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由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为自由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人类不断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在获得自由之后又深感孤独,被个体的微不足道感和无能为力感所淹没,由此产生逃避自由的心理。本文通过文本研究的方法解读弗洛姆提出的“逃避自由”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的出路,从而探求其对当下个人、家庭与学校、国家积极的启示意义。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人是实践主体、价值主体,本研究对在新的征程中社会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关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在现代化过程出现精神孤独和心理弊病,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实现积极的自由,从而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自由;逃避自由;自发性;爱;劳动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32-04
英格索尔说:“自由之于人类,就像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塔西佗说:“追求自由是人至高无上的心向。”古今中外,不乏关于自由的讨论与人们争取自由的实践。然而,人们在得到自由之后,却未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是产生了孤独感和空虚感,进而试图再次找到失去的枷锁,以致消融于外界、臣服于权威。对于此,弗洛姆从心理学视角透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积极出路,这对于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人们面临精神困境、产生心理弊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追求自由
弗洛姆所说的“自由”指的是个人独立于那些使人不能独立且失去爱与理性的内、外在力量,独立于外在力量指个人摆脱对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等外在力量或关系的依赖[1]。人们普遍所说的自由的概念与弗洛姆所说的无异。从摆脱客观自然的限制到逐步摆脱人为制度的限制,人们不断地趋于更自由的状态。
(一)挣脱自然
最初人类仅仅只能被动地受制于自然,受到自然的绝对支配,直到后来,随着人们不断提高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大自然进行了充分地利用和改造,取得了征服大自然的成功和胜利,人类借助于技术手段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和束缚,获得了自由。
(二)挣脱专制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奉行和服从于封建专制的君主,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体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把人們从封建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获得了自由。
(三)挣脱教会
十六世纪,欧洲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瓦解了天主教会所坚持主导的政教合一制度,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打破了原来天主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信仰垄断,解放了人们的宗教思维,使人获得了自由。
二、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不但出于人渴望与外界发生联系的需求以及惧怕孤独的本性,且产生于人类挣脱重重自由枷锁后所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一)人的本性
弗洛姆认为人除了生物化的需求以外,还有人与自身之外的世界发生联系的内在需求,这种渴望与生俱来[2]12。弗洛姆提出,人只有和他人之间进行某些合作,才能获得生存,不管是为了防范御敌或者为了抵抗自然危害,还是为了进行劳动和生产,这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然性条件[2]13。因为合作才能生存,人们因此要避免孤独。关于归属感的需求,弗洛姆认为其源于主观的自觉意识,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本身是有别于自然和他人的存在[2]13-14。人越是意识到自己是有别于他人和周围的个体,并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时,自身就越是会产生自身渺小感和孤独感。渴望同他人和外在世界发生联系的心情与生俱来,害怕孤独、渴望归属的心理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二)逃避自由
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既摆脱了自然对人的客观的束缚,又挣脱了专制制度和教会对人的束缚,可是在获得自由之后,孤独随之而来,人们无法继续承受自由所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人在摆脱传统束缚后,在新的世界里无所依,深陷孤独,开始想要逃避自由。
1. 挣脱自然后的逃避
从最初人被动地依附于自然到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摆脱自然对人的限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不断地减小,人的实践能动性极大地增强,与此同时,自然的原始纽带带来的安全感消失,人的不安全感、孤独感开始增强。弗洛姆引用圣经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来说明人在挣脱自然之后的一种孤独感和无力情绪:“由于想超越自然,想与自然及他人分离,人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感到羞耻。他形单影只自由自在,但又觉得无能为力,恐惧异常。”[2]24由此,在人们摆脱了大自然限制束缚后的自由的精神困境中,产生了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以此来帮助人们摆脱自由背后的一切孤独感。
2. 挣脱专制后的逃避
资产阶级革命彻底地推翻了封建体制,并且建立起了资本主义体制,把每个人从封建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此获得了自由。然而,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在使人获得自由的同时,使个人更孤独、更孤立,并深感自己的微不足道、无能为力[2]78。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的个人活动原则是导致人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则切断个人与他人的所有纽带,使个人陷于孤立,将人与他人分离开来[2]78。弗洛姆认为,人的劳动不是以自身为目的,而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也加剧了自身的无力感,人成为自己所制造机器的仆人,由此产生个人微不足道及无能为力的感觉[2]80-81。在封建社会中,人们不自由却也不感到孤独,是因为人们自出生就在社会中拥有了一个确定位置,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中,没必要怀疑生命的存在性和意义[2]29。资本主义社会在带来自由的同时也带来深深的孤独感,由此,人们想要逃避自由。
