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高职学校教学育人的主体,评价体系是促进有效课堂建设和提升的主要基础和前提。本文针对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及教学特色三个方面,对构建高职有效课堂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有效课堂;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引导和规范,也是促进有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不同的评价理念和思路,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以“教”为中心,而有效课堂则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重新思考和研究有效课堂的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关键是看教学管理应该鼓励什么和肯定什么。对于有效课堂来说,以学生的学习习得为追求目标,在整个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有一个愉快而高效的教学过程、是否形成教学特色,则能比较全面地反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学生和教师是高职课堂的双主体,在传统的高职课堂中,常常出现只见老师不见学生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忙碌的中心永远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整个课堂的演进似乎老师是无可争辩的“主演”,而学生则顺理成章地变成“助演”,甚或还有相当部分同学沦为“群众演员”,这样的课堂,老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头,不断地往外播撒,就好像天上普降雨露一样,而学生的中心任务则是不断地接,能接多少、接的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则无从评价,只要老师播撒的足够细腻生动有趣,则是好老师。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则只能靠“天”吃饭了。
对有效课堂的构建,则应强调学生的“主演”地位,老师应过渡到“导演”的位置。将课堂还给学生之后,高职课堂时常反应的学生基础差及学生不愿配合与参与的问题则自然迎刃而解。老师设计课程主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课程有关内容的学习,最后考核的则是学生学习前后情况的对比,这样既不会由于班级学生层次的差异而使课堂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是被迫学习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主要考核老师是否激发起班级主体成员的参与度,是否能组织学生以课程为中心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是否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而老师又提供了足够的指导与帮助,是否较好地提升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及情感,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以课程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当前高职课堂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主体,而并没有以课程为主体。教材只是课程领域部分老师专家的意见,无法真实全面地反应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且高职教材多为本科教材的缩略版,知识体系更趋不连续,这在相当程度上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而对课程来说,首先应该呈现某门学科的整体面貌,而后学科的本质与核心,再是学科的主体内容组成以及最新发展前沿。而对课程设计来说,内容只是资源素材,通过何种方式予以呈现与展示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则更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课程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应该主要考核老师是否只是学科教材的复读机,是否有完整的学科知识规划和设计,是否有合适的知识呈现和展示方式,是否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和情感,是否能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融合,是否能将学科前沿发展带入课堂。
教学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结果的重要保障,只有对过程的探索和追寻,才能使结果能顺理成章地符合预期要求。教学过程既有预先设计的一面,也有过程中随机生成的一面,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必须两者兼顾,达成二者之间的辩证的有机统一。
三、以教师风格为核心的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而艺术的课堂一定是伴随特色而得以存在。没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必然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是一种个性,一种教学智慧的沉淀,同时也是老师教学品格与综合素养的集中呈现,综合来说,教学特色就是老师的教学风格,可能是独特的教学语言,也可能是独特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是独特的教学风度与机智,只有特色才能永恒,也只有特色,才能对学生形成吸引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教師风格为核心的教学特色评价,应该主要考核老师是否对教学内容有独到的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和教学风格,是否有独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呈现。考核老师是否形成了稳定的、持续的教学特色,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特色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吸引力的重要媒介,教师只有形成独特的教学魅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施加足够的影响力,从而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
四、结论
有效课堂,追求的当然是课堂的实效性,课堂的实效性可以从结果与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而对结果的评价则存在多方面的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可精确衡量性、基础差异性问题等。所以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则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而过程则是结果的重要保障,有了过程自然会有结果。聚焦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从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以教师风格为核心的教学特色三个方面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評价考核,能较客观地衡量教师在有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付出,同时也能较好地提升有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强.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10月(37-39)
[2]蔡红梅,许晓东.高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177-180)
关键词:高职教育;有效课堂;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引导和规范,也是促进有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不同的评价理念和思路,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以“教”为中心,而有效课堂则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重新思考和研究有效课堂的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关键是看教学管理应该鼓励什么和肯定什么。对于有效课堂来说,以学生的学习习得为追求目标,在整个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有一个愉快而高效的教学过程、是否形成教学特色,则能比较全面地反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学生和教师是高职课堂的双主体,在传统的高职课堂中,常常出现只见老师不见学生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忙碌的中心永远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整个课堂的演进似乎老师是无可争辩的“主演”,而学生则顺理成章地变成“助演”,甚或还有相当部分同学沦为“群众演员”,这样的课堂,老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头,不断地往外播撒,就好像天上普降雨露一样,而学生的中心任务则是不断地接,能接多少、接的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则无从评价,只要老师播撒的足够细腻生动有趣,则是好老师。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则只能靠“天”吃饭了。
对有效课堂的构建,则应强调学生的“主演”地位,老师应过渡到“导演”的位置。将课堂还给学生之后,高职课堂时常反应的学生基础差及学生不愿配合与参与的问题则自然迎刃而解。老师设计课程主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课程有关内容的学习,最后考核的则是学生学习前后情况的对比,这样既不会由于班级学生层次的差异而使课堂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是被迫学习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主要考核老师是否激发起班级主体成员的参与度,是否能组织学生以课程为中心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是否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而老师又提供了足够的指导与帮助,是否较好地提升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及情感,是否真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以课程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当前高职课堂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主体,而并没有以课程为主体。教材只是课程领域部分老师专家的意见,无法真实全面地反应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且高职教材多为本科教材的缩略版,知识体系更趋不连续,这在相当程度上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而对课程来说,首先应该呈现某门学科的整体面貌,而后学科的本质与核心,再是学科的主体内容组成以及最新发展前沿。而对课程设计来说,内容只是资源素材,通过何种方式予以呈现与展示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则更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课程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应该主要考核老师是否只是学科教材的复读机,是否有完整的学科知识规划和设计,是否有合适的知识呈现和展示方式,是否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和情感,是否能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融合,是否能将学科前沿发展带入课堂。
教学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结果的重要保障,只有对过程的探索和追寻,才能使结果能顺理成章地符合预期要求。教学过程既有预先设计的一面,也有过程中随机生成的一面,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必须两者兼顾,达成二者之间的辩证的有机统一。
三、以教师风格为核心的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而艺术的课堂一定是伴随特色而得以存在。没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必然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是一种个性,一种教学智慧的沉淀,同时也是老师教学品格与综合素养的集中呈现,综合来说,教学特色就是老师的教学风格,可能是独特的教学语言,也可能是独特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是独特的教学风度与机智,只有特色才能永恒,也只有特色,才能对学生形成吸引力,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教師风格为核心的教学特色评价,应该主要考核老师是否对教学内容有独到的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和教学风格,是否有独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呈现。考核老师是否形成了稳定的、持续的教学特色,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特色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吸引力的重要媒介,教师只有形成独特的教学魅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施加足够的影响力,从而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
四、结论
有效课堂,追求的当然是课堂的实效性,课堂的实效性可以从结果与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而对结果的评价则存在多方面的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可精确衡量性、基础差异性问题等。所以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则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而过程则是结果的重要保障,有了过程自然会有结果。聚焦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从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设计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以教师风格为核心的教学特色三个方面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評价考核,能较客观地衡量教师在有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付出,同时也能较好地提升有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强.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10月(37-39)
[2]蔡红梅,许晓东.高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