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们新上的两条服装生产线,已出口了10万件男装,产品质量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做强自己的终端产品。”近日,山东诸城市德利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炳林介绍,2012年德利源通过了新生产线的建设或传统技术改造,届时将形成麻纤维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及家纺等规模化产业集群及配套服务体系。
创新增强内活力
“创新不仅是机制的创新,每个环节的深入和持久,更是团队和领导层的意识创新和思维创新,只有上下一致的团结与创新,企业才会获得持续的发展和动力。德利源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更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张炳林说:“不管我们的产品出口还是内销,我们都会严格把关,品质就是我们的品牌。”难怪和德利源合作的客户,不管是供原料还是卖胚布,只要听说是德利源,都可以不要押金,也照样优先供给。因为他们知道,德利源做的不仅是品牌,更是品质。
为了迎接挑战,抢占市场,张炳林从来不敢懈怠,对他来说,天天都是危机、天天都得创新。对此,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张炳林表示:“今后,德利源将维持在2000万米布、15000米纱的基础上,不再扩大规模,而是把产业做精做强,精力集中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并不断加强与服装企业的合作,共同来开发和扩大麻纺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此同时,还将向终端产品靠拢,创建自己的服装品牌。并着手在牡丹江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11年德利源产量纱14822吨,布2687万米,实现销售7亿元,利润率为4.9%。
为了持续创新,增强德利源的内动力,他们始终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据悉,公司先后投资1亿多元,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部淘汰了效率低、耗能高、影响产品质量的陈旧落后纺织设备,引进国内和国外一流的纺织设备和技术。目前,公司拥有10万枚纱锭、2万枚亚麻长纺纱锭、3000头气流纺和1000台剑杆布机,其中清梳联合机、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射频烘干机、细纱机等300台(套),德利源的装备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先进行列,为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打下了坚实的装备基础。
调整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下,德利源果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放弃生产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纯棉、涤棉等传统品种,将麻类产品定位于公司长期战略主导产品,加大麻纺织品的研发生产能力,抢占市场制高点。“目前,我们研发的精梳高支亚麻棉高档服装面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还研发生产了引领市场潮流的汉麻纯纺系列和混纺系列产品,成功开发出了精梳80支和100支汉麻棉混纺纱,汉麻棉混纺纱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张炳林介绍,德利源先后开发出了高附加值的亚麻、苎麻、汉麻系列纱线和坯布,成功地扩大了本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近几年来,一批批新产品源源不断地开发并推向市场,德利源麻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一直畅销不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德利源始终坚持走“科技领先,内涵发展,精品至上”的发展道路,紧盯市场需求,立足自主创新,突出抓好新产品开发。据了解,德利源新品开发以自主研发为主,研发中心有专门的面料研发小组,产品开发方向一是提高附加值。总的说来就是“丰富品种,提高品质”,主要是加大新原料的使用,如天丝、莫代尔、竹纤维、腈纶等都已经运用到麻混纺面料中,新开发的汉麻棉混纺高支超薄面料H/C50×50×68×66+63”、汉麻棉混纺斜纹布H/C20×20×108×58+63”、汉麻与棉、莫代尔三种纤维混纺的提花衬衣面料C40/H35/M2532×32×100×60+63”、汉麻与亚麻、年缴弹力纱交织面料H36×R15+40D×60×48+71”,采用麻与棉、各种纤维进行混纺,严格按照国家和国际通行的生态纺织检测标准进行原生态环保整理,集各类纤维之长,补其所短,使面料性能更加优良,使麻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更加发挥到极致。其次,他们还根据客户的诉求定向进行新品研发,开发了系列防静电阻燃布和麻涤棉保暖纤维面料,均已得到客户确认,并批量生产。
“虽然现在原材料涨得厉害,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甚至有的企业还找不到工人,但在德利源,我们的工人很稳定,生产三班倒都忙不过来。特别是24支纯棉混纺胚布,每月都有50万米发往欧洲。”张炳林介绍,近来年德利源又投资新上了汉麻纺织项目,主要生产汉麻及汉麻棉混纺纱线和服装面料,产品很畅销。据悉,汉麻纤维是纯天然绿色纤维,不仅具有苎麻、亚麻等天然麻类纤维的吸湿、透气和抑菌性能外,更具有特殊的抗紫外线功能。汉麻产品目前已经开始在国防军工领域和民用领域推广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德利源将实现年产汉麻及汉麻棉混纺纱线7500吨和服装面料1100万米的生产能力,可年增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6500万元,创汇4000万美元。