3. 挣脱教会后的逃避
宗教改革虽然极大地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但是新的宗教教义却建立在强调人的无能为力感之上,这就加剧了人的无力感、微不足道感和孤独感。在天主教会里,教会是连接个人与上帝的桥梁,个人通过教会与上帝相联系,而新的教义主张每个人直接被上帝召唤,强调人内在地与上帝相遇,这使宗教信仰变得更个人化、私人化,使人在摆脱教会束缚、获得自由的同时,产生独自面对上帝的孤独感。 三、逃避自由的出路
孤独感不堪忍受,在弗洛姆看来,人要么积极地通过自发的爱与劳动,将自我与他人、世界相连,要么为了克服孤独感,将自己消融于外在的世界里,失去自我、放弃自由。
(一)积极的出路
对于现代社会人自由度的提高、个体化进程的加剧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孤独感和心理的不安全感,弗洛姆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案:“解决个体化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唯一可能的创造性方案是人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以及人自发地活动——爱与劳动。”[2]25弗洛姆认为,爱是治愈孤独的良方,人可以在不丧失自己完整性的同时,通过自发的爱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爱不是将自我与他人融为一体,不是占有,而是在保留自我的条件下一种自发的爱,“这种爱是基于一种‘创发性人格’而产生的,这种人用这种爱是可以突破把他与他人隔绝开来的那道屏障的。”[3]弗洛姆所说的劳动,不是被迫的、机械化地劳动,而是自发地、创造性地劳动,这种自然劳动促使个体和社会相互联系,将自我、他人和社会自然连接起来。弗洛姆对此抱着足够的勇气与信心,认为人类可以积极自发地进行爱与劳动,从而达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既与周围的每个人与世界之间发生联系,又不失去自我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人们坚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即,自由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2]184这就是达到弗洛姆所说的健全的社会,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人可以展现他身上人性力量,实现积极的自由[4]。
(二)消极的出路
为了克服难以忍受的无能为力和孤独状态,个人还有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另一条道路,即通过消弭自我来克服孤独,但这种方式在弗洛姆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不能带来幸福与积极自由,在这种方式下,个人完全放弃了个体性与自我完整性,这种方式只能缓解焦虑和恐惧,却并不能将个人与世界融为一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种情况具体地产生了两种逃避的方式,一种是对权威主义机制趋同,另一种则是对趋同的强制。在权威主义的机制里,个人放弃自己的独立倾向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人或物合为一体以克服孤独。在强制趋同的机制里,个人通过与他人趋同来获得某些安全感,以放弃自发性与个性作为代价。
四、启示
“逃避自由”思想的产生以及对它积极的解决方案和消极的逃避机制,在当下对微观层面的个人、家庭和学校以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对个人的启示
1. 自发活动
“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发活动就是自我的自由活动……所谓活动并非指‘做某事’,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特征,它能够在人的情感、理性、感觉经历及意志中起作用。”[2]184-185“多数人至少可以在瞬间察觉到自身的自发性,这也正是人们的真正幸福时刻。无论是看到美丽风景由衷的激动,苦苦思索发现某一真理时,体验新鲜的感官快乐,还是对某人情不自禁的爱意时。”[2]186这启示人们要充分发挥自发性,在自发活动中表达真感觉、真思想,在自发活动中赋予自己力量,在自发活动中拥抱世界,即在现实生活中发挥自我意识,自主自由地从事自己热爱并且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2. 自我审视
弗洛姆认为,文化也加剧了人的机械趋同,人的思想、感觉、感情缺乏原创性,人的愿望活动也缺乏原创性:“人们的全部精力都花在得到人们想得到的目的上,但多数人从未对这个活动的前提发生过疑问,即,他们知道他们真正的愿望,他們正在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否是自己所想的。”[2]179现代人盲目地追求标准化、统一化的目标,如金钱、社会地位等,把明确的功利目标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却未真正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这虚妄的追逐背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内心真正渴望什么、他们拼命追逐的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是值得审视和追问的。
3. 个人劳动
弗洛姆提出,自发性的劳动被认为是积极地对抗孤独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这里的劳动主要是创造性的生产和活动,人们要在进行创造性劳动时与大自然交流和融为一体,创造性的发挥需要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兴趣与热爱,这就启示当代青年人要遵循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职业,而不是完全被社会需求左右,被高薪酬吸引;另一方面,启示人们要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发现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对家庭和学校的启示
第一,弗罗姆认为,即便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在于能够促进其内在独立与个性的成长与完善,但是孩子们的自发情绪和感知、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很早就已经受到了压抑,外在的感觉、思想和愿望取代了原始的心理活动。比如成人通过恐吓和惩罚或哄骗来消除儿童对于阻碍他们发展的周围世界的敌意和叛逆倾向,或成人教育儿童不理会他人的敌视与不诚实。这些压抑自发感觉的行为使儿童开始放弃表达自己的感觉。这启示人们在进行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中,要尊重、鼓励儿童对感觉和情感自发地、充分地表达,以培养儿童的内在独立性与个性。
