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南海(连载)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中南海》自本刊去年第8期起连载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有读者来信说,此文以作者的亲历,再现了风云激荡的已往岁月。文章反映的,虽然只是作者在中南海工作和生活的几个片断,但这些“历史镜头”弥足珍贵,让人回味,从中感悟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澎湃,感悟春回中华大地的真释。此文的发表,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对有的章节进行转载。本刊采编人员对作者、读者和有关媒体的厚爱深表感谢。本期推出续篇——我被评上“先进”、探亲写见闻和三十四封家书,暂作连载“尾声”。目前,作者仍在秉笔“回忆”,媒体或出版部门倘有意转载、出版,可与本刊联系。从下期起,连载管新生的《当一回总裁,感觉如何?》敬希读者垂注。
  ——编者
  
  我被评上“先进”
  
  当选中直机关党代会代表
  1980年初,是我走进中南海一年零四个月的时候,我被推选为出席中直机关党代会的代表,研究室的另外三位代表是研究室副主任梅行、研究室机关党委书记丁树奇和研究室室务委员郝盛琦。也就是说,“群众代表”就我一人。
  我从地方基层一下调到中央机关,犹如浅水沟里的一条小鱼游进大海,感到一切都很陌生,一切又都很新鲜。面对全新的环境,我行事谨慎,学习努力,工作勤奋,加上为人厚道,在同事中留下了较好印象。这也许是选我为代表的原因吧!
  1979年,中央批准恢复中直机关党委,我赶上了“文革”后的第一次中直机关党代表会议。这次会议,由时任中办主任的姚依林同志主持,主题是学习贯彻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讲话。会上,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指名道姓地批评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我们研究室的四位代表做了一个书面发言(由于我不了解情况,未参与起草,但署名)。发言中,对当时中南海内正在大兴土木的事(即关于“五一九”工程)作了批评:“中南海在建国以后,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的办公地,除盖了几座普通的楼房外,几乎都是使用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旧屋。毛主席和周总理不但不让给他们盖新房,连旧屋也是不让装修的。他们每天工作十几小时,而饮食起居同普通干部差不多。我们现在看到某某某同志为自己盖的特别高级的住宅,为自己所管的部分单位和干部盖的造价很高的办公楼、礼堂和宿舍,就深切地感觉到,他搞的一套,与毛主席、周总理所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优良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来,这些新盖的“特别高级的住宅”,没有按原计划提供给个人使用,而是用作中央集体办公房。这件事让我第一次闻到中央机关党内批评的火药味,如果有人犯了错,不管党内地位有多高,批评不讲情面。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力量之所在。
  
  做飞机发动机上的一颗螺丝钉
  1981年10月,我以研究室选出的党代表身份,又一次参加中直机关临时党委召开的党代表大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胡耀邦同志关于“中央机关(也叫首脑机关)必须做全国表率”的讲话精神,号召中直系统全体同志积极开展争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双先”活动。耀邦同志生动、形象地说,头脑不起作用,上肢、下肢、身子怎么行动?接着,他严肃指出了当时中央机关存在的“消极面、阴暗面”等种种不良表现。
  耀邦同志的讲话,在中直机关引起强烈震撼。会后,我并没有因为要争先进而格外表现自己,我只是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地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做“飞机发动机”上一颗合格的螺丝钉。我始终难忘这样一段话:“我们在中央机关工作的人员,当然只是起一个螺丝钉的作用,但是,这是要害部门的螺丝钉。如同一架飞机,有许多螺丝钉,我们是发动机上的螺丝钉……我们所处的地位,要求我们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和指示……在是否执行党的决议这个问题上,是不允许有自由的,决不能合意就执行,不合意就不执行,或者只执行一部分。这个要求,如同一架飞机上任何一个螺丝钉,特别是要害部位的螺丝钉,不能丝毫移动位置一样,而必须牢牢地坚守在它的位置上。自由移动位置,自行其是,就是离开党的领导,就是违反党的纪律。”这是我接受“入门教育”时记下的话,它成了我的行为规范。近三十年过去了,“做飞机发动机上的一颗螺丝钉”,依然清晰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奖金是一支金笔一本词典
  一年后,中直机关开展评选“做表率”、“双先”活动,我被推荐为研究室“先进工作者”之一。1983年4月,我以“中直机关1982年度先进工作者”的身份,出席中直机关表彰先进大会,听取了冯文彬同志关于“在开创中直机关工作新局面中争做表率”的报告。报告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作了极高评价:“你们认真贯彻耀邦同志提出的‘中央机关必须做全国表率’的要求……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努力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你们受到组织和同志们的爱戴和表扬,这是你们的光荣!”“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光荣战士……我们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就是这样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听了这样的话,我自觉有点汗颜。
  想起我初到中南海时,曾为能否胜任工作而担心,令我欣慰的是,我没有使南汇的领导和同志们丢脸,也没有让“选中”我的同志难堪。我为能无愧地跻身于研究室,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高兴。这在我后来写的《小草的童话——我的小传》一诗中有所表述:
  
