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源价值观念已经渗入到会计理论中,如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计量属性也不例外。资源价值的计量是通过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体现出来的,会计计量属性只是反映资源价值的要素之一。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单位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不同的资源价值。随着资源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多重会计计量属性的并用是今后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计量;资源价值;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经济监管
1引言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语言中,计量始终是会计的核心。会计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会计计量属性又是会计计量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物价变动不严重的情况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主要问题不是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而是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在计划经济时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满足了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计量所提供的面向过去成本、忽视未来价值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相关,历史成本因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更加促使人们思考和加快会计改革。于是,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变化的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应运而生,用途日益广泛。
2经济发展是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发展的根本动力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所有的经济管理中,都离不开会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因而,它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具有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是会计改革的根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的是经济运行的计划管理,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因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可靠性是不容怀疑的,它与其特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满足当时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引导我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迈进市场经济时代。外资企业的进入、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资本市场的发展,原来的历史成本计量所提供的面向过去成本、忽视未来价值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相关,历史成本因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会计造假更加促使人们思考和加快会计改革。
3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不同时期经济监管的重要手段
会计计量属性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因此,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监管的情况,是国家经济监管的重要手段。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监管的目的就是满足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因而,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计量属性符合国家经济监管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出现以后,由于国内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很大,不适宜国家经济监管的要求,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中对公允价值和现值"先用后弃"(指部分取消公允价值)、"禁而又用"(指现值)、"用而无方"(公允价值和现指都是如此),都是出于国家经济监管方面的考虑,从会计计量属性这个角度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4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发展的直接动因
会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就成为推动会计发展的直接动力。会计信息内容和范围决定了会计计量属性重数的多寡。在二重会计计量属性时期,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较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计量属性已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而在信息资源整合的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采用多重会计计量属性才能满足其需要。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公允价值。传统会计中运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由于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而在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中,需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及所计量事项的特征,综合提供以多重会计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
5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会计计量属性的数目呈正相关关系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会计核算制度,因而没有涉及到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我国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信息就已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为二重;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后,股份有限公司和资本市场涌现出来,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信息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演变为三重、四重;当经济不断地发展,资本市场等日趋完善时,以多重会计计量属性计量会计信息就成为必然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也演变为多重。我们可以继续推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是表现为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越是需要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加以综合反映,因此,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增加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6现值技术解决了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的技术瓶颈
现值的用途十分广泛,分为会计用途和非会计用途。在会计用途中,运用现值有以下几种情况:当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时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融资租赁计算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等等。现值技术涉及非常复杂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导致了现值计量阻滞会计价值计量的步伐。如果不解决现值计量中的种种问题,就无法全面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严重威胁经济安全、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如何界定现金流量?什么是适当的折现率?如何反映内在于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缺乏现值使用框架时,各国一直不愿扩展对现值技术的使用,这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1996年FASB发布了《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分析了如何处理现值、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现值时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问题。2000年FASB又发布了《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提供了现值适用的一般原则。2001年折现筹委会向IASB提交了《现值问题文稿》,详细研究了现值计量中的各种问题,为现值计量方法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这些都为我国采用现值技术提供了好的参考资料。应用公允价值、或要求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价格变化同步,或需计算复杂的现值,这些都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7结束语
经济与会计发展史均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运用自远古的"结绳记事"、"绘图记事"方法至近代完美的复试簿记等方法,会计已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1] 薛云奎. 财务会计发展的十大趋势[J].会计研究,1999,3
[2] 徐国君. 论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J].上海会计,2000, 10
作者简介:范淑新(1967-),本科学历,1987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地质学校,2002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 2000年取得会计师职称,自1987年7月至今一直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计量;资源价值;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经济监管
1引言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语言中,计量始终是会计的核心。会计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会计计量属性又是会计计量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物价变动不严重的情况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主要问题不是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而是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在计划经济时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满足了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计量所提供的面向过去成本、忽视未来价值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相关,历史成本因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更加促使人们思考和加快会计改革。于是,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变化的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应运而生,用途日益广泛。
2经济发展是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发展的根本动力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所有的经济管理中,都离不开会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因而,它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具有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是会计改革的根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的是经济运行的计划管理,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因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可靠性是不容怀疑的,它与其特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满足当时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引导我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迈进市场经济时代。外资企业的进入、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资本市场的发展,原来的历史成本计量所提供的面向过去成本、忽视未来价值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相关,历史成本因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会计造假更加促使人们思考和加快会计改革。
3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不同时期经济监管的重要手段
会计计量属性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因此,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监管的情况,是国家经济监管的重要手段。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监管的目的就是满足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因而,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计量属性符合国家经济监管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出现以后,由于国内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很大,不适宜国家经济监管的要求,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中对公允价值和现值"先用后弃"(指部分取消公允价值)、"禁而又用"(指现值)、"用而无方"(公允价值和现指都是如此),都是出于国家经济监管方面的考虑,从会计计量属性这个角度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4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发展的直接动因
会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就成为推动会计发展的直接动力。会计信息内容和范围决定了会计计量属性重数的多寡。在二重会计计量属性时期,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较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计量属性已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而在信息资源整合的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采用多重会计计量属性才能满足其需要。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公允价值。传统会计中运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由于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而在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中,需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及所计量事项的特征,综合提供以多重会计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
5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会计计量属性的数目呈正相关关系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会计核算制度,因而没有涉及到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我国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信息就已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为二重;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后,股份有限公司和资本市场涌现出来,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信息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演变为三重、四重;当经济不断地发展,资本市场等日趋完善时,以多重会计计量属性计量会计信息就成为必然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也演变为多重。我们可以继续推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是表现为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越是需要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加以综合反映,因此,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数增加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6现值技术解决了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的技术瓶颈
现值的用途十分广泛,分为会计用途和非会计用途。在会计用途中,运用现值有以下几种情况:当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时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融资租赁计算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等等。现值技术涉及非常复杂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导致了现值计量阻滞会计价值计量的步伐。如果不解决现值计量中的种种问题,就无法全面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严重威胁经济安全、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如何界定现金流量?什么是适当的折现率?如何反映内在于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缺乏现值使用框架时,各国一直不愿扩展对现值技术的使用,这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1996年FASB发布了《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分析了如何处理现值、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现值时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问题。2000年FASB又发布了《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提供了现值适用的一般原则。2001年折现筹委会向IASB提交了《现值问题文稿》,详细研究了现值计量中的各种问题,为现值计量方法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这些都为我国采用现值技术提供了好的参考资料。应用公允价值、或要求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价格变化同步,或需计算复杂的现值,这些都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7结束语
经济与会计发展史均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运用自远古的"结绳记事"、"绘图记事"方法至近代完美的复试簿记等方法,会计已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1] 薛云奎. 财务会计发展的十大趋势[J].会计研究,1999,3
[2] 徐国君. 论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J].上海会计,2000, 10
作者简介:范淑新(1967-),本科学历,1987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地质学校,2002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 2000年取得会计师职称,自1987年7月至今一直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