第二,弗罗姆认为,积极对抗孤独的手段和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发的爱与劳动,这里的爱是指在保留个人自我的同时自发地爱,既要满足克服孤独和分离两种状态的要求,又能消灭个性,这要求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儿童爱的能力,引导儿童对他们肯定的人和对象积极地表达和给予爱,使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爱与被爱,感受给予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从而习得爱的能力。
第三,弗洛姆认为,积极自由就是要求实现自我,它也就是说要充分地肯定每一个人的独特和非凡属性。人虽然天生平等,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差异性,自我的真正成长总是以这种特性为基础的有机成长[2]188。这启示人们学校教育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独一无二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一方面培养人的个性、独特性,一方面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对国家的启示
弗洛姆从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心理层面来进行研究,发现了发达的工业文明、物质文明背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这启示人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关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注重人们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在充分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和审核必须明确要求人们更加注意尽量地防止、消除现代社会的一些心理弊病,防止不健全的社会人格和不完善的心理结构[5]。
“人们不能丧失现代民主所取得的任何基础成就……民主的进步在于实现个人真正的自由,创造性和自发性。”[2]194民主政体能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条件[2]196。实现个人的自由是民主的目的,同时民主也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根本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民主制度下,人们有行使权利、表达意愿的自由,民主制度可以防止专断权力,保障自由,人们要继续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充分表达意愿,行使权力。人们充分认识到民主的意义和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在弗洛姆看来,人除自己以外,根本就不应该屈服于任何权威并未完全否认理想的崇高尊严,他认为理想分为真理想和假理想,真正的理想及其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它们的对某些尚未实现的事物或者东西的追求与渴望,而这样的追求与欲望往往是完全合乎每一个人的成長与幸福的目标,可以推动促进自我的成长、自由与幸福。这种理想是充分地肯定自我的一种强烈表现。共产主义也正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在共产主义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自我也可以获得充分的发展,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服务于经济目的,就会变得自由而又充满幸福感。这也启示着人们国家必须要坚定不移以共产主义为其最高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在最陌生的环境中,身穿晚礼服的英国绅士和远离同胞的小布尔乔治,他们对其国家或民族象征的感觉是相同的,他们并不孤独。”[2]12对于国际和民族的认同使人拥有对其的归属感,从而不会感到精神孤独,因此,除了个人以爱和劳动积极对抗孤独感,人们应该强调中华民族、中华儿女等共同体的概念增强人民的政治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各民族在长期互相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忆、共同开展的经济文化交流、共同的价值信仰等铸就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根基”[7],人民深感自己属于这个共同体、大家庭,在新时代,人们应不断夯实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根基,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结语
弗洛姆在深刻分析现代人摆脱束缚自由后在新的自由困境里的心理状态,并阐述了积极的应对方案与消极的逃避机制,本文解读了弗洛姆提出的“逃避自由”心理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他提出的出路,并得出了对于微观和宏观的主体启示。弗洛姆分析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所产生的孤独的精神困境,人们在利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条件下,要规避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精神、心理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身份的独立性、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对于利益的追逐还有膨胀的物欲都使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人们不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要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理,促进人们的精神幸福和心理健康,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敏. “自由”与“孤独”——论弗洛姆“自由”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局限性[J]. 社会科学家,2012(07):42-45.
[2] 埃里希·弗洛姆. 逃避自由[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 张小川. 自由与孤独: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逃避自由》[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09):34-41.
[4] 埃里希·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11.
[5] 王鹤岩,王红. 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层批判——弗洛姆《逃避自由》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9(04):30-32.