  小草来到神秘的百花园
  四周树木葱茏
  园内奇葩竞放
  群芳飘香
  小草虽不起眼
  也占有天地一方
  它用亮丽的绿色
  与百花共缀春光。
  
  “先进工作者”的奖品是一支水管金笔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笔管上刻着“杨明同志纪念”几个字,词典上盖有“中直机关党委赠”的大红印章。我回上海后,也曾荣获过一些“先进”之类的称号,且伴之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但是,我至今感觉最珍贵的还是那支陪我写下了许多文章的“金笔”和不时可以请教的“老师”——《现代汉语词典》。
  
  探亲写见闻
  
  


  每次回家都得写“探亲见闻”。这是中南海工作人员的“老规矩”。据说,毛主席的警卫员回家探亲后,不会写见闻的也得“说”见闻。
  1979年春节,我回南汇老家探亲,返回机关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撰写“探亲见闻”。怎么写?领导说得很清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可写,没有限制,更无禁区,“好话”可写,“坏话”也可写,对党的政策拥护的可以写,对党的政策有意见的也可以写。
  当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春节,党的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颇得老百姓拥护,如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冤假错案的平反昭雪,对右派分子的改正纠错,对地富反坏分子的摘帽等。这一年,南汇的粮食、棉花、油菜籽产量及生猪饲养量均超历史最高水平,加上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春节过得喜气洋洋。这些情况,在我的“探亲见闻”中都有充分报道。同时,我还反映了干部群众中思想混乱、认识糊涂等问题,以及对中央政策的建议。如中央对“右派分子”作了摘帽、纠错,但原“内定中右”的却没有说法。这显然是一个疏漏。县里的同志认为,中央要明确,应本着同样的精神予以纠正。又如,由于农村教师待遇太低,县里出现400多位教师要转业的动向。他们说,批了“四人帮”的“两个估计”,“老九”在政治上香了,但在经济上还是老样子,希望中央关心教师待遇。这两条意见有普遍性,引起了中央重视。
  第二年春节,我又回家探亲。我有意识地与县委领导、基层干部多接触,看到听到的信息更翔实,更令人鼓舞,回北京后写了一篇《南汇农村散记》。此文先在新华社编印的内刊发表,后发表于1980年5月1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当时,广大农村在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生机盎然。干部群众把农村的新气象概括为七个多:田里收收粮棉多,棚里望望禽畜多,小厂(社队工业)算算利润多,分配拿拿钞票多,市场走走品种多,村里看看新房多,屋里听听笑声多。农民最高兴的是,年终分配钞票拿得多。县计委有位副主任告诉我,他的爱人是位年逾半百的农村妇女,一年的收入超过了他这个十八级干部。由于群众手里的钱多了,加上商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农副产品较充裕,市场显得很兴旺。据营业员说,过去农民带孩子上镇,买几块糖也计算计算,现在既买吃的,又买玩的,还买穿的。农村姑娘买被面,不问多少钱一条,挑到花样满意的就买。有位大队党支部书记告诉我,许多社员住宅旁的小水面、小河沟,过去一不养鱼,二不种青,白白荒着。他们大队像这样的空水面就有三百亩。现在,由于有了自主权,采取“集体放养,专人(或几户联合)管理,定额包干,超产归己(或超产奖励)”的办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社员利用水面的积极性。
  想起在京西宾馆聆听小平同志的讲话:“当前迫切的是扩大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创造精神。一个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一小块地没有种上东西,一小片水面没有利用起来搞养殖业,社员和干部就要睡不着觉,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全国几百万个生产队都开动脑筋,能够增加多少财富啊!”我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印证了小平讲话的无比正确和巨大力量!
  当时,农村老百姓的意见也不少,主要是生产队在种植计划、面积安排上统得太死。县委曾考虑和生产队实行合同制,但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很高,没有松动的余地;而且粮食的收购任务,往往春上定了还要变,搞“秋后算账”。群众对一些干部搞特殊化、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意见很大,希望中央采取切实措施,整顿好党风。
  在京期间,我还写了其他一些探亲见闻的文章,如《群众拥护的政策不要轻易变》、《一种新的农业技术——“铺纸种稻法”正濒于夭折的境地》、《南汇县级机关机构设置不断膨胀》等,都以《情况摘报》形式送中央领导参阅。
  为什么中央领导对工作人员的探亲见闻特别重视呢?我曾听姚依林同志说:“光看下边报上来的材料不行。因为这些材料往往只讲一面,或者只讲好处,或者只讲问题,所以非得亲自去调查研究不可。”我想,这是经验之谈。现实生活中常有“报喜不报忧”,或者“报忧不报喜”的现象。由于政策、体制的原因,由于某种利益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或者对事物认识上的差异,又经过“妙笔生花”后的上报材料,可能会有很多水分。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受灾,粮食紧缺,中央得知后,动员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河北籍同志回老家探亲,了解灾害实情,询问“口粮”有否保证?结果,反馈的情况并没有向中央报告的那么严重,当研究救灾措施时中央领导心中有了底。
  对来自基层的真实信息,包括工作人员的探亲见闻,中央领导总是格外看重。
  