开拓内需迎接麻时尚
“这次德利源承办2012年中国麻纺行业年会,并邀请国内同行以及欧洲麻纺的国际朋友齐聚青岛,共商如何联手开拓内需市场,做大做强麻纺事业,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也是麻纺人应有的贡献和责任。”张炳林表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众志成城,实现麻纺的振兴。他相信,中国的麻纺企业一定会共克时艰,赢得最后的胜利。
“我相信,总有一天国人会意识到麻的好处。只要有50%国人穿上麻,我宁愿下辈子还继续和麻打交道,13亿人口的中国可是大市场。”张炳林激动地说:“我们联合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及雅戈尔宁波宜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四年多的纺纱实验及产品开发,目前生产的汉麻袜子已装备部队。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适合部队应用的汉麻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在民用方面我们生产的毛巾已进入日本市场,高档针织纱已打入欧洲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麻棉针织面料必将会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张炳林坚信,麻纺大有可为。
多年来,德利源凭借着不断的努力及研发,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并连续六年获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国麻纺竞争力10强企业”等称号,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客户高度认可,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等领域。为了积极开拓国内,德利源不断建设和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山东德利源麻棉纺织(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海设立了“上海凯然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在全国设立了10个销售业务办事处,产品畅销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河北、北京、香港等省市区及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表示,今后国内市场将是主攻对象,未来几年将不断调整国内销售渠道,加快建立大客户群,在巩固原来的大客户的基础上,开拓新兴大客户,向家纺、产业用、服装等产业领域靠拢,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创新增强内活力
“创新不仅是机制的创新,每个环节的深入和持久,更是团队和领导层的意识创新和思维创新,只有上下一致的团结与创新,企业才会获得持续的发展和动力。德利源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更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张炳林说:“不管我们的产品出口还是内销,我们都会严格把关,品质就是我们的品牌。”难怪和德利源合作的客户,不管是供原料还是卖胚布,只要听说是德利源,都可以不要押金,也照样优先供给。因为他们知道,德利源做的不仅是品牌,更是品质。
为了迎接挑战,抢占市场,张炳林从来不敢懈怠,对他来说,天天都是危机、天天都得创新。对此,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张炳林表示:“今后,德利源将维持在2000万米布、15000米纱的基础上,不再扩大规模,而是把产业做精做强,精力集中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并不断加强与服装企业的合作,共同来开发和扩大麻纺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此同时,还将向终端产品靠拢,创建自己的服装品牌。并着手在牡丹江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11年德利源产量纱14822吨,布2687万米,实现销售7亿元,利润率为4.9%。
为了持续创新,增强德利源的内动力,他们始终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据悉,公司先后投资1亿多元,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部淘汰了效率低、耗能高、影响产品质量的陈旧落后纺织设备,引进国内和国外一流的纺织设备和技术。目前,公司拥有10万枚纱锭、2万枚亚麻长纺纱锭、3000头气流纺和1000台剑杆布机,其中清梳联合机、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射频烘干机、细纱机等300台(套),德利源的装备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先进行列,为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打下了坚实的装备基础。
