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全新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拓展训练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进入中学体育课,为中学体育课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今后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阔了视野。本文立足于提高初中体育课程基础上,分析了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初中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拓展训练;意志品质;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学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必然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把原先体育课上竞技性很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这不仅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理念,而且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的必要性
(1)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这里的健康是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教学相长。传统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和美国学者奥林斯提出了一种三维健康模式,强调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评价人的生命状态为根据,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是为了发掘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把学生的健康问题摆上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位置。
(2)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理念,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现代的体育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的现象,将改变主要以传授式,注入式等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中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平地项目和游戏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一谈到拓展训练,有人就把它与高难度、惊险的专业攀岩、登山等联系在一起,想象参加者头盔、保险绳、安全锁扣等全副武装,其实这些只是拓展训练中一部分内容,先来充分了解拓展训练真正需要哪些场地器材。一些项目需要特殊的场地,如“野外穿越”需要在山林里进行,“扎筏泅渡”需要在有水的地方进行等;一些项目需要特殊的器材,如“空中单杠”、“断桥”等,需要特制一些专门的器材;“训练基地的高空项目”可以到基地去做,条件不具备可以不做。
一些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在“不需要任何器材的项目”中,一个5m见方的平坦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雨天可以在室内进行。在“需要简单器材的项目”中,所需的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旧报纸、体操棒、呼拉圈、眼罩等都可以利用。在“需要较复杂器材的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例如“盲人方阵”,只需几根长绳,在学校操场上就能进行,是一个20人左右的项目(也可以少一些),所需的器材是30个眼罩、25m长的绳子一根,场地是10m见方的一块平地;例如“电网”,是一个10~20人的项目,场地可以用足球门、排球柱或两棵主干高2m的树,在两个柱子之间用橡皮筋(或细棉绳)结出15~20个高低、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洞”,最小的“洞”可勉强通过比较瘦小的学生。例如,“信任背摔”同样可以达到“高空项目”中“空中断桥”的效果。例如“团队展示”只需少量的纸和笔,“互助盲行”只需要一些简单的道具做障碍,学校的桌椅、栏架等就能满足。
总的来说,中学生开展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可分为简单场地器材和特殊场地器材,对于简单的场地器材,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自制器材、布置场地,对于特殊场地器材,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租用来解决。
3. 拓展训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自从 “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被看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的锻炼方式也开始受到学生多方面的心理抵制,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中的引用极大层次上改变了现存的这一现状,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1)拓展训练对力量素质的影响。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在多人对抗的游戏中,学生会从开始的很费力到适应,力量得到了提高。
(2)拓展训练对柔韧素质的影响。柔韧素质是指人运动时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分为动力性柔韧和静立性柔韧。动力性柔韧表现在比较大的动作中快速移动;而静立性柔韧是肌肉做等长收缩运动来保持身体姿态。柔韧性较好,身体协调性就好,运动中就不容易受伤。
(3)拓展训练对灵敏素质的影响。灵敏素质是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迅速改变运动方向的能力,是人体综合素质的反应,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有直接关系。比如“攻擂”项目,参与者要不停地躲闪来冲刺。
(4)拓展训练对耐力素质的影响。拓展训练中很多运动项目都和耐力素质有着很大的相关因素,而耐力训练也直接对人本身的心肺功能有着很大影响!