  三十四封家书
  
  入梦尽是故乡人
  我在中南海工作5年间,写了34封家书,101页信纸,约3万字。我们机关有规定,不允许用公家的电话给家里打长途、办私事。如果遇上急事,就得步行一刻钟去位于长安街的北京市电信局打电话,或发电报,费用比写信贵得多。
  刚到北京,特别想家,想爱人想孩子,想乡下的老母亲,想机关的同事朋友。每次收到家里来信,心里总是十分高兴,不管大事小事,都感到十分亲切。总之,家里的一切常在我的思念之中,真是“平日常想家中事,入梦尽是故乡人”。
  我和爱人1961年结婚后,苦苦甜甜,一直生活在一起。当在上海火车站与她挥手作别时,我真的哭了。虽然我们已是进入中年的过来人,没有了年轻人的那种缠缠绵绵和卿卿我我,然而时空的分隔却激活了我们渐渐老去的爱情。我们在相互的通信中变得年轻起来,甚至有重新回到谈情说爱年代的感觉。爱人在信中说:“每次下班,看到家里冷冷清清的就想你,给你写信就会流泪。”我的心情也是这样,只是比她含蓄些。我在给爱人的信中说:“读罢你的来信,心情很不平静,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们从认识、恋爱、结婚以来,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总感到家庭的幸福和美好。现在一下子与你远隔千里,我比以前更爱你,更想你。虽然我常常把这种深沉的感情埋在心底,但在睡梦中常会再现。”我们的这种状况,很像马克思在给燕妮的一封信中所描述的那样:“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们的爱情,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有一段时间,爱人身体不好,经常去医院看病,更加重了我对她的思念。一天下午,接到爱人来信,连读两遍,心中忐忑不安。吃罢晚饭,匆匆赶到首都体育馆,参加欢迎斯里兰卡总理大会。回到宿舍已11点多了,想起爱人来信,一股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怎么也不想睡觉,铺开信纸写道:“你身体不好,我是含着眼泪看完你的这段叙述的,心里十分难过,真想飞到你的身边……”笔在纸上刷刷地写着,像水一样哗哗地流个不停,密密麻麻写了5页纸,直至深夜12点半才搁笔。
  家书,让我们重温了过去恩恩爱爱的美好岁月,我们在通信中互相激励,努力做好各自工作。
  
  欲作家书意万重
  爱人每次来信,都十分关心我的生活状况,甚至要求我把日常的作息时间也告诉她。为此,我写信时,除了绵绵情意,除了殷殷牵挂,通报生活琐事也成了重要内容。这些记述我生活细节的事,现在看来挺珍贵,如“早上6点3刻前后起身,8点上班办公。”“晚上睡觉较好,不再像在家时那样老服利眠宁,因为这里很安静,没有什么干扰。”“每天要自己用热水瓶上供水站打开水,来回约10分钟,这里的一些领导干部也自己打水。”“这两天,吃过晚饭同小邱(现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理论局局长)打羽毛球,因长期不活动,右手有点发疼。”“晚上自己不需要准备点心之类的东西,因为开了夜车食堂是有较丰盛的夜餐的。”“北京已进入大冷天,本月十五、六号下了一场大雪,至今未消,但屋内温暖如春,上身穿一件毛衣已无寒意,外出时再披件大衣即可。”“躺在床上看唐诗,觉得《秋思》很符合我今天的心情。现抄录如下,算是这封信的结束语吧: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上临发又开封。”
  家书也有写工作的,但往往是一笔带过,绝对不写不该告诉家人的“内部情况”。如1978年11月5日给爱人的信:“到北京以来,有半个月的时间不在机关,二三天后又有事要暂离一段时间,估计需个把月。”这“不在机关”或“暂离”机关,指的是去参加中央解决河南问题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5月2日的信中说:“我四月四日离开机关参加一个会议,一直到四月三十日回来。这段时间吃得很好,花钱不多,还看了四十来个内部电影。”这次会议,指十一届四中全会,主要研究国民经济调整问题,没有三中全会那样激烈的论争,我们搞简报的也比较轻松,故电影看得特别多。
  有趣的是,翻阅这些家书时,发现当时物价之低亷简直难以想象。如:“刚才算了一下伙食账,十天来一共只用了5元多点,包括粮食在内,每月伙食费预计16-18元可以了。”“机关里买苹果每斤0.22元,价钱便宜,我先后买过三次,共15斤。”“生梨昨天买了10斤,每斤仅0.15元。”“这次在京西宾馆开会时,买了10斤小红枣,2斤瓜子,一条香烟,4瓶酒,共总只花20多元。”京西宾馆底楼有个小卖部,专供会议代表购买,价钱与社会上差不多,只是有些货较紧俏。当时的商品经济和商品流通很不发达,许多东西在市场上不易买到。有的轻工产品如自行车、电视机、钢丝床,只有上海能买到,有的产品则北京特有,如包饺子机、膨体开司米毛线等,于是我成了南北物流的媒介和渠道:北京的同志托我买上海货,上海的同志托我买北京物品。在数十封家书中,有不少内容写的是这方面的事。
  