[6]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N]. 人民日报,2020-05-23.
[7] 郑宏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域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22-29.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蒲佳佳(1994—),女,硕士,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雷斌(1971—),男,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自由;逃避自由;自发性;爱;劳动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32-04
英格索尔说:“自由之于人类,就像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塔西佗说:“追求自由是人至高无上的心向。”古今中外,不乏关于自由的讨论与人们争取自由的实践。然而,人们在得到自由之后,却未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是产生了孤独感和空虚感,进而试图再次找到失去的枷锁,以致消融于外界、臣服于权威。对于此,弗洛姆从心理学视角透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积极出路,这对于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人们面临精神困境、产生心理弊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追求自由
弗洛姆所说的“自由”指的是个人独立于那些使人不能独立且失去爱与理性的内、外在力量,独立于外在力量指个人摆脱对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等外在力量或关系的依赖[1]。人们普遍所说的自由的概念与弗洛姆所说的无异。从摆脱客观自然的限制到逐步摆脱人为制度的限制,人们不断地趋于更自由的状态。
(一)挣脱自然
最初人类仅仅只能被动地受制于自然,受到自然的绝对支配,直到后来,随着人们不断提高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大自然进行了充分地利用和改造,取得了征服大自然的成功和胜利,人类借助于技术手段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和束缚,获得了自由。
(二)挣脱专制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奉行和服从于封建专制的君主,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体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把人們从封建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获得了自由。
(三)挣脱教会
十六世纪,欧洲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瓦解了天主教会所坚持主导的政教合一制度,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打破了原来天主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信仰垄断,解放了人们的宗教思维,使人获得了自由。
二、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不但出于人渴望与外界发生联系的需求以及惧怕孤独的本性,且产生于人类挣脱重重自由枷锁后所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一)人的本性
弗洛姆认为人除了生物化的需求以外,还有人与自身之外的世界发生联系的内在需求,这种渴望与生俱来[2]12。弗洛姆提出,人只有和他人之间进行某些合作,才能获得生存,不管是为了防范御敌或者为了抵抗自然危害,还是为了进行劳动和生产,这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然性条件[2]13。因为合作才能生存,人们因此要避免孤独。关于归属感的需求,弗洛姆认为其源于主观的自觉意识,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本身是有别于自然和他人的存在[2]13-14。人越是意识到自己是有别于他人和周围的个体,并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时,自身就越是会产生自身渺小感和孤独感。渴望同他人和外在世界发生联系的心情与生俱来,害怕孤独、渴望归属的心理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二)逃避自由
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既摆脱了自然对人的客观的束缚,又挣脱了专制制度和教会对人的束缚,可是在获得自由之后,孤独随之而来,人们无法继续承受自由所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人在摆脱传统束缚后,在新的世界里无所依,深陷孤独,开始想要逃避自由。
1. 挣脱自然后的逃避
从最初人被动地依附于自然到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摆脱自然对人的限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不断地减小,人的实践能动性极大地增强,与此同时,自然的原始纽带带来的安全感消失,人的不安全感、孤独感开始增强。弗洛姆引用圣经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来说明人在挣脱自然之后的一种孤独感和无力情绪:“由于想超越自然,想与自然及他人分离,人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感到羞耻。他形单影只自由自在,但又觉得无能为力,恐惧异常。”[2]24由此,在人们摆脱了大自然限制束缚后的自由的精神困境中,产生了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以此来帮助人们摆脱自由背后的一切孤独感。
2. 挣脱专制后的逃避
资产阶级革命彻底地推翻了封建体制,并且建立起了资本主义体制,把每个人从封建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此获得了自由。然而,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在使人获得自由的同时,使个人更孤独、更孤立,并深感自己的微不足道、无能为力[2]78。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的个人活动原则是导致人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则切断个人与他人的所有纽带,使个人陷于孤立,将人与他人分离开来[2]78。弗洛姆认为,人的劳动不是以自身为目的,而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也加剧了自身的无力感,人成为自己所制造机器的仆人,由此产生个人微不足道及无能为力的感觉[2]80-81。在封建社会中,人们不自由却也不感到孤独,是因为人们自出生就在社会中拥有了一个确定位置,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中,没必要怀疑生命的存在性和意义[2]29。资本主义社会在带来自由的同时也带来深深的孤独感,由此,人们想要逃避自由。
3. 挣脱教会后的逃避
