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六方最密堆积和立方最密堆积是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结构,其正四面体空隙和正八面体空隙的分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将揭示密置双层-最密堆积-离子晶体结构中空隙的分布规律,进而将典型离子晶体结构与最密堆积中的空隙分布相关联.这对学生掌握空隙分布的规律性,理解金属和离子晶体结构,提升晶体结构的学习效果大有帮助.
【机 构】
: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天津300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方最密堆积和立方最密堆积是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结构,其正四面体空隙和正八面体空隙的分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将揭示密置双层-最密堆积-离子晶体结构中空隙的分布规律,进而将典型离子晶体结构与最密堆积中的空隙分布相关联.这对学生掌握空隙分布的规律性,理解金属和离子晶体结构,提升晶体结构的学习效果大有帮助.
其他文献
肌红蛋白不仅便宜易得,而且自身就是一种由蛋白质和铁卟啉环辅基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物.因此,以肌红蛋白为研究模型,带领学生实践基于电喷雾多级质谱技术的酶抑制剂直接筛选策略,重点考查不同有机溶剂比例及pH等样品制备条件对复合物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二级质谱技术实现功能小分子配体的在线定性分析.该实验已在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多轮教学实践,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实验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平衡是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对化学平衡态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与全面的讨论,以供同行在化学平衡教学中参考.
将切断法引入高分子化学教学解决聚合物合成设计问题,并对各种常见类型聚合物的合成问题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切断方法、切断策略,总结了切断规律,解决了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所普遍存在的理不出头绪、找不到思路、想不出方法、不知该如何思考的问题,可使相关问题变得不再棘手和相对容易解决,并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方法、具备能力.还结合切断规律,将聚合物分类为通过官能团之间的反应进行的、通过打开不饱和键进行的,和通过打开环进行的三种类型.将聚合物合成中的切断规律简单总结为:切断通常是在主链上的单元之间、主链与侧基之间、主链
归纳和演绎法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讨论羟基和甲氧基在几种体系中对羧酸酸性的影响,得出了氢键效应在不同体系中对羧酸酸性的影响并不一致的结论.
运用矛盾论、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解决简单管路、复杂管路所涉及的阻力损失的变化、流量变化及静压强变化等定性问题.教学实践表明,用哲学原理解决此类问题不仅原理清晰,判断准确、快速,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获得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教材的数字化变革势在必行,相关探索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展开.化学实验“动态”教材库建设是厦门大学在化学实验教材建设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有关化学实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实验“动态”教材库建设的具体思路与实施的总体设想,以期能更好地为国内高校化学实验教材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实验以潮州工夫茶文化为背景,在工夫茶传统冲泡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茶汤抗氧化活性为评判指标,探讨工夫茶冲泡工艺的优化条件.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及小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实验教学中,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递文化基因;引导学生从文化生活源头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学生熟悉科学过程,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习惯;同时,实践活动中学生会触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多重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一般来说,共轭体系的π键键级越大则其键长越短.然而,休克尔分子轨道(HMO)法计算出部分萘的π键键级与实验测得的键长数值并不相符,因此不少同学质疑HMO法计算的准确性.本文运用从头算Hartree-Fock(HF)方法和尝试加入校正因子的HMO法得到了更合理的萘等并环π键键级,并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HMO法的误差来源.
通过对我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可简称“化学奥赛”或“竞赛”)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对国内化学奥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包括竞赛试题解析、竞赛培训策略、地区现状研究、竞赛评述研究以及国内外化学奥赛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试题研究和竞赛培训是两大研究热点,关于某一地区化学奥赛发展现状的研究则较少,仅仅只对几个地区开展了研究.在竞赛培训研究中,学者除了聚焦学生思维、解题技巧方面的培养,逐渐开始关注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而且随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也陆续有一些学者开展这一化学教育热点
从芳香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出发,使用动力学手段对反应机理进行处理,推导出可能的速率方程,讨论反应底物的结构对决速步骤的影响,分析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优化反应的方法.针对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脱水剂提出新的机理假设,推导出速率方程并讨论了其合理性.该讨论作为一个用物理化学原理优化有机反应条件的优秀案例,用以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