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历来被称作“硬汉子”,在命运的重压下从不失自己风度的圣地亚哥无疑具有一种崇高美。本文将从李泽厚的崇高美理论出发,联系小说意象浅析老人与生理、心理极限和自然力量激烈斗争后,仍永不言败的崇高之美。
关键词:《老人与海》 崇高美 意象
李泽厚在《关于崇高与滑稽》中说:“崇高正是在与各种严重的敌人,与困难、凶恶、灾祸、苦难的斗争中(不管它们是采取狂风暴雨的方式还是表面上比较和缓的形式),才光芒四射的。”本文将从李泽厚的崇高美理论出发,并以这一理论对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之崇高美进行分析。
一、对李泽厚崇高美理论的理解
李泽厚提出:“崇高的根源产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实践和斗争中,而不是根源或产生在人们主观的感受中;不是什么抽象的理性,无限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对现实的不屈不挠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实践,这才是根源和实质。”具体来说,可以做以下两种解释:其一,作为主体的人类与作为客体的困难、凶恶、灾祸、困难等等的斗争,在此阶段主体与客体处于矛盾、对立的激化状态,主体还未得到客观现实的肯定,看不到胜利的成果,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其二,崇高审美关系的质的规定性,不断激励主体力争在客观實践中统一和征服客体,以取得最终胜利,所以才“光芒四射”。
二、浅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斗争形象所表现的崇高美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素来被称为海明威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硬汉”形象,而其特殊的审美魅力就在于它超越悲剧美、抵达崇高美,这正是通过圣地亚哥的重重斗争体现的。作品中老人与生理、心理、自然力量进行三重斗争,而令老人光芒四射的是他在“压力下的风度”,不仅是在三重斗争中老人所展现的崇高美,也是小说斗争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意象。
(一)与生理极限的斗争——大马林鱼
出海84天一无所获的老人,仍旧在第85天坚持出海,并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年迈、营养不良、新旧伤堆叠的手,是老人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做斗争时遇到的阻碍。然而在这样的生理状态下,老人与大马林鱼做最后斗争时仍告知濒临生理极限的自己保持清醒,即使左手再度被划伤、抽筋,也要用力拉回钓丝。他不仅是在与这条大马林鱼作斗争,更是与自己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作斗争。
在老人内心,大马林鱼是理想事物的象征,是第85天从天而降的希望与奇迹,所以哪怕他遍体鳞伤也要与之斗争到底。老人承受着莫大的生理极限却仍旧奋力追寻理想,这无疑展示了他的崇高美。
(二)与心理极限的斗争——狮子、球队
驾船独自出海对于一个老渔夫来说,看似容易,内心却饱受孤独的折磨。老人在海上重复多遍“但愿我有那孩子在这里”;他开始将朋友泛化,“不管怎么样,风总是我们的朋友。然后他加上一句:还有大海……还有床,他想。床是我的朋友”;他甚至开始和鱼、鸟对话。老人孤身漂泊在海上两天两夜,还要与鲨鱼、大马林鱼搏斗,却依旧安慰自己比别人幸运,极力驱逐内心的孤独感,与自身作斗争。
是什么力量让老人如此有毅力?海明威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在老人的梦境中多次出现狮子,狮子是森林之王,代表着力量、威武与尊严。老人也多次和小男孩谈起棒球队的新闻,而体育精神在于竞争。给予老人力量与从容的,便是心底那股喷薄的力量与斗争的精神,这使他突破心理极限重回岸边。在此过程中,凸显了老人的崇高美。
(三)与自然力量的斗争——大海、鲨鱼
当年迈憔悴的老人步入深海区捕鱼时,就注定了他失败而归的结局,作为一个人类个体越位到深海区鱼儿的栖息地本就已入侵其他生物的生活领域。老人因此遭到了鲨鱼的报复,他以为自己能够满载而归,而事实是鲨鱼咬掉了马林鱼所有的肉,老人拖回岸边的只是一副空骨架。但凶恶的自然并没有使老人屈服,他站起来与鲨鱼们进行恶斗,用鱼叉打它们。
鲨鱼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阻止人们实现理想和各类目标的各种破坏力的结合,也是各种邪恶势力的象征。为守护理想,老人与之斗争到底。小说中的海是被当作女性来写的,即便老人与鲨鱼和马林鱼做着激烈斗争时,这片海始终宁静、缓缓流动,她平静地凝视着“硬汉”般的老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海,外表平静,实则暗潮汹涌,她有着闻所未闻的大马林鱼,也有着凶恶无比的大鲨鱼。但当面对大海、面对海中生物时,老人始终竭尽全力摧毁来自大自然的强大力量,清除“各种严重的敌人”。这正照应那句“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崇高之美再次得以体现。
三、结语
崇高蕴含着动力及矛盾斗争状态,可推动实践主体巨大精神力量的无限生成与提升。超越自己,征服自然,在海明威塑造的这幅画卷中,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老人在搏斗时的英勇姿态,为他的英雄气概而折服,也为老人最后拖着鱼骨而归的画面所震撼。圣地亚哥这一形象,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最为崇高的精神,那是对孤独的超脱,是永不言败的精神狂欢。