宗教改革虽然极大地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但是新的宗教教义却建立在强调人的无能为力感之上,这就加剧了人的无力感、微不足道感和孤独感。在天主教会里,教会是连接个人与上帝的桥梁,个人通过教会与上帝相联系,而新的教义主张每个人直接被上帝召唤,强调人内在地与上帝相遇,这使宗教信仰变得更个人化、私人化,使人在摆脱教会束缚、获得自由的同时,产生独自面对上帝的孤独感。 三、逃避自由的出路
孤独感不堪忍受,在弗洛姆看来,人要么积极地通过自发的爱与劳动,将自我与他人、世界相连,要么为了克服孤独感,将自己消融于外在的世界里,失去自我、放弃自由。
(一)积极的出路
对于现代社会人自由度的提高、个体化进程的加剧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孤独感和心理的不安全感,弗洛姆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案:“解决个体化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唯一可能的创造性方案是人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以及人自发地活动——爱与劳动。”[2]25弗洛姆认为,爱是治愈孤独的良方,人可以在不丧失自己完整性的同时,通过自发的爱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爱不是将自我与他人融为一体,不是占有,而是在保留自我的条件下一种自发的爱,“这种爱是基于一种‘创发性人格’而产生的,这种人用这种爱是可以突破把他与他人隔绝开来的那道屏障的。”[3]弗洛姆所说的劳动,不是被迫的、机械化地劳动,而是自发地、创造性地劳动,这种自然劳动促使个体和社会相互联系,将自我、他人和社会自然连接起来。弗洛姆对此抱着足够的勇气与信心,认为人类可以积极自发地进行爱与劳动,从而达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既与周围的每个人与世界之间发生联系,又不失去自我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人们坚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即,自由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2]184这就是达到弗洛姆所说的健全的社会,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人可以展现他身上人性力量,实现积极的自由[4]。
(二)消极的出路
为了克服难以忍受的无能为力和孤独状态,个人还有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另一条道路,即通过消弭自我来克服孤独,但这种方式在弗洛姆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不能带来幸福与积极自由,在这种方式下,个人完全放弃了个体性与自我完整性,这种方式只能缓解焦虑和恐惧,却并不能将个人与世界融为一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种情况具体地产生了两种逃避的方式,一种是对权威主义机制趋同,另一种则是对趋同的强制。在权威主义的机制里,个人放弃自己的独立倾向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人或物合为一体以克服孤独。在强制趋同的机制里,个人通过与他人趋同来获得某些安全感,以放弃自发性与个性作为代价。
四、启示
“逃避自由”思想的产生以及对它积极的解决方案和消极的逃避机制,在当下对微观层面的个人、家庭和学校以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对个人的启示
1. 自发活动
“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发活动就是自我的自由活动……所谓活动并非指‘做某事’,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特征,它能够在人的情感、理性、感觉经历及意志中起作用。”[2]184-185“多数人至少可以在瞬间察觉到自身的自发性,这也正是人们的真正幸福时刻。无论是看到美丽风景由衷的激动,苦苦思索发现某一真理时,体验新鲜的感官快乐,还是对某人情不自禁的爱意时。”[2]186这启示人们要充分发挥自发性,在自发活动中表达真感觉、真思想,在自发活动中赋予自己力量,在自发活动中拥抱世界,即在现实生活中发挥自我意识,自主自由地从事自己热爱并且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2. 自我审视
弗洛姆认为,文化也加剧了人的机械趋同,人的思想、感觉、感情缺乏原创性,人的愿望活动也缺乏原创性:“人们的全部精力都花在得到人们想得到的目的上,但多数人从未对这个活动的前提发生过疑问,即,他们知道他们真正的愿望,他們正在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否是自己所想的。”[2]179现代人盲目地追求标准化、统一化的目标,如金钱、社会地位等,把明确的功利目标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却未真正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这虚妄的追逐背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内心真正渴望什么、他们拼命追逐的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是值得审视和追问的。
3. 个人劳动
弗洛姆提出,自发性的劳动被认为是积极地对抗孤独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这里的劳动主要是创造性的生产和活动,人们要在进行创造性劳动时与大自然交流和融为一体,创造性的发挥需要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兴趣与热爱,这就启示当代青年人要遵循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职业,而不是完全被社会需求左右,被高薪酬吸引;另一方面,启示人们要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发现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对家庭和学校的启示
第一,弗罗姆认为,即便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在于能够促进其内在独立与个性的成长与完善,但是孩子们的自发情绪和感知、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很早就已经受到了压抑,外在的感觉、思想和愿望取代了原始的心理活动。比如成人通过恐吓和惩罚或哄骗来消除儿童对于阻碍他们发展的周围世界的敌意和叛逆倾向,或成人教育儿童不理会他人的敌视与不诚实。这些压抑自发感觉的行为使儿童开始放弃表达自己的感觉。这启示人们在进行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中,要尊重、鼓励儿童对感觉和情感自发地、充分地表达,以培养儿童的内在独立性与个性。
第二,弗罗姆认为,积极对抗孤独的手段和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发的爱与劳动,这里的爱是指在保留个人自我的同时自发地爱,既要满足克服孤独和分离两种状态的要求,又能消灭个性,这要求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儿童爱的能力,引导儿童对他们肯定的人和对象积极地表达和给予爱,使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爱与被爱,感受给予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从而习得爱的能力。