  寻找我真实的记忆
  1982年春,我实然发病,进食困难,饭量骤减,体重剧降。研究室副主任梅行写了一封私函给首都医院(即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帮我找专家诊治,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不能痛快地吃一顿饭,喝一杯茶,萌生了回家的念头。这年10月17日,我在信上写道:“思想上的苦恼不能减轻病情,只会起反作用……我想,当我回到上海,回到你的身边,在亲情的温暖下,是一定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的。”“今天是元旦,外面不时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但我们研究室里除了值班的两位同志就剩下我一人了。一种寂寞感更增添了我思念亲人的思绪。”“组里好几位同志邀我到他们家过节作客,我都一一谢绝了。今天自己买瓶啤酒弄点羊肉,也算吃得好一点。晚上看电影《城南旧事》……”“相思是苦的,但苦是会转化为甜的——待我回到你身边和你永远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曾经苦过,所以就会更觉甜了。”
  爱人对我在北京工作是支持的,但她渴望团圆。她写信说:“从内心说,我希望你能马上回到我身边,但能到中南海工作,机会难得,可以学到地方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所以我当你在参军、在马列主义大学学习。但你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过四五年一定得回来。”
  思家、想家、回家,成为我后期家书的主要内容,而身体不好是主要诱因。
  写家书,是面对一页页信纸与远隔千里之外的家人说话,与日思夜想的亲人谈心,语言不用思考,文字不用推敲,很随意,又很真实。五年的离情别意,五年的生命历程,都可从34封家书中寻找到我真实的记忆。(连载完)
其他文献
塑造创客文化是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号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创客文化的塑造需要政府制定与实施更多相关的政策,包括对创客文化主体和成果的政策鼓励与
在古赵都邯郸北侧的滏阳河畔,被当地群众誉为“红军院”的军分区第一干休所里.住着一位原红四方面军30军88师的老红军邵云,他11岁参加红军,身负11次枪伤.周恩来副主席指示救
虽然语文教改不断深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仍然以教师为中心,追求唯一解读的教学模式。而文学教育是指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赏析等来丰富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中学语
应县解放于1948年,是晋北地区解放最迟的一个县城。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曾三次围打应县,三次围攻累计100天,特别是在后两次围攻中,我军各发起三次总攻,双方伤亡惨重,多次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关注。  对三打应县的说法,众说不一。现根据应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搜集整理的材料,略叙如下:    1945年围打应县城    这一次是以接收抗战成果为主要目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
1947年春,国民党统治下的山东济南发生了一起空军与宪兵的大规模流血冲突,空军骄横,宪兵刁蛮,史称“济南虎狼斗”。该事件在当时影响甚大,并且惊动了南京国民党最高当局。 I
周恩来站在木箱子上,把党中央的关怀传递给受灾的群众。1966年3月8日5时29分,里氏6.8级地震突袭邢台,从3月8日到29日这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共发生了5次6级以上的地震,后来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重庆政府在四川省万县邻近地区,专门修建了梁山机场。它是当时后方最大和设施最齐全的军用机场,适合停靠当时最先进的美国飞机。由美国人陈纳德将军率领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大获全胜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70万人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东北在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选定东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899年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the imperialist
意外的发现所带来的惊喜才是收藏的最大乐趣。十余年前我在市上购得赵孟碑道教碑拓片剪本残页一册。翻看时发现剪本帖纸背面是清宣统年的警务局探访马巡勤务日记簿。于是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