4.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拓展训练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心理压力,促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营造出团结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并有效调节了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使人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拓展训练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拓展训练项目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不是单纯的追求惊险感觉的活动,学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挑战自己心理极限,达到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拥有这种能力,学生会发现面对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在项目中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你自己,发挥想象力,在特定的环境下会有一种很独特的成就感。
(3)拓展训练有助于开发初中生的智力。当拓展训练在一定条件下主要以智力为主,体力训练为辅。比如室内训练项目中的“头脑风暴”,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这种情景,采用无拘束的规则大家敞开心扉,开动大脑,各抒己见,进入思想的新领域,从而长生很多的新观点和想法,有了新观点就大胆的说出来,在他人的观点上提出新观点,记录下来并不评论,当游戏结束才开始一起评估。参与者畅所欲言,尽情放飞自己的思想却不受拘束。这种拓展训练方式能极大的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内容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上课情况,及时做好拓展训练内容的调整,确保每一个学生技术水平都能得到快速提高。
(3)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教师要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最好定期培训,不断钻研提高教学水平。
(4)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要持之以恒,需要一段的时间作前提和保证。
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教学是可行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拓展训练教学过程中因为中学生自控能力差,所以要不间断的加入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同时还有争优教育。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拓展训练;意志品质;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学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必然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把原先体育课上竞技性很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这不仅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理念,而且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的必要性
(1)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这里的健康是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到教学相长。传统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和美国学者奥林斯提出了一种三维健康模式,强调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评价人的生命状态为根据,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是为了发掘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把学生的健康问题摆上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位置。
(2)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理念,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现代的体育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的现象,将改变主要以传授式,注入式等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中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平地项目和游戏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一谈到拓展训练,有人就把它与高难度、惊险的专业攀岩、登山等联系在一起,想象参加者头盔、保险绳、安全锁扣等全副武装,其实这些只是拓展训练中一部分内容,先来充分了解拓展训练真正需要哪些场地器材。一些项目需要特殊的场地,如“野外穿越”需要在山林里进行,“扎筏泅渡”需要在有水的地方进行等;一些项目需要特殊的器材,如“空中单杠”、“断桥”等,需要特制一些专门的器材;“训练基地的高空项目”可以到基地去做,条件不具备可以不做。
一些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在“不需要任何器材的项目”中,一个5m见方的平坦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雨天可以在室内进行。在“需要简单器材的项目”中,所需的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旧报纸、体操棒、呼拉圈、眼罩等都可以利用。在“需要较复杂器材的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例如“盲人方阵”,只需几根长绳,在学校操场上就能进行,是一个20人左右的项目(也可以少一些),所需的器材是30个眼罩、25m长的绳子一根,场地是10m见方的一块平地;例如“电网”,是一个10~20人的项目,场地可以用足球门、排球柱或两棵主干高2m的树,在两个柱子之间用橡皮筋(或细棉绳)结出15~20个高低、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洞”,最小的“洞”可勉强通过比较瘦小的学生。例如,“信任背摔”同样可以达到“高空项目”中“空中断桥”的效果。例如“团队展示”只需少量的纸和笔,“互助盲行”只需要一些简单的道具做障碍,学校的桌椅、栏架等就能满足。
总的来说,中学生开展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可分为简单场地器材和特殊场地器材,对于简单的场地器材,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自制器材、布置场地,对于特殊场地器材,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租用来解决。
3. 拓展训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自从 “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被看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的锻炼方式也开始受到学生多方面的心理抵制,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中的引用极大层次上改变了现存的这一现状,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1)拓展训练对力量素质的影响。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在多人对抗的游戏中,学生会从开始的很费力到适应,力量得到了提高。
(2)拓展训练对柔韧素质的影响。柔韧素质是指人运动时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分为动力性柔韧和静立性柔韧。动力性柔韧表现在比较大的动作中快速移动;而静立性柔韧是肌肉做等长收缩运动来保持身体姿态。柔韧性较好,身体协调性就好,运动中就不容易受伤。
(3)拓展训练对灵敏素质的影响。灵敏素质是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迅速改变运动方向的能力,是人体综合素质的反应,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有直接关系。比如“攻擂”项目,参与者要不停地躲闪来冲刺。
(4)拓展训练对耐力素质的影响。拓展训练中很多运动项目都和耐力素质有着很大的相关因素,而耐力训练也直接对人本身的心肺功能有着很大影响!
4.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拓展训练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心理压力,促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营造出团结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并有效调节了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使人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拓展训练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拓展训练项目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不是单纯的追求惊险感觉的活动,学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挑战自己心理极限,达到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拥有这种能力,学生会发现面对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在项目中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你自己,发挥想象力,在特定的环境下会有一种很独特的成就感。
(3)拓展训练有助于开发初中生的智力。当拓展训练在一定条件下主要以智力为主,体力训练为辅。比如室内训练项目中的“头脑风暴”,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这种情景,采用无拘束的规则大家敞开心扉,开动大脑,各抒己见,进入思想的新领域,从而长生很多的新观点和想法,有了新观点就大胆的说出来,在他人的观点上提出新观点,记录下来并不评论,当游戏结束才开始一起评估。参与者畅所欲言,尽情放飞自己的思想却不受拘束。这种拓展训练方式能极大的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内容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上课情况,及时做好拓展训练内容的调整,确保每一个学生技术水平都能得到快速提高。
(3)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教师要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最好定期培训,不断钻研提高教学水平。
(4)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要持之以恒,需要一段的时间作前提和保证。
初中体育课程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教学是可行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拓展训练教学过程中因为中学生自控能力差,所以要不间断的加入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同时还有争优教育。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