第三,弗洛姆认为,积极自由就是要求实现自我,它也就是说要充分地肯定每一个人的独特和非凡属性。人虽然天生平等,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差异性,自我的真正成长总是以这种特性为基础的有机成长[2]188。这启示人们学校教育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独一无二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一方面培养人的个性、独特性,一方面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对国家的启示
弗洛姆从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心理层面来进行研究,发现了发达的工业文明、物质文明背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这启示人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关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注重人们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在充分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和审核必须明确要求人们更加注意尽量地防止、消除现代社会的一些心理弊病,防止不健全的社会人格和不完善的心理结构[5]。
“人们不能丧失现代民主所取得的任何基础成就……民主的进步在于实现个人真正的自由,创造性和自发性。”[2]194民主政体能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条件[2]196。实现个人的自由是民主的目的,同时民主也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根本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民主制度下,人们有行使权利、表达意愿的自由,民主制度可以防止专断权力,保障自由,人们要继续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充分表达意愿,行使权力。人们充分认识到民主的意义和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在弗洛姆看来,人除自己以外,根本就不应该屈服于任何权威并未完全否认理想的崇高尊严,他认为理想分为真理想和假理想,真正的理想及其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它们的对某些尚未实现的事物或者东西的追求与渴望,而这样的追求与欲望往往是完全合乎每一个人的成長与幸福的目标,可以推动促进自我的成长、自由与幸福。这种理想是充分地肯定自我的一种强烈表现。共产主义也正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在共产主义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自我也可以获得充分的发展,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服务于经济目的,就会变得自由而又充满幸福感。这也启示着人们国家必须要坚定不移以共产主义为其最高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在最陌生的环境中,身穿晚礼服的英国绅士和远离同胞的小布尔乔治,他们对其国家或民族象征的感觉是相同的,他们并不孤独。”[2]12对于国际和民族的认同使人拥有对其的归属感,从而不会感到精神孤独,因此,除了个人以爱和劳动积极对抗孤独感,人们应该强调中华民族、中华儿女等共同体的概念增强人民的政治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各民族在长期互相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忆、共同开展的经济文化交流、共同的价值信仰等铸就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根基”[7],人民深感自己属于这个共同体、大家庭,在新时代,人们应不断夯实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根基,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结语
弗洛姆在深刻分析现代人摆脱束缚自由后在新的自由困境里的心理状态,并阐述了积极的应对方案与消极的逃避机制,本文解读了弗洛姆提出的“逃避自由”心理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他提出的出路,并得出了对于微观和宏观的主体启示。弗洛姆分析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所产生的孤独的精神困境,人们在利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条件下,要规避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精神、心理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身份的独立性、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对于利益的追逐还有膨胀的物欲都使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空虚感。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人们不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要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理,促进人们的精神幸福和心理健康,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敏. “自由”与“孤独”——论弗洛姆“自由”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局限性[J]. 社会科学家,2012(07):42-45.
[2] 埃里希·弗洛姆. 逃避自由[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 张小川. 自由与孤独: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读弗洛姆《逃避自由》[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09):34-41.
[4] 埃里希·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11.
[5] 王鹤岩,王红. 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层批判——弗洛姆《逃避自由》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9(04):30-32.
[6]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N]. 人民日报,2020-05-23.
[7] 郑宏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域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22-29.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蒲佳佳(1994—),女,硕士,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雷斌(1971—),男,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