(作者简介:金诗洁,女,台州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学)
关键词:《老人与海》 崇高美 意象
李泽厚在《关于崇高与滑稽》中说:“崇高正是在与各种严重的敌人,与困难、凶恶、灾祸、苦难的斗争中(不管它们是采取狂风暴雨的方式还是表面上比较和缓的形式),才光芒四射的。”本文将从李泽厚的崇高美理论出发,并以这一理论对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之崇高美进行分析。
一、对李泽厚崇高美理论的理解
李泽厚提出:“崇高的根源产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实践和斗争中,而不是根源或产生在人们主观的感受中;不是什么抽象的理性,无限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对现实的不屈不挠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实践,这才是根源和实质。”具体来说,可以做以下两种解释:其一,作为主体的人类与作为客体的困难、凶恶、灾祸、困难等等的斗争,在此阶段主体与客体处于矛盾、对立的激化状态,主体还未得到客观现实的肯定,看不到胜利的成果,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其二,崇高审美关系的质的规定性,不断激励主体力争在客观實践中统一和征服客体,以取得最终胜利,所以才“光芒四射”。
二、浅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斗争形象所表现的崇高美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素来被称为海明威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硬汉”形象,而其特殊的审美魅力就在于它超越悲剧美、抵达崇高美,这正是通过圣地亚哥的重重斗争体现的。作品中老人与生理、心理、自然力量进行三重斗争,而令老人光芒四射的是他在“压力下的风度”,不仅是在三重斗争中老人所展现的崇高美,也是小说斗争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意象。
(一)与生理极限的斗争——大马林鱼
出海84天一无所获的老人,仍旧在第85天坚持出海,并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年迈、营养不良、新旧伤堆叠的手,是老人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做斗争时遇到的阻碍。然而在这样的生理状态下,老人与大马林鱼做最后斗争时仍告知濒临生理极限的自己保持清醒,即使左手再度被划伤、抽筋,也要用力拉回钓丝。他不仅是在与这条大马林鱼作斗争,更是与自己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作斗争。
在老人内心,大马林鱼是理想事物的象征,是第85天从天而降的希望与奇迹,所以哪怕他遍体鳞伤也要与之斗争到底。老人承受着莫大的生理极限却仍旧奋力追寻理想,这无疑展示了他的崇高美。
(二)与心理极限的斗争——狮子、球队
驾船独自出海对于一个老渔夫来说,看似容易,内心却饱受孤独的折磨。老人在海上重复多遍“但愿我有那孩子在这里”;他开始将朋友泛化,“不管怎么样,风总是我们的朋友。然后他加上一句:还有大海……还有床,他想。床是我的朋友”;他甚至开始和鱼、鸟对话。老人孤身漂泊在海上两天两夜,还要与鲨鱼、大马林鱼搏斗,却依旧安慰自己比别人幸运,极力驱逐内心的孤独感,与自身作斗争。
是什么力量让老人如此有毅力?海明威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在老人的梦境中多次出现狮子,狮子是森林之王,代表着力量、威武与尊严。老人也多次和小男孩谈起棒球队的新闻,而体育精神在于竞争。给予老人力量与从容的,便是心底那股喷薄的力量与斗争的精神,这使他突破心理极限重回岸边。在此过程中,凸显了老人的崇高美。
(三)与自然力量的斗争——大海、鲨鱼
当年迈憔悴的老人步入深海区捕鱼时,就注定了他失败而归的结局,作为一个人类个体越位到深海区鱼儿的栖息地本就已入侵其他生物的生活领域。老人因此遭到了鲨鱼的报复,他以为自己能够满载而归,而事实是鲨鱼咬掉了马林鱼所有的肉,老人拖回岸边的只是一副空骨架。但凶恶的自然并没有使老人屈服,他站起来与鲨鱼们进行恶斗,用鱼叉打它们。
鲨鱼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阻止人们实现理想和各类目标的各种破坏力的结合,也是各种邪恶势力的象征。为守护理想,老人与之斗争到底。小说中的海是被当作女性来写的,即便老人与鲨鱼和马林鱼做着激烈斗争时,这片海始终宁静、缓缓流动,她平静地凝视着“硬汉”般的老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海,外表平静,实则暗潮汹涌,她有着闻所未闻的大马林鱼,也有着凶恶无比的大鲨鱼。但当面对大海、面对海中生物时,老人始终竭尽全力摧毁来自大自然的强大力量,清除“各种严重的敌人”。这正照应那句“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崇高之美再次得以体现。
三、结语
崇高蕴含着动力及矛盾斗争状态,可推动实践主体巨大精神力量的无限生成与提升。超越自己,征服自然,在海明威塑造的这幅画卷中,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老人在搏斗时的英勇姿态,为他的英雄气概而折服,也为老人最后拖着鱼骨而归的画面所震撼。圣地亚哥这一形象,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最为崇高的精神,那是对孤独的超脱,是永不言败的精神狂欢。
(作者简介:金诗洁,女,台州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