调整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下,德利源果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放弃生产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纯棉、涤棉等传统品种,将麻类产品定位于公司长期战略主导产品,加大麻纺织品的研发生产能力,抢占市场制高点。“目前,我们研发的精梳高支亚麻棉高档服装面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还研发生产了引领市场潮流的汉麻纯纺系列和混纺系列产品,成功开发出了精梳80支和100支汉麻棉混纺纱,汉麻棉混纺纱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张炳林介绍,德利源先后开发出了高附加值的亚麻、苎麻、汉麻系列纱线和坯布,成功地扩大了本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近几年来,一批批新产品源源不断地开发并推向市场,德利源麻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一直畅销不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德利源始终坚持走“科技领先,内涵发展,精品至上”的发展道路,紧盯市场需求,立足自主创新,突出抓好新产品开发。据了解,德利源新品开发以自主研发为主,研发中心有专门的面料研发小组,产品开发方向一是提高附加值。总的说来就是“丰富品种,提高品质”,主要是加大新原料的使用,如天丝、莫代尔、竹纤维、腈纶等都已经运用到麻混纺面料中,新开发的汉麻棉混纺高支超薄面料H/C50×50×68×66+63”、汉麻棉混纺斜纹布H/C20×20×108×58+63”、汉麻与棉、莫代尔三种纤维混纺的提花衬衣面料C40/H35/M2532×32×100×60+63”、汉麻与亚麻、年缴弹力纱交织面料H36×R15+40D×60×48+71”,采用麻与棉、各种纤维进行混纺,严格按照国家和国际通行的生态纺织检测标准进行原生态环保整理,集各类纤维之长,补其所短,使面料性能更加优良,使麻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更加发挥到极致。其次,他们还根据客户的诉求定向进行新品研发,开发了系列防静电阻燃布和麻涤棉保暖纤维面料,均已得到客户确认,并批量生产。
“虽然现在原材料涨得厉害,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甚至有的企业还找不到工人,但在德利源,我们的工人很稳定,生产三班倒都忙不过来。特别是24支纯棉混纺胚布,每月都有50万米发往欧洲。”张炳林介绍,近来年德利源又投资新上了汉麻纺织项目,主要生产汉麻及汉麻棉混纺纱线和服装面料,产品很畅销。据悉,汉麻纤维是纯天然绿色纤维,不仅具有苎麻、亚麻等天然麻类纤维的吸湿、透气和抑菌性能外,更具有特殊的抗紫外线功能。汉麻产品目前已经开始在国防军工领域和民用领域推广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德利源将实现年产汉麻及汉麻棉混纺纱线7500吨和服装面料1100万米的生产能力,可年增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6500万元,创汇4000万美元。
开拓内需迎接麻时尚
“这次德利源承办2012年中国麻纺行业年会,并邀请国内同行以及欧洲麻纺的国际朋友齐聚青岛,共商如何联手开拓内需市场,做大做强麻纺事业,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也是麻纺人应有的贡献和责任。”张炳林表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众志成城,实现麻纺的振兴。他相信,中国的麻纺企业一定会共克时艰,赢得最后的胜利。
“我相信,总有一天国人会意识到麻的好处。只要有50%国人穿上麻,我宁愿下辈子还继续和麻打交道,13亿人口的中国可是大市场。”张炳林激动地说:“我们联合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及雅戈尔宁波宜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四年多的纺纱实验及产品开发,目前生产的汉麻袜子已装备部队。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适合部队应用的汉麻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在民用方面我们生产的毛巾已进入日本市场,高档针织纱已打入欧洲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麻棉针织面料必将会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张炳林坚信,麻纺大有可为。
多年来,德利源凭借着不断的努力及研发,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并连续六年获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国麻纺竞争力10强企业”等称号,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客户高度认可,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等领域。为了积极开拓国内,德利源不断建设和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山东德利源麻棉纺织(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海设立了“上海凯然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在全国设立了10个销售业务办事处,产品畅销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河北、北京、香港等省市区及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表示,今后国内市场将是主攻对象,未来几年将不断调整国内销售渠道,加快建立大客户群,在巩固原来的大客户的基础上,开拓新兴大客户,向家纺、产业用、服装等产业领域靠拢,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