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教育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s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一系列的医患纠纷问题使大众的目光投注到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是未来医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医学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新世纪的医学生应该成为既有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了现状调查和教育探讨。
  一 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我们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1~2014级55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基本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医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了解较少,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在对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临床专业调查中,2011级临床医学生中,有62.34%的学生仅听说过人文素质教育,不了解其概念;14.81%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人文素质教育;仅22.83%的学生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2014级临床学生中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概念了解的也仅占调查人数的43.70%,仅听说过但不了解概念的占52.24%。
  调查中,回答对“医生收受红包现象的看法”时,2011级临床学生认为视情况而定的占调查人数的18.66%,认为司空见惯可以接受的占3.73%。2012级临床学生认为视情况而定的占调查人数的36.17%,认为司空见惯可以接受的占2.84%。2013级临床学生认为视情况而定的占调查人数的28.42%,认为司空见惯可以接受的占10.53%。而在2014级临床学生中,认为视情况而定的占调查人数的40.12%,认为司空见惯可以接受的占3.17%。这些数据表明,刚进入医学院校的低年级新生,其对人文素质的认知非常缺乏,而在经过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后,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对人文素质的认知有所提高,证明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还是显著的。
  2 临床医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调查统计中,了解到2011级临床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占调查人数的68.94%,认为一般重要的占29.10%。2012级临床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1.70%,认为一般重要的占30.50%。2013级临床学生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调查人数47.37%,认为一般重要的占调查人数47.37%。2014级临床学生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调查人数71.60%,认为一般重要的占调查人数的22.83%。
  3 临床医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对医学生培养人文素质有一定帮助
  调查中,2011级临床学生中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36.57%,57.73%的认为有一定帮助。2012级临床学生中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13.48%,66.67%的认为有一定帮助。2013级临床学生中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20.00%,67.37%的认为有一定帮助。2014级临床学生中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29.63%,64.19%的认为有一定帮助。
  二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1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和安排不够合理,不利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人文社会类课程在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上带有一定片面性,过于强调其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惯性思维导向下,部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目标及考核等相关问题没有足够把握,在课程中往往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脱离实际,必修或选修、学分制或学年制都是一个模式,教学效果不佳。
  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边缘化
  无论从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人,还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学科及其成果,对医学教育的决策层影响很小,没有真正进入医学人才培养、办学标准、教育评价等核心层面。这种影响力的减弱,导致的后果是,在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得不到充分体现,教学计划基本上没有体现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如在进行相关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中,学生不认真听讲,大多数同学在开小差,且相关的课程学时短,教师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3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医学院的学科建设比较滞后,其学科力量也较薄弱
  医学院校缺乏一定的人文环境平台,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教材、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能力测评体系等学科建设方面都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所以在人文教学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的不足。在医学院校从事人文教学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单纯文科专业毕业,缺少对医学的实际体验和研究,对医学的很多认知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另一部分师资则是来自医学院校毕业留校任教的教师,其自身又缺乏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
  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而受当今社会“一技之长”以及“市场经济商业观”的影响,部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着改变,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因此,如何加强临床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生在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使医学人文素质得以提高,为日后成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 改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1 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第一,重视在医学生的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有较大帮助或一定的帮助(调查中,2011级临床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33.83%,认为有一定帮助占58.21%。2012级临床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30.50%,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61.70%。2013级临床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35.79%,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54.74%。2014级临床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的占调查人数的51.23%,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44.44%。)。因此,增设与医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实践课程,有助于强化医学生逐渐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不为名利、刻苦钻研、献身医学的理念。   第二,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病例,现场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进入学习就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从病案文书书写的规范,到查房及记录的严谨,始终保持科学认真的态度,使医学生认识到医疗的严谨性,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三,注重环境熏陶,经常开展专题讲座、科技竞赛、文化节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邀请知名专家及教授座谈、讲课,结合他们精湛的医术与崇高的医德,使学生亲身感受真正的医者所应有的风范,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1]
  第四,老师要注重在医疗实践中言传身教。在教学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典范,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例如解决学生关于价值观的疑惑,可以以一些名医师的事例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习到其良好的品格。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避免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2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合理的临床教学模式
  第一,对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医学人文素质,使其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定期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人文素质水平[2]。
  第二,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的教育时,应加强文、理、医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根据学生年级不同,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深度不同,有针对性的安排,分阶段渐进,使文、理、医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技能的同时能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3]
  第三,强化高等医学教育的服务性。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注重医学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社区的交流和医疗服务,形成让带教老师和学生在服务中教和学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医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并力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过程。
  3 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第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也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措施。如开展各种技能大赛、病例大赛、读医书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多开展医学人文征文比赛、读书交流、文艺表演,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文素质提升氛围。
  第二,发挥学生管理部门的引导职能,调动学生社团和学习组织的创造力。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创新,有效地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磨砺意志品质、增强挫折应对心理、提高沟通技巧,提升人文素质。
  第三,社会应该多加关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政府也应当适当加大对医院和医学院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主流媒体要加大宣传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杜绝一些网络媒体故意炒作医患纠纷信息,形成良好的医患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武文慧,常虹,李紫慕.浅析医学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2011,17(6):18.
  [2]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5.
  [3]谷双魁,汤泓,杨艳.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605.
其他文献
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涉外经济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出口实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熟识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外贸函电及制单、跟单、国际货运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涉外部门从事国
期刊
近年来,为了实现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需要,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规模大、质量高的东南亚语种人才,云南省先后启动东南亚语教研室、东南亚语重点专业建设、东南亚语种教师特岗计划及优秀学生留学项目等系列工作。  从2006年9月起,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热带作物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的要求、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先后引进了泰语、老挝语和缅甸语教师,开设泰语、老挝
期刊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关系  1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明确了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概念。就其产生和发展而言,就业力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
期刊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丽江师专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实施、就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求等四个方面。本次调查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84份,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8%,一、二、三年级的
期刊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它是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进行动力装置选择及布置的设计和分析解决动力装置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毕业生在单位内表现出基础扎实、工作认真的特点,但对所掌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还有所欠缺,缺少创新性和宏观把握能力,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理念。  同时,通过对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分析,发现目前
期刊
一 基于“订单式”的新闻人才培养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
期刊
地方高校作为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地方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积累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特殊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共青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导向、队伍建设和渠道建设。“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地域文化营养,与地域文化融汇共进,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地域社会,并根植于地域文化中”[1]。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
期刊
核心竞争力概念起源于经济学,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德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论》中首次提出。随着核心竞争力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日益丰富,很多学者将其引入教育研究领域。  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扩招政策影响下,高校招生人数俱增扭转了英语专业就业市场的买方与卖方关系,出现了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根据麦可思公司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大学“红黄绿牌”本科专业排名中,英语专业为2011、2012、2013连续3年的“红”牌专业
期刊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为目标,以建设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数字化环境为主要任务,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1],为此浙江省针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对教育信息化从设施覆盖到应用整合的阶段过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是指狭义的教学语言,即教学口语。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本文从语言的规范性、启发性、情感性等不同角度去探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便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探求未知领域。  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