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一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1例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为46岁女性,手足、躯干红斑、脱屑30年,头皮、躯干、上肢结节、溃破2年.检查见头皮、颈、躯干和上肢有紫红色浸润生斑块、结节,部分皮损表面破溃、渗液、结痂.皮损内穿刺液及甲直接镜检菌丝阳性,培养为红色毛癣菌生长.皮损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上皮细胞样肉芽肿,其中央大片坏死,周围见结节样上皮样细胞团块,伴少许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PAS染色真皮内见真菌菌丝.诊断为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伊曲康唑治疗3个月后皮损消退,遗留萎缩性瘢痕.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临床少见,伊曲康唑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光疗可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光源。宽谱中波紫外线只对斑片期皮损有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斑片期和早期斑块期皮损有效,长波紫外线A1可治疗皮损较厚又不能耐
对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混甲基苯酚钾(ROK)为助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兼做链转移剂、二乙二醇二甲醚(2G)为极性调节剂的丁二烯阴离子调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查了n(K)/,z(Li)、n(2G)/n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应考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的相关性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关注.银屑病发病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咽拭子培养链球菌以及控制链球菌感染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现象均提示银屑病发病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银屑病是一类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链球菌抗原可在易感人群中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和使银屑病慢性持续存在,HLA的遗传多态性可能与此有关.本中将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发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可能涉及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遗传易感性方面的
体育市场的发展为运动技能成为商品提供了前提条件.运动技能作为劳动力商品进行交易,应以劳动法为依据.同时,因运动技能习得、价值实现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发展相应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氧自由基等过氧化物在许多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作用.目前,有些研究也显示氧自由基可能会导致表皮细胞的异常角化,因此,在许多伴有异常角化的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鱼鳞病、放射性皮炎、扁平苔藓等疾病的治疗中,开始采用抗氧化这种新的治疗措施,对此的研究正引起普遍关注。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恶性肿瘤的伴发率约为2.5%~29.0%,中老年皮肌炎患者更易伴发恶性肿瘤,多见于40~69岁,多数皮肌炎发病后2年内发生肿瘤,可伴各种肿瘤,以鼻咽癌最常见.皮肤血管炎表现者可能与肿瘤有关,其发生机制涉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其他等,皮肌炎症状、体征与肿瘤消长相平行,伴恶性肿瘤者疗效和预后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