化用了《渔父歌》第一首中西塞山恬静幽美的水乡意境及蓑衣与细雨的意象,“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泪垢添丁面,贫低举案蛾。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i这首诗写于到湖州任上后不久,借张志和隐逸故事及其“西塞山”诗,描写贾收水阁秀丽景致的同时,抒发了诗人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并寄予归隐情思。时王适、王遹兄弟继续跟从苏轼学习,《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一即与王适和苏迈游览时所写,诗中借张志和“西塞山”诗中青箬笠意象,表达类似的隐逸思想,“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0。在《次韵答孙侔》里,苏轼以张志和典故写隐士孙侔不恋仕宦、淡泊自守的人生意趣,但也借以表达其强烈的归隐思想,“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候渊明。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已成。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1诗中苏轼无论从精神还是现实本身,都将孙侔内化为张志和,诗歌虽称赞孙侔归隐江湖之态,但也表现了苏轼对张志和的倾慕之心。
  从苏轼诗集中七首化用《渔父歌》“西塞山”诗的典故来看,写于黄州之前的三首,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四、《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之《寒芦港》和《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一,主要表现了士大夫在日常公务中寄予的闲情逸致,归隐思想还不是很明显。黄州之后,这类诗中所表现归隐思想就越来越强烈,尤其在经历仕途波折再次入京后,苏轼内心更清醒,不再过分迷恋仕途,在给苏辙的诗歌《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里充分体现了这种隐逸思想。纵观苏轼诗集,苏轼在给亲友的诗歌里更能表现其真挚情感,与子由的诗歌尤其如此。王诜是苏轼的挚友,善画山水,以淡泊自守,与苏轼志趣相投,因“乌台诗案”受牵连,但他无怨无悔,苏轼在给性情淡泊的驸马王诜的诗中表达了其归隐思想。《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云:“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2苏轼用陶弘景拒绝出仕的典故自喻,将王诜比作张志和,以“西塞山”诗的典故,说明身在仕途的苏轼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苏轼与王诜在风云诡辩的仕途风雨中坚守其高洁心志,超然自若的态度,故“细雨斜风不湿鸥”。在同时期另一首诗《又书王晋卿画四首》之《西塞风雨》中,进一步表达了苏轼随缘自任的心态与不为外物所累、有意归隐的思想:“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3   就词作来看,苏轼被贬黄州后,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作六首以“渔父”为题的词,其中有四首化用张志和《渔父诗》“西塞山”诗,说明贬谪后的苏轼无意仕途,超然洒脱的旨趣。苏轼在《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渔父》(“渔父醉”)、《渔父》(“渔父笑”)、《调笑令》(“渔父”)四首词中,皆用到志和《渔父诗》“西塞山”典故,表现了东坡于逆境中不畏艰险、任意洒脱的襟怀,尤其《浣溪沙》里“自庇一身青若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句,似乎看到在黄州“风雨”中安然自若的诗人形象。另外,在《渔父》(“渔父醒”)中,苏轼写道:“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5这里可以想起《楚辞·渔父》中屈原自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6。处于贬谪中的苏轼,虽然早已从突如其来的“乌台诗案”的惊吓中恢复,但残酷的党争与致仕理想屡屡受阻,使清醒的诗人难免心存感伤,所以说“酒醒还醉醉还醒”,因为内心的清醒须面对残酷的现实,看透世事的诗人不免超然洒脱,“一笑人间今古”。元丰七年(1084),苏轼量移汝州团练副使离开黄州后,在泗州写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词也同样化用“西塞山”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从“乌台诗案”到黄州五年之贬,这期间经历的大起大落与人情冷暖,使苏轼对世间荣辱体味至深,原本果敢刚毅的诗人,在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创后,愈发坚毅,对人生及生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人事更豁达,对外物不再过于起执念,更多地回归内心,探寻生活本质,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有了新的认知,因此,在词末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7。同样在泗州时创作的诗歌《赠梁道人》也运用了“西塞山”典故,苏轼在诗中还化用神仙壶公和蓝采和的典故,又化用了韩愈包含神仙思想的《记梦》诗,虽然这首诗写与道人梁冲,但说明苏轼不仅受到道教的影响,也表现了诗人的渔隐情怀。
  总之,苏轼在诗词中化用张志和诗《渔父歌》“西塞山”的典故与意境,是诗人归隐旨趣的表达,苏轼在诗歌里直呼神仙张志和,说明苏轼很羡慕张志和不为世俗羁绊,毅然选择身心归隐的超然洒脱之举。苏轼在诗词中描写的渔父形象,寄予了士大夫高洁的人格理想,也是士大夫在激烈的党争中精神世界的回归与自守,这与《楚辞·渔父》中屈原所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8的精神相一致。
  a 〔清〕董诰等编:《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见《全唐文》(第四册、卷三四○、颜真卿),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47页。
  b 〔清〕彭定求等编:《渔父歌》,见《全唐诗》(第十册,卷三○八),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3491页。(下文出自《全唐诗》张志和《渔父歌》五首的页码与此相同,故不再另注)
  ch 〔宋〕欧阳修、宋祁撰:《隐逸·张志和》,见《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09页,第5609页。
  d 王明:《论仙》,见《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二),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9页。
  e 苏轼:《和陶读山海经》(其七),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3页。
  f 苏轼:《和陶读山海经》(其十),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4页。
  g 苏轼:《和王胜之三首》(其一),见《苏轼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24页。
  i 苏轼:《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见《苏轼诗集》(卷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40页。
  ! 0 苏轼:《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一),见《苏轼诗集》(卷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85页。
  ! 1 苏轼:《次韵答孙侔》,见《苏轼诗集》(卷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93页。
  ! 2 苏轼:《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見《苏轼诗集》(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70页。
  ! 3 苏轼:《又书王晋卿画四首》之《西塞风雨》,见《苏轼诗集》(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73页。
  ! 4 邹同庆、王宗堂:《浣溪沙》,见《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370页。
  ! 5 邹同庆、王宗堂著:《渔父》,见《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378页。
  ! 6 ! 8 〔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79页,第180页。
  ! 7 邹同庆、王宗堂:《浣溪沙》,见《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550页。
  作 者: 安丽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与古代文论。
  编 辑: 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基于文本细读翻译引进加勒比文学,《牙买加诗歌集萃》首次翻译引进牙买加诗歌精品并呈现为体现加勒比文学文化原汁原味的中文版本。作品可读性强,思想积极,主题鲜明,创作技艺精湛,是翻译引进世界少数地区语言文学的一次成功尝试。在文体翻译的理论指导下和翻译社会学的框架下,本次翻译发挥译者主体作用、实现跨文化双向交流,为通过文学作品的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和国别区域研究、为中外交流和促进民心相通提供宝贵资料。
摘 要:文学界对于柳宗元的文章论述较多,与柳文相比,柳诗的关注度相对较小。柳宗元的写景文章如“永州八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其写景诗却相对不那么有名。然而仔细研究之下,柳宗元的写景诗也别具特色,与其写景文相互辉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出柳宗元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他的写景诗对于研究其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拟就柳宗元的写景诗分析其用词的特色,并从中探讨柳宗元
期刊
摘 要:科幻小说是一种基于想象力与科学或类科学元素构想另一种世界和生活状态的文类。美国华裔科幻小说家刘宇坤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利用科幻元素将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他者并置于科幻小说的独特空间中,构建出跨越时空、种族、小说与现实隔阂的文学对话平台,从而表现出华裔科幻小说独特的社会和审美属性。本文将以刘宇坤的《终结历史之人》为例, 解析作品中跨越时空的表征空间、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诉求、多元文本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